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咏金庸背后,朋友圈里最丑陋的一面

 金贝壳bf6un0sx 2018-11-17

图为金庸迷相聚襄阳古城墙,用蜡烛寄托对金庸先生的哀思


作者 | 末那大叔

来源 | 末那大叔 ID:monadashu77


01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最近一周,两位名人相继去世:


李咏,金庸。


朋友圈笼罩着悲伤的情绪。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开始有些人跳出来刷存在感:


“你读过金庸吗?轮的上你悼念?”


“李咏都过气多长时间了,说想他,假不假?”


“跟风狗,《笑傲江湖》都没读过……”

......


更有甚者,到李咏女儿几天前的微博下面谴责:“你爸都要死了,你还有心情发自拍?”



可李咏不是突然去世的,患癌后,他治疗了17个月。


有没有人知道,这17个月,这个孩子是怎么度过的?


这张自拍,可能是她无数个彻夜不眠后,好不容易打起精神的一天。


扛着父亲病痛的噩耗,支撑着她继续热爱这个世界。


每个人表达悲喜的方式不同,难道非要她哭到昏厥,他们才满意吗?

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其中有一个情节,给我印象极为深刻:


男主角告诉侄子:你父亲去世了。


正在打冰球的侄子,没有突然崩溃。


他愣了几秒,然后面无表情、例行公事般地,去向冰球教练请假,却是回家约会女朋友。


直到几天后,他半夜去厨房拿食物。


在打开冰箱的时候,他才突然地意识到:父亲真的不在了。


那时,他痛彻心扉,绝望地倒在地板上抽搐哭泣,久久不能起身。



没有一个人,比李咏的女儿更有资格喊疼。


也没有一个人,有资格去骂她,为什么不喊。


当有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责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她只是个孩子?


02


没看过金庸原著的人,到底有没有资格悼念金庸?


绝对有。


《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哪个没有在电视上循环播放过?


杨过、萧峰、任我行、令狐冲……总有一位大侠震撼过你的视听。


马云都动情地说:


若无先生,不止是否还会有阿里。


是否还会有几万人,一起痴痴颠颠地创业,做别人做不得之事。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先生这样说,我们便这样做……



即便是不读金庸,难道我人不在江湖吗?


难道江湖中儿女情长、快意恩仇的滋味,我不曾尝过吗?


我为先生的离世难过,心生怀念,凭什么要被别人的标准衡量?


想送句话给三观不和的人:


  • 你看不惯悼念名人的人没关系,因为也没人看得上你。


03


在我的三观里,每个人做好三件事就够了:


知道什么是对的;


去做;


不强迫别人去做。


每个人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如果你不喜欢,只能说明这不是为你准备的。


记得吗,伦敦奥运会期间,林丹经过苦战,终于战胜马来西亚选手李宗伟


梁静茹在网上留言鼓励战败的李宗伟,结果迎来了网友的怒斥:滚出中国!!


他们哪里知道,梁静茹本就是马来西亚人……



记得吗,“冰桶挑战”正火的时候,网上骂战不断:


桶小,骂你不认真;


桶大,骂你冰太少。


只浇不捐,骂你作秀;


只捐不浇,骂你没诚意。


捐少了,骂你赚那么多,就捐这么点;


捐多了,骂你是炒作、想火。

......


最后你会发现,骂的那些人,基本都没捐。


他们甚至不知道“渐冻人”是什么病,冰桶挑战有什么意义。



这个社会如果要进行一场考试,有的人会不及格,有的人高分,有的人零分。


但总有一群人,不管自己考了多少分,总会骂你为什么没考满分。


  • 傲慢,有时候是一种愚蠢。三观不同的人,听到的永远是两种声音。


04


朋友圈小人的狂欢,是分食死亡。


李咏50岁去世,有些无脑微商就抓住了这个点,大谈健康问题来做产品。


把大家当傻子,把死者当代言人,推销自家产品:



他们就像秃鹫一样,饿疯了似的扑向死人的身体,噬骨饮血,吃相极为难看。


怪不得有人说:“红事白事,都能成为一些微商的广告词。”


李咏走得不声不响,沉默中带着体面。


金庸看待人生是“大闹一场,然后悄然离去”。


死者只想安静的走,凭什么还要被拿来做这样的广告消费?他们有什么错?


05


罗德尼 · 金在1992年就曾强忍泪水问民众:


“我们能好好相处吗?”


很可惜,答案是“不能!”


今天,2018年了,我也想问一句:


  • “我们能不做杠精,不道德绑架,给别人空间,给自己体面?”


这篇文章有个特殊功能——分组可见。


你在谁的朋友圈看到这篇文章,恭喜你,朋友交对了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