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煜|落花流水春去也 一种销魂是李郎

 闲谈集锦 2018-11-20

公元978年,开封。

已经降宋三年的南唐后主李煜,正在对月当歌,宴饮作乐。

胡琴琵琶与羌笛,乐师舞女和歌姬,大宋宴饮的标配,一个都没缺席。

府邸内外,放眼望去,热闹至极。

毕竟是亡国之君,李煜三杯浊酒下肚,还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众人起坐喧哗、酒酣耳热之际,他却离开酒桌,登上了阁楼。

凭栏而立,举目四顾,他将目光,定在了南方。

醉眼朦胧中,金陵城内的亭台楼阁,雕栏玉砌,仿佛触手可及。

李煜的嘴角,又露出了久违的笑意。

但想到自己身处敌国,忍辱偷生,连挚爱的娇妻,都无力顾及,他不禁双眼噙泪,百感交集。

唉……

一声长叹后,李煜再无宴饮之兴。

回到卧室,他辗转反侧,久不能寐,便披衣而起,写下一首新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明净、凝练,优美、清新,却满纸血泪,字字锥心。

正是这首“足当太白诗篇”的《虞美人》,奠定了李煜“词中之帝”的地位,但同时,也给他招来了杀身之祸。

二十天后,七月初七,李煜的生日。

一大早,宋太宗赵光义的特使,就敲开了李府大门。

送来的贺礼中,除了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还有太宗御赐的美酒一樽。

叩拜谢恩后,李煜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不到片刻,他便口吐白沫,浑身抽搐,继而倒地不起,蜷成一团,终至头脚相接,气绝身亡。

这一年,李后主四十二岁。

公元937年,李煜生于金陵(南京)。

当时,他的祖父李昪[biàn],刚刚称帝建国,史称南唐。

六年后,父亲李璟即位,是为南唐中主。

李煜的生活,也随着南唐的命运,开始起伏不定。

李璟共有十位皇子,李煜排行老六,自幼斯文柔弱,聪明好学,百分之九十的精力,都用在诗词歌赋,以及书画琴棋。

至于家国天下、戎马功勋,他几乎没有任何兴趣。

在其他皇子眼里,李煜应该是个很有安全感的兄弟。

但造化弄人,骨子里佛系到家的李煜,却“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和周武王、晋文公一样,天生就是一副帝王之相。

这可吓坏了长兄李弘冀,虽然已被立为太子,但他对老六还是一百个不顺眼,一万个不放心,分分钟都想让李煜,消失在人海。

长得这么刺眼,南唐又没有整形医院,李煜只得闲居府中,一心只读圣贤书,两手只写花间词,还将各大社交平台的签名,改为“钟隐”“钟峰隐者”或者“莲峰居士”,表明自己与世无争,好让太子宽心。

但许多事情,并不以李煜和李弘冀的意志为转移。

959年,李弘冀病逝,其他四位兄长也早已亡故,按照长幼之序,这皇储的位置,终究还是落到了李煜的头上。

两年后,中主病逝,李煜即位。

上任伊始,李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入宋纳贡,不仅送去大量的金银瓷器,特产珍稀,还亲自修书一封,向赵匡胤狠狠表了一把忠心:

被父兄之荫育,乐日月之悠游,思追巢、许之余尘,远慕夷、齐之高义。

徒以伯仲继殁,次第推迁。

惟坚臣节,上奉天朝。若曰稍易初心,辄萌异志,岂独不遵于祖祢,实当受谴于神明。

远凭帝力,下抚旧邦,克获晏安,得从康泰。

这封《即位上宋太祖表》,简而言之,就是以下几个意思:

我压根没想过要继承大位,年轻时,在父亲和兄长的照顾下,日子过得十分潇洒,只想着这一辈子,能够成为巢父、许由、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之人。

无奈几位兄长英年早逝,这东宫之位,是上天硬塞给我的。

我有什么办法,我也很绝望啊。

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恪守为臣之道,坚决服从天朝。

若有异心,必遭天谴。

希望太祖的恩荫,能继续庇护旧邦,让南唐永得安康。

李煜说到做到,随后数年间,为保南唐周全,从未停止向北宋朝贡。

不论是天子生日、太后寿辰,还是后宫册妃、赵氏立储,亦或是中秋、重阳和端午,南唐没有放过任何进贡的借口,且品目越来越多,价值越来越高。

就这样,李煜一边唱着“拿走拿走别客气”,一边在花前月下、歌舞升平中“燃烧我的卡路里”,“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笙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

