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

 gymrlwu78v8b0h 2018-11-20
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
(征求意见稿)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二〇〇七年一月





为了加强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统一建设标准,确保工程质量,由重庆市国土 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主持,重庆市土地勘测规划院具体负责,编制了《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工 程建设标准》 。 《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分为总则、建设目标、建设条件、工程类型区 和工程布局、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 程、其他工程等 9 个部分,全面涵盖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的各方面内容。本标准经国土 资源部批准后作为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地方标准, 为土地开发整理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 程初步设计及预算编制、工程施工及管理提供依据。通过本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对推进全市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促进我市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有序、健康发展,将起 到积极作用。 本标准由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颁布实施, 在使用过程中, 应积极总结土地开发 整理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使本标准不断完善。 本标准批准部门:国土资源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市土地勘测规划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宏、李仕川、李萍、张孝成、田水松、邓炜、王锐、杨皋伶、 谌海、刘渝、王军、鲍金星、蒋伟、李晓刚、汪鹏、曹蕾 本标准由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负责解释。





1 总则 ...........................................................................1 1.1 目的 .......................................................................1 1.2 适用范围 ...................................................................1 1.3 基本原则 ...................................................................1 1.4 引用标准 ...................................................................1 1.5 术语 .......................................................................2 2 建设目标 .......................................................................5 2.1 总体建设目标 ...............................................................5 2.2 具体建设目标 ...............................................................5 3 建设条件 .......................................................................5 3.1 合法性 .....................................................................5 3.2 基础设施 ...................................................................6 3.3 水土资源 ...................................................................6 3.4 其他 .......................................................................6 3.4.1 土地权属关系 ...........................................................6 3.4.2 生态环境保护 ...........................................................6 3.4.3 灾害风险 ...............................................................6 3.4.4 其他条件 ...............................................................7 4 工程类型区和工程布局 ...........................................................7 4.1 工程类型区 .................................................................7 4.1.1 一级工程类型区 .........................................................7 4.1.2 二级工程类型区 .........................................................7 4.2 工程布局 ...................................................................7 4.2.1 总体布局 ...............................................................7 4.2.2 分区布局 ...............................................................8 5 土地平整工程 ..................................................................11 5.1 一般规定 ..................................................................11 5.1.1 耕作田块布置 ..........................................................11 5.1.2 平整程度 ..............................................................12 5.1.3 田面坡度 ..............................................................12 5.1.4 土地平整单元 ..........................................................12 5.2 耕作田块修筑工程 ..........................................................12 5.2.1 条田 ..................................................................12 5.2.2 梯田 ..................................................................13 5.2.3 田坎 ..................................................................13 5.3 耕作层地力保持工程 ........................................................14 5.3.1 有效土层厚度 ..........................................................14

I

5.3.2 耕层土壤质地 ..........................................................14 5.3.3 耕层土壤养分 ..........................................................14 5.3.4 土壤改良 ..............................................................15 6 灌溉与排水工程 ................................................................16 6.1 一般规定 ..................................................................16 6.1.1 工程级别 ..............................................................16 6.1.2 灌溉标准 ..............................................................17 6.1.3 排水标准 ..............................................................17 6.1.4 灌溉水质 ..............................................................18 6.1.5 灌溉水利用系数 ........................................................18 6.1.6 沟渠流速 ..............................................................18 6.1.7 沟渠伸缩缝 ............................................................18 6.2 水源工程 ..................................................................19 6.2.1 塘堰 ..................................................................19 6.2.2 小型拦河坝 ............................................................20 6.2.3 机井 ..................................................................21 6.2.4 小型集雨设施 ..........................................................23 6.3 输水工程 ..................................................................24 6.3.1 明渠 ..................................................................24 6.3.2 管道 ..................................................................26 6.3.3 地面灌溉 ..............................................................27 6.4 喷微灌工程 ................................................................28 6.4.1 喷灌 ..................................................................28 6.4.2 微灌 ..................................................................29 6.5 排水工程 ..................................................................29 6.5.1 明沟排水 ..............................................................29 6.5.2 暗沟(管)排水 ........................................................30 6.6 渠系建筑物工程 ............................................................32 6.6.1 水闸 ..................................................................32 6.6.2 渡槽 ..................................................................33 6.6.3 倒虹吸 ................................................................34 6.6.4 农桥 ..................................................................34 6.6.5 涵洞 ..................................................................35 6.6.6 跌水、陡坡 ............................................................36 6.6.7 量水设施 ..............................................................37 6.6.8 沉沙凼 ................................................................37 6.7 泵站及输配电工程 ..........................................................37 6.7.1 泵站 ..................................................................37 6.7.2 输电线路 ..............................................................39 6.7.3 配电装置 ..............................................................40 7 田间道路工程 ..................................................................42 7.1 一般规定 ..................................................................42 7.2 田间道 ....................................................................42
II

7.3 生产大路 ..................................................................44 7.4 生产路 ....................................................................44 8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45 8.1 一般规定 ..................................................................45 8.1.1 农田防洪标准 ..........................................................46 8.1.2 生态环境建设标准 ......................................................46 8.2 农田林网工程 ..............................................................46 8.2.1 农田防风林 ............................................................46 8.2.2 梯田埂坎防护林 ........................................................46 8.2.3 护路护沟林 ............................................................46 8.2.4 护岸林 ................................................................47 8.3 岸坡防护工程 ..............................................................47 8.3.1 护堤 ..................................................................47 8.3.2 护岸 ..................................................................49 8.4 沟道治理工程 ..............................................................49 8.4.1 谷坊 ..................................................................49 8.4.2 沟头防护 ..............................................................50 8.4.3 拦沙坝 ................................................................51 8.5 坡面防护工程 ..............................................................52 8.5.1 截水沟 ................................................................52 8.5.2 排洪沟 ................................................................52 8.5.3 拦山堰 ................................................................53 9 其它工程 ......................................................................53 9.1 山粪池 ....................................................................53 9.2 支挡护坎 ..................................................................53 9.3 下田坡道 ..................................................................54 9.4 错车道 ....................................................................54 附表 A 附表 B 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特性表 .....................................55 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体系分布表 .......................................59

标准用词说明 ....................................................................63

III

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
1 总则 1.1 目的 为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全过程管理, 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合理确定建设工程 类型及等级标准,提高工程项目质量,严格控制建设项目投资,提高投资效益,特制定本标 准。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所指的土地开发整理包括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 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所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1.3 基本原则 土地开发整理应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贯彻耕 地总量平衡的要求,并遵循下列原则: 1、遵守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执行国家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和行业标准; 2、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理专项规划; 3、合理利用国土资源,促进有效、节约、集约利用; 4、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5、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6、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符合重庆市实际; 7、政府决策和公众参与相结合。 1.4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的可能性。 1、 《3~110KV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GB 50060-92) 2、 《通用用电设备设计规范》 (GB 50055-93) 3、 《村镇规划标准》 (GB 50188-93) 4、 《防洪标准》 (GB 50201-94) 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95) 6、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2-95) 7、 《水轮机基本技术条件》 (GB/T 15468-1995) 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坡耕地治理技术》 (GB/T 16453.1-1996) 9、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荒地治理技术》 (GB/T 16453.2-1996) 10、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沟壑治理技术》 (GB/T 16453.3-1996) 11、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小型蓄排引水治理技术》 (GB/T 16453.4-1996) 1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风沙治理技术》 (GB/T 16453.5-1996) 13、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崩岗治理技术》 (GB/T 16453.6-1996) 14、 《泵站设计规范》 (GB/T 50265-97) 15、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86-98) 16、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88-99) 17、 《供水管井技术规范》 (GB 50296-99) 18、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3-200l) 19、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200l)

1

20、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GB 5084-2005) 21、 《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GB/T 20203-2006) 22、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GB/T 50363-2006) 23、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SDJ 218-84) 24、 《土地开发整理标准》 (TD/T 1011~1013-2000) 25、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 (TD/T 1007-2003) 26、 《水工建筑物测流规范》 (SL 20-92) 27、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 (SL 44-93) 28、 《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 (SL 63-94) 29、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SL 103-95) 30、 《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 (SL l04-95) 31、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SL/T 153-95) 32、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SL 204-98) 33、 《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 (SL/T4-1999) 34、 《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 (SL 236-1999) 35、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 252-2000) 36、 《机井技术规范》 (SL 256-2000) 37、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SL 267-2001) 38、 《水闸设计规范》 (SL 265-2001) 39、 《水工隧洞设计规范》 (SL 279-2002) 40、 《水土保持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 (SL 289-2003) 41、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SL l8-2004) 4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勘察工程》 (SL 313-2004) 43、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 (DL 5077-1977) 44、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 (DL/T 499-2001) 45、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024-85) 46、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JTJ 017-96) 47、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J 014-97) 48、 《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技术规范》 (CJJ/T 80-98) 49、 《公路水泥混泥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40-2002) 50、 《公路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51、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04) 52、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 53、 《地下水质量标准》 (B/T 14848-93) 54、 《中低产田土类型划分及改造质量标准》 (DB/T 34-2001) 1.5 术语 1、土地平整:根据一定的条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土方填挖和调配,使平整后的土 地具有更适合种植或者其他用途的需要。 2、平坝:丘陵山地内,地势低平,起伏很小,范围较大,海拔一般较低,相对高差不 超过 50m 的地貌区域。 3、丘陵:地势起伏不大,由孤立、分散的丘包或长条形的垄岗、矮岭,以及沟谷、洼 地或小盆地组成, 相对高差不超过 200m。 海拔 100m 以下的为低丘, 100m~200m 为中丘, 200m 以上为深丘。 4、山地:具有耸立的山顶,陡峭的山坡和低缓的山麓,高度和起伏变化都很大,海拔

2

在 500 米以上的高地,相对高差在 200m 以上。海拔 1000m 以下为低山,以上为中山。 5、冬水田:种植水稻等水生农作物的农田,每年冬春季节不再种植农作物,对秋冬季 节天然降水进行囤蓄,以备第二年春天种植水稻之用。 6、囤水田:部分秋冬季囤蓄灌溉水源较深、水量较多的农田,不仅能解决本田栽种水 稻的泡田水源,还可以解决其他农田的泡田水源。 7、田埂:水田周边用以隔断水流,防止串田跑水的土埂。 8、田面高差:由末级工程设施划分开的在同一整体田面上的高程差。 9、田块高差:由末级工程设施划分开的相邻田面之间的高程差,以相同位置点的高差 表示。 10、地面坡度:在较大区域范围内,由连续地形地貌或起或伏形成的地表坡度。 11、田面坡度:是单个田块内部田面高差的坡度反映。 12、表土改良:为确保或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状,恢复和提高土壤质量的技术措施。 13、有效土层厚度: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适宜农作物的土层,一般包括耕作层 以及以下部分土层。 14、勘查工程:采用地质勘察的手段,对挖方区土层结构、客土源、塌陷坑底、化学污 染地、工程地基和特殊弃土场进行勘查的工程。 15、弃土:工程施工中产生的不能被利用的土、建筑垃圾。 16、弃土场:工程施工中用以堆放弃土的场地。 17、客土:工程所需,在项目区以外选定地点调入的土。 18、客土场:能满足工程所需客土质量和数量的取土场地。 19、 特殊弃土场勘查: 为查明堆放或深埋含有毒有害成分弃土的场地水工地质条件而进 行的勘查工程。 20、二次转运:施工中,受场地影响等因素制约,材料不能一次到位,必须要二次或多 次转运而发生的材料转运工程。 21 条田(格田) :条田是地面坡度平缓的平坝区农田的形式之一,田面水平、形状规整, 主要沿等高线方向布设,多成长条形、矩形、正方形。 22、农田水利:防治旱、涝、渍和盐碱等灾害,对农田实施灌溉、排水等人工设施的总 称。 23、挖方渠道:在地面以下开挖的,渠顶低于地面或与地面基本齐平的渠道。 24、半挖半填渠道:在渠道横断面上既有挖方又有填方的渠道。 25、抬渠:在地面以上填筑的,设计渠底高于地面的渠道。 26、斗渠:从支渠引水,向农渠分水的渠道。 27 坡率:坝体边坡倾斜程度的指标,等于坝体边坡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长度和在垂直方 向投影长度的比值。 28、农渠:从斗渠引水,向田间配水的末级固定渠道。 29、斗沟:将农沟内的引出,向支沟排出的沟槽。 30、农沟:将田间的积水引出,向斗沟排出的末级固定沟槽。 31、排灌沟:兼灌溉和排水的功能的沟渠设施。 32、 排水沟: 大致垂直于等高线布设的排水设施, 多与蓄水池、 塘堰或天然排水道相连, 用以汇集和排除地表水与地下水。 33、点灌:一种传统的节水灌溉模式,它是采用人工挑运,逐窝、逐行浇灌的一种局部 灌溉和非充分灌溉模式,在重庆广大农村普遍采用。 34、涝渍:因地势低渍或雨涝,使排水不畅而造成的渍害。 35、小型拦河坝:位于河床内,坝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的一种溢流坝。用以调节河流水

3

位来保证灌溉区较大面积的灌溉水源工程。 36、沉沙凼:用以沉淀和清除水流中过多泥沙的池型建筑物。 37、消力池:水跃消能工的主体,建在泄水建筑物下游用来消除泄水时形成高速水流的 能量,使水流从高速水流变为缓流。 38、涵洞:埋设在填土下面具有封闭形断面的过水建筑物。 39、跌水:连接两段不同高程的渠道,使水流直接跌落的阶梯式落差建筑物。 40、水闸:由闸墩支撑的闸门控制流量、调节水位的中低水头水工建筑物。 41、渡槽:输送渠水跨越山冲、谷口、河流、渠道及交通道路等时,如果渠底高于河流 最高洪水位或者渠底高于路面的净空大于行驶车辆要求的安全高度时采用的桥式交叉输水 建筑物。 42、 倒虹吸管: 以倒虹吸形式敷设于地面或地下用以输送渠道水流穿过其他水道、 洼池、 道路的压力管道式交叉建筑物。 43、水轮泵:由水轮机和水泵组成,以水轮机作为动力机的提水机械。 44、泵房工程:安装主水泵机组及其种各种辅助和附属设备、电气设备的厂房工程。 45、地下水井:利用动力机械驱动水泵提水的水井。 46、喷灌工程:利用专门设备将有压水流通过喷头以均匀喷洒方式进行灌溉的工程。 47、微灌工程:利用专门灌溉设备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并以微小水量喷洒灌溉的方 法。 48、水源工程:保证项目区灌溉用水的蓄水取水工程。 49、 建筑场地排水: 施工中对项目区内的需回填的坑塘、 围堰内的积水进行抽排的工程。 50、田间道路:为满足项目区生产与生活需要而建设的道路以及相配套的桥、涵等工程 系统,一般包括田间道、生产大路、生产路。 51、沟渠路占地率:沟渠路的面积与项目规模面积的比值。 52、沟渠路网度:单位面积上沟渠路的长度或沟渠路的间距。 53、田间道:居民点到田间的通道,主要为货物运输,作为机械向田间转移及为机械加 水、加油生产服务的道路。 54、生产大路:居民点到田间、田间道与田间的通道,主要为生产物质、货物运输,作 为小型机械通向田间的道路。 55、 生产路: 联系田块之间, 通往田间的道路, 主要为人工田间作业和收获农产品服务。 56、路基: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 面传递下来的行车荷载。 57、路面:用各种筑路材料铺筑在路基上供车辆行驶的构筑物。 58、泥结石路面:以碎(砾)石为骨料,经初步碾压后灌泥浆,依靠碎(砾)石的嵌锁和粘 土粘结作用形成的路面。 59、砂砾石路面:按密实级配原理选配的砂砾石集料和适料粘性土,经拌和、摊铺、压 实而成的路面。 60、垫层:设在道路面层以下用以稳定路面的片石或碎石层。 61、田间道桥:跨越渠沟或小溪,与田间道相连,供农机车辆行驶的小型桥梁。 62、人行便桥:可供行人、牲畜、小型交通工具等通过的桥梁。 63、损坏公路整修:对施工造成的原公路造成损坏部位进行整修的工程。 64、 农田防护: 为保护项目区土地利用活动的安全以及免受自然灾害的危害而建设的工 程。 65、废弃宅基地清理:对废弃宅基地的建筑物和硬化地面进行专门清除的工程。 66、 化学污染地处理: 对项目区已遭受污染的废弃矿渣地或化工场地采用化学或物理的

4

处理措施。 67、护岸林:为防止河流两岸土地冲刷和崩塌,阻水淤沙、种植护岸固滩林,保护农田。 68、 护坡林: 为防止山坡的水土流失对农田的破坏和为恢复客土场的植被而人工种植的 树林。 69、沟道治理工程:防止坡面暴雨径流进入沟道,侵蚀沟道造成沟道被切割或被泥沙淤 积堵塞,而采取的治理工程。 70、岸坡防护工程:通过对溪沟两侧加固,防止山洪水冲毁、淹没农田的防护工程。 71、环沟工程:为防止相对孤立的山坡上流水对田块的破坏,沿近田块一侧山脚修筑的 截水沟工程。 72、降渍沟:对渍涝潜育型冷浸田、烂泥田、沼泽田等采用深挖明沟,以达到排水降渍 的工程。 73、谷坊:横筑于沟壑中的挡水建筑物,拦截径流和泥沙,制止沟底下切,并可抬高沟 床,使沟底川台化,可变荒沟为可生产利用的农田。 74、拦山堰:在耕地上部,有较大的坡面来水的,为避免坡面径流冲刷耕地,拦截上部 坡面来水,大致沿等高线布设的横向排水防冲设施,一端或两端与纵向排水设施相连。 75、截水沟(背沟) :为避免坡面径流冲刷耕地,造成水土流失,在下一田面的背水面, 上一田面的坎下大致沿等高线布设的横向排水设施,一端或两端与纵向排水设施相连。 76、管线迁移:施工中对项目区内原有的地面或地下的管线进行迁移的工程。 77、山粪池(积粪坑) :在田边地角的装蓄农家肥的池形设施。 78、下田坡道:用于农用机械跨越沟渠、田坎而直接进入农田作业的永久性工程。 79、支挡护坎工程:防止田坎遭受雨水冲刷、田水浸蚀或人为破坏而修筑的保护工程。 2 建设目标 2.1 总体建设目标 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 用效率、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 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机械化耕作水平,提高农业综合 生产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2 具体建设目标 田:田块规整、田面舒展、田埂平顺、田肥土沃。通过开发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提高耕地质量。 开发复垦新增耕地质量不低于周边耕地最低质量等别, 整理新增耕地不低于 所在耕地质量等别。 水:通过合理配置灌排系统,完善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形成较为完整的灌溉渠网和排 水沟网,使耕地灌溉水源得到有力保障,排水排涝合理通畅。 路:路网结构、布局合理,顺直通畅,平整结实,对内对外通达性好,满足农业耕作和 生产生活的需要。田间道应与主干道合理衔接,满足农用机械通行;生产大路连接田间道、 生产路,满足小型机械通行;生产路与居民点、田间道、生产大路、耕作田块相连,能满足 人工田间作业。 林: 有必要的地方合理布置项目区农田防护林, 满足农业生态防护要求或景观农业要求, 并与周边生态环境相协调,起到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 村:项目工程区内的居民应相对集中,交通便利,农民居住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土地 利用率有所提高。 3 建设条件 3.1 合法性 1、符合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的要求;

5

2、符合土地、农业、水利、林业、交通、环保等方面相关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 3、符合中央、国务院、国土资源部及财政部等部门出台的方针政策。 3.2 基础设施 1、排灌系统骨干设施。必要的灌溉、除涝、防洪骨干工程设施,可通过土地整理做到 灌溉有水源保证,排水有出路,防洪有保障。 2、交通设施。项目区对外交通比较便利,有田间道以上等级道路与外界相连。 3、电力设施。项目区有可靠电源,可以解决灌溉、排水及施工用电。 4、通讯设施。对外通讯联络快捷、方便,可满足有线和无线通讯的需要。 3.3 水土资源 1、地质 地质构造稳定,耕地不易受地质灾害(地震、塌陷、滑坡、泥石流等)影响或没有地质 灾害倾向。 2、气候 气候条件一般指降水、气温、光照等方面内容。其条件以能满足当地农作物生长要求为 标准,基本满足两年三熟的耕作要求。 3、水文 水文条件一般包括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三个方面。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宜选择在水文 条件、水质条件较好的地区。项目所在地水文条件应既能满足作物全年生长需求,也应能够 满足项目区季节性干旱的用水需求, 或是通过适当工程措施能达到以上要求。 项目区可以做 到水资源平衡, 地上和地下水资源总量可满足发展灌溉和解决抗旱水源的要求, 项目区有较 好的排水出路和承泄区。 4、地貌 田面坡度超过 25°时,严禁土地开发整理。平地、滩地、岗地、谷地、丘陵等,以及 土壤条件好、 坡度较缓的山地和部分有客土条件的裸地都可进行土地开发整理。 海拔高度在 1500m 以上,不宜进行土地开发整理。 5、土壤 土壤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地区才可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土层厚度不足 40cm,且客土 难度大的地区,不宜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土壤质地中的壤土区最适宜耕作,可进行土地开发 整理;其他类型土壤,若无土壤改良措施和灌溉情况不佳,不宜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土壤石 砾含量大、面积比重大于 15%,且取石还土难度大的,不得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土壤侵蚀 程度严重,且无法恢复或防止的,不得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土壤 PH 值>8.5 或者<4.5 的不 应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小于 0.5%,且沃土工程难度大的,不宜进行土地开 发整理。 3.4 其他 3.4.1 土地权属关系 土地权属明确,界址清楚,没有土地权属纠纷,土地整理中涉及的各项工程建设占地能 得到妥善解决,不会产生新的土地权属纠纷。 3.4.2 生态环境保护 土地整理符合生态环境建设要求, 满足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 对生态环境有正面影 响,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有关要求。 3.4.3 灾害风险 可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改善局部小气候条件,减少旱灾、涝灾、风害、水土流失和土壤潜 育化等自然灾害的威胁,防止新的自然灾害发生的区域。

