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矿产勘查知识8:矿床技术经济评价

 大宇大宇 2018-11-18

矿产勘查知识8: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







1.坚持使用价值评价与价值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矿产品的需求,尽可能获取矿产勘查与矿床开发的最大经济效益和最佳社会效益。为此,在经济评价工作中,必须坚持使用价值评价与价值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好物质效果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既要考虑提高矿产资源对社会需要的保证程度,又要考虑矿山开发的经济利益的增长。矿产资源一般是不可再生的,稀缺的,耗竭性自然资源,必须贯彻矿山利益与资源的充分利用,合理保护相结合的原则,既不允许以牺牲资源为代价,片面追求矿山利润的极大化;也不应忽视矿山开发的经济利益,一味强调资源利用程度。合理的做法应该是充分权衡得失,在最佳平衡中进行选择。这一原则在解决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综合开发、综合利用问题时尤为重要。

2.必须坚持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一般情况—下,局部效益和整体效益之间,存在着根本上的一致性,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在处理时,不应单纯从某个地区、某个部门、某个企业利益出发,而应当按全局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二者既统一又矛盾。局部一定要服从全局,微观经济效益必须服从宏观经济效益。为确保国民经济的宏观控制、决策的最终依据应是国民经济宏观经济评价结论。

3.必须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矿床的工业开发价值,不仅取决于可能获取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受环境、生态、就业、分配、国防、政治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因而评价中应遵循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全面权衡,作出综合评价。



1.类比法

类比法的实质是:将欲评价的矿床与正在进行开采的,正在设计建设中的,而主要特点与其相类似的矿床进行比较分析,采用类比矿床开采或设计阶段实际的或估算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确定矿床未来开发利用的大致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

该法的优点是比较简单,如果对比得合适时,对矿床亦可作出比较可靠的评价。在矿床勘查的初期,地质,技术和经济资料较少的情况下,应用类比法较为合适。

该法的缺点是由于自然界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矿床。往往各方面特点千差万别很难加以类比,通过类比所选取的技术经济指标并不完全符合评价的矿床,因此,评价结果比较粗略,可靠性较低,如果对比得不恰当,则误差将会更大。

为了提高类比效果,实际应用时应该认真分析矿床的工业类型、规模、品位、埋藏深度等地质特点及其与类比矿床的相似程度,尽可能选择相似程度较高的矿床进行类比。

2.数理统计法

数理统计法是对一些具有类似地质技术经济特点的已采或正在开采的矿床,分析它们的各种地质因素、技术经济参数和矿床开发利用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简称矿床经济评价值)之间的关系,建立统计预测模型,并根据被评价矿床普查、详查与勘探阶段获得的基本数据,确定其未来开发利用后可能获得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方法。

如果我们调查研究很多同类型的矿床,就会发现矿床的经济价值和某些地质因素及技术经济参数之间确实存在某种程度的相关性。因此,根据某些地质因素和技术经济参数就有可能对矿床经济价值总的趋势进行某种估计,这就是矿床统计预测的回归模型。

回归分析的数学模型是:

y=a+Σbi·xi

式中:y—矿床经济评价值;xi—影响矿床经济评价的地质因素、经济技术参数;bi—回归系数;a—常数项。

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影响矿床评价值的因素较多,此时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但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比较复杂,手工计算很困难。目前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就使它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成为可能。

应用此法确定矿床未来开发利用后可能获得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必须收集大量同类型已开采或正在开采的矿山的实际资料,建立矿床经济评价值和地质、技术经济因素之间的回归分析数学模型,然后用于矿床经济评价值的预测。

3.计算法

计算法是依据矿产勘查工作所获得的矿床的地质、经济和采选冶技术经济条件等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利用适当的公式,计算矿床未来开发利用后可能获得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效果的方法。计算法是一种定量评价的方法,评价结果比较准确可靠,尽管计算工作比较复杂,而且必须占有采、选、冶乃至矿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大量基础资料,但目前仍为国内外最为常用的经济评价方法。在本书中将主要介绍这种方法。

根据评价时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计算法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的评价方法,即不计时评价方法;另一种是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的评价方法,即计时评价方法。


