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光速是人类的意志决定的?答案比你想的简单

 金贝壳bf6un0sx 2018-11-18

夏天的时候,大家一定都见到和听到过打雷和闪电。我们都知道,打雷是通过声音在空气中进行传播,然后进入到我们的耳朵被我们听到。而闪电则是通过光,在空气中进行传播,让我们的眼睛进行了接收。光既然可以在空气中进行传播,那它自然也是有运动速度可以计算的。

稍微有点物理知识的人都会知道,光速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大约是每秒30万千米。这可是宇宙中的最快速度。很多物理定律也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计算和发现的。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天,科学家们发现了比光速还快的速度,那么估计爱因斯坦的理论将会被彻底颠覆掉了,我们之前在书本上学的许多内容应该都要改写了。

不少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光速是每秒30万千米,而不是40万千米,50万千米?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很简单。光速的每秒30万千米,其实是由人类的意志决定的。也就是说,这和人类使用的测量单位有关。如果人类改变计量的标尺,重新定义1米,那么光速也将会变大或者变小。比如,一般运动跑道是400米一圈,如果我们把计量单位更换,用厘米来计算,那么一圈跑道就是4000厘米。这么一看,是不是数字上就大了好多。如果再换成毫米,就是40000毫米一圈,数字比例又增长了。所以说,光速的数字,是跟测量它的单位密不可分的。而它的测量单位又是怎么制定 的呢?

在18世纪中叶,法国的科学院用子午线来计量米。计量方法就是,通过巴黎的子午线上的赤道到北极极点距离的1000万分之一,来作为计量单位“米”。然后世界各地开始逐渐沿用这个标准。如果当时定义的是4000万分之2为基本单位“1米”。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光速就是每秒15万千米了。所以说,这制定的标准,完全都是由人的意志来决定的。

因为在之前的计算中忽略了地球的扁率这个问题,所以出现了误差。为了更加精确“米”的标准,科学家们用光谱来定义“米”。

科学家们把氪86在真空中进行放电时所产生的橙色谱线辐射的1650763.73倍定义为1米。因此这个“米”的定义,比之前进行的定义更加精确。

随着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又利用光来重新定义米。就是将光在真空中移动的“1/299 792 458秒”的距离为一标准米,而这个标准一直使用到今天。

所以,光速的大小都是通过人类设定的单位而改变的。也正因为这样统一的尺寸和计算,才让我们的科学得以进步和推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