6

3.4.4 其他条件 当地政府认可,公众积极支持参与。 项目区人口、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地理位置等其他条件,应有利于土地开发整理的开 展。 4 工程类型区和工程布局 4.1 工程类型区 4.1.1 一级工程类型区 以地形地貌、地质、土壤为划分的主导因素,将重庆市划分二个一级工程类型区:渝西 丘陵低山类型区和渝东中低山类型区。(详见附表 A) 渝西丘陵低山类型区包括潼南、合川、铜梁、璧山、大足、荣昌、双桥、永川、江津、 北碚、渝北、沙坪坝、江北、南岸、九龙坡、大渡口、巴南、长寿、涪陵、垫江、丰都北部、 梁平、忠县、开县西南部、万州北部、云阳西部等地区,基本为沿观面山南麓、方斗山、金 佛山西北麓至綦江以西部分。该区地处四川盆地东缘,仍属四川盆地盆底部分,多为海拔 600m 以下的丘陵区,地形起伏较缓,以紫色土和水稻土为主。 渝东中低山类型区包括綦江、万盛、南川、武隆、丰都南部、石柱、彭水、黔江、酉阳、 秀山、万州东南部、开县北部、云阳东部、城口、巫溪、奉节、巫山,除渝西丘陵低山类型 区以外的区域。该区多为 800m~1400m 的中低山区,地形破碎,起伏大,垂直气候明显,以 黄壤、石灰土为主。 4.1.2 二级工程类型区 根据一级区中地形地貌、土壤特征、地质等条件为划分的主导因素,及其对应的工程组 合特征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又下分六个二级工程类型区。具体见表 4.1.2。 根据地形地貌的差异, 将渝西丘陵低山类型区划分出渝西缓丘平坝工程类型区和渝西丘 陵工程类型区,又根据地质岩性特点划分出渝西低山槽谷工程类型区。 根据地形地貌的差异, 将渝东中低山类型区划分出渝东河谷平坝工程类型区、 渝东中低 山坡地类型区,又根据地质岩性特点划分出渝东中低山岩溶坡地类型区。 表 4.1.2 重庆市工程类型区划分表
一级区 渝西丘陵低山类 型区(Ⅰ) 二级区 渝西缓丘平坝工程类型区(Ⅰ1) 渝西丘陵工程类型区(Ⅰ2) 渝西低山槽谷类型区(Ⅰ3) 渝东河谷平坝工程类型区(Ⅱ1) 渝东中低山坡地类型区(Ⅱ2) 渝东中低山岩溶坡地类型区(Ⅱ3) 主要分布区域 Ⅰ区中的缓丘平坝区 Ⅰ区中的丘陵区,多在Ⅰ1区的周边区域 Ⅰ区中的丘陵低山地区的岩溶地区 Ⅱ区中的河谷平坝区 Ⅱ区中的丘陵、山地的非岩溶坡地区 Ⅱ区中的丘陵、山地的岩溶坡地地区

渝东中低山类型 区(Ⅱ)

4.2 工程布局 4.2.1 总体布局 根据工程类型区的特点,按照工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因地制宜、高标准要求的总体 思路,结合区县、乡(镇)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生产规划、水利规划、县乡道路规划、 水土保持规划以及环境保护相关规划等统一进行。以村镇定路,以地形定渠,以渠路搭架, 划块定方。合理配置田间配套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达到“田、水、路、林、村”统一规划 和综合治理的目的。 1、根据项目区的地形条件、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情况及农业现代 化的要求,确定地类的布局及分布范围; 2、根据项目区地形条件、土壤状况以及农业生产要求,确定土地平整区域位置、田块
7

规格、土地平整形式和耕地质量要求; 3、根据项目区及其外围的水文条件和水资源状况及已有的水利设施,确定项目区灌溉 方式、灌排水网以及相关水利工程的的数量、等级和布局; 4、根据项目区内外已有的交通设施状况和区内陆形,结合水利排灌沟渠布局情况,确 定项目区内道路类型、网络结构和布局等; 5、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主导风向和风的强度及水土流失状况,确定农田防护与生态 环境保持工程的布局、规模、结构等; 6、根据当地经济发展要求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确定散户集中安居基础设施工程的布 局、规模等。 4.2.2 分区布局 1、土地平整工程的分区布局 通过土地平整工程将零碎的、不规整的地块进行整理,对可利用的未利用地进行开发, 使田块规整,便于耕作,以达到增加有效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耕地产出率的目的。具体 特点和要求可见表 4.2.2-1。 表 4.2.2-1 土地平整工程分区布局特点及指标
主要平整方式和内容 工程类型区 水田 渝西 丘陵 低山 工程 类型 区 渝东 中低 山工 程类 型区 渝西缓丘平坝工程 类型区 渝西丘陵工程类型 区 渝西低山岩溶槽谷 工程类型区 渝东河谷平坝工程 类型区 渝东中低山坡地工 程类型区 渝东中低山岩溶坡 地工程类型区 归并田土坎为主, 可有 条田平整 归并田土坎为主, 部分 田块整形 归并田土坎 归并田土坎为主, 可有 条田平整 归并田土坎为主, 部分 田块整形 归并田土坎 旱地 水平梯田为主 水平梯田为主,部分爆破 改土 水平梯田和坡式梯田结 合,部分爆破改土及客土 水平梯田为主 水平梯田与坡式梯田结 合,部分爆破改土 水平梯田与坡式梯田结 合,部分爆破改土及客土 挖填土石方工程 投资占工程施工 费的比例(%) ≤10

≤15

≤20

≤10

≤15

≤20

2、灌溉与排水工程的分区布局 应根据项目区的水源特点、地形条件、基础设施现状、田块形态,不同工程类型区因地 制宜地采取不同地灌溉与排水系统配置。具体见表 4.2.2-2。 表 4.2.2-2 灌溉与排水工程分区布局指标
指标 类型区 斗渠 网度 (km/hm ) 渝 西 丘 陵 低 渝西缓 丘平坝 工程类 型区 渝西丘 0.002~ 0.004~ 0.006
2

农渠 占地比 网度 (km/hm )
2

斗沟 占地比 网度
2

农沟 占地比 率(%) 网度 (km/hm )
2

占地比 率 (%) 0.012 ~ 0.024

率(%) 0.0056 ~ 0.0084

率(%) (km/hm ) 0.0066 ~ 0.0132

0.006~ 0.012

0.005~ 0.008

0.007~ 0.0112

0.015~ 0.03

0.0028

0.004~

0.0044 8

0.008~

0.0112

0.02~

0.016

山 工 程 类 型 区

陵工程 类型区 渝西低 山岩溶 槽谷工 程类型 区 渝东河

0.003

~ 0.0042

0.008

~ 0.0088

0.012

~ 0.0168

0.04

~ 0.032

0.001~ 0.002

0.0014 ~ 0.0028

0.003~ 0.005

0.0033 ~ 0.0055

0.01~ 0.015

0.014~ 0.021

0.025~ 0.05

0.02~ 0.04

渝 东 中 低 山 工 程 类 型 区

谷平坝 工程类 型区 渝东中 低山坡 地工程 类型区 渝东中 低山岩 溶坡地 工程类 型区

0.003~ 0.005

0.0042 ~0.007

0.005~ 0.009

0.0055 ~ 0.0099

0.006~ 0.009

0.0084 ~ 0.0126

0.018~ 0.032

0.0144 ~ 0.0256

0.001~ 0.0025

0.0014 ~ 0.0035

0.002~ 0.005

0.0022 ~ 0.0055

0.010~ 0.014

0.014~ 0.0196

0.025~ 0.045

0.02~ 0.0256

0.0005~ 0.002

0.0007 ~ 0.0028

0.001~ 0.004

0.0011 ~ 0.0044

0.012~ 0.018

0.0168 ~ 0.0252

0.03~ 0.06

0.024 ~ 0.048

注:斗渠、斗沟为推荐指标。

3、田间道路工程的分区布局 根据项目区内外道路现状及项目区地形特点,田间道路布置应尽量与水利工程渠系协 调,与各工程设施结合,且便于工程的运行和管理。具体见表 4.2.2-3。 表 4.2.2-3 田间道路工程分区布局指标
指标 类型区 田间道 网度 (km/hm ) 渝西 丘陵 低山 工程 类型 区 渝西缓丘平坝 工程类型区 渝西丘陵工程 类型区 渝西低山岩溶 槽谷工程类型 区 渝东河谷平坝 渝东 中低 山工 程类 型区 工程类型区 渝东中低山坡 地工程类型区 渝东中低山岩 溶坡地工程类 型区 0.0125~ 0.025 0.0125~ 0.025 0.01~ 0.0225 0.0125~ 0.0225 0.0125~ 0.0225 0.0075~ 0.02
2

生产大路 占地比率 (%) 0.0625~ 0.125 0.0625~ 0.125 0.05~ 0.1125 0.0625~ 0.1125 0.0625~ 0.1125 0.0375~ 0.1 网度 (km/hm ) 0.0008~ 0.0012 0.0005~ 0.001
2

生产路 网度 (km/hm ) 0.05~ 0.08 0.04~ 0.07 0.03~ 0.06 0.05~ 0.08 0.04~ 0.07 0.03~ 0.06
2

占地比率 (%) 0.0016~ 0.0024 0.001~ 0.002

占地比率 (%) 0.04~ 0.064 0.032~ 0.056 0.024~ 0.048 0.040~ 0.064 0.032~ 0.056 0.024~ 0.048





0.0005~ 0.001 0.0001~ 0.0025

0.001~ 0.002 0.0002~ 0.005





注:生产大路为推荐指标。 9

4、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的分区布局 根据项目区的地形地貌特点,合理安排,建立良性循环的防护工程,通过对农田防护工 程的实施,应对项目区内的水土保持及周边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减少农田的旱涝灾害,并 能有效控制项目区内的水土流失。具体表 4.2.2-4。 表 4.2.2-4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分区布局指标
工程措施 农田林网工程 梯 类型区 农 田 防 风 林 田 埂 坎 防 护 林 渝西缓丘平坝 工程类型区 渝西丘陵工程 类型区 渝西低山岩溶 槽谷工程类型 区 渝东河谷平坝 工程类型区 渝东中低山坡 地工程类型区 渝东中低山岩 溶坡地工程类 型区 - 适 用 适 用 - 适 用 适 用 - 适 用 适 用 适 用 适 用 适 用 - 适 用 - - - - - - - - - - 适 用 适 用 - - - - - - 适 用 适 用 适 用 适 用 适 用 适 用 适 用 适 用 适 用 适 用 适 用 适 用 - 适 用 适 用 适 用 适 用 适 用 护 路 护 沟 林 护 岸 林 护 堤 护 岸 谷 坊 沟 头 防 护 拦 沙 坝 淤 地 坝 截 水 沟 排 洪 沟 拦 山 堰 岸坡防护 工程 沟道治理工程 坡面防护工程



















适 用

适 用

适 用

适 用



- 适 用 适 用

- 适 用 适 用

- 适 用 适 用









适 用

5、其他工程的分区布局 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对其他工程合理安排,配合项目区工程的顺利实施,做 到“田、水、路、林、村”的协调布局。具体见表 4.2.2-5 表 4.2.2-5 其他工程分区布局指标 类型区
渝西缓丘平坝工程类型区 渝西丘陵工程类型区 渝西低山岩溶槽谷工程类型区 渝东河谷平坝工程类型区 渝东中低山坡地工程类型区 渝东中低山岩溶坡地工程类型区

其他工程 山粪池
适用 适用 适用 适用 适用 适用

支挡护坎 -
适用 适用

下田坡道
适用 - - 适用 - -

错车道
适用 适用 适用 适用 适用 适用


适用 适用

10

5 土地平整工程 5.1 一般规定 1、耕作田块建设应力求平、厚、固、肥,达到土壤保水、保土、保肥的目的,尽可能 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2、坡耕地的整理应适当降坡,田面坡度 15°以上坡耕地降坡不宜小于 10°,10°~15 °降坡不宜小于 5°,10°以下宜整理成水平梯田。合理分配土方,就近挖填平衡。 3、田面平整、坎埂稳定,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和田间灌排水。 4、田块形状大小应方便田间耕作。 5、注意保持耕地肥力,做好耕作层保护和培肥工作,土地整理后耕地质量有所提高。 6、新建田坎应因地制宜设计,水田区宜多采用土坎,旱地区宜采用石(砼、砖)坎。 地面坡度大于 15°的地区宜尽可能采用石坎。 5.1.1 耕作田块布置 田块布局应遵循因地制宜、 “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的原则确定田块方向、田块长度、 田块宽度和田面高差,田块经土地平整后应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有利于田间机械作业, 有利于水土保持,满足项目区防洪排涝、田间灌溉排水要求和防风要求,便于经营管理。 1、田块方向与形状 耕作田块方向的布置应保证耕作田块长边方向受光照时间最长, 受光热量最大。 平坝区 宜选用南北向,山地丘陵区应平行等高线、依形就势布置。在风害区,应与当地主害风向垂 直的交角小于 30°方向布置。 表 5.1.1-1 田块方向与形状控制表
渝西丘陵低山工程类型区 项目 渝西缓丘平 坝工程类型 区 田块方向 田块形状 南北向 矩形 渝西丘陵工 程类型区 渝西低山岩 溶槽谷工程 类型区 渝东中低山工程类型区 渝东河谷平 坝工程类型 区 南北向 矩形 渝东中低 山坡地工 程类型区 渝东中低山岩 溶坡地工程类 型区

平行等高线布置 矩形、梯形 不规则形

平行等高线布置 矩形、 梯形 不规则形

2、田块长度和宽度 田块长度和宽度应根据地形、 土壤、 农业机械作业方式和作物种类等因素综合权衡确定。 具体见表 5.1.1-2。 表 5.1.1-2 田块长度和宽度控制表
单位:m 渝西丘陵低山工程类型区 项目 渝西缓丘 平坝工程 类型区 田 块 长 度 田 块 宽 条田 <2° 2°~10° 10°~15° 15~25° 条田 <2° 2°~10° 100~150 50~100 40~90 - - 50~100 30~50 25~40 渝西丘 陵工程 类型区 - - 35~90 25~50 10~30 - - 15~25 渝西低山岩 溶槽谷工程 类型区 - - 30~80 25~45 8~20 - - 10~20 11 渝东中低山工程类型区 渝东河谷 平坝工程 类型区 80~150 45~100 40~90 - - 45~100 25~50 25~40 渝东中低 山坡地工 程类型区 - - 35~90 25~50 10~30 - - 15~25 渝东中低山 岩溶坡地工 程类型区 - - 30~80 25~45 8~20 - - 10~20



10°~15° 15°~25°

- -

6~16 3~10

5~15 2~8

- -

6~16 3~10

5~15 2~8

注:表中坡度为地面坡度。

5.1.2 平整程度 经整理后田块的平整程度应能改善耕作方式和水土涵养条件。水田允许相对高差为± 3cm。旱地地面规整、平顺,在田面坡度上的相对高差不应超过 20cm。 5.1.3 田面坡度 田面坡度要考虑地形、地貌的限制以及田块面积、田间耕作要求、灌溉排水和防止灾害 等要求,并利于水土保持和表层土的利用。具体见表 5.1.3。 表 5.1.3 田面坡度技术指标
渝西丘陵低山工程类型区 项 目 渝西缓丘平坝 工程类型区 水 田 旱 地 1/1000~ 1/10000 <2° 渝西丘陵工 程类型区 1/1000~ 1/10000 <15° 渝西低山岩 溶槽谷工程 类型区 1/1000~ 1/10000 <15° 渝东中低山工程类型区 渝东河谷平 坝工程类型 区 1/1000~ 1/10000 <2° 渝东中低山 坡地工程类 型区 1/1000~ 1/10000 <15° 渝东中低山 岩溶坡地工 程类型区 1/1000~ 1/10000 <15°

5.1.4 土地平整单元 1、水田区宜以条田、水平梯田作为土地平整的基本单元,旱作区宜以单块梯田或者同 一高程上的多块梯田作为土地平整的基本单元。 2、土地平整单元应依据地形地貌逐级逐层布置,各单元之间应有一定的高差。 3、在不需要客土的情况下,在每个土地平整单元内部,宜保障土石方挖填方平衡。土 质无害的情况下,不应有弃土。 4、水田区的条田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排灌沟,也可采用渠沟分设,每块条田均应设置 进排水口。如受地形条件限制必须布置串灌串排条田时,其串联数量不得超过五块。梯田可 采用串灌串排,多采用排灌沟。 5、旱作区采用点灌,排水沟应采用纵向和横向结合布置,合理布局一定数量的蓄水设 施,有防止水土流失设施。 6、土地平整单元应保障至少有一边与道路接边。 5.2 耕作田块修筑工程 5.2.1 条田 面积较大的平坝区宜采用条田形式。条田必须保证排灌畅通、调控方便,满足水稻作物 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的需求。 1、田块方向 条田布置方向应保证田块长边方向受光照时间最长, 受光热量最大, 长边宜选用南北向。 受地形地貌影响大的地区可顺地形布置。 2、田块的形状 耕作田块形状要求外形规整, 长边和短边交角以直角和接近直角为好, 形状依次为长方 形、正方形、梯形等规则几何形状,不能出现三角形。 3、田面长度、宽度 水田条田内部凹凸高差在±3cm 以内,旱地条田田面坡度应限在 1:500 以内。长度宜保 持在 50m~150m,宽度在 45m~100m。
12

4、田埂、沟 条田水田区内部以田埂为界, 田埂宜采用土质, 埂高宜为 25cm~30cm, 埂宽宜为 30cm~ 40cm。旱作区内部可以毛沟为界,沟深宜为 25cm~30cm,沟宽宜为 30cm~40cm。 5.2.2 梯田 根据梯田的断面形式,将梯田类型分为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梯田三种类型。梯田 应根据地形地貌顺坡布置。 1、田面长度、宽度 应根据地形、坡度、土层厚度、土地平整土方量等因素综合考虑。梯田的长度根据地形 因地制宜的确定。 梯田宽度和地面坡度呈反比关系, 地面坡度越大, 水平梯田田面宽度越小, 为节省土地平整土方量,应根据地面坡度、田坎高度确定田面宽度。田面长度、宽度技术指 标见表 5.1.1-2。 2、水平梯田 田面沿等高线呈水平的阶梯状农田。 水平梯田田面宜为水平, 田面坡度<2°的旱地也可 以算是水平梯田。对坡耕地土层深厚,当地劳力充裕的地区,尽可能一次修成水平梯田。 3、坡式梯田 在坡耕地上隔一定距离沿等高线修筑田坎, 坎内陆表加以适当平整, 仍保留一定田面坡 度的阶梯状农田。在坡耕地土层较薄,或当地劳力较少的地区,可以先修坡式梯田,经逐年 向下方翻土耕作,减缓田面坡度,逐步变成水平梯田。 4、隔坡梯田 在地多人少,劳力缺乏,同时年降雨量较少,地面坡度在 15°~25°的地方,可以采 用隔坡梯田。 隔坡梯田应根据地面坡度确定梯田的斜坡部分与水平部分的宽度及二者间的相 对比例。平台的宽度要求既能适应耕作,又能适应斜坡部分的暴雨径流情况,要求能全部拦 蓄斜坡径流, 同时拦蓄的斜坡径流能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 斜坡宽度(按水平正投影计)以其 与水平部分的宽度比例表示,以水平面宽为 1,则斜坡部分的宽度比例宜为 l:1~1:1.3。 5.2.3 田坎 (1)根据地形地貌、取材难易合理选择田坎用材,确定田坎断面,具体见表 5.2.3。 表 5.2.3 田坎要素表
材料 土坎 干砌 石料 块石 条石 块石 浆砌 料材 条石 卵石 砖 砼现浇 高度 (m) <1.2 <2.0 <2.0 <2.0 <2.0 <2.0 <2.0 <2.0 顶宽(m) 0.2~0.4 0.4~0.6 0.25~0.3 0.3~0.6 0.25~0.3 0.3~0.6 0.18~0.36 0.2~0.6 基础深度 (m) - >0.25 >0.25 >0.2 >0.2 >0.2 >0.2 >0.2 外坡坡率 0.09~0.36 0~0.18 0~0.18 0~0.18 0~0.18 0~0.18 0~0.18 0~0.18 内坡坡率 0~0.09 0~0.09 0~0.09 0~0.09 0~0.09 0~0.09 0~0.09 0~0.09

