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记成语(二十二)】各方博弈——诸侯国的结局

 金色年华554 2018-11-20

[成语]:当断不断

[释义]:到了应该做出决断的时候,而不能决断。

[出处]:《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说起“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个成语,其实口头上说说容易,实际做起来是很难的。

        什么时候才是“当断”的时候?怎么样“断”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必要选择?犹豫不决固然是大忌,但到底走哪一条路才是正确的?在王朝更迭、暗流涌动的历史关口,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个变化都可能意味着无数性命和文化的兴衰。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可以说就是这么一幕西汉初年“断”与“不断”的舞台剧,皇亲、外戚、大臣、宦官各方势力粉墨登场,朝廷地方此消彼长的抗衡和公仇私愤纠缠不清的冲突共同为这出剧目点缀了不同的色彩。

        刘邦生前为了巩固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汉王朝,其实做了不少工作。他采取了分封制和郡国制并行的方法,很显然是不想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他封了韩信、彭越几个异姓王安抚功臣,后来又分化瓦解罗织罪名,想尽办法把这些“外人”一一铲除;他也为安顿自己的几个子女绞尽脑汁,包括刘肥这个早年露水姻缘的私生子。

        但是汉高祖还是没有料到身后发生的事情。他没料到吕后的手段迅速而狠绝,不仅打破了“非刘不得为王”的规矩,而且动辄清理皇亲;没料到刘氏子孙互相之间争权夺利已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在至尊的权利面前,亲情的牵系脆弱的可怜;没料到自己麾下的一批老臣也是见风使舵,无时不刻在进行着政治投机。

        可以说如果再发生外族的入侵和内部农民起义的话,刚刚建立不长的汉朝,很可能就此倾覆。

      不过显然吕氏集团虽然登上了西汉舞台,却没有足够的实力执掌政权,只是依靠一个强悍的吕后罢了。作为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第一位专政的女性,吕后控制自己的儿子惠帝, 分封了自己的亲属吕禄、吕产,看起来势挟风雷,却低估了刘氏庞大的诸侯体系,更低估了陈平、周勃等佐命老臣的影响力,自己一死,朝内的朱虚侯刘章立马发难,刘章的哥哥刘襄同时响应,大臣灌婴等人反戈一击,吕禄、吕产立马倒台。

        但是,刘襄刘章兄弟作为关键人物,事后却被朝臣们排挤,大家拥立了性格貌似谦退的代王刘恒,将刘襄兄弟晾在一边。究其原因,一是平定诸吕齐国立功甚大,但始终是以诸侯国反抗朝廷,此例一开,影响太坏。二是刘襄兄弟是当年齐王刘肥的儿子,出身路数不正,但却颇有才略,一旦迎立刘襄,老臣们怕失去权柄,还不如迎立刘恒,稍为出力的老臣马上就变成弹冠相庆的新贵,在这位后世有名的汉文帝面前邀功绝对比在敢于发兵勤王的刘襄面前低头要来得痛快。

        不过,作为西汉最大的诸侯国,齐国的故事没就这么结束。

        汉景帝时期,吴王刘濞带头发动了“七国之乱”,齐国的态度比较暧昧,在朝廷和吴楚联军之间有点押宝的意思,不过最终还是没有反叛。但是没想到,战乱时期侥幸支撑的齐国最终败在了一桩婚事上。

        汉皇太后王氏想把自己的外孙女嫁给齐厉王,一个名叫徐甲的宦官就自告奋勇出使齐国,替皇太后提前说服齐王主动求婚,恰巧大臣主父偃也想趁机把女儿嫁给齐王,就拜托徐甲一同说项。可是齐王的母亲纪太后不想同意徐甲的请求,还放出话来:“皇室外孙也就罢了,主父偃区区小臣,也敢有攀登王族的非分之想。”

        主父偃此人力主推恩令,敢想敢干,手段也有力,在治国理政方面确有独到之处,算是西汉时期的名臣吧。但他有唯利是图和睚眦必报的毛病,这次被齐国驳了面子,怀恨在心,在担任齐相的时候,整死了齐王。

        赵王一看齐王轻易被整死,看来不把主父偃除掉,这些仰承祖泽的诸侯都没有好日子过,就上书揭发主父偃公报私仇的行为,加上另一位即将被重用的“红人”公孙弘也主张主父偃有罪,最后主父偃也落得个身死的下场。

        此后,齐国除了留下个供奉祖宗刘肥的淄川国,剩下的土地都被朝廷收回,总算苟延残喘到西汉末年。

      中国古代王朝的政治因素,可以说在《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里都具备了。首次后宫大规模干政的太后,与皇室主干争夺权力的外戚,在朝内一方面居中调停、一方面除旧布新的老臣,游走在各势力间方便投机的宦官。

        封建王朝内部风波,基本上就是这几种因素的此消彼长,要么是幼帝登基,外戚夺权,要么是老臣辅政,朋党之争,要么是黄门得利,搅乱朝局。

        千年的治乱兴衰,也就一幕幕上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