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民族素有“玉器之国”之称,最早的玉器距今已有7000余年,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中发现了玉琮和玉璧,这奠定了中华玉文化的基础。
而翡翠作为中国玉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辉煌的成就足以令其他玉石羡慕。翡翠集玉石和宝石的特点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翡翠是当之无愧的东方珠宝,但为什么说翡翠是最有“韵味”的东方珠宝呢?

自古以来,中国讲究的就是以韵为美,如韵味、韵律、韵动等。这也暗示或意味着东方人是用何种方法进行审美的,其审美根基在哪里。
“韵”这个字,能够独立准确的表达东方人独到的审美情趣。一件真正有“韵味”的东方珠宝,应该集意、境、形、神、韵为一体。而这些方面,翡翠都具备。

“韵”的本源:
“韵”,是最具有东方气质的一个文字,也是中国独有的文字,其本意是指和谐的声音,也指风度、气质、情趣。中国人一直很讲究韵味,不论你在何时身处何地,或多或少都能体味出“韵”的文化与“韵”的味道来。

自古以来中国人讲究的就是以韵为美,如韵味、韵律、韵动。这也暗示或意味着东方人是用何种方法来进行审美的,其审美根基在哪里。

“韵”的虚实:
“韵”这个字,能够独立准确的表达东方人独到的审美情趣。在字典里,“韵”是有名词与形容词之分的,这就明确意味着“韵”的本身蕴含着虚实关系,而这种关系正是东方美学的本源。


我国古代的一些诗词中,比如《石钟山记》中“余韵徐歇”一句,对韵的表述是比较实的;又比如“韵人”、“风韵雅致”等带着形容意味的词汇,这样的表述又是比较虚的。

这可以称之为思维与现实的转换,或由虚到实,或由实到虚。实与虚之间的转换本身就是一种美,这也是能够运用到珠宝审美当中的,尤其是以中国文化为题材的优秀珠宝作品,也可以从某些“韵”的虚实角度来感受其散发出的魅力。

“韵”的应用:
在音乐或珠宝,包括音乐审美、珠宝审美的领域里,或多或少都会有共通点。比如说,它们都是有主题、有节奏、有体积感、有韵律感的,还有重复与对称,甚至还包括色彩,无论是音乐上的情感色彩,还是珠宝上的视觉色彩。还有常说的疏密感、张弛感,这些东西都具有艺术的共通性。

这种感觉,就像在欣赏一件很有深度,且韵味十足的作品一样,无论是珠宝作品,还是雕刻作品,或是镶嵌作品,都能感受到其背后所蕴含的韵味与魅力。

看到这各位翠友是不是有点乏了,那就先来欣赏几个翡翠视频,给大家提提神
哈哈是不是被迷住了,好了,小编下期会继续给你们更新的,现在呢接着说翡翠知识咯!
“韵”的触点:
其实关于节奏、韵律、体积等这些欣赏或设计的法则,说到底还是需要通过个人的感悟和加工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想法感受里,通过艺术形态的灵活变化完美地演绎。

大致来说,要想做出一件美的珠宝需要依据宝石实体特性,这是实的部分;再与设计师的独特思碰撞,这是虚的部分。虚实相互融合、相互作用之下,炼化而成一件韵味十足的珠宝作品。

如果说山水国画以墨为韵,那么在翡翠玉雕牌里,则强调灵性的形韵神合。
每一块翡翠特有的美都独一无二,一抹或一丝绿意,都如灵动的画笔,给安静神佛世界带来清雅悠长韵味。

翠色婉丽、飘逸、清新,与玉牌自然而然形成一种画中有诗的效果。
玉雕师所要做的就是借色写意,把绿色的意境融入所要描绘的主题,让整件作品更有独特性和生动感。
一念之间↓↓↓

翠色化为幻境,似梦非梦,用颜色相隔佛魔,一念之差,一缘一教诲,最终目的是希望众生断一切恶。修一切善,离一切苦,不起瞋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