注:表中田坎高度不包括基础深度部分。

(2)土坎必须采用粘土夯筑,土中不得夹有砾石、树根、草皮等杂物。无粘土或者土 质粘性很差时,宜采用其他材料筑坎。 (3)非土坎应有坎基,在软坎基上基础深度宜取较大值,硬坎基可取较小值,石质坎 基可直接砌筑。 (4)水田田坎宜高出田面 0.2m~0.4m,冬水田和囤水田的田坎宜高出田面 0.4m~1m。 旱地水平梯田田坎可不高出田面, 坡式梯田和隔坡梯田的田坎必须为日后田面逐渐水平留足 空间,其高出田面高度应不小于田面水平后所抬高的田面高度。
13

(5)兼做生产路的田坎其路面宽度不宜小于 0.4m。 5.3 耕作层地力保持工程 5.3.1 有效土层厚度 土层应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适应农作物生长的土层,其土层厚度应在 40cm 以 上。在田块平整中,尽量保留原耕作土层或将原地表熟土用于回填。 田块有效土层厚度旱地宜不低于 20cm,其中水田应不低于 40cm。地形起伏较大、土层 薄的坡地应客土增厚土层。各工程类型区的土层厚度值按表 5.3.1 控制。 表 5.3.1 土层厚度指标表
渝西丘陵低山工程类型区 项目 渝西缓丘平 坝工程类型 区 土层厚度(cm) 有效土层厚度(cm) ≥80 ≥40 渝西丘陵工 程类型区 ≥50 ≥20 渝西低山岩 溶槽谷工程 类型区 ≥40 ≥25 渝东中低山工程类型区 渝东河谷 平坝工程 类型区 ≥80 ≥40 渝东中低 山坡地工 程类型区 ≥50 ≥25 渝东中低山 岩溶坡地工 程类型区 ≥40 ≥25

5.3.2 耕层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指土壤粗细颗粒构成, 与土壤生产潜力密切相关, 耕地质量建设应根据土壤现 状,逐步改良土壤质地。 表 5.3.2 耕层土壤质地技术指标
类型区 渝西丘陵平坝工 程类型区 渝西丘陵低山工 程类型区 渝西低山岩溶槽 谷工程类型区 渝东河谷平坝工 程类型区 渝东中低山坡地 工程类型区 渝东中低山岩溶 坡地工程类型区 水田 砂粘适中的轻壤土~重壤土(<0.01mm 物理 粘粒含量为 30%~60%) 砂粘适中的轻壤土~重壤土(<0.01mm 物理 粘粒含量为 20%~50%) 砂粘适中的中壤土~轻粘土(<0.01mm 物理 粘粒含量为 30%~50%) 砂粘适中的轻壤土~重壤土(<0.01mm 物理 粘粒含量为 20%~50%) 砂粘适中的中壤土~轻粘土(<0.01mm 物理 粘粒含量为 30%~50%) 砂粘适中的中壤土~轻粘土(<0.01mm 物理 粘粒含量为 30%~50%) 旱地 轻壤土~重壤土(<0.01mm 物理粘 粒为 20%~60%) 轻壤土~重壤土(<0.01mm 物理粘 粒为 10%~40%) 轻壤土~重壤土(<0.01mm 物理粘 粒为 10%~30%) ,砾石含量 5%~8%。 轻壤土~重壤土(<0.01mm 物理性 粘粒为 20%~60%) 轻壤土~重壤土(<0.01mm 物理粘 粒为 20%~40%) ,砾石含量 3%~5% 轻壤土~重壤土(<0.01mm 物理粘 粒为 20%~50%) ,砾石含量 5%~8%

注:表中数据为土壤逐步改良后的期望值。

5.3.3 耕层土壤养分 土壤养分的丰缺及其供应强度直接影响到土壤的生产潜力大小。新增耕地在进行耕种 时,必须对它采取一些技术措施,改良土壤。可施用秸秆等农家肥和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 含量和养分,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的透水、通气性能等。 表 5.3.3 耕层土壤养分技术指标
类型区 渝西丘陵平坝工 程类型区 渝西丘陵低山工 程类型区 耕层土壤养分 土壤有机质含量>19g/kg,速效氮含量>90mg/kg,速效磷含量>8mg/kg,速效钾含 量>92mg/kg,pH 值 6.0~7.5 土壤有机质含量>10g/kg,速效氮含量>90mg/kg,速效磷含量>8mg/kg,速效钾含 量>100mg/kg,pH 值 6.5~7.5

14

渝西低山岩溶槽 谷工程类型区 渝东河谷平坝工 程类型区 渝东中低山坡地 工程类型区 渝东中低山岩溶 坡地工程类型区

土壤有机质含量>12g/kg,速效氮含量>90mg/k,速效磷含量>8mg/kg,速效钾含 量>80mg/kg,pH 值 6.5~7.5 土壤有机质含量>19g/kg,速效氮含量>90mg/kg,速效磷含量>8mg/kg,速效钾含 量>92mg/kg,pH 值 6.5~7.5 土壤有机质含量>10g/kg,速效氮含量>90mg/kg,速效磷含量>8mg/kg,速效钾含 量>80mg/kg,pH 值 6.0~7.5 土壤有机质含量>10g/kg,速效氮含量>90mg/kg,速效磷含量>8mg/kg,速效钾含 量>80mg/kg,pH 值 6.5~7.5

注:表中数据为土壤逐步改良后的期望值。

5.3.4 土壤改良 通过土地整理,采用农艺、工程和生物措施,对中低产田进行改良,改良、改造土地不 良性状、限制性条件和障碍因子,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1、渍水潜育型 分布在深沟窄谷与冲沟会合处及长期关冬水的正冲田。 土壤主要障碍因素是潜育化。 土 壤类型主要是潜育性水稻土。土壤剖面多表现为表潜型,土体内部因水分长期饱和,处于还 原状态,土粒分散,呈稀糊状结构,水冷泥温低,养分供应速率慢,水、热、气、肥不协调, 水稻坐蔸严重,产量低而不稳。改造以开沟排水为主,消除涝渍和有毒物质,并辅以放水晒 田及稻田垄作技术,提高土壤氧化势和地温。 2、矿毒污染型 分布于煤矿、 硫铁矿及其他有毒源矿区下端的土壤。 这类土壤主要为潴育型水稻土的矿 毒田。因受煤洞、硫铁矿及其他矿源排出的有毒水污染而形成的酸性硫酸盐水稻土。土壤在 长期渍水还原条件下,产生硫化氢,危害水稻引起根腐而坐蔸。排水旱作时,硫化氢氧化生 成硫酸盐和硫酸,使土壤强烈“反酸” ,造成小麦、水稻受酸害死苗。改造应以切断矿毒水 源为主,辅以客土、改制、施用石灰、增施磷肥等措施。 3、缺素培肥型 主要代表土壤包括淹育型酸性紫泥田和山地黄泥田;潴育型老冲积黄泥田、白鳝泥田、 黄红泥田、山地黄泥田、酸性紫泥田;红壤、黄壤、黄棕壤、石灰岩土等。该类土壤肥力水 平中等偏下,在农业生产中常常表现出营养元素缺乏,使作物出现缺素症。改造应以增施有 机肥料和平衡施肥为主,辅以必要的田间排灌设施。 4、瘠薄增厚型 包括旱地中的石骨子土、梭沙土。土层厚度在 20cm 以下,大多分布在坡耕地上,旱、 瘠、薄、粗,水土流失严重,抗旱力弱,养分贫乏,土地利用率低,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是这 类土壤的主要问题。 改造措施为聚土垄作或横坡耕作以增厚土层; 增施有机肥料, 培肥地力; 实行保持性耕作,减少水土流失。 5、质地改良型 由于土壤母岩、 母质以及其他特殊条件导致质地过粘或过沙的土壤。 该类土壤主要包括 黄壤土类的粘土类,潴育型水稻土的黄红泥、白鳝泥,淹育型水稻土的黄泥田和紫色土类的 响沙土、沙土。过粘类土壤多表现为耕作困难,土壤通透性差,有效养分供应缓慢;过沙类 土壤则多表现为漏水漏肥,肥水稳定性差。改造应主为质地改良,可采用客土法,增施有机 肥料等方法。 6、坡地改良型 这类耕地基本为坡耕地,坡度在 10°~25°。由于坡度大,农业耕作粗放,水土流失 严重,导致土体滑坡和重力垮塌。其主要障碍因素为土壤侵蚀。改造应以整治坡面水系,降 低土面坡度,改良耕作制度为主。工程措施包括合理配置沟、凼、路、池等设施,坡改梯、
15

增厚土层,同时辅以生物措施及耕作措施。 6 灌溉与排水工程 6.1 一般规定 6.1.1 工程级别 1、蓄水工程 蓄水工程等别应根据总蓄水容积的大小,按表 6.1.1-1 确定。 表 6.1.1-1 蓄水枢纽工程分等指标
工程等级 总蓄水容积(10 m )
4 3

Ⅰ 10~5

Ⅱ 5~1

Ⅲ 1~0.5

Ⅳ 0.5~0.1

Ⅴ <0.1

2、引水工程 引水工程等别应根据水流量大小,按表 6.1.1-2 确定。 表 6.1.1-2 引水工程引水流量分等指标
工程等级 流量(m /s)
3

Ⅰ >2

Ⅱ 2~1

Ⅲ 1~0.5

Ⅳ 0.5~0.1

Ⅴ <0.1

3、提水工程 提水工程等别应根据单站装机流量或单站装机功率的大小,应按表 6.1.1-3 确定。 表 6.1.1-3 提水工程分等指标
工程等级 单站装机流量(m /s) 单站装机功率(10 kW)
4 3

Ⅰ ≥5 ≥0.1

Ⅱ 5~1 0.1~0.01

Ⅲ 1~0.2 0.01~0.001

Ⅳ 0.2~0.05 0.001~0.0001

Ⅴ <0.05 <0.0001

注﹕①装机流量,装机功率,系指单站指标且包括备用机组在内; ②由多级或多座泵站联合组成的泵站工程可按其整个系统的分等指标确定; ③当泵站按分等指标分属两个不同等别时,应以其中的高等别为准。

4、排灌沟渠工程 渠道或排水沟的级别应根据灌溉或排水流量的大小,按表 6.1.1-4 确定。 表 6.1.1-4 排灌沟渠工程分级指标
工程等级 灌溉流量(m /s) 排水流量(m /s)
3 3

Ⅰ >3 >5

Ⅱ 3~1 5~2

Ⅲ 1~0.2 2~0.5

Ⅳ 0.2~0.05 0.5~0.1

Ⅴ <0.05 <0.1

5、其他建筑工程 (1)蓄水、引水和提水工程中的水工建筑物等级,应根据相应单项工程的等别与建筑 物重要性确定。 (2)水闸、渡槽、倒虹吸、涵洞、隧洞、跌水与陡坡等灌排建筑物的级别,应根据过 水流量的大小确定。 (3)在防洪堤上修建的引水、提水工程及其它灌排建筑物,其级别不得低于防洪堤的 级别。 (4)倒虹吸、涵洞等灌排建筑物与公路或铁路交叉布置时,其级别不得低于公路或铁 路的级别。 6、项目适用等级 2 根据项目的建设规模合理选择工程等级。一般地,项目区规模≥1500hm 可选择Ⅰ级及 2 2 ≥500hm 可选择Ⅲ级及其以下工 其以下工程等级; ≥1000hm 可选择Ⅱ级及其以下工程等级;
16

程等级;≥100hm 可选择Ⅳ级及其以下工程等级;100hm 以下宜选择Ⅴ级工程等级。 6.1.2 灌溉标准 1、根据不同工程类型区的水文气象、水土资源、作物组成、灌区规模(灌溉面积) 、灌 水方法及经济效益等因素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具体见表 6.1.2。 表 6.1.2 灌溉设计保证率
工程类型区 渝西丘陵 低山工程 类型区 渝东中低 山工程类 型区 渝西缓丘平坝工程类型区 渝西丘陵工程类型区 渝西低山岩溶槽谷工程类型区 渝东河谷平坝工程类型区 渝东中低山坡地工程类型区 渝东中低山岩溶坡地工程类型区 指标(%) 水田 90~95 80~90 80~85 90~95 80~90 80~85 旱地 80~85 75~85 75~80 80~85 75~85 75~80

2

2

注﹕作物经济价值较高的地区,宜选用表中较大值;作物经济价值不高的地区,可选用表中较小值。

2、喷灌、微灌在各类地区的灌溉设计保证率按 85%~95%确定。 3、 以抗旱天数为标准设计灌溉工程量, 单季稻灌区可用 30~50 天, 双季稻灌区用 50~ 70 天。经济较发达、水资源丰富地区,可按上述标准提高 10~20 天。 6.1.3 排水标准 农田排水主要是排除多余的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按照作物的种类、土壤特性、水 文地质和气象条件等因素, 并结合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发展水平, 通过技术论证确定排水标 准。 1、排涝标准 (1)应根据排水区的自然条件、涝灾的严重程度以影响大小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论 证确定。具体见表 6.1.3。 表 6.1.3 农田排涝标准
类型 旱作区 水作区 设计暴雨重现期(年) 10 10 排涝天数 1 天暴雨 1 天排完 3 天暴雨 3 天排至作物的耐淹深度

(2)排涝模数应根据当地和邻近地区的实测资料分析确定。无实测资料时,可根据排 水区的自然经济和生产发展水平按当地经验确定。 (3)永久性建筑物标准,应根据工程规模和农田排涝标准确定,永久性建筑物排涝标 准为 10 年一遇。 2、排渍标准 排渍标准以适应的地下水埋深(即耐渍深度、排渍深度、耐渍时间和水稻田适宜日渗漏 量)表示。 (1)防渍排水工程应满足农作物全生育期要求的最大排渍深度,旱田设计排渍深度宜 取 0.8m~1.3m,水稻田排渍深度取 0.4m~0.5m。 (2)旱作物耐渍深度取 0.3m~0.6m,耐渍时间 3d~4d。 (3)水稻田适宜日渗漏量取 2mm/d~8mm/d(粘性土取较小值,砂性土取较大值) 。 (4)旱作区在渍害敏感期,取 3d~4d 内将地下水埋深至 0.4m~0.6m,水稻区在晒田 期内 3d~5d 内将地下水位降至 0.4m~0.6m。 (5)农业机械作业对排水要求的排渍深度,一般控制在 0.6m~0.8m。

17

6.1.4 灌溉水质 1、 利用地面水、 地下水或处理后的城市污水与废水作为灌溉水源时, 其水质应符合 《农 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规定。 2、在作物生育期内,灌溉时的灌溉水温与农田地温之差宜小于 10℃。水稻田灌溉水温 宜为 15℃~35℃,利用地下水灌溉农田,应修建晒水池,用于提高灌溉水温。 3、灌区内外农田、城镇及工矿企业排入灌排渠沟的地面水和污水水质必须符合《地面 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规定。 6.1.5 灌溉水利用系数 灌溉渠系水利用,应采取渠道防渗等措施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其设计值见表 6.1.5。 6.1.5 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数
灌区面积(万亩) 渠系水利用系数 30~1 >0.65 <1 >0.75 井灌区 >0.95

注﹕管道水利用系数不低于 0.97;旱作灌区田间水利用系数不低于 0.90;水稻灌区田间水利用系数不 低于 0.95。

6.1.6 沟渠流速 1、为了防止沟渠在运用过程中产生冲刷或淤积现象,保证沟渠的稳定过水能力,沟渠 设计流速要控制在不冲不淤的允许范围内,满足以下条件: υs<υd<υt 式中,υs为渠道的允许不淤流速;υd为渠道的设计流速;υt为渠道的允许不冲流速。 2、为了防止沟渠淤积,υs一般为0.3m/s~0.4m/s。 3、根据不同的土质和材料,沟渠的允许不冲流速υt见表6.1.6。 表 6.1.6 沟渠允许不冲流速υt表
土质和砌护条件 轻壤土 中壤土 重壤土 粘土 土保护层膜料 混凝土衬砌 块(条)石衬砌 卵石衬砌 渠道允许不冲流速υt(m/s) 0.6~0.8 0.65~0.85 0.7~0.9 0.75~0.95 0.45~0.9 5.0~8.0 2.5~5.0 2.0~4.0

6.1.7 沟渠伸缩缝 根据材料不同,合理设置沟渠伸缩缝,具体参见表6.1.7。 表6.1.7 防渗渠道伸缩缝间距
防渗渠道类别 土料 防渗材料和施工情况 灰土,现场浇筑 三合土或四合土,现场浇筑 塑性水泥土,现场浇筑 干硬性水泥土,现场浇筑 沥青混凝土,现场浇筑 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 素混凝土,现场浇筑 纵向伸缩缝间距(m) 4~6 7~9 3~5 4~6 7~9 7~9 4~6

水泥土 沥青混凝土 混凝土

18

素混凝土,预制铺砌 砌石 浆砌石

7~9 只设置沉降缝(5~20)

6.2 水源工程 6.2.1 塘堰 1、工程等级 3 塘堰工程总蓄水容积≤100000m ,塘堰堤坝高≤10m。根据塘堰库容,确定防洪标准和 灌溉标准。 表 6.2.1-1 塘堰等级标准
等级 Ⅰ Ⅱ Ⅲ Ⅳ Ⅴ 库容(m3) 50000~100000 10000~50000 5000~10000 1000~5000 <1000 防洪标准 [重现期(年)] 10 5~10 5~10 5 5 控制面积 (万亩) 2.5~5 0.5~2.5 0.1~0.5 0.002~0.1 <0.002 有效灌溉面积 (万亩) 0.1~0.5 0.02~0.1 0.004~0.02 0.0008~0.004 <0.0008

2、一般规定 塘堰工程由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放水建筑物三部分组成,应按照经济、安全、 合理来确定建设标准。工程规模应根据保证灌溉面积、灌区灌溉设计保证率、水资源的可利 用条件、灌溉用水量和其它用水量等,经调节计算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3、工程布置 (1)地形条件好。位置高、塘堰容量大,自流灌溉面积大,淹没占地少,有适宜建泄 水、放水建筑物位置,工程简单,土石方和配套建筑物少,费用省、用工少。 (2)地质条件好。工程安全可靠,渗漏损失小,能蓄住水。 (3)水源条件好。集水面积大,来水量丰富,无严重污染源、淤积源。 (4)靠近灌区。连接渠道短,输水损失小。 (5)施工、交通及管理方便。附近有合适的筑堰材料,取运材料方便,可利用挖塘堰 土筑塘坝。 (6)行政区划单一,归属权界定清楚。 (7)有人畜用水要求的,尽量靠近村庄,或选择位置顶高处,能自压给水。 4、工程建设 (1)供水量 根据塘堰所管辖的范围和当地的农作物用水标准,合理确定塘、堰的供水标准,蓄水 水量和水位。 (2)挡水建筑物坝体 坝体断面根据坝体高度、填筑材料、坝址的地形和地基条件以及当地的水文、气象、 施工、劳动力等因素,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具体参见表 6.2.1-2。 表 6.2.1-2 塘堰坝体工程设计一般标准
材料 塘堰坝高(m) <3 土石坝 3~6 6~10 浆砌石坝 <3 塘堰坝顶宽(m) 2~4 3~5 4~7 1~2.5 19 迎水面坡率 1.4~1.6 1.5~2.0 1.9~2.5 1.4~1.5 背水面坡率 1.7~2.0 1.8~2.5 2.3~3 1.2~1.3

3~6 6~10 混泥土重力 坝 <3 3~6 6~10

2~4.5 4~6 1~2 2~3 3~4

1.5~1.6 1.6~1.7 0~0.3 0~0.3 0~0.3

1.3~1.4 1.4~1.5 0.5~0.6 0.6~0.7 0.7~0.8

坝高应高于塘堰内正常最高蓄水位 1.0m~1.5m。坝顶宽度由构造、施工和防汛检验条 件确定,应不小于 1.0m。坝坡应根据已选定的坝型和设计规范中提供的有关计算方法确定。 坝体及坝基应有防渗措施和排水措施, 根据已选定的坝型和设计规范中提供的有关计算方法 确定。 (3)泄水建筑物 应能满足 10 年一遇洪水标准的泄洪要求。 (4)放水建筑物 应满足工程项目相应用水要求的供水需求。 6.2.2 小型拦河坝 1、工程等级 3 小型拦河坝工程总蓄水容积≤5000m ,坝长≤15m,坝高≤3m,根据蓄水容积确定防洪 标准和灌溉标准。等级标准参照表6.2.1-1执行。 2、工程布置 小型拦河坝宜采用开敞式溢流坝,一般由溢流坝段、下游消能建筑物组成。工程规模 应根据工程所在河流的地表径流条件、灌溉面积、灌溉用水量、当地建筑材料等,经过经济 比较确定。小型拦河坝的工程重点应考虑以下因素: (1)坝址地质条件好,下游河床及两岸稳固,抗冲能力强。 (2)引水设计高程适宜,灌溉供水量充足,且管理运用灵活、方便。 (3)引水口通畅、稳定,必要时对与其相连的上、下游河(渠)段进行整治。 (4)多泥沙河流上的渠道,采取有效的防沙措施防止推移质泥沙和过量的悬移质泥沙 进入引水渠道。 (5)合理安排灌溉、排洪,使其下泄水流不至冲淘坝基和其它建筑物的基础。 3、工程建设 小型拦河坝应进行稳定分析,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取 1.0~1.05。工程采取侧面引水、正 面排洪排沙,其进水口应位于溢流坝一端或两端的河岸上,可设置进水控制闸门。 (1)供水量 根据工程所在河流的水文条件及当地农作物的用水标准,确定拦蓄水量和水位。 (2)坝体 坝体通常采用混凝土重力坝或浆砌石坝,断面形式为宽顶堰或折线型实用堰。一般坝 体形式及坡率参见表 6.2.2。 表 6.2.2 小型拦河坝坝体形式及坡率
坝体材料 浆砌石坝 塘堰坝高(m) <3 3~5 <3 3~5 迎水面坡率 1.4~1.5 1.5~1.7 0~0.2 0~0.2 背水面坡率 1.2~1.3 1.3~1.5 0.6~0.8 0.6~0.8

