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舞阳潺湲育镇远 青龙腾挪泽古巷

 平面居士 2018-11-19
图片
    镇远古城落座于县府所在地舞阳镇上,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梵净山乘大巴150公里。

5月10号擦黑6:30我们一等人乘坐的巴士,在幕夜中摸黑行进个半时辰,于9:30迄至于镇远县城。

古镇镇远,确如人说:“白天很古老,夜晚很现代。”车窗两侧,舞阳河两岸,灯火璀璨,夜色旖旎,毫不逊色于凤凰沱江灯火妩媚,也不落于秦淮河桨声灯影。夜游舞阳河,踽步三摇,观火树银花,顾荡舟情娃,赏临河木屋上一排排一串串大红灯笼,看缤纷五彩波光倒影,那时情浓之人自是无浆自醉,错把人间做瑶池。本可落夜屯泊后,走出数步,去领略一番丽色艳妆、流光溢彩夜舞阳,怎奈迟滞了片刻,也就错失了沐浴在这魅力四溢耐看的夜晚,只作意游神往。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夜无话。次日6:30从青云“大酒店”203房起身,稍作打理,且在皮囊里填补些碳水化合物后,乘坐上酒店门前的2路公交,按照导游安排的时间自行漫游镇远古城。

曦微刚露,天色温润,清风徐拂。独自一人,神闲气定,徜徉彳亍。穿过一面正方题款“石屏巨镇”三柱五楼石牌坊,我就踏入了这座号称两千年的古城了。

镇远古城地处入黔要道,遗存古码头12个,古巷道8条,古驿道5条,是中国山地贴崖建筑文化博物馆。城内古街旧巷曲径通幽,石桥城垣错落有致,碧水晨雾姿态万千,春江渔火诗意盎然,雄伟奇特、蜚声中外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和明清古民居、古巷道、古码头、古城垣等160余处,有八大会馆、四洞、八祠、九庙、十二码头与府卫古城垣,寺庙、庵堂、馆祠、亭阁、宫阙、古民居、古巷道、古码头等名胜古迹近200多处。
图片

图片

图片

建筑风格为青砖黛瓦、高封火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

镇远是“山雄水美”之地。雄伟绝壁石屏山蜿如雄狮昂首挺胸,姿势嵬嵬傲然,碧水如诗,舞阳河如一条凝碧的玉带,呈“S”型蜿蜒贯通全城,把城市分隔成了府城和卫城两个部分,府城是政府所在地,卫城对府城有防卫与屏障的作用,构成了太极图上的石屏巨镇,形成了“九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山水城浑然一体、天人合一的独特的太极图古城风貌。

镇远是一个多元化融合的古城。汉民族与侗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和睦相处,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闽粤文化、土著文化与城外文化的融汇,使镇远成为多民族、多宗教、多社会的博物馆,被专家称为“世界文化保护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古城·舞阳河

镇远老城,轸域不大,襟飘带舞,枕山带水,城南倚舞阳河辗转,城北紧靠石屏山。一条平展的石板、条石间杂墁地的衢陌,有个旺相吉利的名号--兴隆街,抢眼一瞥就是新近修葺的,沿街尽是簇新的铺面,门脸是仿古的而内里却是时尚的货品、装扮。从东向西,街南是连接石屏山脚渐次升高的七巷八弄,街道阡陌,江南的青砖黛瓦马头墙;北面是沿河的各色码头、麻石台阶、渡口和操持捣衣杵的浣衣女。

步入古城,我端视凝目是舞阳河以及北岸边风物、构筑(南面仅存关闭了的文庙、火帝宫和民居。)那些朴素而携带历史陈年老味的称号,米码头、冲子口码头、古码头、禹门码头、大码头,栉比鳞次,个个都有不同凡响的史籍故闻,凝结着往昔故旧酸甜苦辣,叫人追忆故往陈事。站在新桥上,放眼向东顺循天后宫可眺望镇江塔,一汪翠绿细浪,逶迤荡漾,奔向群峰叠山后的沅江,注入洞庭湖、长江,最后归集大海。我还是把目光凝聚在那碧绿得与青草一般色的河面上。舞阳河上水波不惊,渌水澹澹,碧涟安澜,流水潺潺,在青峰翠峦间漪扬流淌;河面岸边轻舟游船,古桥石圯,亭阁榭坊,千株绿茵,于清风明月中争奇斗艳;依河堤岸商贾行客,车马担脚,柴门大户,酒肆杂铺,居街巷阡陌里络绎蜂聚。自成天然水墨,生来地上诗画,护佑着这方水土,千年百岁,并将赓续演绎着古老而蓬勃的活剧。
图片
图片

