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著名学者墨菲曾提出: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 以前考试的时候做选择题,已经排除两个选项还剩两个,每个50%的准确率,我总会选择错的那个,将准确率降到0%。 老师通知第二天早上早操的位置换到了第二栋教学楼下,总是会有人跑去原来的第一栋教学楼发现没有自己的班,才恍然想起已经换地方了,然后风风火火的跑来。 数学课上一遍遍被强调的易错点,总是会记住错的那一个,直到自己亲自错一次,才能醒悟原来的错在了哪里。 害怕第二天上班迟到,于是前一天晚上就找好要穿的衣服,将它放在床头,以确保一睁眼就能看得到,可是第二天早上还是找不到另一只袜子。 我总是会在急需钥匙的时候找不到钥匙去了哪里,当我床上床下翻了个遍准备摔门而去的时候,突然发现钥匙就在床边。 02 上个周末弟弟骑着摩托驮着我准备出门,这个时候妈妈出来说:车胎的气有些少,再去打一点。我们两个看了一眼车胎,感觉还行,就想着回来了再说。 果不其然,快到家的时候,车胎漏气了。本来是想着节约时间,结果非但没有节约,还要搭上补车胎的时间。 弟弟一个劲的抱怨一定是我太重,不然怎么会没气了。我没好气的向他解释:这个师傅都说了这叫自然磨损,它只不过是出问题的时间令人有些着急。 我曾经不断的感慨:万恶的墨菲定律。虽然墨菲定律不会被推翻,但它的效应却可以减缓。 就像在上周末,倘若当时我们出门的时候给车胎补点气,车胎破损的时间可能会晚一点。至少不会是在那天。 总是怕钥匙找不到,我们可以给钥匙专门设置一个位置,然后有意识的去让自己每次都将钥匙放在同一个地方,这样也会减小找不到的概率。 我们可能会观察到,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花重金去买纯手工的物件。并不是因为它更好看,而是因为比机器做的更加结实、耐用。以便在重要场合不会掉链子,同样也是减小了出错的概率。 03 说到这里,墨菲定律所要说的,并不是因为容易出错就不去做这件事,而是要学会将出错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学会从错误中总结经验。 “容易犯错误是人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论科技多么发达,事故都会发生。而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越高明,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所以如果真的发生不幸活着损失,笑着应对,关键在于总结所犯的错误,而不是企图掩盖它”。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他所具备的真正的能力,其实是一种“填坑能力”。一路坦途的人生是不可能存在的,有的只是看似一帆风顺的别人家的孩子。 目标的达成,是通过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而实现的。 第一次以一个记者的身份参加一个会议的时候。穿了超短裤,空甩着两个手就去了。当时印象中的采访,就是随便问几个问题吧,而且他们应该也有沟通。当然,也看到带着记者牌的人也有不少,便一个人在后排玩起了手机。 但是后来我却被告知,我们这边来的人,只剩我还闲着,要我去准备一个人物采访。我瞬间就懵了,一个劲的说我是新手、我是新手。 后来还是被强行拉去采访(因为实在是缺人)。结果可想而知,我因为紧张说话结结巴巴,半天也没说完整一句话,而对方也看出我的窘迫,替我点开了录音笔,自顾自的说了很多。 结束时,我忍不住说了句:您真善良。但对方却说:这不是善良,只是想到我也想你这样年轻过,莽撞过……以后你就会明白,解决麻烦是一种能力。 后来,有人夸我做事很稳,不过是我在前期做的工作在别人的预期之外而已。 04 马男波杰克曾说:“人生本来就是有缝隙的。不想说缺憾是一种完美,但至少是一种现实。” 生活就是这样,无处不在的麻烦、问题会一直出现。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接受,并且解决。 要知道,有些事,只要走过去,你就是赢家。 以上,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