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好,咱们继续来讲伤寒经方故事。 上一次我们讲到仲景先生用十枣汤,把一位老太太,气喘吁吁,喘不上气儿来,现在来看就类似于轻度心衰,肺心病之类的这么一个,甚至已经有点积水了,估计是这么一种情况,给老太太救急,治得很好。 十枣汤这个方子非常峻猛啊,一般情况下轻易不用,只有危重急症的时候,救急用的,这么一个方子。它效果虽然很好,但是它对正气的消耗也是比较大的。老人家这个喘不上气儿来,晚上都躺不下啊,这个问题是大大地缓解了。基本上能正常地喘气儿了,也能躺着休息了,改善非常好。 但是毕竟这位老人年事已高,经这么一折腾,正气大伤啊。虽然是救急了,这个症状也缓解了,但是正气是一时难以恢复的,所以这个老太太就变得很虚。 孩子也没办法呀,之后又来找仲景先生,说,先生,多亏了您,您救了我妈一命。但是她现在好像是虚得又不行了,觉得都不敢动,一动就心跳心慌得厉害。只能在家躺着,动不了。虽然跟以前相比已经大为缓解,但是就是没劲,虚,不敢动,一动就心慌这一块儿,您看能不能再给我妈,再治一治,再调一调。 因为已经给老人治过一次了,所以仲景先生听了之后呢,心里基本上就有数了。他和小虎子一块儿,带上药,就过去了。 仲景先生去了之后,老太太很感激,救命恩人来了啊。老太太要坐起来感谢仲景先生,但是她坐不来呀,没力气,一动就心慌头晕的。老太太感觉很抱歉,说,我也没法起来迎您。 仲景先生就说,没事,您别动,就躺着吧。 仲景先生就给老太太试了试脉。仲景先生搭脉的时候,发现老人家这个脉象啊,有点不太规律。蹦蹦蹦蹦跳着呢,突然停了,接着蹦蹦蹦又跳开了,已经有点脉律不均,偶尔有这个脉搏停滞,也就是脉搏停搏啊,有这么一个现象。 这种脉搏呢,中医叫结代脉,实际上就是脏气虚损,脏气不能接续,是大虚的这么一个象。所以老人都不敢动,动则气耗呀,一动她就心慌,心就乱跳,那就是虚得比较厉害。 所以仲景就跟这个老人家说,老人家呀,您呢,这个久病气虚,身体比较弱,还是需要养一段时间的。不要着急,我给你开个方子,你吃一段时间,慢慢养一养,就会好起来了。 然后他就吩咐小虎子说,你给老人家配药,先用甘草。甘草用多少呢,甘草用四两。 这个老人家现在是内外俱虚,我们把她的痰气,积滞的这些停水,都给她排出去,泄出去了。所以老人家现在就相当于一个四面透风的房子一样,一动她不光心慌心跳,还出汗,出虚汗。这个时候只有甘草这个大管家,大菩萨,他能够坐镇中州啊,又是镇守一方,能够把身体的里里外外,全都能把持得住,能守得住。这时候只有甘草能担当如此重任,能够帮老人家把这个内外俱虚的局面,给守住,给护住。 所以呢,用四两甘草,来担当这个主要的职责。这个甘草呢,我们还要用蜂蜜炮制过的甘草。这个炙甘草更润,更缓和,老人现在有点阴亏,气血两虚啊,炙甘草更柔润,更缓和,守护的这个效果,更绵长,更好一些。这个方子就以炙甘草为主。 小虎子就开玩笑地跟师父讲,师父,即然给老人家开的方子,以炙甘草为主,是不是这个方子可以叫炙甘草汤啊? 仲景说,对呀,我们这个方子就叫炙甘草汤,专门用来治疗一身内外俱虚,这种比较重的虚证。 小虎子说,师父啊,这个老人家虚得这么厉害,我们就只用甘草吗? 仲景说,嗯,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啊。 仲景先生就跟小虎子讲:“我们要给这个老人家治病,势必要把她的脏腑之气守住。这个甘草啊,是给这个老人家守一身大局的,内外都能顾得过来的力量,已经比较好了。但是甘草对于这个内在脏腑精气的养护,稍微欠缺一些,所以我们还要用上人参。 人参这味药是专门入五脏的,养五脏精气。甘草啊,是兼顾全身,偏外,人参是纯粹补五脏的,这样的话就可以内外兼顾,这样就更好一些啊。先把一身五脏之气给守住,这就是守住命根啊,有这么一个基础,才谈得上其他的。 小虎子就问,那我们给老人家还用点啥药呢? 仲景先生就讲:“内经讲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呀,老人家年龄大了,本身阴气就亏,我们给她利水排痰,必然也会伤到她的阴气,所以这个老人家现在主要是阴亏,阴精不足。给老人家,主要要从养阴的这个角度来给她治疗,来补益扶正。老人家的脉搏不稳,心律不齐,偶尔会有中断,这些都是血脉不足的象,所以我们要从养血脉的这个角度,给老人家多养阴气。 