1.确定目标

确定目标是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的第一步。应根据矿产勘查阶段的性质和特点,确定评价任务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参加评价的人员,都必须明确评价目标,必须在评价过程中自始至终紧紧把握住目标。

2.收集、整理基础资料

无论采用何种技术经济评价方法,都要有一定的资料和数据作依据,资料和数据应力求全面、系统和可靠,这是关系评价结果正确与否的关键。需要汇集和整理的基础资料和数据有:

(1)矿床勘查费用;

(2)矿体的形态、产状及矿产的数量,由平衡表内不同级别储量的多少决定;

(3)矿产的质量,包括有用组分含量,有害杂质的含量,矿物成分,矿石结构构造,矿物嵌布特征,粒度成分等,以及矿石选冶加工性能;

(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如矿体埋深、水文地质条件、顶底板围岩和矿体稳固程度、矿体受构造破坏程度;

(5)矿区自然经济地理状况及内外部建设条件;

(6)社会政治因素;

(7)矿产资源形势状况。

对上述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并评定其可靠程度。

3.拟定采、选方案,确定技术经济指标

根据矿床的具体地质特征、当前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加工试验成果等,拟定未来矿山企业的开采和选矿的工艺流程的可能方案,类比和计算确定下列技术经济指标:

(1)矿山企业的年生产能力(原矿或精矿)及服务年限;

(2)矿床工业开发的基建投资,流动资金和资本化利息,一吨最终产品(原矿、精矿或金属)的生产成本;

(3)原矿或精矿的晶位;

(4)开采损失率和矿石贫化率;

(5)有用组分的加工(选矿和冶炼)回收率;

(6)根据最终产品的质量,按价目表确定其价格。

4.汇集、整理基础资料和确定评价参数

通过分析被评价矿床未来开发期间的财务与经济活动,揭示矿山在经济寿命期的财务与经济活动规律。

5.进行企业经济评价

主要任务是计算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指标,并作正确定性分析,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

6.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主要任务是评价国民经济效益。

7.综合评价与论证

主要任务是通过企业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与论证,提出评价项目是否转入下步地质工作程度的决策意见。

8.编写评价报告

需要指出的是,在评价过程中还需注意信息反馈,使评价工作更加完善、正确。


阶段划分:

与矿产勘查阶段对应,矿床技术经济评价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概略技术经济评价、初步技术经济评价、详细技术经济评价和开发技术经济评价。

1、矿床概略技术经济评价

矿床经过普查工作之后,需进行概略性的技术经济评价,其目的是对矿床有无进一步工作价值作出评价,为可否进行详查工作提供依据。由于本阶段的工作程度较低,不确定的因素较多,只能在收集分析该矿产资源国内、外的形势和供需状况及矿床开发的内外部条件等资料的基础上,对探明的D+E级储量、未来开发的可能性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进行定性的、概略的技术经济评价,评估矿床未来工业开发时在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为是否进行详查阶段工作,提供资料依据。

概略技术经济评价的结论正确与否,对后续详查工作以及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影响至关重要。如果对没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床作了肯定性评价,从而进行了大量详查工作,其结果势必是浪费积压大量勘查资金;如果对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床错误地作出了否定性评价,使矿床不能及时转入详查,致使矿产资源不能及时勘查与开发利用,同样会造成经济上的重大损失。因此,必须尽可能作好矿床的概略技术经济评价。

概略技术经济评价工作一般由承担评价矿床普查工作的地质勘查单位完成,评价之后应提交技术经济评价意见书,或概略技术经济评价报告。

矿床概略技术经济评价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对矿床进行的地质普查工作已经结束并编制了矿产普查报告;

(2)对矿石的初步可选性已作了试验并编有正式的试验报告;

(3)对矿区的外部建设条件作了初步的调查研究,如交通运输、供电、供水等条件;

(4)初步调查了国内及区域内对该矿产资源的供求现状及部分有关的区内经济统计资料等。

2、矿床初步技术经济评价

矿床经过详查之后,必须进行初步技术经济评价,矿床初步技术经济评价是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的关键阶段。

