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著导读之《教父》——还原真实的美国(三)

 昵称21405352 2018-11-17

《教父》导读003 来自子任书院 18:25

昨天我们说到教父登场的三个引子。一个是受到欺负希望得到正义的小老板。一个是过气的歌星,希望能重整旗鼓,还有一个面包师,希望自己未来的女婿--一个意大利战俘能合法地留在美国。这些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叫柯烈昂的老头子身上。注意了吗?他们三个人都是遇到了自己不能克服的困难。而他们都想着找唐。柯烈昂帮助自己。这样主人公隆重登场。

上面说到的这三个人,还有其他很多人,都收到了印刷精美的请帖,请他们参加定于1945年8月最后一个星期六举行的康斯坦脂娅·考利昂小姐的婚礼。新娘的父亲维托·唐·考利昂,虽然现在已经住进长岛的一座大厦,但仍然没有忘记他当年的老朋友和老邻居。招待宴会将在那座大厦举行,庆祝活动将持续一整天。毫无疑问,这是一次隆重的活动。此时,对日战争已经结束了,因此不用再有需要担心自己的儿子要到军队里去打仗了这类的烦恼。人们需要一个婚礼这样的机会来表现一下自己的欢乐。 

因此,在那天早晨,唐·考利昂的朋友从纽约市内蜂拥而至,来给他道喜。他们都带着奶油色的纸袋,里面塞满了送给新娘的礼钱,装的都是现钞,而不是支票。每个纸袋里都装着一张卡片,上面注明了送礼者的身份和他对教父的敬意。可以说,每分心意教父都受之无愧。

维托·唐·考利昂这人,对谁都有求必应。他不作空洞许诺,也不提出示弱的借口,说什么世界上还有比他更强大的力量在束缚他的手脚。他是不是你的朋友,这也不是必要条件;你就是没有办法报答他,甚至都无关紧要。但有一件事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你,你本人,宣布对他的友谊。只要做到了这一点,那就不管求助者是多么贫穷或多么软弱,唐·考利昂也会把那个人的苦楚放在心上。为了解除这个人的忧愁,他是不会有任何顾忌的。他会得到什么样的报答呢?答案是友谊,“唐”这个尊敬的头衔,还有“教父”这个更加富于感情色彩的称呼,或者,为了表示敬意,还可以来些普普通通的礼物——自家酿的一加仑酒。或者,为了给他的圣诞节餐桌增添风雅而专门烤的一篮子意大利式加胡椒烤饼。双方对此心照不宣,这仅仅是一种礼貌的表示,表示你欠着他的债,而他也有权随时找你做点什么小事来抵偿这笔债。

这段话的信息量巨大。关键词是有求必应,而且不作虚假许诺。关键是啥都敢干,不以对手强大而变得软弱。知道这句话的意义吗?应该是两种,一个是他很强硬,一个是他很有力量。他是要回报的,但是这个回报通常不是金钱而是要求友谊的表示。你只要公开宣称他是你的朋友就成。我们多数人无法理解他为什么要的是这样的虚名呢?

现在,在他的女儿结婚的这个大喜日子,维托·唐·考利昂站在长滩家中的门口招呼客人。被邀请的全都是认识的人,全都是信得过的人,他们中间有很多人交上好运都是沾了唐的光,在这个温情四溢的场合可以无拘无束地当面称呼他“教父”。在庆祝活动中,负责招待的人也都是他的朋友。给客人斟酒的人就是个老朋友,他的礼物就是整个婚礼所用的酒和他自己精湛的酒艺技术。招待员都是唐·考利昂的几个儿子的朋友。花园里野餐桌上的盛馔也都是唐的老伴和她的朋友做的。一英亩大的花园到处张灯结彩,装饰得花花绿绿,整个布置工作也全是由新娘的年轻朋友干的。

唐·考利昂接待每一个人——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无论是有权有势的人还是默默无闻的人——他都一视同仁,都表现出同样的热情,他不怠慢任何人。这就是他的脾气。客人们七嘴八舌地说他穿着晚礼服看上去是如何如何有风度,一个不熟悉情况的人看了,很可能就把唐本人当作幸运的新郎。

看到这里我们是不是有点小小的感动。这个老头子很注重平等的,在他眼里没有贫富差异,没有权势者与平民的差异。他都能一视同仁。这说明什么呢?至少说明他是从底层上升的。但是他并不认可或者他没有被上层认可。他在用行动抗争着。对吧?