重力坝

(4)坝顶宽度
20

折线型实用堰的堰顶宽度为堰前水头的 0.67~2.5 倍, 宽顶堰的堰顶宽度为堰前水头的 2.5~10 倍。 (3)下游消能建筑物 下游应设置护坦或海漫,防止河道冲刷,护坦和海漫的长度为坝高的 5~8 倍。 6.2.3 机井 1、一般规定 (1)机井建设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资源可利用情况进行设计,并进行技术经 济比较后确定。 (2)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 ,应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建井方 案,进行机井工程建设。 (3)供需水量平衡应考虑在不同灌水条件下的作物近期和远期需水量。 (4)灌溉用水量可根据井灌区作物组成,复种指数、作物需水量、降水可利用量等不 同灌水技术资料,按多年平均和不同频率年(P=50%,P=75%,P=95%)分别计算。 (5)地下水质主要对地下水矿化度污染情况作出评价,地下水水质应符合《农田灌溉 水质标准》 。 (6)应避免污染、破坏地下水,保护生态环境。 2、工程布置 (1)机井工程应在水体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并兼顾流域与行政区域之间的关系, 统筹考虑项目区内国民经济近期和远景发展的需要。 (2)优先开采浅层地下水,严格控制开采深层地下水,井位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确定。 (3)水位设计除考虑地下水影响半径外,还应根据灌区规划及单井出水量确定井位的 布设和数量,并尽量与灌渠或管道系统、道路、输电线路相协调。 (4)井群布置,在地下水水力坡度较大的地区,应沿水位线交错布置;地下水水力坡 度较缓处应按梅花形或方格形布置;地下水水量丰富地区,可集中布井,地下水水量较贫乏 地区,可分散布井。 (5)井渠双灌区,井应与渠道平行相间布置。 2 2 2 (6) 水田灌溉区每眼井控制面积宜在 2hm ~8hm , 旱田灌区每眼井控制面积宜在 8hm ~ 2 16hm 。 (7)为方便自流灌溉,井位应布置在井控制范围内高处。 (8)在老井灌区布井,要优先考虑旧井的改造利用,不要轻易废除旧井,以免造成浪 费。 3、工程建设 (1)单井出水量。机井的单井出水量应根据有关公式计算,也可以根据当地抽水试验 和已有地下水井的出水量确定单井出水量,成井后应进行试验抽水,予以校正。 (2)井距的确定。根据水文地质条件提供资料或采用类比确定的地下水影响半径(R) , 井距不得小于 2R,并结合地下水井的出水量、单井控制面积、田块布局等因素确定不同的 井距,旱田区井距一般位 400m~500m,水田区位 200m~400m。 (3)井径的确定。井孔必须保证井管的安装,井径应按设计出水量、施工条件和造价 等因素确定。 井径除应能下入井壁管和滤水管外还应满足围填滤料的要求。 井孔终孔直径较 井管外径大:采用非填砾过滤器时应大于 100mm;大于采用填砾过滤器时,中粗砂含水层中 应大于 200mm;粉、细砂含水层中应大于 300mm。 (4)井深的确定。井深度设计,应根据需水量和拟开采含水层(组、段)的埋深、厚 度、水质、富水性及其出水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一般不超过 20m。 (5)管井结构包括井口、井壁管、过滤器和沉淀管。管井轴线垂直度,即井孔倾斜度。

21

井管必须保证抽水设备的正常工作。泵段以上顶角倾斜在安装长轴深井泵时不得超过 1°, 安装潜水电泵时不得超过 2°。泵段以下每百米顶角倾斜不得超过 2°,方位角不能突变。 (6)井管 井壁管和滤水管根据井深、水质、技术和经济条件等,选用钢管、铸铁管、钢筋混凝 土管、塑料管、混凝土管、无砂混凝土管等管材。各种管材的适宜深度应按表 6.2.3-1 的 规定取值。 表 6.2.3-1 各种管材适宜深度表
管材类型 适宜深度(m) 钢管 >400 铸铁管 200~400 钢筋混凝土管 150~200 塑料管 ≤150 混凝土管 ≤100 无砂混凝土管 ≤100

(7)过滤器 过滤器根据含水层岩性进行选择,各种过滤器的适用条件及适用管材见表 6.2.3-2。 表 6.2.3-2 各种过滤器的适用条件及适用管材表
过滤器结构类型 穿孔过滤器 缠丝过滤器 填砾过滤器 无砂混泥土过滤器 竹笼过滤器 桥式过滤器 非填砾过滤器 穿孔过滤器 缠丝过滤器 砾石、卵石 粗砂、砾石、卵石 钢管、铸铁管、钢筋混泥 土管、塑料管 各种岩性 钢管、铸铁管、钢筋混泥 土管、 塑料管、 混泥土管、 无砂混泥土管 适用的含水层岩性 适用管材

(8)沉淀管(孔)长度,根据井深和含水层岩性确定。松散地层中的管井,浅井为 2m~ 4m,深井为 4~8m。基岩中的管井一般为 2m~4m。 (9)井泵配套 井用水泵应按地下水位的埋深选择水泵类型。当机井动水位埋深在允许吸程范围内时, 宜选用卧式离心泵;机井动水位埋深大于 8m 时,宜选用潜水电泵或长轴深井泵。 水泵流量可根据试验抽水时测定的机井出水量选定。 水泵扬程应根据机井动水位的埋深和输水要求选定。 应使流量、 扬程在水泵高效区对应 的范围之内;安装深度必须满足水泵的最小淹没深度,不发生气蚀和超载运行。 井泵配合间隙, 应根据泵体的最大外径与泵体入井部分的井管最小内径之差值选定。 对 金属井管,其差值不得小于 50mm;非金属井管,其差值不得小于 100mm。 (10)泵机配套 动力机功率应根据水泵轴功率,且在动力机额定功率之内合理选配。动力备用系数:电 动机可采用 1.1~1.3,柴油机可采用 1.2~1.4。 动力机和水泵的转向、转速应相互适应,当其额定转速之差值不超过 2%时,可直接传 动,否则应采取间接传动。 (11)管路及其附件应按水泵的规格选配,管道连接应方便可靠,管路尽量避免迂回弯 转。管路直径应合理管内水流速度不宜过大。一般进水管内流速应为 0.5m/s~1.0m/s,出 水管内流速应不大于 2.5m/s。 (12)井台和井房 井台应高出井口地面,其高度能防止雨水、污水流入井内;泵座尺寸应根据选配的水泵 类型确定,严禁将泵座直接座落在井壁管上。 井房结构及尺寸,应便于机泵安装、机井清淤维修和管理,并考虑通风采光。房外机井
22

应加井盖。 6.2.4 小型集雨设施 小型集雨设施灌溉供水量应根据项目区农作物、树、草的需水特性和可能集蓄的雨水 量,采用非充分灌溉的原理,确定补充灌溉的次数及每次补灌量。缺乏资料时灌水次数和每 次灌水定额可按表 6.2.4-1 的规定取值。 表 6.2.4-1 不同作物集雨灌溉次数和定额
作物 灌水方式 坐水种 点灌 玉米等旱田作物 地膜穴水 注入灌 滴灌 地膜沟灌 滴灌 一季蔬菜 微喷灌 点灌 滴灌 果树 小管出水灌 微喷灌 点灌(穴灌) 一季水稻 “薄浅湿晒”和控制灌溉 不同降雨量的灌水次数 250mm~500mm 1 2~3 1~2 2~3 1~2 5~8 5~8 5~8 2~5 2~5 2~5 2~5 - >500mm 1 2~3 1~2 1~2 2~3 6~10 6~10 8~12 3~6 3~6 3~6 3~6 6~9 灌水定额(m2/hm2) 45~75 75~90 45~90 30~60 150~225 120~180 150~180 75~90 120~150 150~225 150~180 150~180 300~400

小型集雨设施供水保证率应按表 6.2.4-2 的规定取值。 表 6.2.4-2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供水保证率
供水项目 保证率(%) 居民生活用水 90 集雨灌溉 50~75 畜禽养殖 75 小型加工业 75~90

1、蓄水池 (1)一般规定 蓄水池是旱作区点灌的重要水源之一。蓄水池容积应根据需水量和来水量平衡计算, 3 3 当集雨面来水量不足时,可考虑其它水源补充,宜控制在 50m ~1000m 之间,丘陵地区宜在 3 3 400m 以下,山地地区宜在 200m 以下。 (2)工程布置 ①蓄水池的布置应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综合考虑集流、灌溉、土质环境保护等条件。 ②选择降水后能形成地表径流且有一定的集水面积的地方。一般宜布设在坡面局部低 凹或垭口处,与排水沟或排水型截水沟的终端相连,以容蓄坡面排水。 ③布置在引水、取水都比较方便的位置。 ④布置在土质条件较好的地方,避免在山洪沟边、陡坡、陷穴等地建设。 (3)工程建设 ①根据当地地形和总容量,分别确定池的形状、面积、深度和周边角度。宜多采用圆 形,其次为方形和不规则形。 ②蓄水池进口、出口应与灌排沟渠相连。进口前应设沉沙凼。 ③池壁常采用条石、块石、砖浆砌结构及混凝土结构,浆砌水泥砂浆一般采用 M7.5~
23

M10,混凝土采用 C15~C20。 ④池底在挖方区、沉降区、结构松散区等不坚实地基上的,应采用钢筋混泥土现浇。 ⑤混凝土池壁结构抗拉强度安全系数取 2.5,抗剪强度安全系数取 1.55,浆砌砖、石池 壁结构抗拉及抗剪强度安全系数取 3.3。 ⑥水池内应设置梯步,开敞式水池应设护栏,护栏应有足够强度,高度不小于 1.1m。 3 ⑦蓄水池工程必须进行防渗处理。容积在 200m 以上的蓄水池应设置伸缩缝。 2、水窖 (1)一般规定 ①水窖主要为当地居民提供生活用水。 3 3 ②水窖容积宜控制 30m ~100m 之间。水窖分井式水窖和窑式水窖两类。 ③应根据项目区人口数量、每年人均需水量、总需水量,扣除其他水源(如山丘间泉水 利用等)可供水量,取当地有代表性的单窖容量算出所需水窖数量。 (2)水窖布置 ①水窖一般布设在村旁、路旁、有足够地表径流来源的地方。窖址应有深厚坚实的土 层,距沟头、沟边 20m 以上,距大树根 10m 以上。石质山区的水窖,应修在不透水的基岩上。 3 3 ②一般来水量不大的路旁,修井式水窖,单窖容量宜为 30m ~50m 。 ③在路旁有土质坚实的崖坎、且要求蓄水量较大的地方,修窑式水窖,单窖容量宜为 3 3 50m ~100m 。 ④在降雨量年际变化很大的地区,适当增加水窖数量,以备多雨年蓄水供少雨年使用。 (3)水窖设计 ①井式水窖设计 窖体由窖筒、旱窖、水窖三部分组成。窖筒(上接地面窖口,供取水用)直径 0.6m~ 0.7m,深 1.5m~2m;旱窖(不蓄水部分)上部与窖筒相连,深 2m~3m;直径向下逐步放大, 到散盘处直径 3m~4m;水窖(蓄水部分)深 3m~5m,从散盘处向下,直径逐步缩小,到底 部直径 2m~3m。 地面建筑物由窖口、沉沙凼、进水管三部分组成。窖口直径 0.6m~0.7m,用砖或石砌 成, 高出地 0.3m~0.5m; 沉沙凼位于来水方向路旁, 距窖口 4m~6m, 池体成矩形, 长宽 2m~ 3m,深 1m~2m,四周坡比 1﹕1;进水管宜为圆形,直径 0.2m~0.3m,在沉沙凼从地表向下 深约 2/3 处,以 1﹕1 坡度向下与旱窖相连。 ②窑式水窖设计 窖体由水窑、窑顶、窑门三部分组成。水窑(蓄水部分)深 3m~4m,长 8m~10m,断面 为上宽下窄的梯形,上部宽 3m~4m,两侧坡比为 8﹕1;窑顶(不蓄水部分)长度与水窑一 致,半圆拱形断面,直径 3m~4m,与水窑上部宽度一致(有的窑式水窖在窑顶中部留圆形 取水井筒,直径 0.6m~0.7m,深度随崖坎高度而异,从窑顶上通地面取水口) ;窑门下部梯 形断面,尺寸与水窑部分一致,由浆砌料石制成,厚 0.6m~0.8m,密封不漏水。在离地面 约 0.5m 处埋一水管,外装龙头,可自由放水。上部半圆形断面,尺寸与窑顶部分一致,由 木板(或其他材料)作成。 地面部分由取水口、沉沙凼、进水管三部组成,可参照井式水窖的设计,沉沙凼的尺寸 应根据来水量适当放大。 6.3 输水工程 6.3.1 明渠 1、工程等级 灌溉渠道的级别应根据灌溉流量的大小,按表 6.1.1-4 确定。对于灌排两用的渠道工 程,当按灌溉和排水流量分属两个不同工程级别时,应按其中较高的级别确定。

24

输水渠道应依干渠、支渠、斗渠、农渠顺序设置固定渠道。灌溉渠道系统不宜越级设置 渠道。 2、一般规定 (1)灌溉设计保证率应根据水文气象、水土资源、作物组成、灌区规模、灌水方法及 经济效益因素,可按照表 6.1.2 确定。 (2)作物灌水延续时间应根据当地作物品种、灌水条件、灌区规模与水源条件以及前 茬作物收割期等因素确定。 (3)渠系水利用,应采取渠道防渗等措施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其取值参见表 6.1.5。 (4)渠道净宽不宜>1m。 3、工程布置 渠道系统布置应符合灌区总体设计和灌溉标准要求,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l)各级渠道应选择在各自控制范围内陆势较高地带。 (2)渠系应避免通过风化破碎的岩层、可能产生滑坡及其它地质条件不良的地段。 (3)渠线宜短而直,并应利于机耕,避免深挖、高填和穿越居民点、村庄。 (4)渠道系统不宜越级设置渠道,末级渠道应通至每一块田,各级渠道控制面积、间 距按表 6.3.1-1 确定。 表 6.3.1-1 渠道控制指标
工程类别 干渠 支渠 斗渠 农渠 注:干渠、支渠、斗渠为推荐值。 控制面积(hm ) 1000~600 600~200 200~50 <50
2

长度(m) 10000~5000 5000~3000 3000~1500 1500~100

间距(m) 5000~3000 3000~1500 1500~500 500~100

(5)井渠结合灌区不宜在同一地块布置自流与提水配套灌溉渠道系统。 4、工程建设 (1)干渠、支渠应按续灌方式设计,斗渠、农渠应按轮灌方式设计。轮灌组数宜取 2~ 3 组,各轮灌组的供水量宜协调一致。 (2)续灌渠道应按设计流量、加大流量和最小流量进行水力计算。轮灌渠道可只按设 计流量进行水力计算。 (3)续灌渠道加大流量的加大百分数,可按表 6.3.1-2 采用。由泵站供水的续灌渠道 加大流量应为包括备用机组在内的全部装机流量。 表 6.3.1-2 续灌渠道加大流量的加大百分数
设计流量(m3/s) 加大百分数(%) <1 35~30 1~5 30~25 5~20 25~20

(4)续灌渠道的最小流量不宜小于设计流量的 40%,相应的最小水渠不宜小于设计水 深的 70%。 (5)渠道的纵横断面设计应保证设计输水能力、边坡稳定和水流安全通畅,各渠道之 间和渠道各分段之间以及重要建筑物上、 下游水面平顺衔接, 末级渠道放水口的水位高出平 整后田间进水端不少于 10cm。 (6)渠底比降应根据渠道沿线地形、地质条件,设计流量和含沙量等因素,通过计算 分析确定。 (7)渠道横断面应根据灌溉面积,沿线地形、地质条件以及边坡稳定的需要和衬砌等 因素,按接近水力最佳断面进行设计。渠道宜采用矩形、梯形断面。矩形渠道横断面中,渠
25

底净宽(b)与净深(h)可参照表 6.3.1-3 执行。 表 6.3.1-3 渠道净宽与净深取值表 净宽(m) b<0.4 0.4~0.6 0.6~0.8 0.8~1 h=b/2+a 净深(m) a(系数) 0.2~0.3 0.3~0.4 0.4~0.5 0.5~0.6

(8)各级渠道进口的设计水位,应从水源引水高程自上而下和以灌区控制点高程自下 而上逐级推求,并计入沿程水头损失和各种建筑物的局部水头损失,反复调整确定。 (9)根据当地生活、生产习性,在支渠、斗渠部位按一定距离设置生活、生产码头。 5、渠道防渗衬砌 渠道防渗衬砌设计,应符合《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规定。 (l)土壤渗漏量大,渠系水利用系数不符合表 6.1.5 的规定,以及水资源紧缺地区或 有特殊要求的渠道,均应进行防渗衬砌。 (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渠道防渗衬砌以斗、农渠为主,灌区末级固定渠道以下可不 进行衬砌。渠道防渗村砌结构厚度,可按表 6.3.1-4 的规定确定。 表 6.3.1-4 渠道防渗衬砌适宜厚度
防渗衬砌结构类型 土料 水泥土 粘土(夯实) 灰土、三合土 水泥土 干砌卵石(挂淤) 砾石 浆砌块石 浆砌料石 浆砌石板 塑料薄膜 埋铺式模料(土料保护层) 膜料下垫层(粘土、沙、灰土) 膜料上土料保护层(夯实) 沥青砼 现场浇筑 预制铺砌 现场浇筑(未配置钢筋) 混凝土 现场浇筑(配置钢筋) 预制铺砌 喷射法施工 砌砖 水泥砂浆砌砖,面层水泥砂浆抹面 适宜厚度(cm) ≥35 15~25 8~10 15~40 20~40 20~30 >5 0.018~0.022 3~5 40~60 15~25 5~10 10~20 10~15 5~10 5~10 12~24

(3)现场浇筑的混凝土防渗衬砌结构,应每隔 5m~8m 设一道纵向伸缩缝,伸缩缝宽度 不宜小于 1.5cm。缝内应采用能适应结构变形,粘结力强、防渗性能良好的填料,必要时可 埋设塑料止水带或橡胶止水带。 (4)渠道衬砌结构的横断面应与渠道横断面协调一致。 6.3.2 管道 1、一般规定

26

管道输水工程由水源与取水工程、输配水管网系统、田间灌水系统三部分组成,管道输 水水利用系数不应小于 0.97。 2、工程布置 灌溉管道系统可根据地形、水源和用户用水的情况,采用环状管网或树枝状管网,其布 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管道应短而直,水头损失小,总费用省和管理运行方便。 (2)各用水单位应设置独立的配水口。配水口的位置,给水栓的形式和规格尺寸,必 须与相应的灌溉方法和移动管道连接方式一致。 (3)管道应布置在坚实的地基上,避开填方区和可能产生滑坡或受山洪威胁的地带。 (4)地形复杂处可采用变管坡布置。管道中心线敷设最大纵坡不宜大于 1﹕1.5,倾角 应小于或等于土壤的内摩擦角。 (5)管网压力分布差异较大时,可结合地形条件进行压力分区,采用不同压力等级的 管材和不同的灌溉方式。 (6)如管道纵向拐弯处可能产生真空,应留出 2m~3m 水头的余压。 (7)固定管道宜埋在地下,易损管材必须埋在地下。埋深应不小于 60cm。 (8)铺设在地面上直径不大于 l00mm 的固定管道,应在拐弯处设置镇墩。尺寸应通过 计算确定,岩基上镇墩应加锚杆。两个镇墩之间的管道应设置伸缩节或柔性接头。 (9)铺设在松软地基或有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地段的刚性管道对管基应进行处理。 (10)各级管道进口必须设置节制阀,分水口较多的输配水管道,每隔 3~5 个分水口 应设置一个节制阀,管道最低处应设置排水阀。 (11)应根据水力特性,在相应位置设进、排气阀或水锤防护装置。 (12)应设置压力、流量计量装置。 3、工程建设 (1)管道流量 系统进口设计流量应根据全系统同时工作的各配水口所需设计流量之和确定, 设计压力 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2)管径 管径应由管道水力计算确定,管道设计流速应控制在经济流速 0.9m/s~1.5m/s,超出 此范围时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3)管材选择 ①所选管材的工作压力应大于或等于灌溉管道系统分区或分段的设计工作压力。 ②固定管道宜优先选用硬塑料管、钢丝网水泥管或钢筋砼管,选用钢管、铸铁管时,应 进行防腐蚀处理。 ③所选管材外形、规格、尺寸、公差配合和技术性能指标,以及管材使用年限必须符合 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④所选管材必须经国家计量认证的质检机构抽检合格。 (4)干管起点压力水头应根据管网中各支路的水力计算确定。 (5)管件按管材长度规格和各供水点的要求确定。 6.3.3 地面灌溉 1、灌水沟畦要素宜通过分区专门试验或采用试验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也可 根据当地或邻近地区的实践经验确定。 2、旱作灌水沟的长度、比降和入沟流量可按表 6.3.3-1 确定。灌水沟间距应与采取的 沟灌作物行距一致。 表 6.3.3-1 灌水沟要素

