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个男女在水下,湿身窒息弹唱,

 zdjphoto 2018-11-18

每天一条独家原创视频

在水下一边憋气,一边弹琴唱歌,

是怎样的体验?

5个来自丹麦的音乐家,花了十年时间,

找到了在水中演奏的方法,

组成了世界第一支水下乐队!

他们沉入大水缸,

唱歌、拉小提琴、打鼓、弹六弦琴……

创造出极为空灵、人们从未听过的音乐。

“在水里的声音,是在空气中无法演奏出来的”。


2016年水下乐团(Between Music)

世界首演之后,一夜爆红。

世界各地演出邀约不断,

场场售罄,一票难求。

在今年10月的香港新视野艺术节,

他们首次来到亚洲,

一条借此机会,

采访了这个来自丹麦的神秘乐团。

撰文   倪蒹葭



 最梦幻的水下乐团现场 

水下乐团这次在香港连演3场,场场爆满。

舞台上,光束集中在5个注满清水的大缸,

每个水缸中有一位乐手:

两名主唱、小提琴手、两名打击乐手。

每个人的动作都缓慢而优美。


隔段时间,乐手们要露出水面换口气

开头是清冷空灵的乐章。

随着鼓手鼓点的加快,演奏变得快速而激烈,

但仍然有被水流拖住的沉滞感。


第三部分,由两名女主唱主导,

就像是人鱼在唱歌,没有任何歌词,

歌声有时短促破碎,有时哀婉低沉,

她们露出水面的换气声、沉入水中的气泡声,

都是音乐的一部分。



接近尾声时,舞台上落下细雨一样的水帘,

光透过水帘,让整个剧场都有了水波的光影,

观众也像置身在水中听着音乐。

当你回过神来时,演出已经结束了。

整个过程就像做一个梦,

你被带去海边,

听了一场大海中生物的歌唱。



主唱 Laila Skovmand

 5个成员的奇思妙想 

水下乐队的奇想来自主唱莱拉。

莱拉出生在丹麦乡下,在大自然中长大。

从音乐学院歌唱专业毕业后,

2006年,为了实验自己的声音,

她在厨房找了个碗装满水,

试着在水中发出声音。

虽然不好听,但是在水里唱歌的想法迷住了她。

“水里能发出的声音,是空气中听不到的”。

后来她尝试完全浸在水中唱歌,

甚至用安全套包住麦克风,沉入游泳池练习。


主唱莱拉和南娜,埋头在脸盆中练习

莱拉发现只要保持嘴巴里有空气,

含住一个气泡,就能在水里发出声音,

虽然发出的音符会比较短促。

“在水中唱歌,有时候很愉快,

我都忘记了要起来呼吸空气;

有时候又很可怕,一不小心,

水就会进入肺里,会剧烈咳嗽”。


Between Music AquaSonic live 来自一条 02:05

▲ 点击听水下乐团现场

在这之前,从没有人在水下演唱过,

所以莱拉就去跟鲸鱼学习。

她去找科学家,听到了很多鲸鱼的录音,

“我才知道鲸鱼也有不同的口音,

一条来自澳大利亚的鲸鱼,

和一条来自格陵兰岛的鲸鱼,听起来就不一样”。

莱拉尝试在水下模仿鲸鱼发声,

从低沉的低音,到高亢婉转的高音,

十分奇妙。



提琴手 Robert Carlsson

除了人声,莱拉还想找到能在水里演奏的乐器。

她最先想到了自己的丈夫罗伯特,

罗伯特是小提琴手,

也是莱拉大学时隔壁古典音乐系的同学。

他们发现,小提琴在水中的声音竟然很美妙。

普通的木质小提琴在水中很容易坏掉,

于是罗伯特用碳纤维造了一把琴。


英国工程师Matt Nolan在为乐团制作乐器

罗伯特说他最爱两件事,音乐和动手发明。

他们找来了乐器匠人、工程师、物理学家等,

一起创造水底乐器。

要克服很多技术问题:

比如水的密度大大减弱了音量,

声音在水中的传导速度比空气中快四倍,

水的流动会扭曲乐器本身的音质……


用西藏颂钵做成的打击乐

罗伯特说,“我做过最疯狂的事之一,

就是为乐团寻找打击乐。”

他一开始尝试敲击玻璃碗,

虽然音色很好,但是玻璃很容易被敲碎。

然后发现西藏颂钵,是很好的选择,

“我们在水缸里实验了几千个颂钵,

才找到现在使用的24个”。


除了小提琴,罗伯特还弹奏水晶琴,

把玻璃碗安装在滚轴上,一边旋转,

一边用手指摩擦玻璃边缘发出声音。

它实际上是一种18世纪发明的古老乐器,

被改造成了适合水下弹奏。

罗伯特并不像莱拉那样天生亲近水,

“其实我连在浴缸泡澡都会幽闭恐惧,

但是很奇怪,一旦开始弹奏乐器,

慢慢会觉得舒适又安全”。


2012年,莱拉想要尝试两个人合唱,

于是她邀请自己的学生,

另一个主唱南娜加入乐团。

南娜喜欢舞蹈,她也注重水中的肢体表现。


乐团仍在和水族馆合作,研究水下生物的声音

南娜的水缸中还有一把手摇六弦琴,

一个为水下演奏设计的全新乐器。

没有任何人能教她怎样弹奏,完全靠自学。

对南娜来说,“在水里演奏,

就像漂浮在浴缸里,同时做着音乐,

这两件最美妙的事能一起进行了”。


鼓手莫顿最长可以在水下连续打鼓1分10秒,

“普通的演出,鼓手需要亢奋起来,

但是在水中演奏,我们必须非常冷静,

这样才能长时间地闭气,感受到和水的融合”。

乐团成员在水缸中几乎互相看不到,

只能通过耳机听到彼此的音乐。

给人十分孤寂、抽离的感觉。



 10年,只做这一件事 

从2006年莱拉第一次尝试在水中唱歌,

到2016年荷兰鹿特丹首演,

他们花了整整10年时间,

终于实现了水下音乐会。


这10年,莱拉创作出共1个小时的音乐。

为水下音乐作曲,是一个不断重写的过程。

电脑上写好的音乐,实际演奏就很不一样,

水温、乐器位置、水中的空气都会影响发声。

“很多次想过要放弃,

但心里总是有个小声音在催促我,继续去做。

我们用其他演出赚来的钱,养活这个水下项目”。


香港演后谈现场

莱拉给音乐会取名“AquaSonic”(水的音波),

“生命是从水中开始的,

我们都是在母亲的羊水里度过了头九个月,

通过水,我们第一次听到世界的声音”。

乐团也被邀请去世界各地演出,

“巡演时我们发现,在不同的水质里弹奏,

发出的声音不同。

我觉得最好的水在立陶宛,

那儿的水非常洁净,出来的声音就很棒”。


乐团尝试在泥土中弹奏

好奇心永不停,

之后,莱拉还打算全身埋在泥土中歌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