公元971年,北宋灭掉了南唐的邻国南汉。

唇亡齿寒,李煜极为恐慌。

一边派人前往汴梁,奉上大量珍稀珠宝,一边主动摘掉“南唐”国号,改称“江南国主”,并上书宋太祖,请求罢除“不名之礼”,也就是北宋所有诏书,均可直呼李煜之名。

自降N级后,李煜还是不放心,又下令将南唐减制:

改“诏”为“教”,改“尚书省”为“司会府”,“御史台”为“司宪府”,“翰林”为“文馆”……

总之,国家和君王可享受的一切仪制,全都废除。

李煜如此屈膝求稳,让南唐的一帮老臣,心里很是不平。

973年,中书舍人潘佑、户部侍郎李平,痛感国运衰败,朝纲不稳,联名写下多道奏折,呈上朝廷,希望李煜亲贤远佞,富国强兵。

但“昼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的李煜,对此充耳不闻。

情急之下,潘佑再写一道《上后主疏》,直言“臣终不能与奸臣杂处,事亡国之主”。

这话说得,是个帝王都不能忍了。

果然,潘佑、李平等人,都获罪入狱,先后自缢身亡。

从此,南唐再无谏臣。李煜的耳旁,除了丝竹之乐和吟咏之声,没有任何杂音。

南唐君臣醉生梦死、苟且偷安之时,野心勃勃的赵匡胤,却一刻没有消停。

974年,宋太祖挥师南下,水陆并进,一路攻城掠地,势如破竹,才几个月的工夫,便已夺得南唐大片疆土。

被逼到绝境的李煜,决定背水一战,停止使用北宋年号,改为天干和地支纪年,并披上战袍,亲自督战。

只是一切都太迟了。

除了赵匡胤的军队,在正面进攻,吴越国王钱弘俶[chù],也趁机举兵常州。

李煜极为不解,写信质问钱弘俶:“今日无我,明日岂有君?一旦明天子易地赏功,王亦大梁一布衣耳。”

咱俩一根绳上的蚂蚱,你特么是不是蹦错了方向!

钱弘俶没有理会,转身就将这封书信,递给了北宋朝廷。

赵匡胤又是一道军令,宋军的铁蹄,很快便踏过芜湖、当涂等屏障之地,直逼金陵。

万万没想到的是,南唐内殿传诏徐元瑀、刁衎等人,却瞒报军情,谎称敌军已经退去。

就这样,虎狼之师已在城南十里,深宫内的李煜,竟浑然不知。

更荒诞的,还在后面。

除了爱好诗词歌赋,书画音律,李煜还信奉佛教,极为痴迷,常在罢朝之后,微服造访寺庙,礼佛烧香,修禅读经,长此以往,“颇废政事”。

赵匡胤得知后,派了一个青年僧人,潜入南唐寺庙,伺机接近李煜。

僧人能言善辩,张嘴“六根”“四谛”,闭口“因果”“循环”,很快就在南唐的佛教圈中声名鹊起,成功引起了李煜的注意。

后主对他很是推崇,以为“一佛出世”,亲切地称之“小长老”,终日与其饮茶食斋,谈佛论道。

在“小长老”的推波助澜下,李煜大兴土木,建刹造塔,甚至克扣军饷,用作诵经、礼拜、祈福等各类道场,终致“府库渐虚,财用益竭”。

宋军攻破金陵外城后,心惊胆战的李煜,没有召集文臣武将,商讨守城之策,却请出无所不能的“小长老”,让他施展法力,驱走强敌。

“小长老”登上城墙,装模作样地跳了一通广场舞后,宋兵果然“不战而退”。

李煜大喜,连忙下令,让江宁的僧俗兵士,全都打坐修行,齐念“佛祖保佑”,一时间,金陵城内,诵经之声,不绝于耳。

至于兵该怎么练,城该怎么守,李煜早就抛至脑后。

不到两个月,已经攻陷润州的吴越军队,也逼近江宁,金陵腹背受敌,危在旦夕。

洪州节度使朱令赟,带领十五万大军前往救援,途经安庆皖口,遭遇宋军围歼。

慌乱中,朱令赟改用火油进攻,打得宋军措手不及。

眼看就要大获全胜,风却转了方向,火势反扑,朱令赟当场身亡,其他将领,也无一幸存。

真是天要灭南唐。

皖口之战后,南唐在长江沿线,已无可用兵力,金陵成了孤岛。

李煜派人出使北宋,送上大笔金银,请求赵匡胤缓兵。

宋太祖却一声冷哼:“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然后,又增兵十万,再攻江南。

一个月后,金陵沦陷,李煜率文武百官,袒胸露背,出城而降,南唐灭亡。

976年正月,李煜被押解至汴梁,封为“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

同年,赵光义即位后,改封李煜为“陇西公”。

爵位的加升,冲淡不了亡国之恨,李煜心中的耻辱和伤痛,无人可诉,无处可言,只得付之笔端,聊以慰藉: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和后主一起,被俘入汴梁的,还有他的妻子小周后。

李煜在南唐时,先后有过两位正室,周娥皇以及她的妹妹,史称大周后和小周后。

小周后“美姿容”,且“警敏有才思”,年少时便以皇室姻亲的身份,往来于宫中。

当风流多情的李煜,遇上“神彩端静”的小周后,有些事情,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当时的周娥皇,正卧病在床,对于妹妹和丈夫的恋情,丝毫不知情。

直到有一天,见到妹妹立在帐前,她才大吃一惊:“你何时进宫的?”

