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庸和他的女人们:写尽情仇事 难觅圆满情

 金贝壳bf6un0sx 2018-11-18

1

剑胆琴心,侠骨柔情。

金庸是一个多情的人,这事儿看过金庸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

在金庸大部分小说中,金庸的多情更在于痴,情很多独给你一人。郭靖给黄蓉,杨过给小龙女,令狐冲岳灵珊(只是我的看法)……

但是到了倚天屠龙记里,金庸大师就流露出了对于感情不一样的看法,武功高强又优柔寡断的张无忌在赵敏、小昭、周芷若几个绝世女子中间确实是难以抉择,虽然作者最后还是为张无忌选择了赵敏,但是在读者的心里,有的人可能更喜欢小昭,有的人则一直对周芷若情有独钟……

等到了金庸大师封笔之作《鹿鼎记》里面,那就更是画风大变了,韦小宝一共一共娶了七个媳妇儿,既有刁蛮的建宁公主,也有沐王府的小郡主,还有李自成的女儿,又有神龙教教主、庄家的仆人等等,可能是大师把想要的女人都写给了韦小宝……

金庸在小说中很多情,但是在生活中其实算得上是一个相当保守的人,虽然他离过两次婚,传闻还暗恋过夏梦,但是对于一个多情的才子,对于一个名扬天下的大师,对于一个粉丝无数的男人,对于一个生活了漫长的94年的老人,这样的感情经历也许并不算多,他甚至还因此受到了黄霑的嘲笑。

成龙“小龙女”事件曝光以后,金庸当时评论了一句“男人可以风流,但是不能下流”,这句话很金庸,也很符合中国传统文人的气质和情怀,但是黄霑却不以为然,当时就跳出来说:这种事根本全属下流,哪来的风流?风流一词不过是一种修辞手法而已。金庸则更没资格谈风流下流,因为他太少女人,只懂用脑写小说。没性关系就是不下流,难道用脑来精神自慰吗?

其实我想替金庸回答一句:是啊,用脑用精神自慰啊。

真的是的,谁还没有过,嘿嘿!

2

周总理和夏梦亲切握手

金庸最爱的女人是夏梦。

我就是这么自信的告诉你,因为我确定查老先生也不会再出来和我计较这个事情了,再者我也确有我自信的理由,金庸从来不讳谈他对夏梦的欣赏,夏梦也确实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女神,更加让我确信金庸最爱的女人是夏梦的理由是,金庸终此一生也没能得到过夏梦的垂青……

1957年,金庸加盟夏梦所在的长城电影制片公司,以多面手文学才子的身份屈尊去做了一个编剧,据说金大师当初醉翁之意不在酒,根本就是为了夏梦而去的,据他的一位好友说:金庸爱夏梦如痴如醉,但难于在生活中见到夏梦,才想到了加盟这个绝招。金庸说:当年唐伯虎爱上了一个豪门的丫鬟秋香,为了接近她不惜卖身为奴入豪门,我金庸与之相比还差得远呢。

金庸化名林欢加入长城电影公司当编剧,为夏梦量身打造了一部历史片《绝代佳人》,此片之后成为了夏梦的代表作,但是当时金庸和夏梦均有家庭,金庸克制夏梦无意,于是最终的结果也还是落花流水,当然也有“恨不相逢未嫁时,还君明珠双泪垂”的传说,但那也许真的是只是个传说,金庸可能送过明珠,而夏梦自始至终却从未收过。

金庸曾经这样评价过这段感情:对于我来说,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自由,我年轻的时候追求过一个女孩,那个女孩绝对不爱我,我非要爱她不可,我便非常不自由,如果我能够不再爱她,那么我就自由了,解脱了,但这样做是很难的。

不知道金庸什么时候才解脱了,但是据说金庸小说里很多女主角其实都是以夏梦为原型塑造的,小龙女是公认的就不用多说了,其实灭绝师太可能也是,估计这个梗金庸老先生当年写书的时候都没有想到……

夏梦晚年,在接受上海电视台采访,被问及金庸时,夏梦则用“我不怎么看武侠小说”巧妙的躲避过去,不知金庸大师看到以后会不会还有点心酸呢?

