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 《孙子兵法》与西域

 烟_灰_灰 2018-11-19

古代打仗,在武器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总是人多的一方比较厉害。这个是常识,不用多么聪明的人也能想到。但这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

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英国有一个军事学家叫兰彻斯特。他做了一个关于空战的统计。为什么统计空战?可能是天上的飞机比较容易数,地上的军队数量没法数清楚。总之,他把许多次空战的数据统计出来,总结了一条“兰彻斯特平方定律”。

这条定律的大致意思就是,如果参战一方的飞机数量是对方的2倍,那么战斗力大约是对方的4倍。如果数量是对方的3倍,那么战斗力大约是对方的9倍。我们知道,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两个相同的数字相乘的结果,就叫平方。所以,如果一方的飞机数量是对方的4倍,那么战斗力大约可以达到对方的16倍之多。


这个定律听上去好像很夸张。但是仔细一想,还是有道理的。我们不妨做一个数学模型,模拟一下两军打仗。

假设有2只小军队,分别是AB。它们都有1点攻击力和10点生命力。那么它们之间的战斗结果就是,相互攻击10轮,然后同归于尽。我们把它列一个表,就是这样:


现在假设有2只小军合并成了一支大军。这支大军有2点攻击力,20点生命力。那么这样一支大军与小军之间的战斗,只要5个回合就结束了。我们把过程列表如下:


大军原来有20点生命力,击败1支小军之后,还有15点生命力。这样算来,1支大军可以击败4支小军。

我们不要忘记了,这支大军正是由2支小军合并而成的。所以说,2倍的兵力,可以带来4倍的战斗力。结论跟“兰彻斯特平方定律”一模一样。

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算一算。把模型里的数字换成3倍大军,4倍大军,得出的结论也都大致符合“平方定律”。

当然,我们这里只是数学模型,实际战争的情况会复杂很多,很难说战斗力正好就是4倍或者9倍之类的。但是至少可以说,如何集中使用兵力,是指挥战斗的关键问题。

2000多年前,中国也有一名军事家叫孙膑。按照中国古代的习惯,姓后面加个“子”字表示尊敬。所以他本人被称为孙子。他写了一本名著叫做《孙子兵法》。这本书是全世界最早的军事著作。因为它出得特别早,而且内容又特别全面,什么都说到了。所以弄得后来的人只能在某些领域里面,搞点补充修正,怎么也写不出一本书来全面超过它。

所以后人对《孙子兵法》有一个评价,叫做“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意思是凡是比《孙子兵法》早的军事思想,《孙子兵法》里面一个不漏都吸收学习了。凡是比《孙子兵法》晚的军事思想,无论你怎么发展,都是在《孙子兵法》的基础上发展,不可能把它给漏掉了。有点像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手掌心的意思。

这是一个极高的评价。在我看来,中国历史上,能够当得起这句话的只有2本书,一个是《孙子兵法》,另一个是《论语》。


《孙子兵法》里面有一段话,是说“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意思是你的兵力要是对方10倍,那就包围它。是对方5倍,就可以主动进攻。是对方2倍,可以准备战斗。如果跟对方差不多,那就先不要打,把对方的兵力分散之后再打。如果比对方少一点,那就准备防守。如果比对方差很多,那就不打了,回避战斗,保存实力。

你们看,《孙子兵法》里面这段话,是不是跟“兰彻斯特平方定律”讲的道理是相通的?

我们再来看看,汉朝人是怎么运用《孙子兵法》的。我们知道,汉朝北面是游牧民族的地盘。正北面是汉朝的老对手:匈奴。北面偏东的,叫做东胡。北面偏西的,叫做西域。

东胡,西域,这些名字一听就知道是汉朝人给他们起的。他们自己称呼自己当然都有别的名字。但是我们这里,还是用东胡西域来表示比较方便。

在《先北后南》一节中,我们已经介绍过,汉朝的领土温暖湿润,并不适合匈奴放养牛羊。所以匈奴愿意与汉朝和亲,停止向南侵略。但是他们也没有闲着,而是向东进攻,征服了东胡的各个部落。

东胡投降匈奴之后,匈奴的势力一下子大了许多。战斗力当然也就成倍增长。匈奴的野心还不止于此,他们还想征服西域,甚至中亚。他们的口号是“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

因为游牧民族擅长射箭,农耕民族喜欢用刀枪长矛。所以“引弓之民”就是指游牧民族。而匈奴的战略目标就是要把全世界的游牧民族全都合并在一起。

“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这句话,听上去也没什么特别厉害的。那是因为匈奴没能实现这个目标。但是1300多年之后,有一个叫做成吉思汗的蒙古人实现了这个目标。全世界游牧民族合并为一的结果就是,蒙古的弓骑兵几乎征服了整个欧亚大陆。当然,中国的宋朝也被他们消灭了。这才有了后来的元朝。


那么汉朝是怎么阻止匈奴的呢?为了防止西域并入匈奴,他们应该抢先征服西域吗?或者还有什么其它更好的方法?