图片

祝圣桥·魁星楼

古城段舞阳河上另一座是祝圣桥。一听这名字,就有那种寄托百姓祈愿,有些佛道和年头的意味。当然也有与它相伴相生的似幻似真的神奇风闻。

祝圣桥为五孔石拱桥,长135米,宽8.5米。传说,明洪武年间始建时,因淤泥太深,桥墩无法砌筑,关键时刻还是大侠出手,由武当派始祖张三丰用卤水法将豆腐点成大青石,才有了这几个青石上的桥墩(张三丰约生于1247年,及使至洪武初年1368年,已有120多岁)。还有一神奇,说是桥中三个桥拱下有斩龙剑,说是只斩假龙,特别是对付那掀起山洪祸及生灵的恶龙。访古探幽,观物赏景,有了这种口传趣味的古物旧件,也是供人乐和提神的佐料,闻过则忘。
图片

图片

图片

祝圣桥是古镇亮点之笔,而桥上的魁星楼更有巧夺天工之妙,形成了镇远古镇的隽永、典雅的绝色精致。

祝圣桥中有一魁星阁,建在第3孔第4孔之间,三层穿斗式,三重檐,八角攒尖,青筒瓦顶楼阁,又称“状元楼”。魁星仍是主宰文章兴衰的神,筑造斯楼当是翘首魁星光顾泽被,此地科榜多出人杰。道说,魁星楼之名为刘伯温所题,由魁星阁映照,此后,贵州明时便出了史上第一个状元---夏铜鹤,清朝涌现了赵状元和奇人周懿煌。

魁星阁向南向有一抱对:“扫尽五溪烟,汉使浮搓撑头出;劈天重驿路,缅人骑象过桥来。”横副是:“河山柱石”。楼阁面北楹联是:“人上翠微梯,蓬岛春聆天尺五;客来书画舫,桃花流水月初三”。横副是:“云汉天章”。

凝注祝圣桥堍,周眄桥面深深的车辙,再看那些布满地衣苔藓的墩拱,斑驳圆润的栏杆,我有些迷离虚幻。畴昔时的镇远,人声鼎沸,摩肩击毂,商旅相呼的盛况如浮眼前。北上沅水至长江抵京城;南过滇缅经东南亚迄泰西,逾此桥、穿此阁过往勾通。外夷近邦骑马坐象赴京朝贡,商贩民伕船载车驮物品交换,祝圣桥、魁星阁见证了久远时的南北交通繁华。镇远成为南方丝绸之路上水陆通衢。
图片

图片
 
图片

青龙洞·古建筑群

于青龙洞初见是多年前的央视纪录片,所留下的点滴印象是一溜古建筑临河倚山的营造态势,承载道佛儒宫观庙宇。

青龙洞古建筑群是我从古镇晨游后,与团友一同造访的。青龙洞在舞阳河北岸,步过祝圣桥北堍就是。

青龙洞古建筑群,外观非常值得留恋缱绻,炎帝宫对面的大河码头应是青龙洞营造的最佳观视点。延伫在渡口船坞上,但见河墈之上:青山绿叶的屏风,一排数百十间建造,循河排开,依山相叠,面朝碧水,背靠峦嶂,殿宇庙观,高墙深宅,重檐歇山,贴壁临空,檐角飞枊,尤其是那白色的油漆的檐边,把中原汉族与苗侗等诸民族建筑特色搭建起来,揉合了多民族建筑风格,醒目显眼。一副油彩卷轴在吹皱的春水倒影中,碧波荡漾,在翡翠般水面上延展,婀娜妩媚,令人拊髀击掌。图片

图片
青龙洞古建筑群,如画中风物,列满在城东的中和山上这扇巨大屏风上。主要建筑青龙洞、紫禅书院、中禅院、万寿宫、祝圣桥和香炉岩6部分共36座单体建筑组成,集儒、道、佛、会馆、桥梁及绎道建筑文化于一身。整群建筑靠山临江,依崖傍洞贴壁凌空、勾心斗角,错落有致。那飞岩翘角、贴壁凌空、红墙青瓦的殿阁楼台,气势宏伟。造型独特的建筑物 与悬崖、古木、藤萝、岩畔、溶洞天然合成,融为一体。

