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画】南宋刘松年《十八学士图》卷

 欢 喜 2018-11-18
《十八学士图》卷,绢本设色,台北故宫藏

 南宋四大家【 南宋 刘松年《十八学士图》 】卷,绢本设色,台北故宫藏。作品描绘"十

八学士"们的雅集生活。唐初十八学士这一历史,传到两宋,已经成为了典故。这些雅集

活动大多不可缺少琴、棋、书、画四样东西。此外,歌舞曲艺、古玩彝器、诗词歌赋酒美

食也都成为宋人文人雅集时候所常见的内容。


宋刘松年十八学士图卷,是南宋画家刘松年所做人物画。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该幅44.5x182.3公分;隔水一 44.7x14.7公分;隔水二 14.6公分;拖尾 45x369.4公分;隔水三 14.4公分

刘松年(约1155-1218)〔南宋〕钱塘人,淳熙间画院学生,绍熙间升画院待诏。宁宗时进《耕织图》被朝廷看重,赐金带,为“南宋四大家”之一。

工山水、人物、界画,师承李唐,画风笔精墨妙,清丽严谨,设色典雅,界画工致。常画西湖,多写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之西湖胜景。

张丑诗云:

“西湖风景松年写,秀色于今尚可餐;

不似浣花图醉叟,数峰眉黛落齐纨。”

所画人物神态生动,衣褶清劲,精妙入微。

唐太宗在做秦王时建“文学馆”,收聘贤才,以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勗十八人并为学士。复命画家阎立本为十八学士画像,即为《十八学士写真图》,褚亮题赞。

当时被唐太宗选入文学馆者被称为“登瀛洲”,后人有所谓“十八学士登瀛洲”。

       南宋时期著名的一位大画家,而且他是这一时期宋孝宗、光宗、宁宗这三朝的宫廷的画师。刘松年仅仅只活了60多岁,但作为南宋三代皇帝的御用宫廷画师,敬佩的同时,却不得不令人感叹一番啊。既然是三朝画师,作品定然经典!

刘松年他自己一生的成就里,其实最闪亮记载的莫过于,世人将他和李唐、马远、夏圭这三人齐名,称他为“南宋四大家”之一。

全卷自左向右描写春、夏、秋、冬四季中的山水景色。春日暖阳,万物复苏,花红柳绿;夏日炎炎,荷叶满池,绿树成荫;

秋日风霜,红叶摇曳,山石林立;冬日飘雪,寒风飒飒,劲松挺拔。全卷书风精巧,彩绘清润,季节渲染十分得体,笔墨苍逸劲健。

刘松年他的画作有李唐之风,精致绝妙,同时又有董源之韵,清新典雅,妍丽而又不失严谨。在一段时间里,有好多人纷纷膜拜他自己的作品,仿照他的画风,有的甚至画作题材都学习刘松年,选取都是一些园林小景,小巧却不失雅致。

图绘佛经天女散花的故事。图上红衣仙女手捧仙花,舞姿优美;佛祖端坐凳上,身披璎珞,面容慈祥。技法上,构图疏密有致,笔墨精细,线条遒劲有力,人物造型生动自然。

绘三位女子于后院中休闲取乐之景。一位女子端坐桌前,桌上摆着剪刀、布匹等女红,或刚完成一幅绣花,此时正盯着翩翩起舞的红衣女子。院中花开满地,高大的树木繁茂苍翠。

图上两棵参天高松顶天立地,上部的松枝如盘龙相互缠绕,曲折多变;傍水而建的庭院后有错落有致的山石;右边是境界开阔的近水远山;

一书生坐于厅内,手按诗书正聚精会神读书。此处景色优美,环境清静,为读书好地方也!

刘松年,似乎天生就有一种对大自然的,一种透彻的领悟和欣赏才能。所以他把这一长处运用到绘画上来,通过眼睛观察到的美丽景象,用手中的画笔,把它描绘在纸上。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绘画经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