分享

【今日杨言】霜降,最后的秋天?

 禅茶书斋 2018-11-17

(一)霜降

    霜降,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从此,天气浙冷,露水凝结成霜,意味着即将进入寒冷的冬天。“霜降见霜,米谷满仓”。

   霜降,属于二十四节气中七个反映天气现象的其中一个节气。包括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和大雪。此时已是“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苏轼)

(二)最后的秋天

    霜降,也是四季当中“最后的秋天”。意味着着金秋时节即将结束,冬至即将来临。

   所谓“最后”,是秋天中继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之后的六个节气之末。此时已是“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刘长卿)

(三)“最后”的凄凉

    说起“最后”,更是给晚秋增添了几许凄凉、几许忧伤和几许无奈。是啊!又有谁喜欢“最后”两字呢?

   因为,“最后”不仅是连词,也是形容词,所以它那浓郁的感情色彩被广泛应用。

  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的画作《最后的晚餐》 ,之所以名噪天下,就是把耶稣与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的惊恐、愤怒、怀疑等的手势、眼神、行为描画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淋漓尽致。

  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之所以具有如此强烈的艺术震撼力,之所以能够入选中学课文,不仅仅是因为作者的犀利文笔和爱国情怀,更是因为作者紧紧抓住了“最后”两字,刻画出一个亡国奴教师上好最后一堂法语课的内心独白。

   多么凄惨,又是多么无奈。也反映出“最后”两字的艺术感染力。

  现实生活中邀请领导作“最后讲话”的主持词曾经是司空见惯、比比皆是。

    我就曾经亲自听到领导十分不满意地说:“我怎么是最后讲话呢?今后我不能讲话了?”虽然可能是开玩笑,但当时的气氛还是十分尴尬的。

    此外,还有很多的“最后”,如最后通碟、最后一击、最后一球、最后一滴眼泪等。

(四)“最后”的替代词

    可见, “最后”两字确实凄凉与悲怆。就像曹雪芹为了突出《红楼梦》中人物凄惨的一面,把李商隐的“留得枯荷听雨声”改为“留得残荷听雨声”一样。

  因此,一个本是大美的深秋,一个连落叶都是美轮美奂的霜降却被冠以“最后的秋天”,着实与现实不符,着实令人不快,着实与人们的心情格格不入,也真可谓是大煞风景。 因此,“最后的秋天”改称为“晚秋”、“秋末”、“秋天的终结者”、“即将过去的秋天”、“停止了秋天的脚步”等也许会更加合适。

【音乐】《秋思(古筝演奏)》范上娥

【图片】《龙脊之晚秋》刘春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