迎着祝圣桥北首有一面中原禅院砖壁立于山腰缭垣上,通过青龙洞,就走进了这迷宫一般的三教相安共荣灵宫梵宇之中。三教同在一屋檐共享烟火,全国并不多见,此刻我脑际倏忽闪出了山西恒山脚下的悬空寺,那座贴壁挂画的空中楼阁就是座儒释道三合一殿宇,我是12时年登临膜拜的。
图片

图片

青龙洞现有山门、吕祖殿、观音殿、玉皇阁、望江楼、正乙宫、斗姥宫和察房、厨房等建筑物。这组建造中最具看头的是位于观音殿上方的玉皇阁,半壁楼台半壁洞,悬空楼干阑式木结构骈体结构,紧贴青龙洞主洞口凌空而建,地道的空中楼阁。玉皇阁是敬奉玉皇大帝的神庙,是眺望观赏太极古镇最佳地点。拾级而上,凭栏俯瞰,周回环顾,舞阳河丰沛澄清,呈太极辗转湾曲,石屏山下府城及东首的卫城尽收眼底,抱憾的是一时眼福只能收纳于硬盘,是后对着照片再看时自然少了意韵和生动。

中元洞有大佛殿、望星楼、独柱亭、六角亭等建筑物,西接祝圣桥。中元洞山门是两块巨石斜靠天然而成,有三个洞口,西洞口有一石台,言传是张三丰修炼时的卧榻,有乳石形包袱、雨伞、草鞋等,洞外的炼丹台,似有石窟寺形样。洞壁有摩崖“奇石仙缘”。
图片
图片
图片

紫阳书院另叫紫阳洞,山门为重檐庑殿顶塔式牌坊,位于万寿宫东侧石崖上,是青龙洞古建筑群中地势险要、环境幽深、建筑比较紧凑的一组楼宇,俱是穿斗式二、三层重檐歇山青筒瓦顶,万字格栏杆,格扇门窗,吊脚楼。考祠是二层殿堂,面阔、进深二间,供祀的是南宋“存天理,灭人欲”封建卫道士---朱熹。老君殿即“雷神殿”,是青龙古建筑群中最高的单体前半部建于兀立的山石上后半部架空供人休憩,很有华南沿海骑楼的风姿。圣人殿上层牌位是孔子和朱熹,下层叩祭的是千手观音塑像和酒神杜康塑像。书院内有“卧佛醇仙”、“翠云甘露”、“飞岩”、“幽趣”多块摩崖阴刻。

仙源天宫万寿宫是江西人的标志,是豫章移民的身心的归宿,精神的港湾,万寿宫是漂泊在外的赣州佬表们缅怀桑梓乡里神话人物许真君许逊而造筑的抒发乡愁轸念的会所。万寿宫是青龙洞古建筑群中规模最大一幢,建筑在濒临舞阳河东侧长45米的石基坎上。由山门枋、戏楼、厢楼、杨泗殿、客堂、许真君殿与文公祠等单体组成。

香炉岩是脚插舞阳河的一个形似香炉的奇特巨岩,与表达儒释道三教和睦相处的三角亭同因乱步忙匆中都未能晤面。

告别了青龙洞古建筑群,我等再从寒号鸟圣桥返回府城。导游留下的时间充裕,我得以尽兴走街串巷,漫步镇远古镇民居,顾视嗅闻那儿时境况,抚慰脑际深处的悠远的乡愁。
图片

图片

闾巷·民居·井陌

镇远古巷阛衢位置在石屏山脚下府城垣与兴隆街所夹的缓坡带上,自西朝东且俱是南北向,四方井巷、复兴巷、仁寿巷和冲子口巷四大主巷道。

这里的巷子,有北京胡同的幽静而无循规蹈矩的刻板;有江南巷子的水乡秀色,却又没有平坦无坡的布局;有重庆“山巷子”的风格,但又无城市喧闹纷扰。望衡对宇、高墙青瓦,古邃深幽,垂花门楼;巷中有井、巷对码头、巷通驿道、里弄交互。踏在200多年前的青石板路间,眼帘中满是明清青甓黛瓦、铺板缭垣,轻抚着苔藓斑驳的清水墙,那透着古昔往旧巷闾柴门或大家商贾气韵的古宅深院,总会使你有些穿越的感受,恍若梦回畴昔,令我回想着幼小时街道邻里,少儿时市井光景。一走神,冷不丁从一高门或寒舍里挤出一个长袍马褂耆儒,一闪眼,迎面款款来了位霞裙月帔的闺秀。老朽是皓髯飘飘,手里捧着之乎者也;闺秀撑着油纸伞,幸许手里还有丁香花。听人说诗人和神经质者都有幻化般奇思妙想情境,还好我两者都不是。图片

