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现在没有像苏格拉底、

 徒步者的收藏 2018-11-19

很多人说是这个时代,什么解构的时代,诸如此类。

在我看来,这似乎并没有触及到这个问题最核心的部分:为什么大家放弃了全景式的哲学思考?从存在到元素,从元素到动物,从动物到灵魂,从灵魂到道德,从道德到国家,为什么没有哲学家再这样思考?是因为这种思考“过时”了吗?

我的一个想法是:因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变化得太快。我们都不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们怎么反思它呢?

从苏格拉底到叔本华,虽然人类发现了一些新的大陆,发现了一些新的物种,造了一些新的设备,但是世界的图景基本没有变化,这让哲学家们有充分的时间来思考宇宙作为一个整体是怎么样的,宇宙和人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如此等等。

但是20世纪以后,从微观到宏观,人的世界图景经历了,并且还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大变局,这个变局甚至是哲学产生以来从未有过的,从而,一直到现在,我们还无法确定,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因此,哲学的反思,也就只能是片段式的和极其具有局限性的。而一个全面的,伟大的反思,我们可能还需要一些耐心来等待。

正如黑格尔说的那样:

只有当夜幕降临后,密涅瓦的猫头鹰才开始飞翔。

杂记:

刚才偶然看到一个阿尔法狗的纪录片,我觉得很有趣。

在过去的时代,知识的增长是线性的和缓慢的,从而,哲学家可以躺在这个平缓增长的知识曲线上来对这个世界进行反思。近世随着教育的发展,知识的增长虽然依旧是线性的,但是这个“线”陡峭了很多,从而,一个短短的时期之内,人的世界图景就会产生极大的变化,这已经让哲学的系统性反思变得很困难(从理解世界到给出世界一个反思之间世界图景改变的δx变得不可忽略)。

而如果人工智能未来可以自己发现问题和寻求未知(据说有团队在进行这种研究),那么未来的知识必然呈现一种指数型的增长,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将不再是“常常改变”,而是甚至快到有可能我们根本没法知道当下我们知道的世界是怎么样的这样的程度。这样,人对世界的反思可能根本将变得不可能。或许我们需要一个AI哲学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