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要闻—滁州市人民政府

 辰全 2018-11-19

“现在不出敬老院就能住院治疗,实在是太方便了!”这是滁州医养结合医院里众多老人发出的感叹。今年5月14日正式成立的滁州医养结合医院,是我市首家医养结合医院,也是滁州构筑医养结合大格局,积极推进健康滁州建设的成果之一。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深化医改为重点,统筹各方资源,形成整体推进医养结合工作格局,全面推进“健康滁州”建设,成效明显。三年来,全市医养结合机构发展到27家,床位总数达4373张,其中医疗床位近1000张。

规划先行  布局长远

工作未动,谋划先行。我市把老年人养老和医疗保障问题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滁州市卫生计生事业“十三五”规划》《健康滁州2030行动方案》等规划的重要内容。还先后下发《滁州市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发展的实施方案》《全面开放养老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明确医养结合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成立了健康养老产业工作领导小组。

此外,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对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由市、县两级财政给予每张床位一次性建设补贴2000-7000元,同时根据养老机构实际入住人数,给予每人每月200元运营补贴,并根据入住对象失能程度给予50%-200%不等的上浮。

加大投入  全面发力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做好医养事业的基础,滁州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专业人才,完善医养制度,全面推进医养结合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1亿元改扩建2.5万平方米的市福利中心,新增养老床位410张;新建50个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80个农村幸福院;推进78个农村敬老院转型为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全市城市社区养老设施达217个,配建率100%;农村社区养老设施757个,覆盖率达70%以上。

落实医养结合人才培养。积极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养老护理人员、养老服务岗前培训600多人次,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出台《滁州市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意见》,建设家庭医生团队,对65岁以上老人全部建立健康档案,实现辖区内老年家庭上门服务全覆盖。全市辖区内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80%以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100%。

畅通医养结合绿色通道。先后出台《开通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细则》《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就医提供优先便利工作的通知》,明确全市范围内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计生特殊家庭,凭身份证或扶助证,可在全市25家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享受医疗服务绿色通道。

建立医疗护理保险制度。以琅琊区为试点,在全省率先建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基本护理保险制度。以政府、企业、社会筹资的方式为计划生育特殊家购买每人每年1000元护理保险,对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发放每月500元或300元补偿资金。此项工作受到国家、省卫计委的充分肯定。

全面深化综合医改。全面推进“学天长、全覆盖、再创新”,全市县域内病人诊率达75 %,实现“大病不出县”目标。推行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启动慢性病门诊“190”一站式结算工作,对儿童白血病、食管癌等9种重大疾病进行分类集中救治。

主动创新   多点开花

滁州市积极创新,不断探索医养结合新路子,努力构建滁州医养结合大格局,使医养工作惠及更多的百姓,取得显著成效。

养老与医疗“搭档”。在日间照料中心开展专家定期门诊制度,并将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目前已投入使用大型日间照料中心13个,均配有医疗养老服务设施。

养老与中医“联姻”。整合社区中医资源,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标准建设社区中医养老中心和中医馆,探索开展中医药特色养生养老新模式。全市已建成中医养老中心8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医馆18个,累计为23146 名老人提供中医养老照护服务。

养老与中心“携手”。以家庭发展服务中心为依托,重点开展老人生活指导、精神关怀等活动。截至目前,成功创建 10个省级、16个市级计划生育家庭发展服务示范中心、5个省级医养结合示范中心,受益老人达 8.16万人次。

养老与e站“融合”。创新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新模式,以城市生活e站为平台,针对生活能自理的老人,打造13个集休闲娱乐、健康指导、关心关爱等于一体的社区活动空间,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娱乐需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