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书之美》——庆山,韦力

 星河岁月 2018-11-18


最近读的些许书中,有两本书是我个人比较中意的,且读后受益不少。一本是《古书之美》;另一本为是《作品的背后》(这个以后再分享)

未读《古书之美》之前,先是见到了藏书家韦力本人,只是远远的站着听他讲收藏古书的故事,对他并不了解,也无所求。后来在书店信手翻到了这本书,深深的被吸引了。


该书2013年限量版横扫光明书榜、新浪好书榜、凤凰读书年度好书、国图年度优秀社科书等各大榜单。2017年修订新版重新编排,增补一辑对话,新收韦力长跋。


庆山 作家。著有《告别薇安》《八月未央》《蔷薇岛屿》《二三事》《清醒纪》《莲花》《素年锦时》《春宴》《眠空》《得未曾有》《月童度河》等多部作品,在广大读者中深具影响力。


韦力 藏书家。凭个人之力,收藏古籍逾十万册,四部齐备。“唐、五代、宋、辽、金之亦有可称道者,明版已逾八百部,批校本、抄校稿、活字本各有数架。”著有《芷兰斋书跋初集》《书楼寻踪》《古书之爱》《得书记 失书记》等。


庆山有很多读者,因此《古书之美》和韦力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但未来,韦力可能会更有名,可能会有很多关于他的传记。虽然他本人对此看的很淡。

我清醒地知道古书一直在流传,个人不可能完全占有,也反对像唐太宗那样,把《兰亭序》带进坟墓,美应该让后人分享。我之所以得到这么多古书,应该感谢藏书的一代代前辈,因为他们的妥善保留,我才能在今日得到。我也要把书流传下去,自己不过是传递过程中的一环,我的使命就是得到它,保护它,让它延寿,再交给下一任。至于下一任会怎样对待,已非我能控制。我已完成我的使命。



网上的图片和书上的图片颜色感觉已完全不一样了


读此书时,多有感慨:现代社会竟然还有韦力这般人物存在。


本书包含六辑深度对话,六篇藏书知识,十大善本故事。以下摘录仅是来自第五、第六篇谈话中的几句。此书中可以认真品味的句子很多。

人和人之间相处最基本的就是尊重对方,尊重对方的前提就是尊重对方的世界观。比如对公司的员工,我从不会说服他们应当怎么样,从不会“诲人不倦”地教育别人。“术”上的问题好办,可以教会,但“道”上、境界上的是另一回事,我们不探讨。


孤独会有,因为无法进行深层的交流,无法在这个世界上说更多东西,因为得让自己活下去。


读古书,会读出自己的小,读出自己的浅薄读历史上的书,逐渐看到一切现实科技在不断增长与传递,但思想并非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当初诸子百家的思想比今天先进很多,经过两千五百年,我们没有看到思想上的任何递进,只是在不断地嚼舌头。


我们缺乏客观的教育,但通过读书,会逐渐明白这一点。读书越多,越能客观看待社会,古人云,读书使人明志,明志二字就代表着客观;另一方面,随着读书的增多,心态更加平和。平和意味着开放,而非仇视,让我更能明白存在就是合理的真正含义。


但是我觉得生活应该是艺术性的,而非科学性的、程序性的,否则一切毫无情趣可言。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人是应当诗意地栖居,诗意就代表着非理性、想象力,是一种美。


出世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种行为。人处事不应该脱离社会现实。这也是我始终警惕的一点。


今天的科技带来了社会的物质进步,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匮乏所以,科学虽然带来社会的进步,但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只有人文的进步才能带来人与人之间的融通与和谐。


接下来再欣赏两张书中的图。



本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