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最正宗最好吃的灌汤包和生煎包在这里,你竟然没吃过?

 图书有一店 2018-11-20

上海最好吃的灌汤包和煎包,哪家最强?当然是南翔馒头店和大壶春。

偶然的机会,在上海又住了半个多月,这段时间没什么事,就在主城区随便乱转,看下上海的环境如何,以便决定未来工作的地点,也来看看这里的食物有没有对得起在这生活的两千多万市民。因为之前一直关注米其林指南,美食界将其奉为圭臬,上海又是大陆第一个有米其林指南的地方,于是我就打开了美食app,先把几个价格超过预算的部分餐厅(绝大部分)排除之后,剩下的也没多少了,就一家一家吃过去。

食丨南翔馒头店(肉食者的欲望)

第一个决定去的餐馆是南翔馒头店,见到这个名字还是比较惊讶的,作为一个广东人,平时最爱吃的就是山东的大馒头,难道是卖山东馒头的?进去之后发现里面并没有馒头,而都是汤包混沌和面条,想想这个店名也是很有意思。按照米其林指南的推荐,“外形较大,需要吸管饮用的灌汤包”很受欢迎,遂点了一只尝了下。

这个灌汤包里面是蟹黄陷的,刚上来用吸管吸时非常的烫,里面是蟹黄蟹膏汤,味道是蟹黄的味道,融合了一点面皮的香味,但是吸越会发现面皮味越来越重,蟹黄味越来越淡。里面蟹黄的用料感觉是比较少的,因为吸完之后,就剩下一丝丝蟹肉和蟹黄,简直成了一个空包子了。把最后的面皮吃完,就感觉吃了个没有馅的包子皮。难怪听人说最后的包子皮都是不吃的。总之感觉这个灌汤包里的汤冲淡了蟹黄的鲜味,反而没有一口一个的小蟹黄汤包鲜美。

南翔馒头店的蟹肉小包非常鲜美,用部分比例的猪肉和蟹肉混合,并加入一点蟹黄点缀,虽然吃的时候吃到一个还没有完全分离的蟹壳,但是蟹肉香和肉香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一口一个,充分满足了肉食者的欲望。汤包也是在上海非常常见的饮食,相比广东的肠粉和北京的干包子,汤包有点像二者的融合,比北京包子更加鲜香,比广东肠粉更加料足。

吃完了南翔馒头店,晚上到外滩散步,打开米其林指南,发现附近有一家评价不错的生煎小店,价格应该是整个米其林指南当中最便宜的了,人均竟然才十几块,便走路过去一探究竟。

食丨大壶春(上海传统生煎的代表)

这家生煎包店虽然离外滩较近,但是在比较深的巷子里,不开着手机导航跟着走,平日闲逛是比较难找到的。店面不大,更像是一家早餐店,营业时间只到晚上七点,第二次晚上打算去时发现已经关门打烊了。

大壶春这家店最有名的还是生煎包。有鲜肉、虾仁鲜肉和鹅肝馅。虾仁鲜肉每只生煎里都有一只大鲜虾,整个生煎非常大,三四口才能吃完一个,价格又很便宜。每只生煎上面都有黑芝麻或葱花,下面是比较厚而脆的底。

大壶春是属于上海传统生煎的代表。听人说传统生煎底比较厚,年轻人不是特别喜欢,便有了如小杨生煎等一批新式生煎的诞生。新式生煎皮薄,个头更小。但是相比之下,我觉得“厚底”才是一个生煎的精华所在。一口生煎的底,面皮虽厚但十分酥脆,伴随着浓浓的面皮香和芝麻香,是能和肉馅相提并论的部位。吃过之后念念不忘,最后总共又去了两次,是我在上海目前为止最喜欢的餐厅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大壶春在上海的分店和外滩的总店并不一样,住在浦东,想去较近的那家大壶春,发现菜单和食物味道相差悬殊,所以为了吃上正宗的生煎,还是需要跑到外滩去。

在南方生活,在学校附近或是出去逛街逛吃时,都比较少见到包子或面食。上海密集的分布着不少汤包混沌和生煎包店,作为一个口味非常广泛的人,上海的面食给了我不少惊喜。虽然不是第一次来上海,但是之前到上海时大多是忙于行程抑或参加活动,没有仔细寻找代表上海特色的餐馆,这次临近毕业得以慢慢体会,在市井小巷与高楼大厦中,体会味道的传承与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