我宁愿天下人都不看我写的书,但只要我的书能博得佳人一笑就好了。可惜的是,这个卑微的愿望今生怕是也无法实现了,我们的夏梦奶奶向来不喜欢看武侠小说。

3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金庸在武侠小说中写尽人间的悲欢离合、恩怨情仇,但是自己婚姻生活却并不幸福,他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说过:我的婚姻不理想,我离了好多次婚。

这句话有两个重点,一是婚姻不理想,二是离了好多次婚。其实离了好多次婚倒算不上,金庸一生有三个太太,虽然离过两次婚,但也确实算不上太多,但是金庸大师说他的婚姻不理想,这个我倒是有几分相信的。

金庸的第一任妻子是杜冶芬。

郎才女貌,门当户对,初始的时候还颇有些缘分,感情发展也是顺其自然,可惜的是虽然对于很多事情来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是感情的事却向来不受概率学控制……

金庸与第一任妻子杜冶芬的爱情萌芽于1947年的杭州,金庸在《东南日报》主编幽默专栏,杜冶芬的弟弟杜冶秋给金庸写信,金庸回了信并在信中说“阁下所言甚是,想来一定是个有趣的孩子,颇想见得一面”,于是金庸后来就去杜家登门拜访了。

当时杜家父亲在上海行医,杜家母亲用八根金条在杭州买了所庭院和女儿一起住在杭州,小杜其实是假期的时候来杭州度假的,没想到一封信却给姐姐和金庸做了个媒。后来他开学走了,金庸却是摸着了门,开始经常出入杜家,和杜小姐携手并肩坠入爱河。

1948年,《大公报》派金庸去香港,他征求杜冶芬意见,杜说短期可以长期则不行,后来金庸去了香港,同年10月他们在上海举办了婚礼

两个人也经历了一段幸福时光,金庸曾经用了很长时间的一个笔名“林欢”,据说就是从两个人的姓里各取了一个“木”字,寓意夫妻合欢的意思,可惜好景不长两个人就离了婚,杜冶芬一个人回了杭州。

74岁的金庸回忆起这段感情的时候,曾经眼含泪光的说了一句话:

是她背叛了我。

4

被人背叛过,也背叛过别人。

金庸大师背叛的是他第二任妻子,朱枚。

1956年,他们在香港美丽华大酒店举行了婚礼。朱枚是新闻记者出身,人长的漂亮又能干,和金庸属于共同创业的患难夫妻,比金庸年轻11岁。

大儿子出生后,金庸创办《明报》,朱枚是当时唯一的女记者,创业的艰辛两个人一起扛了过来,期间生下了两男两女,事业也蒸蒸日上,金庸的创作事业和报纸事业都达到了人生巅峰。

1976年,金庸和朱枚结婚的第二十年,也是《明报月刊》创刊十周年,金庸写文《“明月”十年共此时》,回忆起当年往事,我妻朱玫每天从九龙家里煮了饭,送到香港来给我吃”,笔下满满的都是温情。

贫贱夫妻百事哀,反而能长长久久,一旦事业有成以后倒是常常容易出问题,“悔教夫婿觅封侯”的诗句自古以来一直很有市场,除了感叹一句“古人诚不我欺”以外,还想感叹一句:金庸大师写尽人间爱恨情仇,可是在其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的52岁,还是犯了天底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误……

金庸出轨了,和一个酒店的女侍应生。

得知金庸背叛的事情后,朱枚提出了两个离婚条件,一是金庸付一笔钱作为补偿,第二该女侍应生要去做输卵管结扎。她担心女侍应生有孩子以后,她的孩子会被忽视。据说,金庸答应了这两个条件。

