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砗磲是什么: 它是著名的佛教七宝之一,是生活在深海里的大型海产双壳类,广泛分布于热带珊瑚礁海域。目前世界上人类发现并命名的砗磲主要分为库氏砗磲、扇砗磲、长砗磲、番红砗磲、瓷口砗磲、魔鬼砗磲、罗氏砗磲、鳞砗磲、砗蚝等9个种类。 二、砗磲的成分: 砗磲也是世界上最白的宝石。它的成分与天然珍珠很接近,以文石这一矿物为主。砗磲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碳酸钙,总体占比在86.65%至92.57%之间。 三、活体砗磲与化石砗磲: 首先要明确,我们平常见到砗磲都是化石砗磲,活体砗磲不适合加工成为工艺品。活体砗磲,顾名思义就是原本在海洋中生存,被宰杀后捕捞贩卖的砗磲贝。而化石砗磲是已经死亡成百上千年的砗磲。那么如何区分是不是活体呢? 可以说,没有人会用活体砗磲去加工成工艺品。一方面,活体砗磲层状结构明显,自身质地较脆,根本不适合雕刻。另一方面,如果作为标本贝出售,活体贝的价格会比化石贝高出许多。尤为重要的是,活体砗磲不可能出现玉化现象,砗磲玉化是在较为复杂的海洋环境下,通过年头的积累等一系列严苛条件才会行成,因此加工活体砗磲可能性极小。 四、砗磲的颜色: 奶白色最常见、血砗磲很稀有。中低档的砗磲颜色比较简单,以白色、牙白色和棕黄色相间两种为主。高档的砗磲颜色更丰富,分纯白、金丝、黄金砗磲、木色老砗磲、玉砗磲,还有少见的紫色、粉色、紫红色和更为少见的血砗磲。 五、砗磲常见的瑕疵——虫眼和裂纹 1、虫眼: 虫眼在砗磲表现为表面的小坑或者用强光手电照射后内部的黑点。虫眼一般都比较细小,需要细心才可以看得清。仔细观察的话,一般的小件是有机会避免虫眼的,并且大件的雕刻一般都是通过雕刻师傅的巧妙设计,所以不用太过担心。 2、裂痕: 裂痕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天然形成,另一种是由于人工的操作不当造成的。裂痕用肉眼较容易发现,常见的掩盖砗磲制品瑕疵的方法通常是先用高压水枪冲洗砗磲,再用注胶的方式堵住表面的虫眼。 但是通常来说这种方式都是不持久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把玩或佩戴后,杂质就会进入原有的虫眼,这就是某些手镯原本漂亮光鲜却很快出现黑点的原因。这也是许多朋友都不会轻易注意的点,但是有没有虫眼的砗磲之间价格差距很大。 六、如何鉴别砗磲真伪: 1.看颜色: 砗磲外表光洁明亮,表面呈珍珠般的光泽;砗磲仿制品用白石或粉碎的贝壳粉或白石粉加胶压合而成,雪白无瑕,白得呆板、表面抛光发亮,不自然。 2.看质地: 砗磲是自然生长的,因此具有天然的纹路及层状结构,层面清晰致密,纹路无一相同。砗磲仿制品无天然的生长纹,放大镜下观察没有明显层状结构。 3.看瑕疵: 砗磲因长期存在于海水中及自身的硬度较小,因此砗磲雕件和把件上难免会有些虫眼及裂纹,或多或少,当然也有完美的,但价格就较为昂贵,如果碰到品相完美但价格低廉的产品,一定要小心鉴定。 4.闻味道(有损): 据悉,天然砗磲用打火机烧起来有类似烧石灰的味道,但不是很刺鼻,粉压的砗磲烧起来有刺鼻的烧塑料味。 七、如何保养砗磲——远酸碱避碰撞: 砗磲生长于深海,属于有机宝石,日常生活中千万不可接触强酸强碱环境,平时可以用软布沾无刺激性的油脂轻轻擦拭进行保养。除此之外要注意汗会氧化砗磲,天太热的时候注意不要佩戴,以免将其损坏。同时,砗磲是一种贝类,其硬度不高,所以不能挤压不能撞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