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天菖蒲如何养出好品相?这几件事宜早不宜迟

 NTLJ008 2018-11-19

风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秋天到了,气温下降,风露齐至,菖蒲君终于缓过一口气来(如果还活着的话),各位蒲友也跟着“愁眉淡”、“笑靥深”了。既然天凉了,有几件事堂主觉得宜早不宜迟,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无论是新手还是老鸟,菖蒲上盆最好选在春秋两季,天气凉爽,绵雨惠风,这都有利于菖蒲迅速服盆,减少菖蒲因植养环境变化而挂掉的几率。秋天一般30度以下即可开始上盆,由于天气会越来越冷,所以宜早不宜迟,太晚了,菖蒲还没服盆就冬眠了,冬天被冻伤、冻死的概率就大了。



上盆选苗很重要,很多人的菖蒲叶片墨绿、叶型杂乱,买来后焦黄不长,这就是大棚苗,由于之前水肥崔的太过,所以品相很差,难以植养,要经过一两年不断剃头才能缓过来,新手最好不要选这样的苗,尤其是金钱、虎须这些传统品种。



植料最好用颗粒植料,综合考虑透水、保水、透气、肥力以及莳养环境等因素,颗粒植料是最好的选择。由于选用颗粒植料,在上盆时不妨种的深一些,这样菖蒲叶子直立性更好,如果种的比较浅,叶子就会平铺在盆面上,这样长大以后不太好看。整个上盆的过程,之前都写过,不了解的蒲友可以翻翻历史文章。





翻盆是在养了一段时间之后,给菖蒲更换植料或者盆盎,时间最好也是选择春秋两季。翻盆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点:植料肥力不足,不能给菖蒲生长提供最够的营养,导致菖蒲生长不良;菖蒲爆盆,蒲盆不能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原来的蒲盆太挫,配不上我们清雅的蒲君,要换一个高大上的盆盎。无论如何,终于可以翻盆了(反正就是想找个理由动手)。



在选择新的蒲盆时,要注意大小、材质等因素。首先大小要合适,很多蒲友喜欢用小盆,营造出菖蒲爆盆的感觉,其实这样很不好,由于植料少、浇水也不方便,用个不合适的小盆等于人为加大养护难度,一时疏忽,菖蒲就可能挂掉;至于蒲盆的材质,就堂主个人的经验来说,瓷盆、紫砂盆都是不错的,瓦盆则不太好。瓦盆材质疏松,植料很容易干,夏天半天就干了,菖蒲不容易长好,蒲友慎选。



翻盆一般一到两年一次。现在很多颗粒植料,主要考虑保水透水因素,营养成分比较少,有些公众号文章里给的植料配方甚至全部是无机质料,几乎没有营养,这种植料是养不好菖蒲的,翻盆当然是越早越好,植料的配比之前也发过文章,可以翻出来看看。





说到剃头,估计很多蒲友早就等不及了。过完夏天,很多菖蒲都黄叶焦尖了,有些还生了红蜘蛛,品相可以说是很差了。一般来说气温在30度以下就可以给菖蒲剃头了,其实从夏天开始堂主就陆陆续续在给菖蒲剃头,但这是建立在养护经验和环境基础上的,不建议大家模仿。



早剃晚剃各有优劣势。早点剃头好处是,气温尚高,剃完以后,菖蒲长的比较快,由于气候比较适宜,黄叶焦尖较少,菖蒲状态也比较好, 适合赏玩;晚点剃头,由于温度下降,菖蒲生长比较慢,叶型较为短细,符合传统短细密的审美倾向。堂主个人觉得还是早点剃,剃晚了,叶子还没长开冬天就到了,浪费了一个秋天的赏玩时光,可惜!



有时候会碰到剃头、翻盆撞车的情况。一般来说,最好先翻盆,等半个月左右,菖蒲服盆了,再开始剃头,这样比较保险。但是如果你对自己的养护经验有信心,剃头、翻盆同时进行也没问题,可以先剃头再上盆,这样比较清爽,也有利于新叶萌发,但是前提是一定要有养护经验,不然就是作死了。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天气温适宜,有利于菖蒲生长,早点上盆、翻盆、剃头,能让菖蒲快速生长,养出好状态,增加观赏时间,愿各位蒲友珍惜这大好时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