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姜妙香:京剧小生不一定都用小嗓

 阳道明 2018-11-17
姜妙香

京剧小生不一定都用小嗓



京剧小生使小嗓唱的原因, 是多方面的。为了表现青年人生理上的、性格上的特征, 传统戏曲小生一行多是以声调高亢为其歌唱特色。不仅京剧如此, 昆曲、秦腔、汉剧、川剧等也是这样。


在京剧传统剧目里, 小生又和旦角常在一起配戏。早年旦角都是男演员扮演, 为了模仿女声, 所以用假嗓(即小嗓) 唱念。在旦角的影响下, 并且为了和老生区别开, 小生唱时也使假嗓了, 不过要比旦角宽, 有时掺用大嗓。


萧长华老先生说: “在皮黄戏逐渐形成以及在它开始盛行的时候, 小生的唱腔中本有一种称为‘龙调’的唱腔。这种腔是用宽嗓(指落音很宽) 唱的, 腔调比较接近老生的腔, 声调异常高亢, 有些类似今天‘娃娃生’ 的唱法。这种‘龙调’, 多半用于武小生的角色, …… 文小生就不用‘龙调’。可能是因为要表现这些人物的儒雅、文静, 所以就用尖嗓与宽嗓混合的唱法, 这和现在的小生唱法有些相似。”


梅兰芳、姜妙香《杨贵妃》

1932年胜利唱片

梅兰芳姜妙香杨贵妃 来自京剧道场 01:39

梅兰芳饰杨贵妃、 姜妙香饰裴力士

徐兰沅京胡 、王少卿京二胡 、何斌奎司鼓


 裴力士:(白)参见娘娘,大事不好了。

 杨玉环:(白)何事惊慌?

 裴力士:(白)万岁有旨,召娘娘即刻出宫,不许片刻停留。

 杨玉环:(白)为了何事呢?

 裴力士:(白)适才万岁驾幸花萼楼,与各位王爷吹弹歌舞,不想宁王要吹玉笛,遍寻不得,后来查得是娘娘派人取去,圣上闻奏冲冲大怒,又因今朝西阁之事,两事归一如同火上添油一般,传旨奴卑急速护送娘娘出宫,不许停留,外面车辆都已备齐,就请娘娘即刻起身,奴卑也好前去复旨啊!

 杨玉环:(白)哎呀,不好了!

     [西皮摇板]实指望沐皇恩天长地久,万岁爷啊!

          又谁知风波起独自飘流。


京剧武小生也使小嗓唱, 是从前代著名小生徐小香开始的。萧长华老先生说: “老三庆班的徐小香先生, 擅演像周瑜这一类武小生角色。他认为‘龙调’的调门太高, 又要用宽嗓唱, 一般人的嗓子不容易顶得住。…… 所以他在演武小生的时候, 不再用‘龙调’, 也采用宽嗓、尖嗓结合的唱法。” 早年,京剧舞台上只有“官中胡琴”(为全体演员通用) , 而且定的是“官中调门” ——正工调。使大嗓唱正工调的“龙调”不是一般小生能做得到的, 即便是勉强唱了出来, 也不会悦耳。改使小嗓, 就容易够上调门了。此后一百多年间, 不论文、武小生, 一概都使小嗓唱了。我曾扮演过的大约一百四十出戏里的小生角色, 绝大部分都是封建剥削阶级的书生、官吏, 踱着方步, 摇着扇子, 文绉绉,酸溜溜, 因此使小嗓唱还是协调的。


过去京剧小生使小嗓唱, 主要是为了表现古代人物、适应演出条件逐步形成的,今天我们的现代戏, 表现的是新时代的新人物, 那些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的劳动人民, 那些让敌人丧胆的战斗英雄, 再用小嗓来唱, 无论如何是不合适的了。


梅兰芳、姜妙香《洛神》


不要说演现代戏, 就是在过去我们演过的时装戏里, 也遇到过这问题。记得1915, 我和梅兰芳同志排演时装新戏《一缕麻》时, 我的老师朱素云先生饰傻姑爷, 唱的时侯就使大嗓。他说: “既然穿的是时装,说的是普通话, 要是再使小嗓唱, 可就不相称了。”


今天, 如何塑造现代青年的形象, 刻划人物的性格, 可以采用的手段很多。倘若死抱着“我是小生”, 还继续唱小嗓, 岂不是费力不讨好, 我的意见是: 京剧演现代戏, 原工小生的演员, 使小嗓的唱法, 必须改变。还有人问, 反派小生角色, 可不可以唱小嗓。我看, 除了演的是话剧《日出》里胡四那类的角色外, 都不必唱小嗓。因为反派角色, 主要演得叫人恨才行, 张嘴一唱观众就笑, 舞台效果也要受影响的。


至于老戏中的小生怎么唱, 我的意见是目前不妨大嗓小嗓都用, 可根据具体的戏、具体的角色来选择。例如: 老戏《十三妹》的安公子, 唱小嗓就比唱大嗓能表现人物性格;《岳家庄》的岳云, 也可仍用小嗓; 而《借赵云》的赵云, 《镇潭州》的杨再兴,就可以改唱大嗓。唱小嗓, 声音也一定要力求宽亮刚劲。又窄又尖, 唱什么也不恰当。


戏剧报  1964-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