27

土壤透水性(m/h)

沟长(m) 50~100

沟底比降 >1/200 1/200~1/500 <1/500 >1/200 1/200~1/500 <1/500 >1/200 1/200~1/500 <1/500

入沟流量(L/s) 0.7~1.0 0.7~1.0 1.0~1.5 0.4~0.6 0.6~0.8 0.6~1.0 0.2~0.4 0.3~0.5 0.4~0.6

强(<0.15)

40~60 30~40 70~100

中(0.10~0.15)

60~90 40~80 90~150

弱(<0.10)

80~100 60~80

3、旱作灌水畦长度、比降和单宽流量可按表 6.3.3-2 确定。畦田不应有横坡,宽度应 为农业机具宽度的整倍数,且不宜大于 4m。 表 6.3.3-2 灌水畦要素
土壤透水性(m/h) 畦长(m) 60~100 强(>0.15) 50~70 40~60 80~120 中(0.10~0.15) 70~100 50~70 100~150 弱(<0.10) 80~100 70~90 畦田比降 >1/200 1/200~1/500 <1/500 >1/200 1/200~1/500 <1/500 >1/200 1/200~1/500 <1/500 单宽流量(L/s) 3~6 5~6 5~8 3~5 3~6 4~7 3~4 3~4 4~5

4、田间水利用系数应达到 0.90 以上,灌水供需比和灌水均匀系数应达到 0.85 以上。 6.4 喷微灌工程 节水灌溉工程应符合当地农业区划和农田水利规划的要求, 并与农村发展规划协调。 采 取的节水技术应与农作物品种、栽培技术相结合。 喷灌区、微喷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不应低于 0.85。 在工程布置前,应首先进行实地勘查,了解喷、微灌区的位置、地形、水源、气候、农 业、土壤等情况,结合当地地形、作物、经济发展等综合考虑。 6.4.1 喷灌 1、一般规定 (1)喷灌工程灌溉设计保证率应符合表 6.1.2 规定,灌溉水利用系数不低于 0.85。灌 溉水质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 (2)灌水定额、灌水周期和灌水次数应根据当地试验资料或通过实地调查确定,也可 以通过《喷灌工程技术规范》所列公式计算。 (3)喷灌工程设计流量、设计水头、管道水力学计算应按《喷灌工程技术规范》要求 进行计算,固定喷灌管材宜选择 PVC 或镀锌钢管,地面移动管道宜选择带快速接头的 PE 管 或涂塑软管。 2、工程布置 (1)喷灌主要用于果树、蔬菜、草坪、花卉、经济作物灌溉,大田作物很少应用,可 作为示范性建设。 (2)适用的喷灌系统有中、低压固定、半固定管道式喷灌系统,自压式喷灌系统,移
28

动手推(抬)式和小型拖拉机悬挂式喷灌机组。喷洒设备除喷头外,还有喷灌带。 (3)喷灌系统管道布置应使总长度最短,尽快分散流量。在平原区布置喷灌系统,尽 量使水井位于地块中部,可减少管道长度,节约投资。丘陵地区布置喷灌系统,一般应使干 管沿主坡方向布置,支管平行于等高线布置,管网的布置宜呈树枝状形式。 (4)在喷灌次数较多,经济效益好的蔬菜、果园等种植区,可以选择固定式管道喷灌 系统。大田作物一般采用半固定式或机组式喷灌系统。 3、工程建设 (1)喷灌应满足均匀度要求,不得漏喷,不得产生地表径流。 (2)喷灌雾化指标应满足农作物要求。 (3)管道式喷灌系统应有控制量测设备和安全保护装置。 (4)中心支轴式、平移式和绞盘式喷灌机应保证运行安全可靠。 2 2 (5)轻型和小型移动式喷灌机组单机控制面积以 3hm 和 6hm 为宜。 6.4.2 微灌 1、一般规定 (1)微灌工程灌溉设计保证率应符合表 6.1.2 规定,灌溉水利用系数不低于 0.90。灌 溉水质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 (2)灌水定额、灌水周期和灌水次数应根据当地试验资料或通过实地调查确定,也可 以通过《微灌工程技术规范》所列公式计算。 (3)微灌工程设计流量、设计水头、管道水力学计算应按《微灌工程技术规范》所列 公式计算,固定微喷灌管材宜选择 PVC 或镀锌钢管,地面移动管道宜选择带快速接头的 PE 管或涂塑软管。滴灌管材以 PE 管为主。 2、工程布置 (1)微灌主要适用于干旱缺水地区果园、苗圃、蔬菜、花卉、经济作物、温室和大棚 灌溉。 (2)微灌系统包括微喷灌系统和滴灌系统,微喷灌系统包括微喷灌和涌泉灌(小管出 流) ,滴灌系统只适用于清洁的井、泉水源。 (3)微灌系统首部枢纽宜与水源工程相结合,输配水管道应沿地势较高位置布置,一 般分干、支、毛三级管道。支管垂直于作物种植行布置,毛管顺作物种植行布置,滴灌宜一 行作物布置一条毛管,微喷灌一条毛管可控制若干行作物,管道总长度力求最短,尽量少穿 其它障碍物。 (4)微灌系统的输配水管网一般分为干、支、毛三级管道。在平原地区,毛管与垄沟方 向一致;在山区、丘陵地区,干管多沿山脊或在较高位置平行于等高线布置,支管垂直于等 高线布置,毛管平行于等高线并沿支管两侧对称布置。 3、工程建设 (1)微灌用水必须经过严格过滤净化处理。 (2)灌溉时应满足均匀要求,不得产生地表径流。 (3)应安装控制量测设备和安全保护装置。 3 2 (4)条播作物移动式滴灌系统灌水毛管用量不应少于 900m /hm 。 6.5 排水工程 6.5.1 明沟排水 1、一般规定 (1)明沟排水系统的设置应与灌溉渠系相对应,可依干沟、支沟、斗沟、农沟顺序设 置固定沟道。 根据排水区的形状和面积大小以及负担的义务, 沟道的级数可适当增减, 在涝、 溃严重地区可增设毛沟、盲沟、鼠道等各种临时性辅助排水措施。各级沟道控制面积、间距

29

按表 6.5.1-1 确定。 表 6.5.1-1
项目名称 干沟 支沟 斗沟 农沟 注:干沟、支沟、斗沟为推荐值。 1000~600 600~200 200~50 <50

明沟控制面积和间距
长度(m) 10000~5000 5000~3000 3000~1500 1500~100 间距(m) 5000~3000 3000~1500 1500~500 500~100

控制面积(hm2)

(2)明沟净宽宜为 0.3m~1m。 2、工程布置 排水明沟应结合灌溉渠系和田间道路进行布置, 在地形平坦的地区宜采用与灌溉渠道相 同的双向排水形式,在丘陵山区宜采用与灌溉渠道相邻的单向排水形式。 (1)各级排水明沟应根据地形条件,按照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就近排泄、实现自流 的原则。 (2)各级排水明沟原则上应沿低洼积水线布设,并尽量利用天然河沟。 (3)支、斗、农沟宜相互垂直连接。 (4)各级排水明沟的线路应选取在有利沟坡稳定的土质地带,若必须通过不稳定土质 地带时,应采取沟坡防塌措施。 (5)当地形坡度大于 5%时,末级固定沟宜大体上沿地形等高线布设。 3、工程建设 (1)排水沟流量和校核流量应根据排水模数、排水面积、汇流历时以及对地下水位控 制要求等确定。为防止流速过大造成排水沟冲蚀,流水过小造成淤积,排水沟流速宜取 0.3m/s~5.0m/s。 (2)排水沟纵、横断面应保证设计排水能力,排水沟设计水位宜低于地面(或堤顶) 不少于 0.1m,干、支、斗沟应按分段流量设计断面;排水沟分段处以及重要建筑物上、下 游水面应平顺衔接,下一级沟道的设计水位宜低于上一级沟道 0.1m~0.2m;正常运行时不 应发生冲刷、淤积和边坡坍塌等情况;土质排水沟宜采用梯形或复式断面,石质排水沟可采 用矩形断面。矩形横断面净宽、净深可参照表 6.3.1-3 执行。 (3)末级固定排水沟的深度和间距,应根据当地机耕作业、农作物对地下水位的要求 和自然经济条件, 经综合分析确定。 用于排泄的末级固定排水沟深度和间距宜通过田间试验 确定,无试验资料时,可按表 6.5.1-2 确定。 表 6.5.1-2 末级固定排水沟深度和间距
末级固定排水沟深度(m) 0.2~0.3 0.3~0.4 0.4~0.5 0.5~0.6 排水沟间距(m) 粘土、重壤土 7~15 15~25 25~35 35~50 中壤土 15~25 25~35 35~50 50~75 轻壤土、沙壤土 25~35 35~50 50~75 -

(4)排水出口设计水位应高于承泄区周期或同频水位。 (5)排水沟道防冲衬砌以斗、农沟为主,灌区末级固定沟道以下不进行衬砌。排水沟 道可不进行防渗处理。防冲衬砌结构厚度可参照按表 6.3.1-4 的规定进行确定。 6.5.2 暗沟(管)排水 1、一般规定
30

(1)在平坝、丘陵下湿田集中的地区,可采用暗管(沟)排水。田间暗管(沟)排水 工程一般由吸水管、集水管(沟)附属建筑物和排水出路组成。 (2)暗管排水系统的分级与管道类型、规格等,应根据排水规模、生产发展水平、地 形、土质、管材来源、运输和敷设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管材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 标准的规定。 (3)田间暗管排水工程的排水出路通常为明沟系统,应保证其排水通畅和沟道稳定, 在进入明沟处宜采取防冲措施。 2、工程布置 (1)田间末级排水暗管应有足够吸聚地下水能力,其管线平面布置相互平行,与地下 水流动方向夹角不小于 40°,集水管与吸水管的管线夹角不应小于 30°。 (2)地形平坦区吸水管布设在集水管(沟)两侧呈正交或斜交的形式,在缓坡地区利 用灌排相邻的排水沟为集水沟时,宜采用吸水管布设在集水沟一侧呈正交或斜交的形式。 (3)平坝区的吸水管宜采用等间距 15m~25m 布设,并与地下水流向垂直或斜交。 (4)冲垅田内的吸水管宜沿地形等高线、等间距 10m~20m 布设,集水沟应视地形条件 可在农田中部或环田布设。 (5)集水管宜顺地面坡度布置,出水口宜采用自排方式。排水出口受承汇区或排水沟 水位顶托时,应设闸或泵站排水。 (6)田块内有泉水影响时,应首先查明泉眼位置和水量,设置导泉暗管(涵) ,把泉水 直接导入集水管(沟) 。必要时应在泉眼处设置反滤暗井,并与导泉暗管连通,然后再根据 需要布设田间吸水管。 (7)检查井一般应设置在管道交接处、管路转角和比降突变处,以及穿越沟、渠、路 的两侧或下游一侧。当管道较长时,每隔 200m~300m 也应设置一个检查井。 (8)水田或水旱轮作地区的吸水管出口为明沟时,通常应按调控排水要求逐条或多条 联合设置控制口门。对于地形平坦和作物种类相同的地段,宜在集水管(沟)出口设闸进行 分区排水控制。 (9)吸水管的起始端,距灌溉渠道不宜小于 3m。吸水管应具有良好的吸聚地下水流和 输水能力;集水管(沟)应能及时汇集并排泄吸水管的来水。 3、工程建设 (1)吸水管和集水管内径 吸水管实际选用的内径不得小于 50mm。集水管实际选用的内径不得小于 80mm。吸水 管宜采用统一内径,集水管可根据情况分段采用不同的内径。 (2)排水管道的比降 排水管道比降(i)应满足管内最小流速不低于 0.3m/s 的要求,当管内径 d≤100mm 时, i 可取 1/300~l/600;d>l00mm 时,i 可取 l/1000~1/1500,地形平坦地区吸水管首末端高差 不宜大于 0.4m。如比降不符合上述规定时,可适当缩短吸水管长度。 (3)暗管埋深与间距 ①吸水管埋深应采用允许排水历时内要求达到的地下水位埋深与剩余水头之和, 剩余水 头一般取0.2m左右。 ②吸水管间距宜通过田间试验确定, 也可通过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程》 内公式计算, 经综合分析确定。无试验资料时,可按表 6.5.2 确定。 表 6.5.2 吸水管埋深和间距
吸水管埋深 0.8~1 吸水管间距 粘土、重壤土 6~8 中壤土 8~10 轻壤土、沙土 10~12

31

1~1.2 1.2~1.5 >1.5

8~10 10~12 12~15

10~12 12~15 15~20

12~15 15~20 20~30

(4)排水管材 通常可采用竹管、瓦管、陶土管、混凝土管和水泥管等。也可采用光滑硬塑料管和双螺 旋波纹塑料管两种塑料管。 (5)滤水层 ①管壁进水的暗管,在整个管周围做滤水层;由接头缝隙进水的暗管,仅在接头处做滤 水层。 ②滤料可用秸秆、锯末、稻草、稻壳、棕皮、煤渣、粗砂、砾石和小卵石等。 ③外包滤料的渗透系数应比周围土壤大 10 倍以上。 ④外包滤料的厚度可根据当地实践经验选取。 散铺外包滤料的压实厚度, 在土壤淤积倾 向较重的地区,不宜小于 8cm;在土壤淤积倾向较轻的地区,宜为 4cm~6cm;在土壤无淤积 倾向的地区,可小于 4cm。 (6)检修井 ①检修井间距不宜小于 50m,井径不宜小于 80cm,井的上一级管底应高于下一级管顶 10cm,井内应预留 30cm~50cm 的沉沙深度。 ②明式检修井顶部应加盖保护,暗式检修井顶部覆土厚度不宜小于 50cm。 6.6 渠系建筑物工程 1、水闸、渡槽、倒虹吸、涵洞、跌水与陡坡等灌排建筑物的级别可按表 6.1.1-4 确定。 2、灌排建筑物的防洪标准一般为 10 年一遇。 6.6.1 水闸 1、工程布置 水闸是控制流量和调节水位的重要建筑物,应慎重考虑其布置。 (1)水闸应尽可能选择在地质条件好,土质均匀、密实、压缩性小的天然地基上。 (2)水流条件好,闸的位置应使进闸和出闸水流比较均匀和平顺。 (3)水闸布置附近应具有较好的施工导流条件,并有足够的施工场地和有利的交通运 输条件。 (4)水闸的布置宜便于管理运行和防洪抢险,同时尽量结合交通道路布置。 2、工程建设 (1)在灌溉渠道轮灌组分界处或渠道断面变化较大的地点应设节制闸,在分水渠道的 进口处应设分水闸,在干、支渠末端应设退水闸,在排水沟出口段应设排水闸。 (2)节制闸 ①闸室结构宜采用开敞式。 ②闸底槛顶宜与渠底齐平或稍高于渠底。 ③闸孔设计过水断面积宜与渠道过水断面积相适应。 ④闸孔数较少时宜选用奇数孔。 (3)分水闸 ①单股分水闸的分水角宜取 60°~90°,双股分水闸的分水角宜对称相等,多股分水 闸的分水角可因地制宜确定。 ②闸室结构可采用开敞式或封闭式。 ③闸室进口不应凸入上级渠道。 ④闸前设计水位宜按分水比例,采用比上级渠道设计流量相应水位略低的水位。
32

⑤闸底槛顶宜与上级渠底齐平或稍高于上级渠底,多泥砂渠道上应高于上级渠底。 (4)泄水闸 ①闸的中心线与渠道中心线的夹角宜取 60°~90°。 ②闸室结构可采用开敞式或封闭式。 (5)退(排)水闸设计 ①闸中心线宜与渠道(排水沟)中心线重合。 ②闸室结构宜采用开敞式。 ③闸底槛顶宜与渠道(排水沟)底齐平或稍低于渠道(排水沟)底。 ④闸孔设计过水断面积应与渠道(排水沟)过水断面积相适应。 (6)节制闸、分水闸、泄水闸、退(排)水闸均应设消能防冲设施。 6.6.2 渡槽 1、一般规定 (1)沟渠跨越河流、沟渠、洼地、道路,采用其它类型建筑物不适宜时,可选用渡槽。 (2)渡槽总跨度不宜超过 15m,净空高度不宜超过 6m。 2、工程布置 (1)渡槽长度较短,地质条件较好,工程量省。 (2)进、出水口水流顺畅,运用管理方便。 (3)槽身起、止点宜在挖方渠道上。 (4)有利于进、出口及槽跨结构的布置。 (5)交叉点河床稳定、水流顺直。 (6)地形有利、施工方便。 2、渡槽的设计 (1)渡槽可采用梁式渡槽和拱式渡槽。 (2)渡槽的过水能力应根据灌溉的需求进行水力计算。 (3)渡槽的上下游渐变段可采用扭曲面和八字墙形式,使水流平顺。 (4)渡槽轴线应短而直,进、出口应与上、下渠道平顺连接。 (5)渡槽进、出口应设渐变段,渐变段长度可分别取渠道与渡槽水面宽度差的 1.5~2 倍和 2.5~3 倍。 (6)渡槽槽身横断面宜采用矩形或 U 型,个别的也可采用梯形断面。槽身过水断面的 平均流速宜控制为 1.0m/s~2.0m/s。 (7)梁式渡槽满槽时槽内水深与水面宽的比值:矩形断面可取 0.6~0.8,U 形断面可 取 0.7~0.9,拱式渡槽可适当减小。 (8)矩形断面渡槽槽顶超高可取槽内水深的 1/12 加 5cm;U 型断面渡槽槽顶超高可取 槽身直径的 1/10。 (9)在槽身与上、下游渠道连接处,梁式渡槽各节之间和拱式渡槽各跨桥墩顶部,均 应设伸缩缝。伸缩缝内应设防渗止水,防渗止水可选用埋入式、压板式和套环式,材料可选 用铜片、橡胶带或聚氯乙稀塑料等。 (10)渡槽基础应承压力较好,一般使用砌石或混凝土做基础;淤泥和软土地基,可用 桩基础。 (11)槽身支座常采用平面钢板支座。支座的上、下座板采用 25mm~30mm 的钢板制作, 应刨光接触面并涂以石磨,以减少摩擦和防锈。简支式多跨渡槽在连接处应注意设置止水。 (12)槽身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混结构,槽墩可选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石结构。 (13)渡槽与田间道桥结合时,槽身布置应满足田间道桥的要求。渡槽跨越河流、道路 时,槽下净空应满足行洪、道路交通的要求。

33

6.6.3 倒虹吸 1、工程布置 (1)沟渠穿越河流、沟渠、洼地、道路,采用其它类型建筑物不适宜时,可选用倒虹 吸。 (2)倒虹吸轴线在平面上的投影宜为直线,并宜与河流、沟渠、道路中心线正交,进、 出口应与上、下游渠道平顺连接。 (3)倒虹吸宜设在地形较缓处,应避免通过可能产生滑坡、崩塌及地质条件不良地段。 (4)倒虹吸可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和穿越河流、沟渠、道路的具体情况等,选用地埋 式或桥式。地埋式倒虹吸宜埋入地面以下 0.5m~0.8m;穿越河流时,宜埋入设计洪水冲刷 线 0.8m 以下;穿越沟渠、道路时,宜埋入沟渠底面或道路路面以下 lm 以上。桥式倒虹吸的 桥下净空和桥面应满足河流行洪、道路交通的要求。 2、工程建设 (1)倒虹吸横断面宜采用圆形,在流量大、水头小的平坝地区,特别是穿越道路的倒 虹吸,也可采用矩形断面。 (2)倒虹吸可根据流量、水头、建筑材料和施工条件,选用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 钢套筒混凝土管、玻璃钢管或钢管等。 (3)倒虹吸的上下游水位差应大于 0.2m,进、出口的渐变段长度可分别为上、下游渠 道设计水深的 3~5 倍和 4~6 倍。倒虹吸出水口应与下游渠道平顺连接。 (4)倒虹吸通过设计流量时,断面平均流速应根据上、下游允许水头损失,水流含沙 量及其颗粒组成,以及防止管内产生淤积等因素确定,且宜控制在 1.5m/s~2.5m/s。 (5)现浇钢筋混凝土倒虹吸的分节应根据地基、施工、温度等条件确定。各节之间以 及首、末节与进、出口连接处应设伸缩沉降缝,土基上缝距宜取 15m~20m,岩基上缝距取 10m~15m,缝内应设防渗止水。 (6)倒虹吸管座可采用分层夯实的碎石、三合土或素土管床。 (7)倒虹吸进口段应设闸门和拦污、拦沙设施,闸门后应设通气孔(管)。倒虹吸转折 处和最低处,应分别设排气阀和排污孔。每隔 20m~50m 应设检修孔,必要时出口应设沉沙 凼、冲沙设施,在转折处应设镇墩。 6.6.4 农桥 1、一般规定 (1)田间道、生产大路、生产路跨越沟渠或溪沟处可布置农桥,农桥一般分为田间道 桥和人行便桥。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 (2) 农桥的设计洪水频率为 20 年一遇, 同时必须应进行荷载受力分析和结构设计计算。 (3)有拖拉机和小型汽车通过的农桥,其设计标准按《公路技术标准》《公路桥涵地 、 基与基础设计规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等的相关要求执行。 、 (4)桥涵孔径的设计必须保证设计洪水以内的各级洪水及流水、泥石流、漂流物等安 全通过,并考虑壅水、冲刷对上下游的影响,确保桥涵附近路堤的稳定。 2、工程布置 (1)农桥工程应考虑农田排灌的需要,靠近村镇、铁路及水利工程的桥涵,应考虑综 合利用。 (2)桥面铺装的结构形式宜与所在位置的田间道路路面相协调。桥面铺装宜有桥面防 水、排水系统。 (3)应根据道路工程所要穿越的方位来确定,应注意建桥后不危及上、下游农田和村 庄。可能选在河流的顺直部分及河道的稳定地段,以利桥的安全。 (4)桥位方向应尽量与道路方向一致,避免斜交。