小周后年幼单纯,一点没有隐瞒:“已有数月啦”。

知夫莫若妻,想到最近一段时间,终日不见李煜露面,大周后的心里,便明白了几分。

本就疾入膏肓的周娥皇,一番妒火中烧后,病情迅速恶化。

下人匆忙喊来李煜,大周后却转过身去,面壁而卧,至死都未回头。

周娥皇病逝,李煜愧疚万分,悲痛欲绝,以致骨瘦如柴,拄杖才能站立。

为悼念亡妻,他写下长篇挽辞《昭惠周后诔[lěi]》,并署名“鳏[guān]夫煜”,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今也如何,不终往告?

吊孤影兮孰我哀,私自怜兮痛无极。

杳杳香魂,茫茫天步,抆血抚榇,邀子何所?

但很快,李煜便续娶了十五岁的小周后,三年后,又立她为正室。

对于这位年轻貌美的妻子,他自是百般呵护,万般宠爱。

小周后居住的房间里,不是销金翡翠,就是玳瑁红纱,极尽奢华。

屋外则满栽各种鲜花,花间设有彩画木亭,大小仅容两人。

李煜每天都与爱妻对酌其中,赋诗填词,赏花听曲,“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降宋后,小周后被册为“郑国夫人”,按照礼制,她必须和其他诰命夫人一起,定期朝拜天子和皇后。

每次入宫,小周后都要停留多日,回来后,常常泪流满面,痛哭不止。

李煜过来安抚,她便高声斥责自己的丈夫。

后主默默无语,只得转身离去。

“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在北宋的深宫里,小周后到底经历了什么,无从得知。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她受到了极大的委屈。

曾有好事之人,记录过这样的传闻,说赵光义强幸小周后时,特意要求画师在场,绘好春宫图后,再传给李后主。

如若属实,这对于李煜来说,该是何等的耻辱。

堂堂一国之主,寄人篱下、仰人鼻息不说,还受此虐待与折磨,他的内心深处,定是羞愤无比、悔不当初。

南唐旧臣徐铉,经宋太宗允许,曾前去探望后主。

一番抱头痛哭后,李煜坦言:“现在才知道,潘佑和李平,真不该杀啊!”

徐铉不敢有所隐瞒,将后主说过的话,全都告诉了赵光义。

加之李煜的新词,“小楼昨夜又东风”“一江春水向东流”,又在汴梁广为传唱,赵光义勃然大怒,深知这个怀念故土的降王,绝对不能久留,便在后主生日当天,派人送去一杯毒酒。

李煜身亡后,小周后悲不自胜,终日以泪洗面,不久也郁郁而终,时年二十九岁。

李煜的身上,只有两个标签,词人和帝王。

作为词人,他无疑是成功的。

李煜的词,以亡国为界,前期缠绵绮丽、温软香艳,后期感慨深沉、意境悠远,虽然只有三十余首留存,却对后世影响颇深。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王国维

可以说,李煜的词,上承晚唐,下启两宋,对词这一文学样式的发展,具有继往开来和开疆拓土之功。

作为帝王,他却是失败的。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南唐的毁灭,有其历史必然性,大厦将倾,独木难支,亡国这口锅,不能让后主一个人背。

自古风云多变幻,不以成败论英雄。

中主李璟时期的南唐,“国削势弱,钱粮空竭”,已经向北宋称臣,降制纳贡。

李煜即位后,对外甘愿卑曲,尊事北宋,对内宽刑罚、轻徭役,让百姓休养生息,南唐才得以偏安十五年。

李煜身亡的消息,传至江南,当地父老,纷纷聚巷哭泣。

本是亡国之君,为何如此深得民心?

徐铉在后主墓志铭里的一段话,或许可以用来回答:

处兵戈乱世,却有厌战之心,即便孔明在世,也难保江山。仁义已行,道有所存,虽亡国又有何愧。

主要参考书目:

《宋史》 元  脱脱

《新五代史》 宋 欧阳修

《南唐书》 宋 陆游

《五国故事》 宋 佚名

《南唐书·昭惠周后传》 宋 马令

《默记》 宋 王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