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世蕃这个家伙非常厉害,脑袋瓜子非常够用,可以说是天下奇才。今天给大家讲讲这个严世蕃。 严世蕃字德球,号东楼,小名庆儿,是嘉靖年间内阁首辅严嵩的儿子,据史书记载,这小子长得相貌丑陋。 并非科举出身,严世蕃的文化水平就很差吗?完全不是,他是那个时代的才子。 陆炳是谁,他是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个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兼三孤(少师、少傅、少保)的重臣。他母亲是嘉靖的奶妈,陆炳曾经救过嘉靖的命,深受嘉靖信宠,做锦衣卫指挥使。他干掉了夏言、仇鸾和司礼监的李彬。 杨博也很厉害,文武双全,出将入相,战功赫赫,为官四十余年,深受嘉靖的信任和倚重,在屡次的政治风浪中屹立不倒。 严世蕃确实是大才。 嘉靖能当上明朝的皇帝,是个偶然事件。明武宗朱厚照无子,年纪轻轻就死了,皇室成员按资排辈,朱厚熜血缘最近,就继承了皇位。 嘉靖这个人,政治敏感度非常高,他通过“入门之争”、“大议礼”、“入庙之争”等各种政治斗争,斗倒了那班老臣,成功地把皇权牢牢地控制在手中,把朝堂诸臣玩弄于股掌之间。 嘉靖搞的是权力三角平衡术,朝堂上“清流”、“严党”互相争斗,而司礼监从中牵制和扶抑双方的势力,使朝局各方皆无法独大,嘉靖则袖手旁观,左右平衡。 嘉靖信仰道教,通常在宫中修炼和炼丹,很少插手管理具体事务,那么,他就用这种平衡术来控制着朝局。 嘉靖喜欢读经,常遇到一些疑难之处,就在条子上写些隐语,送到内阁办公室。 由于嘉靖这种表达方式十分隐诲,内阁的严嵩和徐阶这帮大臣很难理解,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回复。 但严世蕃却知道,他能够迅速窥破嘉靖的心思。 正是靠着严世蕃善于揣摩嘉靖心思的天才,严嵩父子屹立朝堂多年,历经各种政治风暴而岿然不倒。 不仅是对古代典章,对大明朝的各种“令甲典故”更加精熟,严嵩都难以断决的事情,到了严世蕃手中,举重若轻,“援昔证今,合于律例,凡所处分,人皆帖服。” 这真是宰相之才啊!又年轻又能干,“精神壮健,能任繁剧。” 所以说,大奸大恶之徒必是大能大才之辈,没有出众的能力,岂能有本事成为大奸?古今历史,从来如此。 不亚于三国时代的庞统吧。 能处理政事,还善于搂钱。严世蕃没有经过科考,通过他父亲严嵩的门路,进入了国子监,然后进入朝中当官。 搞工程和盖章子。 多么精明啊!嘉靖皇帝喜欢搞基建,而严世蕃把预算、工程和决算盖章揽于一手,这能不发财吗? 有皇帝嘉靖的信宠,有老爹严嵩的庇护,朝堂上大臣们出于工作需要,偏偏还离不开他。 有恃无恐,掌握了嘉靖的“圣心喜怒”,严世蕃实际上就掌握着大明王朝的朝局。 “即世庙英明,入其笼络而弗觉也”。 严世蕃对人心的勘测很深,任何人也瞒不过他的一目了然的独眼。 有一次做修河道工程,他的部下拿了十万两工程款,实际上用了五万两就完成了工程,还剩下五万两。这个部下就私吞了两万两,给了严世蕃三万两。 严世蕃一眼就瞧穿了他的诡计,把他叫来: “把剩下的钱交出来,就不追究你的责任了。” 这个下属还想抵赖,严世蕃怒道: 当时有个大才子名字叫王世贞,这个人很有名,他交际很广,和很多朝臣都关系不错,比如张居正、杨继盛、戚继光等。 严世蕃通过政斗,利用嘉靖之手杀掉了杨继盛,而王世贞替杨继盛收尸,大哭祭奠,这让严世蕃很不高兴。严家父子就诬告王世贞的父亲王忬,把王忬下了狱。王世贞大惊,就登门行礼,重金相求,请放过自己的父亲。