让我们先翻翻《孙子兵法》吧。

《孙子兵法》里面说了,“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意思是,把一个国家拉拢过来,成为自己的联盟,是上策,是最好的选择。打败这个国家,是下策,是不好的选择。把一个军队拉拢过来,是上策。打败这个军队,是下策。

所以汉朝人的办法是,与西域联盟。派人,送礼,说好话。让西域国家与汉朝一起攻打匈奴。

一开始汉朝找的是西域第一大国,叫大月氏。汉朝给他们送了很多礼物,但是大月氏收下礼物,回了一句话,说“我们怕打不过匈奴,所以还是算了吧”。

当时汉朝的皇帝是汉武帝。要是按他后来的脾气,早就发火了。我们前面讲过他为了买不到马而攻打大宛国的事情。但是那时候,汉朝跟匈奴的战争刚开始打,拉拢盟友比什么都重要,所以这口气他就先忍下了。

接下来汉朝又找了西域第二大国,叫乌孙。这次汉朝下了大本钱,不仅送礼,还和亲。先后嫁了2个公主过去。于是乌孙就跟汉朝合伙攻打匈奴。

其它西域国家看到这个形势,也都动摇起来,至少不敢随便跟匈奴一起攻击汉朝了。

与西域国家结盟,肯定汉朝的一大胜利。但是它到底给汉朝带来多大好处,我们用“平方定律”来算一个大概的数字。因为匈奴的势力比西域大得多。所以假设匈奴有3支大军,西域只有1支大军。

那么匈奴原本的战斗力是3的平方,等于9。如果西域和匈奴合并,那就是4支大军,战斗力达到16。但是现在西域跟匈奴开战,抵消了他的1支大军,那么匈奴能够对抗汉朝的就只有2支大军了,战斗力就只剩下4了。

本来是从9到16,现在却变成了4,这中间的差异是多么巨大啊。这比自己动手征服西域强了不知道多少倍!将别人的力量为我所用。这就是“全国为上,破国次之”的真谛所在。


汉朝不止是与西域结盟而已。它还在西域设立了管理机构,叫做“西域都护府”,负责管理西域的将军就叫“西域都护”。

从字面上看,“都”是首领的意思,“护”是保护的意思。所以西域都护的主要职责并不是管理当地的政治、经济,而是组织他们自我保护。

保护什么呢?当然是保护他们不受匈奴的压迫。本来匈奴是统一的大国,而西域都是一个个分散的小国。所以任何一个西域小国面对匈奴的时候,都吓得抬不起头来。所以经常受匈奴的控制和压迫。

但是现在由汉朝出面,把大家组织起来,团结一致对付匈奴。那么2个小国联手,就有4倍的力量,3个小国联手,就有9倍的力量。虽然还是比不过匈奴,但是至少不会被它轻松吃掉。而且如果匈奴真要舍得花大力气来打西域,那么背后的汉朝也不会让它好过。

按照现在历史学家的观点,只要是设立了西域都护的时期,都可以算是汉朝有效管理西域的时期,因此也可以把西域算成是汉朝的一部分。

后来,汉朝基本上把匈奴打垮了,外部的压迫也就不存在了。西域都护的主要职责,也就转变为反对西域内部的大国欺负其它小国。

比如莎车国,它就是一个后来崛起的西域大国。因为它欺负其它小国。汉朝就组织其它西域小国一起打它,最终把它打败。

这个过程,汉朝自己几乎是不用出人出力的,只要出面组织一下就可以了。汉朝前后任命了许多西域都护,其中最有名的是班超。他去西域的时候,只带了32名随从。汉朝给他补给的兵力和钱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他完全使用借力打力的办法,仅凭一个“大汉西域都护”的名号,就能纵横西域几十年。

再到后来,汉朝人口南移,对西域没兴趣了,通知让班超回国。班超在西域的战友竟然说,“你走了,我也活不下去了”。说罢自杀。西域的老百姓更是抱着班超的马腿,不让他走,说:“汉使如父母,诚不可去”。意思是“汉朝的使者啊,你就像是我们的父母,万万不能离开啊”。


现在很多人怀念汉朝,都会提起一句话叫“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是对匈奴说的。意思是匈奴胆敢冒犯我们强大的汉朝,就算他们跑得再远,我们也要追上他们杀掉。

这句话非常霸气。但是在我看来,“汉使如父母,诚不可去”才是真正的强大。为什么呢?因为打败一个人,杀掉一个人,虽然难,但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让他真心实意地离不开你,甚至心甘情愿为你而死。

《孙子兵法》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每次打仗都胜利,可以算是好,但是不能算是最好。根本不需要打仗,就能让别人的军队屈服,这个才是最好的结果。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句话,是《孙子兵法》中最有名的一句话。也是后来大家公认的,战争的最高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