34

3、工程建设 农桥的结构形式可分为梁式和拱式。建筑材料可用砖、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等。桥 梁基础的类型,应根据水文、地质、地形、上部结构、荷载、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等合理选 用,其设计应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桥台和桥墩常采用重力式、轻形式及 桩式台墩。新建农桥应尽可能地采用标准跨径。 (1)田间道桥建设 ①田间道桥单跨长不宜超过 6.0m,全长不应超过 15m。桥面宽宜为 4m~5m。 ②桥上及桥头引道的线形应与路线布设相协调,桥上纵坡不宜大于 4%,桥头引道纵坡 不宜大于 5%。 ③在交通容许有限的中断时,可修筑漫水桥和过水路面。田间道桥梁与路基同宽,桥梁 梁底应高出计算水位 0.5m, 支撑垫石顶面和拱脚应高出计算水位 0.25m, 无铰拱的拱脚可被 设计洪水淹没,但不宜超过拱圈高度的 2/3。 ④田间道桥结构形式及材料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建筑习惯和建筑材料而定, 主要有砖 石拱桥、 钢筋混凝土桁架拱桥、 钢筋砼梁式和板式等结构形式。 砖石拱桥结构宜采用浆砌块、 条石;钢筋砼梁式和板式结构,梁、板采用钢筋砼,桥墩可用浆砌砖或浆砌块石。板式结构 宜在跨度较小时采用,跨度较大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桁架拱桥。 ⑤田间道桥车辆荷载,计算荷载应达到汽-10 级,验算荷载应达到履带-20。 ⑥田间道桥面应与田间道路面相衔接, 桥面宽度应与田间道设计路面宽一致, 一般行车 道净空 3.5m~4.5m,桥面两侧设缘石和砼栏杆,不设高出桥面的人行道。 (2)人行便桥建设 ①人行便桥单跨长不宜超过 1.5m,全长不应超过 15m。 ②人行便桥结构形式及材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而定, 主要有砖石拱桥、 钢筋砼板式等结 构形式。砖石拱桥结构宜采用浆砌块石;板式结构的板采用现浇或预制钢筋砼板,桥墩可用 浆砌砖或浆砌块石。 ③人行便桥面应与生产路(生产大路)路面相衔接,桥面宽宜为 1.0m~2.5m。 2 ④人行便桥人群荷载标准为 3.5KN/m 。 6.6.5 涵洞 1、工程布置 (1)渠道穿越凸地、道路、沟渠时,宜在渠、路下或地下设置涵洞。涵洞轴线宜短而 直,并宜与道路、沟渠中心线正交,进、出口应与上、下游沟渠平顺连接。 (2)洞内水流的方向,应尽可能地与洞顶填方沟渠或道路正交,并应尽量与原水道的 方向一致。洞底高程,应等于(或接近)原水道的底部高程,纵坡一般为 1%~3%。若坡度 较大, 应设置齿状基础或在出口设置重力墩防止洞身产生滑动。 洞线应选在地基均匀且承载 力较大的地段。 2、工程建设 (1)涵洞的形式可采用圆形、箱形、盖板式和拱式等。 (2)根据水头、建筑材料及施工条件等,涵洞可选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管,也可采 用矩形涵、箱涵或混凝土、砌石拱涵。 (3)涵洞进、出口应以圆锥形护坡、扭曲面护坡、八字墙、曲线形翼墙或走廊式翼墙 与上、下游沟渠连接。出口流速过大时,应有消能防冲设施。 (4)涵洞横断面可采用圆形或矩形。圆形管涵直径宜取 0.4m~1.5m;矩形涵、箱涵跨 径宜取 0.5m~1.5m;拱涵矢跨比宜取 1/2~1/8。 (5)明渠管涵、拱涵水面以上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洞高的 1/4,箱涵不应小于洞高的 1/6。

35

(6)涵洞顶部填土厚度不宜小于 0.8m,上部为衬砌沟渠时不宜小于 O.3m,若小型涵洞 顶部可不填土。 (7)软基上的涵洞应分段设置沉降缝,对于预制管涵,按管节长度设缝,对于砌石、 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涵洞,其设缝间距不大于 10m,且不小于 2~3 倍洞高。缝内设防渗止 水。 (8)小型管涵可直接置于弧形土基或碎石、三合土垫层管床上,大型管涵应设混凝土 或砌石管座,包角取 90°~135°。盖板式涵洞、箱形涵洞和拱形涵洞,地基压缩性较小时, 可采用分层夯实的素土或三合土基床,地基为软土时,可采用砂或碎石垫层。 (9)无压力式涵洞内顶点至最高流水面的净高(h)应符合表 6.6.5。 表 6.6.5 无压力式涵洞内顶点至最高流水面的净高
涵洞进口净高(或内径)[H(m)] H≤1 H﹥1 圆管涵 H≥h/4 H≥0.25m 拱涵 H≥h/4 H≥0.25m 箱涵 H≥h/6 H≥0.16m

(10)涵洞有控制灌排水位或挡御外水要求时,应在进口或出口设置闸门。 6.6.6 跌水、陡坡 1、工程布置 在沟渠通过地面坡度过陡地段时,应修建跌水、陡坡落差建筑物,将上、下游沟渠连接 起来。 2、工程建设 (1)跌水或陡坡的形式应根据跌差和地形、地质等条件确定。跌差小于或等于 5m 时, 可采用单级跌水或单级陡坡;跌差大于 5m,采用单级跌水或单级陡坡不经济时,可采用多 级跌水或多级陡坡。 (2)跌口前应设与上游沟渠连接的收缩段或扩张段,其长度(L)应根据上游沟渠底宽 (B)和水深(h)的比值确定。B/h 小于 2 时,L 可取 2.5h;B/h 等于 2~2.5 时,L 可取 3h; B/h 大于 2.5 时,L 可取 3.5h。收缩段或扩散段底部边线与沟渠中心线的夹角不宜大于 45 °。 (3)跌口可采用矩形、梯形或台堰形。沟渠流量变化很小或必须设闸门控制时,可采 用矩形跌口;清水沟渠上也可以采用台堰形跌口;沟渠流量变化较大或变化较频繁时,宜采 用梯形跌口。 (4)跌水跃水墙宜采用重力式。跌水消力池横断面可采用矩形、梯形或折线形。 (5) 多级跌水可按水面落差相等或台阶跌差相等的原则分级, 每级高度不宜大于 5.0m。 (6)陡坡宜采用等底宽式。受地质或其他条件限制时,可采用陡槽末端底部扩散或收 缩的变底宽式。跌差为 2.5~5m、采用变底宽式陡坡消能效果不佳时,可采用陡槽上段底部 扩散、下段底部收缩的菱形陡坡。陡槽底部扩散角宜取 5°~7°,收缩角宜取 10°~15°。 (7)陡槽槽底部坡降可取 1/2.5~1/5,但陡坡倾角必须小于或等于地基土壤的内摩擦 角。 (8)陡槽横断面宜采用矩形,陡槽边墙较高时可采用梯形。梯形横断面边坡坡度应陡 于 1﹕1。陡坡消力池可采用等底宽式或逐渐扩散的变底宽式,横断面可采用矩形、梯形或 折线型。 (9)陡槽应每隔 5~20m 设一道伸缩缝,伸缩缝处底板下设齿墙,缝内应设防渗止水。 (10) 陡坡陡槽和消力池的侧墙(边墙)后以及底板下有较大的渗透压力时, 在底板下侧 墙(边墙)的后半部分均应设排水设施。 (11)跌水与陡坡的消力池出口处均应设 1﹕3~l﹕5 的仰坡,并采用连接段和整流段
36

与下游沟渠连接。连接段边墙的收缩角宜为 20°~40°。整流段长度不应小于下游沟渠水 深的 3 倍,其断面应与下游沟渠断面一致。 (12)跌水与陡坡过水能力及消能设施的尺寸,应按《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规定 公式计算。 6.6.7 量水设施 1、灌溉渠道的引水、分水出口处可设置量水设施,泄水、退水和排水沟出口处可设置 量水设施,量水设施应与灌排建筑物结合布置。有条件时可采用自记量水设备。 2、可根据流量、比降、水流含沙量等不同情况,选用三角形量水堰、梯形量水堰、量 水喷嘴、巴歇尔量水槽、水跃量水槽或无喉道量水槽、水表量水设施等。 3、灌溉管道量水装置(仪表)可根据需要与量测精度要求,选用分流式、孔板式、文 丘式、旋翼式、旋杯式、滑片式、超声波式或电磁式等。 6.6.8 沉沙凼 1、工程布置 (1)在需要减缓流水速度、沉淀泥沙的沟渠和蓄水池进水口上都可以布置沉沙凼。 (2)在沟渠上的沉沙凼根据水量和流速,宜间隔 200m~500m 布设。 2、工程建设 3 3 (1)沉沙凼为矩形,容积在 1m ~4m 之间,宽度大于排水沟宽度的 1.5 倍以上。长度 为池体宽度的 2~5 倍,深度宜为 0.5m~1.5m。 (2)沉沙凼的进出水口位置应该错开,不宜在同一直线上。 6.7 泵站及输配电工程 6.7.1 泵站 泵站工程以在水库、河流、溪流、渠道取水灌溉的小型提灌站为主,按使用的动力分为 电力泵站和柴油机泵站两种。从经济角度考虑,不主张修建高扬程(>60m)泵站和二次提 水灌溉泵站。 1、一般规定 (1)泵站的规模,应根据流域或地区规划所规定的任务,以近期目标为主,并考虑远 景发展要求,综合分析确定。灌溉、排水泵站应根据装机流量与装机功率分等,其等别应按 表 6.1.1-3 确定。 (2)直接挡洪的堤身式泵站,其等别应不低于防洪堤的工程等别。 (3)泵站建筑物应根据泵站所属等别确定防洪标准,按 6.7.1-1 表确定。 表 6.7.1-1 泵站建筑物防洪标准
洪水重现期(年) 泵站等别 Ⅰ Ⅱ Ⅲ Ⅳ Ⅴ 主要建筑物 10 10 5~10 5~10 5 次要建筑物 5~10 5~10 5 5 5

(4)泵站建设应参照《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程》《泵站设计规范》执行。 、 2、工程布置 (1)泵站应根据流域(地区)治理或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泵站规模、运行特点和综合 利用要求,考虑地形、地质、水源或承泄区、电源、枢纽布置、对外交通、占地、拆迁、施 工、管理等因素以及扩建的可能性,经技术经济比较选定。
37

(2)站址应选择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有利于控制灌溉范围,便于输水系统布置, 有利于泵房施工、安装和工程管理的地方。电力泵站,应尽量靠近电源以缩短供电线路。 (3)站址宜选择岩土坚实、抗渗性能良好的天然地基上,不应设在大的和活动性的断 裂构造带以及其它不良地质地段。山丘区泵站站址宜选择在地形开阔、岸坡适宜、有利于工 程布置的地点。选择站址时,如遇淤泥、流沙、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地基,应慎重研究确 定基础类型和地基处理措施。 (4)当泵站进水引渠或出水渠与铁路、公路干线交叉时,泵站进、出水地与铁路桥、 公路桥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 100m。 (5)可根据岸边地形、水位变化幅度采用岸边式或引水式布置。 (6)紧靠山坡、溪沟修建泵站,应设置排洪沟和防止局部滑坡、滚石等的工程措施。 (7)在多沙河、渠上取水的泵站,宜建自流引水沉沙凼。建造在污物、杂草较多的河 流上的泵站,应设置专用的拦污、清污设施。 3、工程建设 (1)灌溉泵站设计流量应根据设计灌水率、灌溉面积、渠系水利用系数及灌区内调蓄 容积等综合分析计算确定。 (2)排水泵站排涝设计流量及其过程线,可根据排涝标准、排涝方式、排涝面积及调 蓄容积等综合分析计算确定。 (3)应根据设计扬程初选水泵的型号。用灌溉设计流量初选水泵的台数。可设 l~2 台备用泵。根据水泵的型号确定电动机的型号。泵站选用的动力机与主泵应配套合理,动力 机功率备用系数,电动机可采用 1.05~1.3,柴油机可采用 1.15~1.50。各类泵型特点见表 6.7.1-2。 表 6.7.1-2 常用泵型特点
泵型 比转速 扬程(m) 口径(mm) 离心泵 40~300 10~200 40~2000 流量小,从零流量到 大流量均能运转 具有上升型功率曲 轴功率变化 线,零流量时功率最 小 效率变化 气蚀性能 结构与重量 维修保养 适用范围 高效率范围广,能适 应扬程变化 气蚀性能好 同口径时, 结构复杂, 重量大,价格贵 较易 丘陵灌溉、机井提水 混流泵 300~500 5~30 100~6000 流量较大,从零 流量到大流量均 能运转 具有平坦的功率 曲线,电机始终 能满载运行 高效率范围广, 能适应扬程变化 气蚀性能好 同口径时,结构 简单, 重量较大, 价格较贵 较易 灌溉排水皆宜 轴流泵 >500 1~15 150~4500 流量大,不能在小流量区 运行,在小于设计流量 60%以下运转时性能很差 具有陡降型功率曲线, 零流量时功率最大 高效率范围窄广,扬程变 化后效率很快降低 气蚀性能差 同口径时,结构简单,重 量轻,价格便宜 较麻烦 平原排水为主 流量较小 潜水泵 — 3~65 40~400

流量

— 高效率范围广, 能适应扬程变化 气蚀性能好 同口径时,结构 简单,重量轻, 体积小 较易 机井提水为主

(4)灌溉泵站设计流量应根据设计灌水率、灌溉面积、渠系水利用系数及灌区内调蓄 容积等综合分析计算确定。

38

(5)泵站设计扬程应按泵站进、出水池设计水位差,并计入水力损失确定。在设计扬 程下, 应满足泵站设计流量要求; 泵站最高扬程应按泵站出水池最高运行水位与进水池最低 运行水位之差, 并计入水力损失确定; 泵站最低扬程按泵站进水池最高运行水位与出水池最 低运行水位之差,并计入水力损失确定。 (6)根据选定的水泵拟定水泵进出水管路及附件,进行水泵工作点校核,所选水泵应 在高效区工作,满足要求后,求出水泵的吸水高度,然后根据进水池最低水位确定水泵的安 装高程。 (7)进水管道内不得吸入空气和形成气囊。管道应不断向水泵方向上升,且坡度不小 于 0.005,关口应有足够的淹没深度。管道接头应密封。小型离心泵在进水管底部应安装底 阀和滤网。 (8)进水管道的直径应根据管内允许流速确定。进水管道直径不得小于水泵的出水管 道或水泵进口直径。 (9)出水管道的出口上缘应淹没在出水池最低运行水位以下 0.1m~0.2m,末端应安装 拍门或快速闸门,拍门开启角宜大于 60°。 (10)应考虑加强进、出水管道的稳定性,管道转弯处应设镇墩,高出地面管道应设支 墩。 (11)进、出水流道的设计应使流速和压力沿程分部均匀变化,进水流道内不得产生涡 带。 6.7.2 输电线路 应以泵站所在地区电力系统状况及发展规划为依据, 经技术经济比较论证, 合理确定供 电点、供电系统接电方案、供电容量、电压、回路数及无功补偿方式等。 1、额定电压 根据泵站特点及装机容量,确定电动机额定电压、单机容量及台数。泵站变压器高压侧 额定电压与高压供电线路的工作. 电压相符,低压侧额定电压应与电动机额定电压相符。200kw 以下电动机额定电压一般 采用 380V。电气输电线路电压,高压为 10kv,低压为 380V。线路额定电压及输电容量及距 离见表 6.7.2-1。 表 6.7.2-1 线路额定电压及输送容量表
额定电压(KV) 0.22(单相) 0.38 10 35 输送功率(kw) 5~50 ﹤200 200~2000 2000~10000 输送距离(km) 0.15~0.8 ﹤0.6 6~20 20~50

2、主接线设计标准 (1)根据泵站安装的电动机额定电压、电机容量、台数及供电网情况确定电气主接线、 供电电网、输送容量及输送距离。 (2)一般泵站在非灌排季节短时停电对灌排影响不大时,其主接线比较简单,可采用 一路电源进线,一台主变压器,单母线接线。 (3)短时停电对排灌站排灌影响较大时,其主接线的可靠性要求较高,可寻找二个电 源,采用二回路进线,母线分段等。 3、变压器容量设计标准 (1)泵站专用变电站电压多为 35/6kv、35/0.4kv、10/0.4kv。变电所一般露天布置, 电动机配电装置放在机房内。

39

(2)机电井应专门配置变压器,变压器规格根据机电井电机容量确定,一台变压器可 配置 2~3 眼机电井。 (3)配电变压器容量的选择应根据农村电力发展规划,其值应根据用电动力设备、照 明用电量和一定的安全储备系数进行计算,按《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的规定,针对重庆 市农村小型泵站的用电总容量的划分,其泵站变压器容量可按表 6.7.2-2 选择。 表 6.7.2-2 泵站变压器容量的选择表
单站电动机容量与照明功率(KW) 200~300 120~140 90~100 70~80 55~60 40~50 30~40 18.5~22 10~14 ﹤7 变压器容量(kVA) 500 180 125 100 75 60 50 30 20 10 原、副边电压(V) 10kV/380、220V 10kV/380、220V 10kV/380、220V 10kV/380、220V 10kV/380、220V 10kV/380、220V 10kV/380、220V 10kV/380、220V 10kV/380、220V 10kV/380、220V

(4)变压器的安装标准按《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程》执行。 4、线路导线截面设计的标准 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与布局应与农村发展规划相结合, 严格按照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 程》进行建设。低压主干线路可按经济电流密度选取导体截面。在选择导线截面时,其导线 通过的最大电流不能超过导线的安全电流, 且应保证导线截面不小于最低机械强度要求; 送 电线路上的电压降, 一般不要超过额定值的 10%。 泵站线路导线截面的选择可参考表 6.7.2 —3。 表 6.7.2-3 泵站变压器进线导线截面的选择表
单站电动机容量 200~300KW 200KW 以下
2 低压主干线导线截面 (mm2) (铝绞线) 低压主干线导线截面mm(钢芯铝绞线)

居民区 35 35

非居民区 25 25

居民区 25 25

非居民区 16 16

6.7.3 配电装置 1、配电装置设计 (1)设计要求 ①配电装置包括低压配电屏、动力照明箱、高压开关箱等; ②应与电气主接线设计要求和标准相配合,满足配电要求; ③不影响安全用电。 (2)设计标准 ①配电装置确定。根据额定电流、内部电器设置要求及安装要求确定低压配电屏、动力 照明配电箱和高压开关箱的型号。 ②型号选择。500V 以下低压动力系统中,宜采用 BDL-l、PGL 型配电屏;动力照明配 电箱宜采用 XL(F)-14、XL(F)-15 型;高压开关箱宜采用固定型 GG-1A(F)型。 ⑨主要技术参数。配电装置主要技术参数见表 6.7.3-1 和 6.7.3-2。 表 6.7.3-1 低压配电屏主要技术参数
40

型号

形式 不靠墙 双面维护 靠墙 单面维护

额定电流(A)

屏内主要电气设备 DW10、DZ10、CJ12、 HD13、HR3、RT0 DW10、DZ10、HD13、 RT0、RM10

重量(kg)

外形尺寸 [宽×深×高 (mm) ] 900×600×2200

PGL12

1500 及以下

225-300

BDL-1

1500 及以下

225-300

900×600×2140

6.7.3-2
型号 XL-3 XL-9 X1F-11 XL-21 XLW-1 形式 户内挂墙式 封闭嵌入式 防尘悬挂式 封闭靠墙式 户外悬挂式 额定电流(A) 200 及以下 600 及以下 400 及以下 400 及以下 400 及以下

动力照明配电箱主要数据表
主要设备 HD14、RL1 DZ1、DZ10 HD9、RM3 DZ10、CJ10 HD13、RT0 外形尺寸 [宽×深×高(mm)] 633×273×643 850×200×1165 394×290×940 700×370×1700 500×500×1800 重量(kg) 30-50 66-98 20-60 100-140 200-230