小虎子就问师父,我们给老人家养阴气,用哪些药啊? 要想给她养阴啊,首先得把老人家这个中焦脾胃,稍微顾及一下。所以呢,还要给老人家用生姜、大枣,把这中焦一块儿,要养护一下。 小虎子说,师父,这个生姜大枣,我已经很熟悉了,桂枝汤里面主要不就是生姜大枣在养脾胃嘛,这个我很清楚的,还是按桂枝汤那个标准来呗,生姜三两,大枣12个,不就行了吗? 仲景先生说,这个老人家呢,阴亏得太厉害,所以给我们给老人家这个大枣要多一些,要用30个大枣,12个是远远不够的。老人家的气血不是一下子能补上的,这个无形之气可以快快地给她补一下,但是这个有形之血,很难快快地补。这个有形之血用的药,都得是偏阴润的,这些药都需要通过脾胃中焦来运化吸收。 不光这个大枣要用的多,我们还要用生姜和大枣,给老人家把这个中焦脾胃,给她温养一下,让它能够承受我们后面给老人家专门滋补血脉的这些药。这个大枣也算是一个载体,生姜也算一个温化的动力来接纳的,要不然老人家的身体也接纳不了。 小虎子问,我们给老人家补这个血脉阴气,用啥药比较好啊? 仲景先生说,阴气的这个根源,其实都是阳气内敛,自然就带动阴液收藏,化为阴精,大概是这么一个过程。所以这个阴根是在上,这个阴液的根源其实是在上焦,所以我们首先用麦冬这个药,来引阳气下行,作为阴气化生的源头。 麦冬这个大菩萨很清润,半透明的呀,寸麦冬,小纺锤型,很干净,清润清凉啊,专入上焦,可以从上焦心肺,敛阳气下行入于阴分,是这么来养阴的。我们现在的一个中成药,生脉饮,它的一个成分就是麦冬,就是这个意思。 上焦用麦冬,那么这个阴精,主要是由下焦肾气收藏的力量来化现。所以下焦守聚藏聚的力量也必不可少,我们就请地黄这个大菩萨来帮忙。 因为老人家主要是阴亏,那么在阴液这一块,主要靠地黄来补充。所以地黄这一块我们要多用,用多少呢,要用一斤,少了不够用啊,要用一斤地黄。 小虎子说,师父呀,这一斤地黄,老人家能受得了吗?这个地黄不是还是稍微有点粘滞的吗? 古代的地黄它有几种用法,一种是鲜地黄榨汁,这个养阴最快了。还一种是把这个生地黄晒干,叫干地黄,也就是现在我们常用的生地。 这个鲜地黄榨汁养阴的效果非常好,流动的效果也很好,它基本上没有什么粘滞的这个问题,这个急证养阴是很好的。 古代是用生地的多,我们现在临床上是用熟地比较多一些。这个干地黄,也就是生地黄,它没有那么黏腻,流通性也还可以,但是它在体内比较消耗阳气的,它偏寒一些,养阴的效果也是不错的。 还有一种就是九蒸九晒,蒸得烂烂的,软软的,叫熟地黄。这个九蒸九制的熟地黄,如果制得很好的话,他是既没有明显的寒性了,养阴的效果也非常好,唯一的不足一是略微有点粘,略微会影响气机的流通。 如果是个小伙子啊,夏天出汗出多了,阴亏中暑的这种情况,那么用生地黄榨汁是最好的。像这个老年人啊,年龄比较大了,身体比较虚,不适合药力来的太峻猛,就是流通不适合太快的,就用熟地黄,用好的九蒸九晒的这个熟地黄,更合适啊,更缓和,更稳妥一些。 养阴的药,一定得量大啊,一定要以量取胜,量不足的话,根本就不行,起不到效果的。所以仲景的这个原文,地黄一斤,实际上是鲜地黄。我们现在临床上,一个是鲜地黄很难买到,另一个呢,老年人我感觉用熟地黄更好一些,更柔和一些。熟地黄用的量可以少一点儿,不要用一斤嘛,有半斤就可以,二三百克也足够了。 这个老人是阴阳俱虚,虽然她阴精亏为主,但是呢,这个阳气也比较弱呀,为了防止大量的养阴的药进来之后,这个气机走不动啊,负担太重,所以还是要适当的啊,加上一点扶助阳气,温通的药。所以就要用上桂枝这味药。我们知道桂枝甘草汤,扶助心阳是最好了。 小虎子说,哎呀,师父,你看,我们这个是不是就比较完美了? 有这个固守一身内外之气的甘草和人参,又有运化中焦的生姜大枣儿。现在吧,这个补益阴气的麦冬和熟地用上,把推动气血流通的桂枝,配合前面的甘草也用上,这不就很好了吗,应该可以了吧? 仲景说,按说这个组合,从这个法的角度来看,已经算完备了,但是还不够,在细节上还不够完善。 人体这个正常的气机,是阴阳和合呀,阴阳和合的状态,就好比是如油入面,他是合为一个整体的。而我们现在这些药啊,给老人家用的这个药啊,有阳药,有阴药,偏于养阴。其实啊,它还是阴阳两体,还是阴阳二处。它在体内啊,还是不容易很好地合在一块儿,我们还要想办法让它更好地合在一块儿。 小虎子说,这咋合呀?师父。 