初步技术经济评价的实质是:在广泛收集分析该矿产资源形势,国内外供需现状与发展,国家对该矿产的开发政策和中、长期规划等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一般矿产工业指标或经过初步论证所选定的工业指标计算本阶段探求的C+D级储量,采用本阶段工作程度相适应的矿床开采及矿石加工选冶试验资料,考虑未来矿床开发的内、外部建设条件,类比现有同类矿山,并以矿山扩大技术经济指标为基础,结合矿床具体条件,适当调整计算参数,按国家有关文件和规定要求,进行矿床未来开发的企业(微观)经济效益评价,必要时对大型、特大型矿床,稀缺矿产,国家重点规划项目或涉外项目,可增作国民经济(宏观)效益评价。

在评价中,对矿山开发的经济效果影响明显的因素(如矿产工业指标、矿产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储量损失、储量风险,市场价格条件变化等)要进行初步的定量或定性分析,并要考虑该矿床工业开发的生态、环境等社会因素,在此基础上对矿床未来工业开发价值进行初步的综合评价,为可否进行勘探工作提供资料依据。

通过初步技术经济评价,肯定的矿床转入勘探后,尽管某些评价参数可能会发生变化,但不应出现评价结论的根本性变化,即不应出现肯定有经济价值的矿床变为无经济价值的矿床,或者前后有较大出入。对目标的否定评价必须做到资料充分、可靠,论证客观全面,从而有效地提高矿产勘查、矿山建设和开发的总的社会经济效益。

初步技术经济评价所应具备的条件:

(1)对矿床的详查工作已结束并编制了详查报告;

(2)对矿石加工性能已提交了正式的小型连续选(冶)试验报告,或小型闭路选(冶)试验报告;

(3)矿区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资料;

(4)矿区交通运输、供电、供水资料的详细调查;

(5)了解开发单位对详查工作的要求;

(6)研究国内外该矿产资源的形势,供求现状及价格情况;

(7)调查区内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及有关经济统计资料。

3、矿床详细技术经济评价

勘探阶段进行详细的矿床技术经济评价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矿产品的需求,并尽可能取得矿产开发的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基本原则,将矿产储量作为国有资产进行地质的、技术的、经济的全面评价,为实行矿产储量国有资产的审计、核定和矿业权(开采权)流转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矿山建设可行性研究和确定设计任务书提供依据。

本阶段技术经济评价的重点是:通过多方案的分析、对比、优选、推荐合理的矿产工业指标,为监督考核矿产资源利用程度,权衡矿产开发利用经济效益,最终确定矿产工业指标标准提供协调、仲裁和正式下达的必要依据,以合理、可行的审计,核定矿产储量,建立资产帐户。对于具有重要国民经济意义的大型、特大型矿床和贵重、稀缺矿产应通过宏观(国民经济评价)和微观(企业财务评价)两个层次的分析论证;对于一般矿床主要运用微观经济论证,具有类比条件的也可采用类比法予以确定。

本阶段的矿床技术经济评价应从探明的矿床整体出发,以资金、工程技术、生产经营等条件具有正常保证为前提,在矿产资源形势与建设条件分析的基础上,优选最佳开发方案,对矿床工业开发时拟建矿山投入产出的总效益作出详细评价。大型或特大型矿床应对存在于矿山设计储量以外的D级储量的经济意义和存在于评价矿床邻近地区内的其它矿产地对本矿床的经济影响,做出总体分析和评价。

4、矿床开发技术经济评价

矿床开发技术经济评价是在已经开发和开采的工业矿床上,在矿床开采过程中,根据矿床开发勘探所获得的新的信息和资料,为了适应地质、技术、经济的新变化,对矿床进行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技术分析和经济论证工作称为矿床开发技术经济评价。这种评价的目的在于选择最佳经营参数,主要包括矿石边界品位、最低工业品位、采矿损失率、贫化率、选矿回收率、露天边坡角和矿山生产能力等,提高矿山经济效益,为编制采矿、选矿计划与矿山发展远景规划提供依据。












  七、影响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的因素(参数)

归纳起来主要有4类:

1、矿床地质因素

2、社会经济地理因素

3、经济因素

4、矿山经营因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