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诊碎玉 关于中医秘方

 文文ap25 2018-11-20

临诊碎玉 关于中医秘方

秘方,奇秘或巧妙的方法。从严格意义上讲,祖传秘方不属于医药学上的名词和概念。但是在祖国中医医药史上,有古方和验方两种医药的概念,该两种概念基本上是以时间的先后界定的,前者的界定时间一般为清朝以前的药和方,主要是指以古籍医药书籍记载的处方和药方开发出来的制药和诊断疾病的方法,且在中成制药上有丸剂、撒剂;后者的时间界定为清朝以后的药和方,主要是指从事中医药学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制药药方、诊断疾病的方法和处方,且在中成制药上不但有丸剂和撒剂,还有胶囊。

其实我们目前《医方集解》《中医汤头白话歌诀》《中医方剂学》里面记载的方剂都是秘方,都是中国历代医家或中医世代相传的秘方,公布出来了供大家使用以造福社会,这就是中国中医人的大爱、济世活人是中医人的精神食粮。

临诊碎玉 关于中医秘方

为啥好多人说这个方剂治病效果一般?这说明了一个问题,牵扯到中医的方剂变化问题?

剂型变化:

中医治病古代讲究 丸散膏丹 根据患者情况,医生制定患者的服用剂型改变目的是提高药物的有效成分最大化,从而跟患者开出水煎服的汤药剂型,或者是粉末散剂,水泛为丸、蜜制药丸等不同剂型。诸如临床上常用的银翘散,是把这个方剂先打成粉末后,用适量粉末水煎,重点是煎制的时间要短,为啥应为这个方剂里面挥发油成分比较多,长时间的煎煮药物有效成分挥发过多影响临床疗效。安宫牛黄丸里面含有天然香料药物不易加热煎煮,并且在自然接储存有效成分容易流失,所以用蜂蜜提前制作成丸剂即把有效成分封存又便于临床应用。膏剂 咱们临床上往往知道的就是外贴的膏药,其实膏剂包括外用膏剂和内服膏剂两大类,外用膏剂种类比较繁多,分为局部外贴膏和脐疗膏。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面张仲景选剂型是很讲究的,下例理中丸、桂枝伏苓丸都是仲景方。理中丸强调丸不及汤,丸不及汤这种是改变药力,这是临床上用得最多的。汤 剂发挥作用最快。丸者,缓也。发挥作用比较缓慢。在临床上,针对这个病人是一类慢性病,那你当然就用丸药,缓治。如果,比如中焦虚寒,腹痛喜温喜按,疼痛 还比较突出,为了比较快的发挥缓解症状,发挥温中祛寒作用,你可以用汤剂。所以从需要发挥作用的,从程度、速度来选择。这一点,理中丸改为理中汤,从它药 味这些都不变,充分体现它能够改变药力。

就拿九味羌活汤改为九味羌活丸来说,它可以改变功效主治。九味羌活汤原方是治疗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的,外寒内热,外寒的风寒挟湿,风寒 湿邪,内有郁热。做为丸剂来讲,它治疗以内伤杂病,或者痹证这类为主。我上次讲到过,王好古的书里,特别提出这个方,不仅解利伤寒,治表证,治内科,他说 治杂病如神,尤其提到了治痹证,以丸药有效,用丸剂。从九味羌活汤改为九味羌活丸就变化了。为什么呢?丸药它发散力量小,你用汤剂治外感,外感需要发散力 大。所以过去我们有很多药厂,大规模生产九味羌活丸,标签还是写的治外感风寒湿邪,风寒湿感冒这些,这个是不符合临床的。当然做为服用来说,方便,买了就 吃,效果没有九味羌活汤好。汤剂治外感好。这个应该认识到。

有的时候剂型改变了,功效主治可以相差很大。如桂枝伏苓丸改为催生汤,催生汤是《济阴纲目》上的。另外像《妇人大全良方》这些上,用桂枝伏 苓丸也有改为汤剂的。治疗像死胎,胞衣不下,它都不是用来缓消症块了。桂枝伏苓丸主治,它有化瘀,祛痰,缓消症块,活血化瘀结合消痰利水,缓消症块这个作 用。针对了它是妊娠胎动不安,此为症故害,现在临床上用于像子宫肌瘤一类。大家公认用它都是有效的。

用丸药可以服用时间较长,药力缓和持久。我们用的时候,很多病人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病程用半年、一年,这样用。用汤药不行,用汤药有的甚 至还要出问题。所以它用做催生方也好,下死胎也好,或用于治疗胞衣不下也好,这个方面它不是缓消了。它化瘀甚至破血力量,就会太过,作为汤剂的话。用丸药 缓图,这就体现消法。

临诊碎玉 关于中医秘方

药味加减变化:

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药物是决定方剂功用的主要因素。故方剂中药味的增减,必然使方剂的功效发生变化。

药味增减变化是指一方剂在君药,主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次要症状或兼挟证的不同,增减其次要药物。

形式:

1.佐使药的加减,功效基本不变,主治与原方基本相同。

2.臣药的加减,会使方剂功效、主治发生根本变化。

二、药量加减变化

药量增减变化:方中药物不变,只增减药量,使方中药物的主次关系、主治、功效甚者方名发生变化。由于药量变化,其药力有大小之分,配伍关系有君臣佐使之变,功用、主治各有所异。

形式:

1.如果药量的增减变化没有改变原方的配伍关系,其功用、主治与原方基本相符。

2.如果药量的增减变化改变原方的配伍关系,其功用、主治与原方随之改变。

比如王清任,补阳还五,黄耆用四两,120克,从当时(清代后期)的秤(度量衡)来讲,还不止120克,四两还要多一些。那我们起动、起用 的时候,可以根据证、病情、身体状况,从60克开始。有的时候30克开始递增,逐渐增。但你要知道它可以到这个量。但你不能记它是死的,就是这个量。中风 后遗症来了,你不管他体质状况,年龄状况,性别状况,全是120课就开始,行吗?那个不行。

所以药量增减我们在总体,它基本的病机,基本证候,这个前提下,就开这个针对性的变化。不但方子,也要调整剂量。这个不是现代药量增减变化的重点讨论的范围。我们现在特论药量增减变化里的是什么呢?这实际上提醒中医注意,药量增减变化了,会影响到功效主治。

如小承气汤变为厚朴三物汤。小承气汤本来是一个热实互结的一种轻证。是用轻下法。 那从大承气汤变化来,大黄、厚朴、枳实,大黄用四两、厚朴用二两、枳实三枚,变成厚朴三物汤以后,胀满、痞满燥实,本来小承气汤痞满实而不燥,所以它是用 这个厚朴和大黄相配,厚朴量小,臣佐药的含义。那厚朴一下加了四倍。痞满的满就成为突出的。同样有大便秘结,病人痛苦反映,很重要的是满而不解。胀满很严 重。它病机里面热实互结是一个原因,但气滞是证候的主要方面。所以这个引起了配伍关系的改变。厚朴三物汤,方名它把它变了,预示这个方君药、主病、主证, 开始变化了。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就变化了。厚朴成为力量最大的君药了。当然一看这个结构,大家想这厚朴三物汤不就是大承气汤去掉芒硝吗?其他用量一模一 样。那是不是热实互结很重呀?它和大承气汤一个很大的区别,(1) 气滞很重。也就是说,它以胀满、满而不减,这个作为一个主证。(2) 从泻下的力量来看,行气力量是很大,但攻下整体力量来说,不如大承气汤。别看这三个药一样量,不如大承气汤。第一,它没用芒硝,没有芒硝说明热实互结的程 度,没有大承气汤重。第二,服用来讲,服用下去药力,厚朴三物汤不如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熬了以后,分两次服用。厚朴三物汤煎熬以后,分三次服用。这要注意 的。你不是光是写在上面的量一样,这两个就一样了。给你一斤饭,叫你分三顿吃,作用差不多,一定要你分两顿吃,这个作用不一样。所以药力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所以小承气汤,变为厚朴三物汤,药味是没有变,药量变了。君臣配伍关系开始变了。也就是病机和主治的主要方面,开始变化了。治法就不同了。方名都变了。这类的细微变化,在东汉仲景时代,都用到这样了,那是很了不起的。

四逆汤变为通脉四逆汤,人们常用这个例子。因这个例子比较典型。四逆汤是治疗心肾阳虚的一个基础方。如果心肾阳虚重了,开始到阴盛格阳,那 说明阳虚程度重。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我们现在急需要做两个工作。(1)增加温阳力量。(2)固摄外越的浮阳。这时,你看通脉四逆汤配得很好,它附子增加 用量,变为大者,那增加的用量程度,并不是很大。仅仅是一枚附子,变成大的。没有用那么多。附子实际上用太大了以后,并不是温阳了。太大了可以散了,有散 的作用了。散寒,可以温里。治痹证这类。你看附子用在大黄附子汤里,是用得很大的,三枚。张仲景很少用到这么大的。大黄附子汤,你看功效和细辛相配,温 散。在这里呢,附子干姜相配的,四逆汤里附子干姜相配,它是一种既是脾肾阳气同温,又是走而不守,守而不走的结合。那我们现在要增加它的温阳,附子干姜量 都增加,但侧重有温阳要固摄。固摄使阳气不外越。使阳气不外越,增加附子它量越大,越走向温散,增加干姜,干姜一两半变三两,加倍。这种增加的比例,绝对 比附子一枚,变成大者要多。所以重在加强守而不走,这两个药相当于一个大运动战,一个打阵地战。干姜善于打阵地战,固守,那使阳气不外越。所以你看他选用 药物,在量变化的时候,是考虑到阳气外越的因素。不仅仅是增加温阳力量,而且还要固摄。

这是药量增减变化里两个常用的例子。

临诊碎玉 关于中医秘方

为啥我们现在中医看病疗效不稳定?不是我们的秘方不行,而是临床中间我们没有掌握原方剂的运用技巧,运用技巧的核心就是药方剂型煎服法的变化,还有就是药物剂量的变化,“千古之谜在量上”是其核心之一。

在我们老家有一家治疗产后风是秘方,药物简简单单,但是要求就是他家熬制,用他家的话说:“这是老祖留下的祖训,不在刘家熬制药无效。”的的确确就是这样,同样的药,我们小的时候有的家把要买了自己熬着吃,就是没效或效果不好。关键学问是在熬制火候上,他家后来几代人都不会中医,但是他们掌握了这个方子的辩证要点,和熬制服用方法,其实我们目前许多民间秘方就是我们常用的中药,世代相传他们掌握了这个方子或这个中药的应用指征或熬制方法,从而取得了稳定的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