2、室内配电装置设计 (1)设计要求 ①室内配电装置设计的尺寸, 与电气设备的电压等级、 操作元件形式及截流部分两侧是 否有廊道相互配套; ②室内配电装置应保证设备搬运和维护方便; ③应保证供电和用电安全。 (2)设计标准 ①不相同带电部分之间、 带电部分与接地部分之间、 带电部分与建筑物其它部分之间应 保持一定距离,具体距离见表 6.7.3-3。 6.7.3-3 配电装置布置时各部分间距
单位﹕mm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项目 不相同导体间、带电体至接地部分 带电部分至无孔遮拦 带电部分至网状遮拦 带电部分栅栏 无遮拦裸导体至地板高度 需要不同时停电检修无遮拦裸导体之间 架空出线至地面 架空出线至屋顶 额定电压(kv) 1~3 7.5 10.5 17.5 50 250 200 450 275 6 10 13 20 50 250 200 450 275 10 12.5 15.5 22.5 50 250 200 450 275 35 29 32 39 80 275 220 475 275

②配电装置前面走廓宽度,设备一面布置时,不小于 1.0m;设备两面布置时,不小于 1.2m。对有开关及隔离开关操作装置走廓宽度,设备一面布置时,不小于 1.5m;设备两面 布置时,不小于 2.0m。 ③高低压母线空墙安装,截流母线的布置距地面应有 2.5m 以上的高度。 ④电缆与导线敷设,采用的电缆和绝缘导线应进行穿管敷设,当管内穿一根电缆时,电 缆管内径为电缆外径的 1.5 倍, 当一根管内穿多根绝缘导线时, 导线的总截面一般不大于管
41

子截面的 40%。 7 田间道路工程 7.1 一般规定 1、田间道路按功能和路面宽度可分为田间道、生产大路、生产路三种等级类型。 2、田间道路面宽度 4.0m,以泥结碎石路面为主;生产大路路面宽度 1.5m~2.5m,宜为 硬化路面;生产路路面宽度 0.6m~1.0m,宜为硬化路面。 3、田间道需合理设置错车道和末端调头点。 4、各级道路应结合当地地形地貌条件及生产方式进行布置,体现因地制宜原则。田间 道路工程布置指标见表 4.2.2-3。 7.2 田间道 1、工程布置 (1)平坝地区地形比较平坦,没有纵坡限制,力求取直短捷,可设置 l 公里以上的长直 线。为确保农机运行安全,长直线尽头不宜设置小半径的平曲线;当支道或田间道与铁路和 公路相交时,尽可能正交或不小于 45°的斜角通过。 (2)丘陵地区,坡度小,路线宜沿地形布设;当支道或田间道与铁路和公路相交时,尽 可能正交或不小于 45°的斜角通过。 (3)山地区地形较复杂,山坡陡峻,应充分利用地形展线,确保足够的稳定性,减少工 程数量,降低造价,保证投入使用后养护和运输费用最经济。 (4)主要田间道应尽可能结合干支道布置,尽量接通主要的村庄和院落,并考虑使其能 为大多数田块服务;同其他田间道相交时,宜采用正交,以方便畜力车转弯。 (5)在梯田区布置田间道应按照具体地形,采取通梁联峁,沿沟走边的方法布设。田间 道多设置在沟边、沟底或山峁的脊梁上。山低坡缓,田间道呈斜线形;山高坡陡,田间道可 呈“S”形、 “之”字形或螺旋形迂回上山。 2、工程建设 (1)平曲线半径(转弯半径) 田间道的平曲线半径(转弯半径)一般应不小于 15m,特殊困难地段不得小于 10m,平曲 线长度不得少于 15m。 (2)弯道超高和加宽 当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 150m 时,应在曲线上设置超高,在曲线内侧加宽,并在平曲 线两端各设置一段不少于 lOm 的超高缓和段,超高横坡度最大值不超过 8%,积雪冰冻地区 不超过 6%。设置加宽值应符合表 7.2-1 的要求。 表 7.2-1 田间道平曲线弯道超高和加宽值
平曲线半径 (m) 超高值(%) 加宽值(m) 150~105 2 0.4 105~70 3 0.5 70~55 4 0.6 55~40 5 0.7 40~30 6 0.9 30~20 7 1.1 20~15 8 1.25 15~10 8 1.5

(3)平面视距 田间道在平曲线和纵面上,应有一定的停车和会车视距。停车、会车视距应符合表 7.2 -2 的要求。 表 7.2-2 田间道平面视距
设计速度(km/h) 20 停车视距(m) ≥15 会车视距(m) ≥30

42

(4)路基设计 ①路基宽度 田间道路基应根据其使用要求和当地自然条件并结合施工方案进行设计, 既要有足够的 强度和稳定性,又要经济合理,一般宜为 4.5m~5m。 ②路基的高度 应使路肩边缘高出路基两侧地面积水高度,同时考虑地下水、毛细水和冰冻的作用,不 致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地面排水状况良好,无积水,路基可以就原地面或略高于原地面。常有积水或地下水位 较高, 或者根据路面平整需要进行填方的, 填方高度根据不同土壤在 0.5m~2.5m 之间选定。 沿河及受水淹没的路基设计标高应高出 5 年一遇频率洪水的洪水位加壅水高、 波浪爬高 和 0.5m 的安全超高以上; 不受水淹没的路基设计标高, 支道、 田间道应高出田面高程 O.5m, 挖渠土填筑路段应高于地下水位 O.5m 以上,有灌溉渠道时,护坡道应高出水渠设计水位 O.5m。 ③路基排水系统 路基应根据沿线的降水与地质水文等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地面排水、地下排水、路基 边坡排水等设施,并与沿线桥涵配合,形成良好的排水系统,以保证路基及其边坡的稳定。 排水设施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涵洞等。边沟的深度和宽度不宜小于 0.3m,截水沟 和排水沟的深度和宽度不宜小于 O.4m。 ④路基压实度 路基施工应采用压实机具,采取分层填筑、压实。填方在 0.8m 深度范围内,零填及挖 方在 O.3m 深度范围以内,其压实度必须达到 93%;填方在 0.8m 深度范围以上,其路基压 实度必须达到 90%以上。若压实度达不到要求,则必须经过 1~2 个雨季,使路基相对沉降 稳定后,才能铺筑泥石路面或硬化路面。 ⑤路基的边坡 路基边坡应保持稳定。土质路基一般采用 l﹕1.5,受水浸淹的边坡应放缓为 1﹕2;横 向排水坡度宜大于 1.5%。特殊地段,为保持路基边坡的稳定,应设计挡土墙和护坡。 ⑥路肩 为保护路面,一般采用干砌块石砂浆抹面压顶,浆砌块、条石或预制混凝土块作路肩, 条件受限的地区也可采用土路肩。 (5)路面设计 ①田间道一般采用泥结碎石路面, 渝西工程类型区和其它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可适当提高 路面等级。适宜选用的面层类型有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理、水泥混凝土、泥结碎石、砂砾 石等。 ②田间道路面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足够的强度, 其表面应满足平整、 抗滑和排水的要 求。 ③田间道路面宽度一般设计为 4.0m。路面平整度不大于 3cm。 ④田间道路面结构分为面层和基层(包含底基层)两层。相应的结构标准见表 7.2-3。 表 7.2-3 田间道路面结构表
道路类型 材料 沥青、水泥加固土 面层类型 混凝土 泥结碎石 砂砾石 基层 填隙碎石、块石或卵石 厚度(cm) 10~20 15~20 15~25 10~20 >20

43

底基层

夯填土、块石或卵石

>20

(6)纵断面设计 ①田间道纵坡 最大纵坡:平坝地区不宜大于 6%;丘陵地区不宜大于 11%;山区不宜大于 13%;在 海拔 1500m 以上或严寒冰冻地区不应大于 8%。 最小纵坡以满足雨雪水排出要求为准, 一般宜取 O.3%~0.4%, 多雨地区宜取 O.4%~ 0.5%。 ②田间道纵坡坡长限制见表 7.2-4。 表 7.2-4 田间道纵坡长度限制
纵坡坡度(%) 坡长限制(m) 5~6 800 6~7 500 7~8 300 8~9 200 9~10 150 10~11 100 11~13 100

③当连续纵坡大于 5%时,应在不大于表 7.2-4 所规定的长度处设缓和坡段,缓和坡 段长不小于 60m,纵坡不大于 4%。 7.3 生产大路 多设在商品粮生产基地、 蔬菜生产基地等耕作条件较好的区域或者靠近城镇的经济条件 较为优越的区域。与公路、田间道或者生产路相连接。 1、工程布置 (1)多在平坝区布设,并宜垂直于田间道呈直线型布设。 (2)可与沟渠组合设置,节约用地。 (3)生产大路宜与条田、梯田田块结合布设,其相互间隔 500m 以上。 2、工程建设 (1)路基设计 ①路基宽度 基宽宜为 1.5m~3m。无积水和流水冲刷的地区可采用夯实素土路基,路基宜大于路面 0.2m~0.4m。在填方区和流水冲刷区宜采用浆砌石质路基,路基与路面同宽。 ②路基的高度 生产路应高出田面高程 0.3m 以上,宜为 0.3m~0.8m,根据路面平整需要,填方区路基 可以更高。 ③路基压实度 素土夯实路基施工应采用压实机具,采取分层填筑、压实,其压实度标准参照田间道建 设标准执行。浆砌石质路基不需压实。 (2)路面设计 ①生产大路一般可采用砼现浇路面,在条件特殊、取材各异的地区,可选用的路面类型 有预制砼板、青石板等。 ②砼路面厚度宜为 4cm~8cm,预制砼板、石板路面宜为 6cm~15cm。 ③生产大路路面宽度一般设计为 1.5m~2.5m,路面平整。 (3)纵断面设计 生产大路纵坡宜水平最佳,不得有梯步。平坝地区最大纵坡不宜大于 4%,丘陵地区最 大纵坡不宜大于 8%,山区不宜设置生产大路。 7.4 生产路 多与居民点、田块、乡村公路、田间道或生产大路相连,可分为横向生产路和纵向生产 路。
44

1、工程布置 生产路宜纵横交错布置,因地制宜的与田间道、生产大路形成网状。一般设在田块的长 边,并分旱地区和水田区采取不同的方式布置。 (1)旱地生产路 ①横向生产路在平坝地区旱地一般不受灌溉条件的限制,田块宽度一般为 50m~100m, 则每 1~2 个田块可布置一条; 丘陵山地区, 旱地田块宽度较小, 一般为 10m~50m, 可每 4~ 6 个田块布置一条生产路。在石坎较多的地区可与石坎结合设置,以节约用地。 ②纵向生产路多布置在丘陵山地的脊部,根据田面长度,一般 200m~500m 布置一条。 ③在丘陵山地区,生产路与沟渠组合设置不利于排水或不利于通行时,应分开布置。 (2)水田生产路 ①生产路可设置在农沟外侧与田块直接连接。 ②生产路可设置在农渠与农沟之间。 ③横向生长路可间隔 100m~300m 布置一条,纵向生长路可间隔 200m~500m 布置一条。 2、工程建设 (1)路基设计 ①路基宽度 生产路基宽 0.6m~1.2m。无积水和流水冲刷的地区可采用夯实素土路基,路基宜大于 路面 0.1m~0.2m。在填方区和流水冲刷区宜采用浆砌石质路基,路基与路面同宽。 ②路基的高度 生产路宜高出田面高程 0.2m 以上,宜为 0.2m~0.6m。根据路面平整需要,填方区路基 可以更高。 ③路基压实度 素土夯实路基施工应采用压实机具,采取分层填筑、压实,其压实度标准参照田间道建 设标准执行。浆砌石质路基不需压实。 (2)路面设计 ①生产路一般采用砼现浇路面,在条件特殊、取材各异的地区,可选用的路面类型有预 制砼板、青石板、砂砾石、煤渣等。 ②砼路面厚度宜为 5cm~10cm,预制砼板、石板宜为 6cm~15cm,其他材料宜为 8cm~ 20cm。 ③生产路路面宽度一般为 0.6m~1m,路面平整。 (3)纵断面设计 ①生产路不设纵坡限制,当坡度大于 15°时,应设置踏步。踏步高不宜超过 15cm,不 宽不宜小于 25cm。 ②在坡度不大、有小型机动车进出的,应将梯步段部分路面做成平面,其宽度宜为路面 的 1/4~1/3。 8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8.1 一般规定 (1)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应当全面考虑建设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对项目所在地区的地貌、水文、气象、名胜古迹、城乡规划、土地利用、工农业布局、自然 保护区现状及其发展规划等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收集建设地区的大气、水体、土壤等基 本环境要素背景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制定最佳的建设方案。 (2)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的布置,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应尽量做 到土石方的挖填平衡和不产生弃渣,减少地面扰动,维护原生态系统。

45

8.1.1 农田防洪标准 (1)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的农田防洪标准为 10 年一遇。 (2)设计暴雨标准为 10 年一遇 3h~6h 暴雨量。 (3)排涝标准按照表 6.1.3 规定执行。 8.1.2 生态环境建设标准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应重视生态环境的修复和重建。 林地绿化率应不降低, 植被覆盖率在 2 90%以上,项目实施后土壤侵蚀模数在 3000T/km ·y以下。 8.2 农田林网工程 8.2.1 农田防风林 重庆市受风沙危害小, 农田防风林的建设应因地制宜地考虑, 不宜在大量耕地区域进行 大规模防风林建设。 1、林带方向 重庆市受地形影响,风向多变,依据各地的主害风向,结合沟渠、道路、田块的布置, 设计防护林主林带方向。为减少防护林的阴影对农作物的影响,选择适当的树种。 2、林带布置 (1)农田防风林应采用深根性与浅根性相结合的乔灌木混交方式,同时选用适应当地 条件、速生的乔木和灌木树种。 (2)在坡面的坡度、坡向和土质较复杂的地方,将造林护坡与种草护坡结合起来,实 行乔、灌、草相结合的植物或藤本植物护坡。 3、林带间距 在丘陵山地区应在需要并条件适合的坡段全部造林,上部宜栽灌木林,株行距离宜为 1m×1m;中部宜栽乔木,株行距宜为 1.5m×1.5m;坡下宜种乔木,株行距宜为 2m×2m、2m ×3m。 如果面积较小或者平坝地区,直接种植乔木,2m×2m 为宜。 4、农田防风林树种选择 具体树种选择见表 8.2.1。 表 8.2.1 农田防风林适宜树种表
乔木 黄桷树、水杉、松树、垂柳、桤 木、川楝、大叶桉、千丈、刺桐、 香樟树、慈竹、水竹等 经济林 核桃、板栗、柿、油桐、杜仲、黄柏、 棕榈、柑桔、苹果、桃、李、梨、桑等 灌木 马桑、紫穗、槐、黄荆 等

8.2.2 梯田埂坎防护林 重庆市不宜布置梯田埂坎防护林。 在暴雨集中、 流水冲刷过大的区域可以选择适当的树 种或者草种布置,但不能影响田间耕作和农作物的生长。具体树种、草种选择见表 8.2.2。 表 8.2.2 梯田埂坎防护林适宜树种、草种表
乔木 水杉、柏木、千丈、香樟、桤 木、川楝、刺槐、泡桐 经济林 柑桔、油桐、桃、李、 桑、花椒等 灌木 草木 金银花、黄花、 白菊花等

马桑、紫穗、槐等

8.2.3 护路护沟林 1、护路护沟林的布置 (1)在山地丘陵地区的流水易冲刷区、易沉降塌落区和道路的危险地段可适当布置。
46

(2)护路护沟林间距应根据项目区田间道、主要沟渠的间距而定,林带宽度应根据路、 渠宽度定, 宜在田间道路、 主要沟渠两侧或一侧种植 1~2 行防护林, 行距 3m~5m, 株距 2m~ 3m。树、草可配合种植。 2、护路护沟林树草种选择 具体树种、草种选择见表 8.2.3。 表 8.2.3 护路护沟林适宜树种、草种表
林 种 护 路 林 护 沟 林 乔木 经济林 灌木 草木

水杉、千丈、大叶桉、香樟、桤 木、川楝、柏木、刺槐、臭椿等

油桐等

马桑、紫穗、槐、 夹竹桃、木芙蓉等

四季芭茅、大芭茅、葛 藤、金银花、黄花等

马尾松、 四川红杉、 柏木、 杉木、 乌柏、油桐、柑 柳杉、 香樟、 楠木、 桤木、 川楝、 桔、桃、李、桑、 刺槐、泡桐、楠竹等 葡萄等

马桑、紫穗、槐、 黄荆等

四季芭茅、大芭茅蓑 草、葛藤等

8.2.4 护岸林 1、护岸林的布置 (1)护岸林布设在田间道路靠沟渠一侧,河道两岸、塘堰四周等水域附近,主要用以 巩固路基、河岸、塘岸,防止塌岸和冲刷渠坡。 (2) 护岸林应采用深根性与浅根性相结合的乔灌木混交方式, 同时选用适应当地条件、 速生的乔木和灌木树种, 并考虑在土质较复杂的地方, 护岸林与种草护坡结合起来, 实行乔、 灌、草相结合的植物或藤本植物护坡。 (3)坡面采取植苗护岸时,苗木宜带土栽植,并应适当密植。 2、护岸林树草种选择 具体树种、草种选择见表 8.2.4。 表 8.2.4 护岸林适宜树种、草种表
乔木 柏木、水杉、杉木、千丈、香樟、大叶桉、桤木、 川楝、刺槐、泡桐、楠竹、水竹等 灌木 马桑、紫穗、槐等 草木 金银花、菊花、黄花等

8.3 岸坡防护工程 8.3.1 护堤 1、工程布置 (1)堤防布置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河流的变迁和防洪规划,结合拟建建筑物的位 置、施工条件及规模,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综合确定,一般应大弯就势,小弯取直。 (2)堤防的工程形式,根据筑堤材料可选择土堤、石堤、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堤等。 应根据堤址地质条件、筑堤材料、施工条件、管理运用、工程造价等因素作技术经济比较后 确定。 (3)堤防结构应经济实用,就地取材,便于施工,并应满足防汛和管理要求。 2、工程等级 (1)堤防工程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防洪标准》确定,堤防工程 的防洪标准应按表 8.3.1-1 确定。 表 8.3.1-1 堤防工程的级别

47

防洪标准[重现期(年)] 堤防工程级别

20~30 4

10~20 5

3、建设标准 (1)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土堤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应按表 8.3.1-2。 表 8.3.1-2 土堤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堤防工程的级别 安全系数 正常运用条件 非正常运用条件 4 0.6 0.3 5 0.5 0.3

圬工、混凝土材料的防洪墙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应按表 8.3.1-3 的确定。 表 8.3.1-3 防洪墙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地基性质 堤防工程的级别 安全系数 正常运用条件 非正常运用条件 4 1.05 1.00 岩基 5 1.00 1.00 4 1.20 1.05 土基 5 1.15 1.05

(2)抗倾稳定安全系数 防洪墙抗倾稳定安全系数,应按表 8.3.1-4 确定。 表 8.3.1-4 防洪墙抗倾稳定安全系数
堤防工程的级别 安全系数 正常运用条件 非正常运用条件 4 1.45 1.35 5 1.40 1.30

4、堤防工程设计 (1)堤顶高程 ①堤顶高程按设计洪水加堤顶安全加高值确定。 ②安全超高值应根据堤防工程的级别和防浪要求按表 8.3.1-5 确定。 表 8.3.1-5 堤防工程的安全高值
堤防工程的级别 安全超高值(m) 不允许越浪的堤防工程 允许越浪的堤防工程 4 0.6 0.3 5 0.5 0.3

(2)堤身横断面 土堤横断面一般为梯形或复式梯形。根据堤防设计标准确定设计流量,推算水面线,求 出沿程各断面的设计洪水位,再加上波浪爬高及安全超高(土堤为 0.5m~1.0m),定出各处 的堤顶高程。 (3)堤顶宽度 考虑防洪抢险、物料堆放和交通运输等要求。堤高 6m 以下,堤顶宽度宜为 3m 以上;堤 高 6m~10m,堤顶宽度宜为 4m 以上;堤高 10m 以上,堤顶宽度宜为 5m 以上。 (4)堤防边坡设计。应进行渗透性、稳定性分析计算。在洪水持续时间不长,用壤土 或砂壤土修筑堤防,而堤高又不超过 5m 时,内、外边坡均可采用 1﹕3。

48

8.3.2 护岸 1、护岸工程是为防止沟岸横向侵蚀、崩塌的工程。一般分为护坡与护基(或护脚)两 种工程, 一般采取护岸与溪沟截弯取直整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根据建筑材料的来源可采用 干砌块石、浆砌块石、浆砌条石、混凝土板、生物护岸(坡)等形式。 2、护岸工程的设计高度要满足下列条件: (1)堤顶高程不低于最高洪水位。 (2)护岸工程的背后无崩塌。 3、干砌石护坡的边坡视土壤的性质结构而定,一般为 1﹕2.0~1﹕3.0,多用平整块石 或混凝土块安砌封顶。 4、浆砌石护岸护堤可用 M7.5 水泥砂浆砌筑,下部设交错排列的排水孔。 8.4 沟道治理工程 8.4.1 谷坊 1、一般规定 谷坊工程主要修建在沟底比降较大(5%~10%或更大),沟底下切剧烈发展的沟段。一 3 般坝高 1m~5m,拦沙量小于 1000m 。根据谷坊的建筑材料,谷坊工程可采用土谷坊、石谷 坊、植物谷坊。 2、工程布置 (1)在沟底比降较大的沟段,为实现沟底川台化,可系统地布设谷坊群,上下谷坊间 常用“顶底相照”原则确定,下一座谷坊的顶部大致与上一座谷坊基部等高。 (2)谷坊坝址宜“肚大口小” ,谷口狭窄。 (3)沟底与岸坡地形、地质、土质状况良好,无孔洞或破碎地层,没有不易清除的乱 石和杂物。 (4)在有支流汇合的情况下应在汇合点下游修建谷坊。 (5)比降特大(15%以上)或其他原因,不宜修建谷坊的,可在沟底修水平阶、水平 沟造林,并在两岸开挖排水沟,保护沟底造林地。 (6)谷坊的间距应通过计算确定。 2、工程建设 (1)土谷坊 ①土谷坊体断面尺寸,应根据谷坊所在位置的地形条件,参照表 8.4.1 进行。 表 8.4.1 土谷坊断面尺寸表
坝高 (m) 1.0 2.0 3.0 4.0 5.0 坝顶宽 (m) 0.8 1.5 1.5 2.0 3.0 坝脚宽 (m) 3.0 6.0 10.5 14.0 18.5 迎水面坡率 1.2~1.3 1.3~1.5 1.5~1.8 1.8~2.0 2.0~2.2 背水面坡率 1~1.2 1.2~1.3 1.3~1.5 1.5~1.8 1.8~2.0