他三个儿子中有两个陪着他在门口站着。老大,受洗礼时取名叫桑迪诺,但除了他父亲之外,大家都叫他桑尼。年长一点的意大利侨民不待见他,总是不以为然地斜着眼看他;年轻一点的人见了他,却总是表示钦佩。桑尼·考利昂,作为意大利裔第一代美国人来说,个儿算是很高的,差不多有六英尺高。加上他那一头浓密的卷发,看上去甚至还要高一些。他的脸是一张绘制粗糙的丘比特型的脸:容貌端正,但上下嘴唇都是弓形,厚墩墩的,左右之间微凹的下巴显得怪里怪气的,样子有点狎邪。他体格强壮得像头公牛:人所共知,他得天独厚,身体好极了,他那个注定该受折磨的妻子一提起入洞房就害怕,就像当年异教徒怕上拉肢刑架一样。人们在窃窃私语,说他原来年纪轻轻的就逛妓院,即使是变得最麻木的、什么也不怕的老妓女,也会望而生畏,要求付给双倍的价钱。

就在这次婚礼宴会上,有几个臀部宽大,嘴也宽大的年轻的娘儿们,都颇有兴趣地打量桑尼·考利昂。但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她们只不过白费心机而已。桑尼·考利昂不顾自己的老婆和三个小孩在场,已经在打他妹妹的伴娘露西·曼琪妮的主意了。这个年轻姑娘也完全心领神会,坐在花园里的餐桌旁,穿的是粉红色的长礼服,油光油光的黑发上戴着花冠。早在上个星期彩排的时候,她就同桑尼调情,在祭坛上捏他的手。一个姑娘家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他对自己永远也不会成为像他父亲那样的伟人这一点根本不在乎。桑尼·考利昂有的是力量,有的是勇气。然而,他却没有他父亲那种谦虚谨慎的作风;他的脾气急躁、鲁莽,导致他作出了一个又一个错误的判断。对他父亲的事业来说,他是一位得力助手,但仍然有很多人不大相信他会成为继承人。

二儿子弗烈德里克,通常人们都叫他弗烈特,是个乖孩子。每个意大利人都求神拜佛,希望自己也能生一个这样的乖孩子。本分、忠诚,在他父亲跟前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三十岁的人了还同父母住在一起。他个儿不高,长得很结实,样子不漂亮,但也长着这家人同类型的丘比特的脑袋,上面覆着一头卷发,圆圆的脸庞,厚厚的、弓形的嘴唇。他性格倔强,现在仍然是他父亲的左右手,从来没有跟女人搞些见不得人的事,不让外人说闲话,不给他父亲难堪。尽管有这些优点,他却缺少那种作为领袖的人必不可少的魅力和感人的活力,因此他也没有继承父业的希望。

上面介绍的是教父的两个儿子。老大野性十足,桀骜不驯。常犯错误,无法继承老爹的事业。老二是个乖孩子,也不能继承父业。最有希望的是老三,最小的儿子。但是老三却躲着父亲,有意识地疏远家族。

三儿子迈克尔·考利昂没有陪他父亲和两个哥哥站在一起,而是坐在花园里最僻静的角落的一张桌子旁边。即使他坐在那儿,想躲也还是躲不开,家里的亲戚朋友还是要过来献殷勤,恭维恭维他。迈克尔·考利昂是唐的小儿子,是唯一拒不接受那位伟人教诲的孩子。他的脸型不同,不是他兄弟姐妹那样类型的浓眉大眼的丘比特式的脸,他那乌黑发亮的头发是平直的而不是卷曲的。他的皮肤是像橄榄那样的淡褐色,若是一个姑娘有这样的皮肤,那简直可以说很漂亮。他娇嫩中显得清秀。唐还真的一度担心他的么儿是否具有男性特征。等到迈克尔·考利昂长到十七岁,这种担心才烟消云散了。