对于金庸的这次离婚,他的好朋友说:他与朱枚离婚,得不到好朋友们的谅解。但是老男人的爱情就像老房子着了火,不管是商界大佬还是文学大师,这火一烧起来,谁也没辙。

“我们懂很多道理,却始终无法过好这一生”,金庸大师也懂很多感情的道理,至少他知道“先贫贱后富贵,不去”的古训,但他还是呼呼啦啦噼里啪啦的爱上了那个女侍应生,拦也拦不住,浇也浇不灭……

多年以后,他对记者说:我对不起朱枚。

他也曾对朱军说:我作为丈夫并不很成功,因为我离过婚,跟我离婚的太太有一位,我心里感觉很对不起她,她现在过世了,我很难过。

朱枚1998年去世的,享年63岁,去世的时候,金庸不在身边,孩子都不在身边,是医院的护工替她拿的死亡证。

金庸的背叛和离婚,对朱枚的打击太大了,金庸是全香港无人不知的名人,他婚内出轨,又抛弃了她,性格刚强的她,熬到63已经不错了。

假如1976年那年他们没有离婚,那么会不会……

5

和金庸白头偕老的女子叫林乐怡,英文名叫阿May。她就是金庸的第三任,也是最后一任妻子。根据百度百科资料显示,出生于1953年,比金庸小29岁。

阿May是酒店侍应生,在学识、才华各方面可能很难和金庸产生灵魂上的共鸣,事实或许也正是如此,金庸曾对朋友说过:夫妻之间是生活沟通,而不是思想研讨。想避免冲突,就少说为妙。夫妻之间不一定要兴趣相投,而是双方留点儿空白,彼此都有自己的空间。我太太喜欢澳洲,但我不喜欢……

是金庸大师向来如此以为,还是娶了阿May以后不得已才接受了这样的相处模式,我想只有金庸老先生他自己知道了,至少金老先生在他的小说中可不是这么说的,他小说中的每一个男主和女主大都是灵魂互相吸引的感情,难道不是吗?是我理解错了,还是金庸老先生封笔以后又有了新的见解,谁知道呢?

讲一个阿May的小故事:

1986年圣诞节,《明报》在香港中环一家茶餐厅举行联欢会,金庸和阿May坐在主席台上,台上的人都有点拘谨,而阿May手手拿一个“卷蛇”玩具,放在嘴上一直吹,当众将“卷蛇”尾巴对着金庸的脸,一下一下的吹,每吹一次尾巴涨起来就戳一下金庸的脸,坐在台上仿佛就坐在自己的家里……

而金庸则像个宽厚的长者,或者说慈祥的父亲,也只是微笑着轻轻推开她的手。

嗯,大约是这个味道。

6

人生的路很难,感情的路更难。

有些人出轨,被说是少年缺爱,但是金庸少时家境优越,成年后也算得上是事业顺遂春风得意,想来也并不存在什么导致缺爱的阴影,金庸大师又是一个非常多情且了解感情的人,但是纵观其一生的感情经历,却委实算不得成功……

最爱的夏梦,永远是一场梦;

第一任妻子,主动背叛了他;

第二任妻子,他主动背叛了;

第三任妻子,那是荷尔蒙爆发,那是老房子着火,而当汹汹烈火燃烧殆尽之后,留在身边的可能只剩下了一个天真略带无知的漂亮女儿……

当然,还有对第二任妻子永远的愧疚……

7

无意搬弄是非,不过是帮老爷子捋一下情事。

金庸大师驾鹤仙去,亿万粉丝悼念,天下同悲,萧七亦不例外。金庸大师爱自由的思想和侠客的情怀,从少年时根植于心中,直至今日亦未敢忘,或者是不想忘不愿忘,又或者本身就不能忘。

金庸的侠,从小了说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从大了说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但是无论从小了说还是从大了说,都是这个社会永远也必不可少的精神和品质。

但是假如老先生一生的情感经历能让我们少走一些弯路,虽然于先生的人品和功绩无甚大的补益,但是应该也不会有损于先生的风采,想来老先生地下有知应该也不会怪罪于我吧。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金老爷子,或者说查老爷子,咱们就此别过了,但愿八十年后,我们再相会吧,到时候再看看你在那边写了什么新书,你那“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真的我已经几乎要倒背如流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