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小勇班上进行了数学单元考试。试卷中有道非常难的行程应用题,全班只有数学老师王老师的女儿做对了,因此同学们都议论纷纷,说王老师有私心。很多家长也感概“到底是自己的亲女儿啊,自己的教会了,别人家孩子一个都没教会” 对此事,王老师表示:这类题目在课上讲了,都是一样讲的,很多孩子听不懂是因为基础差,而这个题目她回家以后反复给女儿讲了多次才让她听懂。王老师也是家长,自己回家了辅导自己的女儿有什么错呢?别的孩子都不会,那只能说家长没有用心辅导。 这样的情况到底算不上有私心,这个陈老师也一下子说不明白,陈老师只能说明白这道很难的应用题究竟如何解,我们一起来看看: 读完题目,大家或许都是一头雾水,一会儿找不到突破口,那么我们按照陈老师的经典方法“走一步,算一步”,根据所有已知条件来推导新结论。先画图如下: 由上图中的信息,我们可以知道从出发到返回一共用了6小时。 因为返回用了2.5小时,所以去的时候用了3.5小时。 为什么来去时间不同呢?我们观察去的时候先是平路,再走上坡。回来时候,先下坡,再平路。平路速度一样,所以时间差是在上下坡的时候发生的。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走上坡的时候,比走下坡的时间多了3.5-2.5=1小时。 因为上坡和下坡路程一样,路程一样,速度比就是时间的反比。 上坡时间:下坡时间=下坡速度:上坡速度 因此,上坡时间:下坡时间=6:3。 上坡时间=下坡时间×2 设下坡时间为X,那么上坡时间是2X 2X-X=1小时 所以上坡走了2小时,下坡走了1小时,因为来去走平路的时间一样,因此平路的时间来去都各是1.5小时。 所以总路程=1.5×4×2十3×2十6×1=24千米。 以上就是这个题目的解析全过程,重点在于发现为什么时间会少,时间差发生在哪个阶段,并且要理解速度比和时间比的关系。此题难度稍大,王老师课上没有讲明白也是正常情况,因为孩子们的接受能力不同。不知道对于“王老师有私心”这话大家怎么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