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厚白苔舌,此脾胃热滞;淡白透明苔舌,即是虚寒

 stccp 2018-11-20

参考图

干厚白苔舌

图说

《辨舌指南》曹炳章

中根干白,苔厚无砂,边不红

辩证

《辨舌指南》曹炳章

此脾胃热滞也。里证宜三仙丹(黄芩、川朴、枳实)加鲜石斛、 山楂、麦芽等。若伤寒表证见此舌,是邪热在少阳,其症多口苦、耳聋、 发热烦躁、四肢逆冷、寒热往来,宜小柴胡汤。《舌鉴》说营热胃冷未合(若舌苔白厚而干燥者,此胃燥气伤也。而浊结不能化,当先养津,而后降浊。若苔薄而干者,肺津伤也。必用轻清之品,方能达肺,如麦冬、芦根汁之类。若初病舌即干,是津气素竭也。急当养正,略佐透邪。若初起舌干,脉滑脘闷,乃痰阻于中,液不上潮,宜宣肺顺气,清热化痰,未可投补也)。

干厚白苔舌,此脾胃热滞;淡白透明苔舌,即是虚寒

淡白透明苔舌

图说

《辨舌指南》曹炳章

全舌明净无苔,淡白湿亮,间或稍有白浮胖,似苔且非苔也

辩证

《辨舌指南》曹炳章

不论老幼见此舌,即是虚寒,宜补中益气汤加姜、桂、附。如风寒伤寒证,无此舌,此舌为虚寒之本色。若感寒邪者,必有薄浮滑苔, 故云伤寒无此舌(《脉理正义》云:舌白无苔而明淡,外症热,胃虚也。凡言 苔者,有垢上浮是也。若无苔垢而色变者,则为虚也。林慎庵云:光亮无苔,俗名镜面舌,多见于老弱久病之人,是津液祜竭之候。余尝用大剂生脉散合六味地黄汤治之,因而得生者多矣)。

干厚白苔舌,此脾胃热滞;淡白透明苔舌,即是虚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