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御供,流传至今的极致惊艳

 爱拍北京 2018-11-18

康熙御供,流传至今的极致惊艳

红色与瓷器

国人都不会陌生

一个是流淌于血液里的颜色

一个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康熙御供,流传至今的极致惊艳

郎红起源于清康熙年间,时任江西巡抚督造官窑瓷器的郎廷极开始复烧前明朝“永乐红釉器”的宝石红釉,然而前朝后期此种釉色配制技术就以失传了,后更有“鲜红等项瓷皿从来烧无一成”,此次可以说就是重新创造,毫无配方可循。

在数百次的试烧后失败后,却机缘巧合的烧制出了一种新釉。此种釉烧制出的瓷器散发出明亮鲜艳的深红色釉。釉层清澈明快、透亮见地,杯口呈一环不规整的淡青转浅红色的露白,向下红釉稍薄便会出现如鸡血一般鲜红。

及近底足处,囤积有一周不过足的垂釉,呈暗红褐色。局部处有雾气般的朦胧现象,釉色鲜红,犹如初凝的牛血。

釉面上有强烈的光泽,而杯身釉面开有纵向长、横向短的交错纹片。而这就是被后期判断郎红标准的“脱口垂足郎不流”,而世人惊艳之余为了纪念督瓷官郎廷极的功绩,便他的姓氏冠名,正式命名为郎窑红。

康熙御供,流传至今的极致惊艳

中国与瓷相依千年

然康熙郎红独享

“中国色釉之大成”的美誉

康熙御供,流传至今的极致惊艳

郎红釉是中国名贵铜红釉之一,

其釉色莹澈浓艳,如同附着在陶瓷坯体上的人造宝石。

明亮却不刺目,讲究沉稳浓郁,绚丽鲜艳。

其釉水肥腴,宝光鉴人,落落大方,连挑剔的乾隆皇帝亦醉倒于其魂魄,为其赋诗。

康熙御供,流传至今的极致惊艳

朱砂涂壁,红重胭脂

是自古以来皇家宫廷的建筑风格

民间百姓家的大门严禁使用红色

红乃权贵之象征

红釉瓷器也成为宫廷享用的尊贵器皿

郎红色泽宝光正红

釉面似红宝石般温润诱人

备受历代皇家的推崇

纳为皇室贡品。

康熙御供,流传至今的极致惊艳

郎红釉发色极艰

即便巧匠亦难得其一

且多含瑕疵

色正佳器甚是寥寥

故举世周知为尤难烧制的色釉器皿

况不言其釉料取天下之珍

红宝石、黄金、珊瑚、玛瑙等天然矿物

且其配以景德镇优质原矿泥料

仅单言窑温的控制已极其考验工匠

稍有不慎便影响瓷器发色

所谓百窑死求一窑存

丝毫不夸张

人云“要想穷,烧郎红”

康熙御供,流传至今的极致惊艳

三百年来

郎红多为宫廷皇室贡品

御用所藏,民窑甚少

遗世的郎红器甚为稀少

弥足珍贵,每件被视作珍宝

郎红是目前海外无法烧制的瓷器

乃中国的专利

大抵因其正宫艳红

气势咄人,难以掌控,庄重繁华

难免令观者心生敬畏

由此造就郎红在国内外各大拍卖场中动辄千万

屡创高价

恰应了“家有郎红,吃穿不愁”

康熙御供,流传至今的极致惊艳

郎红釉不同于其他红釉瓷器,

郎红釉会出现特有的冰裂纹,

如碎冰隐于火海之中,纹理之间华彩流转,

这在红釉瓷中是绝无仅有的,

可以说这也是郎红的独有特征之一。

郎红瓷在出窑的时候,就能听见

一阵“叮铃叮铃……”的开片声,如风铃般悦耳。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老师曾说过,这种开片过程是具有持续性的,郎红在出窑后的三年内都有着持续开片的可能性,绝对值得期待。

康熙御供,流传至今的极致惊艳

精致的器皿,滑若绸缎

定是结合了匠人对大自然泥土、

矿料的尊敬,经过长时间提炼浸润

加之手心合一的温度

才有了天地人和的灵秀

匠人用烈火将故事存在郎红里

释放一声一词,用如此器具品茗

自然称最佳拍档

畅怀、舒心、优雅、悦目……

康熙御供,流传至今的极致惊艳

古来“千窑难出一红”,郎红器物被视为是天成之物,虽然不得乃人间常事,但若得之,则为天之幸与匠之心的独特赠礼,会为主人带来好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