严嵩父子表面上承诺了,实际上则加速迫害,指使别人参奏,嘉靖就杀掉了王忬。 王世贞得知内情,心下大恨,就写了一本《金瓶梅》,把严世蕃比做西门庆。“严世蕃字德球,号东楼,小名庆儿”。 严世蕃还欺负过裕王太子。 嘉靖与裕王太子感情不是太好。做为裕王,每年都从嘉靖这里领取“岁赐”。而严世蕃居然找借口,扣押了裕王的三年“岁赐”。 太子没有办法,只好向他行贿,严世蕃才下令给了太子“岁赐”。 这简直就是嘬死了。 严嵩父子掌控朝局多年,嘉靖也逐渐开始产生疑忌。 居心不良啊!嘉靖十分恼火。让“性颖敏,有权略,阴重不泄”的徐阶,接替了严嵩做为内阁首辅。 趁他病,要他命,徐阶迅速发动官员发起对严嵩父子的弹劾,揭露了其父子以往的种种不法行径。嘉靖大怒,罢了严嵩的官,把严世蕃也流放了。 但这个严世蕃并没有去流放地,而是回了老家,在家乡大兴土想,修盖楼房。恰好,工地上有个小官,受到了严世蕃的欺侮,这个小官就跑到京城,把这事捅出去了,闹得沸沸扬扬。 嘉靖怒不可遏,下令把严世蕃抓到京城,下了狱。 文武百官雪片般的奏章弹劾严世蕃,举报他贪污受贿,杀害忠良,违法乱纪。 严世蕃在狱中得到消息,反而很高兴,他说,“这下,我可有活路了。” 于是,徐阶重新拟定了弹劾的奏章,给严世蕃安上了几条完全不符合实际的罪行。 说实在的,这些都是胡扯淡的事情,严世蕃一样也没有干过,完全都是诬蔑。但是,严世蕃怕的就是这个。而嘉靖呢,要的就是这个。 皇帝要杀人,并不在于被杀者是否犯过这些罪,而在于理由是否适合。 如果说严嵩父子在朝中犯下的真正罪恶,哪一样又没有嘉靖在背后的支持和放纵呢?而“通倭”、“谋逆”和“叛国”,这样的罪名才能把嘉靖的责任完全摘出来。 于是,“天才”严世蕃走向了他最终的宿命。 然后就是抄家了,有一本名为《天水冰山录》的小册子,记载了严嵩被抄家时登记财产的清单: 晚明笔记《泾林续记》中记载: 严世蕃窖藏金银,严嵩开始还不知道。严世蕃干完以后,请父亲严嵩来欣赏,窖中金银“灿然夺目”,严嵩问道:窖深几尺?左右回道:深一丈。 严嵩削官还乡,严世蕃斩首,家产被抄没。官府调派了十艘大船来进行运输,“载以十巨艘,犹弗胜”。 那么,我们最后来总结一下严世蕃这个人。 严世蕃很有才能,这一点不能否认,他的聪明并非是天生而成,也是通过刻苦和勤奋所获得的,他对经史典籍的精通熟谙,绝不亚于同时代的任何一个学士大家。 不仅是知识深博,严世蕃对政事的处理能力也相当在行,能胜繁剧,“援昔证今,合于律例,凡所处分,人皆帖服”,有着很高的政务才华。 严世蕃还精通对人心的揣摩,不但对属下,对同僚,对敌手,全部都如掌上观纹,更厉害的是,他能勘破当权者――老狐狸嘉靖的心思,这是尤其难能的。 但严世蕃最终走向了绝路,成也精明,败也精明。 从处世上讲,“人至察则无徒”,过分的精明,在人际关系中,就只能靠智计谋胜算,而缺少转阛避匿的余地。 从朝局上讲,“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目了然,勘破众心,真的是一件好事吗?众人皆忌,岂能长久?更可怕的是,皇帝会允许这样一个透视镜的存在吗? 从时代上讲,“率土之宾,莫非王臣”,这是个皇权社会,帝王有个特征:无限权力的延续性。什么意思呢?就是老爸当皇帝,儿子当皇帝,孙子也能当皇帝,权力很大,具有延续性。而其他任何个,无论你如何权倾朝野,你能父亲当权臣,儿子当权臣,孙子还当权臣吗?这是帝王的大忌! 所以,人性,朝局和时代决定了严世蕃的命运。 借用清朝重臣和珅的一句诗: 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