图片

图片

 镇远古民居把中原四合院的原型,搬到山上改造成山屋,吊脚楼、回廊等多种形式的山庄式院落。既重现了江南庭院的风貌,又体现出山地建筑的布局;即有堡垒式的森严,又兼有商贾大户的豪气。这些建筑是木石结构的完美结合,小处可见精雕细刻的花草鱼虫,大处则显出挥洒自如的豪放,它们是明清时代“西南都会”人们安居乐业的真实写照,又表现出商人财源通达的商业理念。江南与山地的完美结合,使镇远的民居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观。镇远的民居建筑中最绝的就是“歪门邪道”了。凡开在小巷道旁的各家大门绝不会与小巷平行或垂直,小巷也决不与大厅正对,而是有意地将门的朝向转一个角度,斜斜地对着街道,即所谓“邪”(斜)道。老人说,这“歪”与“斜”是遵从风水先生的说法:“以南为尊”是一种富贵之相,又能“财不露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这深巷井闾中缠绵盘桓,恍若行进在儿时的出生的地方,会有种熟悉亲切的感受,像是遇上位似曾相识老友。

我几乎走遍了那片一横四竖、长短不一的里弄胡同。自四方井巷安步而入,首个老宅就是“四方缘”、第二门楼是“镇远县档案局。”再向上盘曲就是那座始建于明朝的四方井了。四方井口呈四方而取名,方方1.2米,深仅2.2米,井甃和底都由青石砌就,且多生翠绿苔藓,遍周溜光圆滑。此井应是山泉,北面0.6米处有一石穴,终年清泉汩汩。有些诧异的是北面台阶上竟然有一神龛,安坐于其中的是什么神仙没有探问,其下左有一纸牌上书“保平安;保健康,上供香纸六元”。

继而复又走街串巷,那小砖作墙,白灰勾缝,木门青堂,浅院深宅,仅仅过眼。巷短道窄,走东过西,全凭感觉信步,路过的古宅旧屋,按照相机,走过了这些门面,现顺次数来。图片

“四方缘”、“清白家声”、“傅家民宅”、“弘农世弟”、“刘代民宅”、“何家大院”、“叔度豪风--黄家大院”、“彭氏民宅”、“向氏民宅”、“紫气东来”、“华园”、“武陆世第”、“河东郡宅”、“封唐召泽”“清居陋室”、“瑞洁衔環---袁氏宅院”、“西台世系--全氏宅院”、“苏公馆旧址”这类是民居私邸。“合胜酒坊”、“袁家豆腐”,“邓家豆腐---水星祠”当是前店后院式家宅。“两湖会馆”、“仁寿宫”、应是民间商贾客家依次所建。而“镇远县档案局”、“渤海---镇远革命史馆”想来是改私为公产后设立的官府机构。图片

图片
把街市作些买卖地方称作市井,是有道理的。形成市曹,人畜繁多,就得有水,而与河路遥就得掘井。在镇远这块老街旧巷东北面还有一个有个有年头的水井,叫猪槽井。有网友风言,是猪拱寻得的,有博友说因是形状如天蓬元帅的饭碗而赐名。那一井口呈马道状,南浅北深,清冽的泉水从槽的一北端流出,煞风景的是阴面上端仍旧是一个神龛,不过仅只有个香炉,未见神灵菩萨。据说古镇还有琵琶井、陈家井、园觉井、南门沟味井等。

像镇远古镇存留如此古朴的、趋近原味的、能寻觅迁徒痕迹的,整洁而无矫揉作态的,且极具长江中下游清未民初民居特色的街衢井巷,真的不多见。图片

接下来就是收拾心情、打点行装、朵颐填食。

下午近两点,再向西江苗寨进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