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有个五畤大祭,经过专家考证,终于发现了“神秘”的遗址!

 历史解密坊 2018-11-19

在考古研究中,专家们经常会发现各种古墓或遗址,并以此勾勒出华夏某一段历史的脉络,经过专家的考古研究,这段模糊的历史,就会因为文物的补充,遗址的发现,而变得血肉丰满起来。近年来,在已经发现的祭祀遗址中,有一处是非常著名的,而且还是五畤祭祀的代表。下面就让小编给您揭秘,看看这神秘的祭祀典礼。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祭祀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之一,而且从整个人类历史来看,祭祀也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那么什么是“祭祀”呢?根据儒家对祭祀的定义,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而“祭祀”就是敬拜天神或者先祖等等。在中国历史上,“天神”有很多,其中最著名就是“五帝”,分别是:青帝太皞,白帝少皞,赤帝神农,黑帝颛顼和黄帝轩辕。

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就盛行祭祀“五帝”,在雍城(古代秦国都城,今为陕西宝鸡)修建祭祀场地,但只修建了四个,分别是:密畤,鄜畤,下畤,上畤,称之为秦雍四畤。到汉高祖刘邦登基的时候,他常以黑帝自居,于是在秦雍四畤的基础上,又修建了北畤,以祭祀黑帝,称之为汉雍五畤,因此如今历史上所提到的五畤祭祀大礼,通常指的是汉雍五畤的祭祀典礼,并且一直延续到汉成帝时期,一直都是历代君王举行国家祭祀的地方。所以,为了更好的研究秦汉时期的祭祀史,专家们下定决心要找到刘邦修建的北畤。但是年代久远,史料不详,无异于大海捞针,好在经过30多年的勘查,终于在2016年的时候,确定了北畤的所在。

根据古文献记载,畤类遗址一般都位于“高山之下、小山之上”,而特征是“封土为坛、除地为场、为坛三垓”。因此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陆续就有考古专家对雍城凤翔一带进行勘察,但可惜并未发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之后虽然在凤翔的雍山发现了夯土台,可是未再进行深入的研究。再后来就到了本世纪初,秦汉文化研究的考古专家们,又重新启动了对汉雍五畤遗址的寻找工作,同样也是从凤翔的雍山开始,好在这次专家们采集到了足够多汉代瓦砾,并确定这是一处汉代遗址,但是当时人们并不在知道这就是北畤遗址,可惜就再一次与之失之交臂。一直到2015年,新的考古专家小组,对雍山相关的汉代遗址进行了深度的勘察和发掘,并最终确定北畤的所在,就是凤翔雍山,正式命名为“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那么考古专家的依据是什么呢?

首先,方位和特征都符合古文献的相关记载,并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遗址做了3D解析图,可以清楚的还原整个遗址的原貌;然后,在时间上也是吻合的,根据对遗址发掘出的木器,玉器以及明器等文物做了时间上的鉴定,确定是西汉时期。

其次,遗址的性质很明确,专家对部分遗址做了清理,共有3200多处相关遗迹,经过确认,大部分是各类建筑群,中心场地,围绕场地,以及大量的祀坑,道路和烽燧等等,这很明显就是相关的祭祀场地。

最后,该遗址的规模之大,等级之高,绝非普通祭祀场地,经过确认该遗址面积共470万平方米,而目前已发掘的3200多处遗迹,只有2000平方米,还不足冰山一角,相信还有更多的秘密等着专家们去探寻。

关于“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这一重大的发现,对历史研究的意义怎么说都不过分,不管是对祭祀本身,还是对古代的政治制度,礼仪文化等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很多早期缺乏文献记载的史实也都能得到确认,甚至一些很多争议性的历史问题也都能迎刃而解,并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