现在,这个小儿子坐在花园的角落,表明他试图同父亲与兄妹疏远关系。在他身旁坐着一个美国姑娘。这个姑娘大家早就听说过,但今天才第一次看到。当然,他以恰如其分的、彬彬有礼的风度,把她介绍给参加婚礼的每一个人,包括他家里的人。她给大家的印象也并不怎么样。她显得太瘦,太白皙;她的脸,以一个女人来说,显得过分精明;她的举止,对一个未婚女子来说,显得过分随便;她的名字,在他们听来,也显得怪里怪气;她名叫凯·亚当斯。如果她告诉他们说她的祖先是二百年前定居在美国,她的名字是个普普通通的名字,那他们就会耸耸肩。

注意这段话里包含的信息量也很大。首先是教父这个群体是后来的移民。而迈克儿找的对象是一个很早以前移民美国的后代。这两个群体是泾渭分明的。所以这些意大利移民看着这个姑娘哪里都不对。这个女孩子姓氏是亚当斯。这是英国的后裔。她的祖先是二百年前定居美国的。这句话是啥意思呢?我也是某一天才明白的。其实美国人可以很简单地以到达美国的时间做出区分的。我在为什么是中国的书中曾经表明过,美国是那些最早冒死到达美国殖民的杀人犯的美国,所有的不是冒死前往的都不是真正的美国人。看清楚了吗,就连这些在距今一百年前去美国的意大利移民其实依然被排斥在美国主流之外的。更别说坐着飞机跑到美国的中国人了。

每一个客人都看得出来,唐对这个老三并不怎么放在心上。迈克尔在战前一度是他的宠儿,是明显地内定了的继承人,等到适当的时机就让他来主持家事。他具有他那个伟大的父亲所特有的沉着冷静以及力量和智慧,生来就有一种办起事来使人不得不折服的本领。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他志愿加入了海军陆战队。他是违抗了他父亲的命令去参军的。

唐·考利昂对于压在他头上的政权颇为反感,因而不希望也不打算让自己的小儿子去为这个政权效劳、送死。医生早就贿赂好了,通过走后门在私下作了种种安排。为了预防出纰漏还采取很多措施,也花了很多钱,但是迈克尔已经是二十一岁的人了,要扭转他的决定却不可能。他参军了,到太平洋上打仗。他还当上了上尉,得了些军功奖章。1944年,他的照片登在《生活》杂志上,旁边还附了一段叙述他战功的说明。有个朋友曾经把那份杂志拿给唐·考利昂看(他家里的人是不敢这样做的),唐蔑视地哼了一声,说:“他是在为陌生人(异教徒)卖命。”

看到这里,相信我们的一些同学已经看出来了。前面说了,后来跑到美国的移民其实是无法融入美国的。或者说号称是个大熔炉的美国由于生存空间巨大,没有发生过真正的革命,所以是互不相干地凑在一起过活的。所以根本没有什么烈火融化的过程。所以这段话讲的再清楚不过了。柯烈昂根本没有国家认同,更没有宗教认同。最后的一句话有版本译作异教徒可能更准确些。这代表了出生在美国的迈克尔试图以参军的方式融入美国主流。所以宁可违反父亲的意志,拒绝了父亲的帮助。参军,上了前线。

1945年初,当迈克尔·考利昂因负伤而从前线退下来疗养的时候,他压根儿不知道这是他父亲早作了安排,才使他退役的。他在家只待了几个星期,然后,不同任何人商量,就进了新罕布什尔州汉诺威镇的达特茅斯学院。这样,他离开了父亲的家。这次他回家,一来是为了参加妹妹的婚礼,二来是为了让家里人看看他未来的妻子,一个面容消瘦的非常美国化的姑娘。---注意,这里形容凯。亚当斯的是消瘦,而意大利的新移民的审美观依然是以丰满作为美丽的。审美观的差异也是价值观的差异之一。

但是柯烈昂老头子还是利用影响力改变了自己儿子的人生轨迹。不过迈克尔似乎下决心远离自己的家族。试图独立生活,完全按自己理解的真正的美国式的生活方式去学习工作。回家参加妹妹的婚礼只是出于基本的亲情。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