首先呢,我们先给老人家用一点阿胶,就是咱们现在讲的这个驴皮熬的胶,在东阿,山东东阿县的那个阿井,那个水熬的胶,效果最好,所以后世慢慢地都把这个叫阿胶。 这个阿胶啊,它就像那个胶水,它是很粘的,动物有情之品。既是滋养阴气的,同时呢,它又是聚合一身之气的。用了阿胶之后,它就能把体内这个阴阳之药,这两股气,能给它很好地融合到一块了,就会达到一个比较好的阴阳和合的状态。这样就更有利于帮这个老人达到一个,养阴助阳,合二为一的这样一个目的。 因为阿胶这个药,它比较粘,粘和的力量比较强,把整个这个药都聚成一个整体,就像一个胶体,他在体内这个气是不会散的,有助于帮老人家把这个气聚成一团,这个效果就会好很多。 但是正因为这个阿胶它比较粘,他走这个大的通道,大的经脉,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一些细小的脉络,他就不好去了。太粘了,阻力有点大。 所以我们还要请另一位大菩萨来帮忙,请麻子仁这个大菩萨,请他来帮忙。 麻子仁长的小小的,没有绿豆那么大啊。北方人喜欢吃这个的,很香啊,当零食,当瓜子嗑着吃,很好吃的,麻子仁里面都是油,香香的。 他这个油润之气啊,是我们要重用的,借助于麻子仁这个油润之气,把这个阴液,能够渗透到全身的角角落落。所有的这些细微的脉络,全部都可以渗透进去,全靠麻子仁这股油气,滋润渗透,带着这些阴液流通输布全身。这样的话,这个方子基本上就完善了。 既有固守一身正气的,守住根本之气,又有运转中焦的,又有养阴的,又有这个调和阴阳为一体的,这就非常完美了。但是在煎药的时候,还有一个要求,是什么要求呢? 毕竟我们这个方子还是阴药居多,所以呢煎药的时候,要用一半水,一半米酒来煎。 这个米酒啊,度数比较低,但是也有辛温行散的力量。他这个度数比较低,比较柔和,所以借助这个米酒的力量,来推动整个药气的流通。他跟这个麻子仁有点类似,麻子仁是把这个药气渗透到全身各处,而这个米酒的力量,就可以把药气推送到全身各处,他是一个推动的力量。 这样,我们从用药,到煎服方法,给老人家开的这方子,就已经是接近尽善尽美了,就可以给老人家放心地用了。 仲景先生讲完了,小虎子也是觉得很有收获,病人家属也都很高兴。这个药都配好了,就给老人慢慢喝,这个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好的个事儿,需要慢慢养上一段时间。 仲景先生整个炙甘草汤的这个布局,这个用意啊,非常的完美。这个看了也令人肃然起敬。那么远古的时候啊,老先生就能想出一个这么完美的方子来,真是了不起。 这个炙甘草汤,在临床上用于这种心血虚,心脏悸动,这种心悸,在郁结不是很重,或者主要是虚证的情况下,效果是非常好的。炙甘草汤相当于古人的一个代血浆。现在你看我们血虚可以直接输血啊,急救的时候有血浆。炙甘草汤就类似于一个很完备的代血浆。他真的是能够让这个身体的血脉,可以很快地恢复,所以这个炙甘草汤还有一个名字,叫复脉汤,就是可以让这个血脉恢复。 讲到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案例。有一个老师,平时教学嘛,伏案工作,也很辛苦,所以他就耗费心血比较多嘛,慢慢地就累的得了心脏病,就是这种心律不齐,心血虚的心脏病。有人就跟他讲,说,这个阿胶可以治疗心脏病,效果很好,就送了他一盒阿胶,让他每天吃一点。 这个老师也没啥钱嘛,也舍不得吃,就每次吃一点点,每次只吃一点点,怕一次吃完了。因为是夏天嘛,结果有两天吧,他有事没在家啊,出去了就吃不成了。所以等他回来之后,发现这阿胶就都长毛儿了,坏了。 这个老师也很心疼,还没吃多少啊,这就坏了。扔了很可惜啊,怎么办呢?就把这个阿胶,就重新熬啊,把毛去掉,重新熬了一遍。我这个重新熬一熬,也就等于消毒了,估计应该也没事了。反正也坏了,所以他就把剩下的半锅阿胶,至少得一大碗吧,就咕咚咕咚全都喝啦。这也不好再留了,就干脆都喝了吧。没想到自从喝了这一大碗阿胶,他的病慢慢就一天比一天好,慢慢就痊愈了,再也没有犯过。 这个其实就是说,这个养阴的药啊,大量滋养阴精的药,他确实是养阴,养血,必不可少的这么一个条件。所以炙甘草汤里面用一斤地黄,是有道理的。 今天给大家讲的是炙甘草汤,就讲到这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