②溢洪口设计 土谷坊的溢洪口设在土坝一侧的坚实土质或基岩上, 上下两座谷坊的溢洪口尽可能左右 交错布设。 对沟道两岸是平地、沟深小于 3.0m 的沟道,坝端没有适宜开挖溢洪口的位置,可将土 坝高度修到超出沟床 0.5m~1m,坝体在沟道两岸平地上各延伸 2m~3m,并用草皮或块石护 砌,使洪水从坝的两端漫至坝下农、林、牧地,或安全转入沟谷,不允许水流直接回流到坝 脚处。
49

(2)石谷坊 坝体断面尺寸分两种情况。 ①阶梯式石谷坊。 一般坝高 2m~4m, 顶宽 1.0m~1.3m, 迎水坡 1﹕0.2, 背水坡 1﹕0.8, 坝顶过水 0.5m~1.0m。一般不蓄水,坝后 2~3 年淤满。 ②重力式石谷坊。一般坝高 3m~5m,顶宽为坝高 0.5~0.6 倍,迎水坡 1﹕0.1,背水坡 1﹕0.5~1﹕1。 (3)植物谷坊 ①多排密植型 在沟中已定谷坊位置,垂直于水流方向,挖沟密植木杆(或竹杆) 。沟深 0.5m~1.0m, 杆长 1.5m~2.0m,埋深 0.5m~1.0m,露出地面 1.0m~1.5m。 ②木桩编篱型 在沟中已定谷坊位置,打 2~3 排木桩,桩长 1.5m~2.0m,打入地中 0.5m~1.0m。排距 1.0m,桩距 0.3m。 用树梢将木桩编织成篱。在每两排篱中填入卵石(或块石) ,再用捆扎树梢盖顶。 用铅丝将前后 2~3 排木桩联系绑牢,使之成为整体,加强抗冲能力。 8.4.2 沟头防护 1、一般规定 (1)沟头防护工程的主要是制止坡面暴雨径流由沟头进入沟道或使之有控制地进入沟 道从而制止沟头前进,保护地面不被沟壑割切破坏。 (2)沟头防护工程防御标准的选择,根据各地不同降雨情况,分别采取当地最易产生 严重水土流失的短历时,高强度暴雨进行计算。 2、工程布置 (1)沟头防护工程必须在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中,与谷坊、淤地坝 等沟壑治理措施相互配合,以收到共同控制沟壑发展的效果。 (2)当坡面来水不仅集中于沟头,同时在沟边另有多处径流分散进入沟道的,应在修 建沟头防护工程的同时,围绕沟边,全面地修建沟边埂,制止坡面径流进入沟道。 2 (3)当沟头以上集水区面积较大(10hm 以上)时,应布设相应的治坡措施与小型蓄水 工程,以减少地表径流汇集沟头。 3、工程建设 沟头防护工程包括蓄水型沟头防护工程和排水型沟头防护工程。 (1)蓄水型沟头防护 当沟头以上坡面来水量不大,沟头防护工程可以全部拦蓄的,采用蓄水型。蓄水型沟头 防护分为围埂式和围埂蓄水池式。 ①围埂式。在沟头以上 3m~5m 处,围绕沟头修筑土埂,拦蓄上面来水,制止径流进入 沟道。围埂为土质梯形断面,埂高 0.8m~1.0m(根据来水量具体确定) ,顶宽 0.4m~0.5m, 内外坡比各约为 1﹕1。围埂位置应根据沟头深度确定,一般沟头深 10m 以内的,围埂位置 距沟头 3m~5m。 ②围埂蓄水池式。 当沟头以上来水量仅靠围埂不能全部拦蓄时, 在围埂以上附近低洼处, 修建蓄水池,拦蓄部分坡面来水,配合围埂,共同防止径流进入沟道。蓄水池位置必须距沟 头 10m 以上,如地形条件允许,也可在第一道围埂上游加修第二道乃至第三道围埂。 (2)排水型沟头防护 当沟头以上坡面来水量较大,蓄水型防护工程不能完全拦蓄,或由于地形、地质限制, 不能采用蓄水型时,应采用排水型沟头防护。这种措施泄水速度大,应采用砖石、混凝土等 修筑消能设施。排水型又分为跌水式和悬臂式。

50

①跌水式。当沟头陡崖(或陡坡)高差较小时,用浆砌块石修成跌水,下设消能防冲设 施,水流通过跌水安全进入沟道。坡度在 1﹕1~1﹕2 之间时,可修筑陡坡式跌水;坡度小 于 1﹕2 时,可修筑台阶式跌水。 ②悬臂式。当沟岸坚固并且坡度大于 1﹕1 时,可修建悬臂式跌水。用木制水槽(或陶 瓷管、混凝土管)悬臂置于土质沟头陡坎之上,将来水挑泻下沟,沟底设消能设施。 8.4.3 拦沙坝 1、建设标准 4 3 拦沙坝坝高一般为 3m~10m,库容宜在 10×10 m 以内。拦沙坝坝体建设标准可参照表 6.2.1-2 执行。 2、拦沙坝的布置 (1)在地形条件方面,应选择沟道狭窄、库内平坦广阔的地形,以提高单位坝体拦蓄 泥沙的库容。 (2)坝基和山坡基础良好、不漏水,尽量避免地质松软及沟床向下倾斜较陡的地段, 以免坝身发生塌陷、滑动等危险。坝址两侧山坡应稳定,无滑坡危险。 (3)坝址上游集水区土壤侵蚀严重时,有滑坡潜在危险。 (4)坝址附近应有足够的适宜筑坝用的材料,如粘性土、壤土、砂土、砂、石以及石 料等。 3、拦沙坝的设计 拦沙坝可分为拱形拦沙坝及重力拦沙坝两大类。 (1)拱形拦沙坝 修筑在荒溪上游弯曲的弧形坝, 又称拱坝。 可用浆砌石料或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料修成。 适宜于沟谷狭窄、 沟床及两岸山坡的岩石比较坚硬完整的地形与地质条件。 坝两端嵌固在基 岩上,拱坝上游的泥沙压力和山洪、泥石流作用力大部分通过坝体传递到两岸的岩石上,另 一部分通过坝体传到坝基,坝的受力以压力为主,断面应力分布均匀。与同样高度的重力坝 相比,拱坝的石方量可以减少 1/3~1/2。 (2)重力拦沙坝 又称重力坝,主要类型有浆砌石坝、格栅拦沙坝、铁丝石笼坝和缝隙拦沙坝及大孔口拦 沙坝。 ①浆砌石坝 坝轴线选择在沟谷狭窄、沟床和两岸基岩完整、坚固的沟段。在荒溪沟底淤积层厚的沟 段,为防止因坝基沉陷不均匀而使坝体产生裂缝,应沿坝轴线方向每隔 10m~15m 预留一条 2cm~3cm 宽的构造缝。其断面一般为梯形。 上游边坡一般为 1:0.5,下游边坡为 1:0.2。为避免山洪或泥石流对下游坝面的磨损, 下游坝面边坡可为 1:0。 溢流口可修成梯形,在常流水的沟道可修成复式断面,以减少石砾停积在溢流口底部。 在有发生泥石流危险的沟道,溢流口应修成弧形。 坝体内应设排水孔用以排泄坝前积水或淤积物内渗透水。排水孔在水平面上每隔 3m~ 5m 设一道,在垂直面上每隔 2m~3m 设一道。排水孔的直径为 15cm~30cm。 ②格栅拦沙坝 是一种挡拦泥石流的坝型, 当沟道中泥石流挟带的大石块比较多时采用。 坝体由一组水 平横梁组成, 横梁被固定或装配在支墩上, 横梁的尺寸和间距根据沟谷内或荒溪堆积扇上的 块石尺寸确定。 根据坝长不同,可分为单格式格栅坝及多格式格栅坝。与整体坝相比,这种坝型可节省 30~50%的建筑材料。 常见的有钢筋混凝土格栅坝及金属格栅坝。 金属格栅坝可用旧钢轨或

51

钢管作横梁。该坝结构简单,施工进度快,使用期限长。 ③铁丝石笼坝 铁丝笼作成箱形,尺寸为 0.5m×1.0m×3.0m,然后在笼内装石。为了增强石笼的整体 性,可在铁丝石笼之间再用铅丝加固。 适用于小型荒溪,其优点是便于就地取材,修建简单,施工期短。但坝的整体性和稳定 性较差。 ④缝隙拦沙坝及大孔口拦沙坝 均修筑在有泥石流发生危险的沟道内, 用以拦挡泥石流中的大块石, 防止下游居民区或 重要建筑物受害。为了预留拦挡泥石流的库容,库内不能蓄水和存小粒径的泥沙和石砾,缝 隙拦沙坝及大孔口拦沙坝多用浆砌块石或钢筋混凝土修成。 8.5 坡面防护工程 8.5.1 截水沟 对于雨量较多,坡面径流较大的山丘地区,应合理地在坡耕地布设截水沟。截水沟类型 有环沟、边沟等。 1、工程布置 (1)当相邻梯田交界处,可在坎下布置截水沟。 (2)当无措施田面的坡长太大时,应在此坡面增设几道截水沟,增设截水沟的间距可 为 30m~50m。 (3)当截水沟不水平时,应在沟中每 10m~20m 修一高 10cm~20cm 的小土挡,或者布 置土质沉沙凼,防止冲刷。 (4)截水沟在坡面上应与田块配合布置,沟与沟间距随坡度增大而减小。 (5)一般在截水沟两端或较低一端连接排水沟、蓄水池、山平塘等设施,以便将水流 引导到安全地方排除或供灌溉使用。 2、工程建设 (1)截水沟长度以能防止坡面径流进入田块区为准。截水沟采用半挖半填的沟埂式梯 形断面。 (2)截水沟断面分矩形或梯形。上宽为 20cm~40cm,下宽为 15cm~25cm,高为 25cm~ 40cm。大多采用半挖半填的梯形断面,断面大小根据降雨和汇流面积设定。根据设计频率暴 雨坡面汇流洪峰流量,按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同时满足不冲不淤流速要求。 (3)截水沟沟底比降主要取决于沟沿线地形和土质条件,一般要求比降与沟沿线的地 面坡度相近。同一条沟比降(跌水除外)宜采用一个值。 8.5.2 排洪沟 1、一般规定 防洪标准根据洪流量的大小,按重现期 5~10 年确定。排洪沟设计应达到 10 年一遇 1 日最大暴雨值,1 日内排除。 2、工程布置 (1)排洪沟一般要依山布置,宜布置在低洼地带,并尽量利用天然河沟。排洪沟沿线 要与蓄洪、滞洪等工程构成统一的体系,做到以排为主,排蓄结合。 (2)排洪沟的出口,应比外江(河)水位高。出口位置过低,应建闸控制,防止外水倒 灌。 (3)排洪沟一般布设在坡面截水沟的两端或较低一端。 (4)排洪沟应选择在低凹处,地质条件良好,避开滑坡体,路线宜短而直,应尽量利 用原地面的自然冲沟。 3、工程建设

52

(1)排洪沟纵断面应根据沿沟的地形条件、排洪沟水位推算和横断面设计成果进行水 位衔接设计,以保证沿程排水畅通。 (2)排洪沟横断面一般为矩形或梯形,应根据分段设计、校核流量、水位、流速、土 质条件确定。 (3)排洪沟宜采用块石、条石、砖浆砌,也可以采用砼现浇、砼预制板安置。其衬砌 厚度参见表 6.3.1-4。 8.5.3 拦山堰 1、建设标准 设计暴雨量采用 10 年一遇 3h~6h 最大暴雨量。 2、拦山堰的布置 (1)当项目区上部有较大面积的坡面来水,坡面下部是耕地,上部是林草或荒坡时, 应在其交界处布置拦山堰。 (2)在面积较大的连续田面之间,根据横向排水需要可以布置拦山堰。 (3)拦山堰可沿等高线布置,拦山堰与等高线比降的不小于 1%~2%。 (4)应在沟中每 50m~250m 建一沉沙凼,防止冲刷。 (5)拦山堰的排水一端应与坡面排水沟相接,并在连接处作好防冲措施。 3、拦山堰的设计 (1)拦山堰的间距,应根据地面坡度、土质和暴雨径流情况,通过设计计算具体确定。 (2)拦山堰形式主要采用矩形或梯形,断面要素确定见表 8.5.3。 表 8.5.3 拦山堰断面要素常用数值
沟底宽(m) 0.3~0.6 沟深(m) 0.4~1 堰壁内坡坡率 0~0.2 堰壁外坡坡率 0~0.3

(3)拦山堰宜采用块石、条石、砖浆砌,也可以采用砼现浇、砼预制板安置。其衬砌 厚度参见表 6.3.1-4。 9 其它工程 9.1 山粪池 山粪池多分布在交通条件差、距离居民点较为偏远、耕作有困难的地区,以山区居多。 可方便农闲时储存农家肥,以备耕作、播种、施肥之用。 1、工程布置 (1)因地制宜,结合地形、路网工程等进行布设,方便挑入挑出农家肥。 (2)在需要山粪池的地区,宜 1.5~3 亩内布设一个山粪池。 2、工程建设 (1)山粪池一般为矩形。山粪池设计尺寸可参照表 9.1 设计。 表 9.1 山粪池设计尺寸表
池长(m) 2~5 池宽(m) 1.5~2.5 池深(m) 1.2~2.5

(2)宜在坚硬地基上布置。 (3)可采用浆砌块石、条石、砖等。 (4)必须做好防漏防渗措施。 (5)布局在蒸发量大地区或者在道路旁边的山粪池可采用预制板、石板盖板的形式将 池顶封闭,仅留 0.5m 左右宽的口子。 9.2 支挡护坎 重庆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雨量大,尤其暴雨期间,易破坏土质田坎。对坎高 0.7m~1.5m 的田坎,采用浆砌石或干砌石支挡,坎高 1.5m 以上的用浆砌石支挡。石坎顶宽
53

0.4m~0.5m,石坎外坡坡度一般 1﹕0.75,内坡一般接近垂直,较长石坎每 10m~15m 留一 沉降缝。 9.3 下田坡道 在农作期间,为保护农机下田作业不破坏沟渠、田埂(坎),也方便农业耕作,在田块边 角适宜下田地段布置下田坡道。 下田坡道构造组成有沟渠涵洞(管)、 坡道面板。 涵洞(管)按照灌溉与排水工程中涵洞(管) 规定执行,坡道面板按照田间道规定执行。 下田坡道宽宜为 2.0m~2.5m,坡度不大于 60%。 9.4 错车道 田间道宽度不能满足两辆车并行的, 应在适当距离内设置错车道。 错车道应设在有利地 点,并使驾驶员能看到相邻两错车道间驶来的车辆。设置错车道路段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 6.5m,间隔宜为 300~600m,有效长度宜为 10m~20m。

54

附表 A
一 级 区 二 级 区 主要分布区域 地形地貌 气象气候

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特性表
土地开发整理主要工程内容特点 水文地质 土壤 土地平整工程 灌溉与排 水工程 田间道路 工程 农田防护 与生态环 境保持工 程 其它 工程

自然条件

渝 西 丘 陵 低 山 工 程 类 型 区

渝 西 缓 丘 平 坝 工 程 类 型 区

潼南、 合川、 铜梁、 地貌以浅丘平坝为主, 地面 璧山、 大足、 荣昌、 海拔一般≤400m, 双桥、 永川、 江津、 相对高差<50m,由丘 北碚、渝北、沙坪 坝、江北、南岸、 九龙坡、大渡口、 垫江、丰都北部、 梁平、忠县、开县 西南部、万州北 部、云阳西部的缓 丘平坝区。 包及丘间谷地构成, 丘 坡坡度较小,一般为 2 °~10°, 丘谷平坦宽 °, 谷内相对高差小于 10m。

年平均气温 17.5 ℃~19.0℃; ≥10 ℃总积温 5300 ℃~6200℃, 无霜 期 300 天~350 天; 年降水量大多 940mm~1300mm。 该区气温高, 热量 丰富, 高温伏旱严 重,暴雨洪涝频 繁,绵雨明显,但 低温危害轻。

河网密度 较大, 地表 径流发育, 地表水丰 富。 地下水 以孔隙裂 隙水为主, 红层地下 水贫乏。

以水稻土为主,其次 为紫色土,少量新积 土和酸性沙黄泥土。 区内水稻土土层深 厚,一般 40cm~ 100cm,土质肥沃, 但多数存在排水不 畅,湿害严重等问 题。坡耕地多为紫色 土,土质较肥沃,但 保水防冲能力弱,易 受干旱威胁。

水田整理比重 大, 以归并田土 坎为主, 可做部 分条田, 平整工 程量较小。 水田 以土坎为主, 旱 单个田块规模 普遍较大。

可尽可能 发展泵站 提灌, 重点 保障水田 用水。 可适 当布设机 大的灌排 系统, 重视 排涝排渍。

部分田间 道可以硬 化, 是生产 大路的主 要布局区 域。 可与沟 渠组合布 设。

尽量少做 该防护措 施。

重视 下田 坡道 的布 设。

巴南、 长寿、 涪陵、 广,纵坡坡降一般<3

建设较 地宜采用石坎。 井。

渝 西 丘 陵 工 程 类 型

潼南、 合川、 铜梁、

以中、深丘和低山为

处于丘陵、 山地温 暖温和区, 年平均 气温 14℃~17.5 ℃, ≥10℃总积温 4500℃~6000℃, 无霜期 240 天~ 300 天,年降水量 大, 一般 1100mm~

地表径流 发育, 但多 处于沟谷 中, 农业利 用较为困 难。 地下水 以碎屑岩 孔隙水为

以紫色土为主,其次 为水稻土。紫色土以 棕红紫色砂页岩互 层风化形成的灰棕 紫泥面积最大,土壤 成熟度和自然肥力 较高。但坡地粗骨性 土壤比例大,水土流

可爆破改土, 基 本不需客土。 以 梯田为主, 有少 量坡式梯田。 新 建田坎以石 (砖、砼)坎为 主, 慎重布设土 坎。 重视新土的

蓄水灌溉 为主。 注意 排水设施 和沉沙凼 的布设。

田间道一 般不硬化。 以生产路 为主, 有很 少量的生 产大路, 不 宜与沟渠 组合布设。

可适当布 设坡面防 护工程和 护路护沟 林。

可布 设少 量山 粪池 和支 挡护 坎。

璧山、 大足、 荣昌、 主,海拔介于 200m~ 双桥、 永川、 江津、 1000m 之间,相对高差 北碚、渝北、沙坪 坝、江北、南岸、 九龙坡、大渡口、 垫江、丰都北部、 50m~200m,纵向比降 较大,多在 5°~15° 之间, 相邻地块之间相 在 5°~15°。

坡度多 巴南、 长寿、 涪陵、 对高差 2m~5m,

55



梁平、忠县、开县 西南部、万州北 部、云阳西部范围 内缓丘平坝周边 的中、深丘地区。

1350mm。 区内气温 较高, 热量较为丰 富,高温伏旱、低 温阴雨危害均较 重,时有暴雨洪 由岩溶坡地和槽谷构 涝、冰雹大风发 生。

主, 水量中 等至丰富, 红层地下 水贫乏, 但 局部富水。 地表径流 少,流量 小, 地表水 缺乏。 岩溶 地貌较为 发育, 含较 丰富的岩 溶地下水, 有出露泉 眼。

失较为严重,土层较 薄,多在 20cm~ 50cm,持水抗旱能力 弱。

熟化和改良。 单 个田块规模普 遍不大。

可与石坎 组合布设。

渝 西 低 山 岩 溶 槽 谷 工 程 类 型 区 渝 东 中 低 山 工 程 类 渝 东 河 谷 平 坝 工 程

潼南、 合川、 铜梁、

以石灰岩土为主,其 次为黄壤,土壤母质 以灰岩风化物为主。 土壤 pH 一般较高、 缺磷,坡耕地耕层较 浅薄, 一般为 30cm~ 50cm。石漠化较为严 重,部分水稻田排水 不良。

一般需要爆破 改土, 需进行土 壤分配或者客 土。 梯田和坡式 梯田结合布设。 田坎以石坎为 主。 单个田块规 模普遍较小, 布 局较为不规整 和零碎。

蓄水灌溉 为主, 可筑 坝或直接 重视排洪 设施。 酌情 布设水窖。

田间道不 硬化。 几乎 没有生产 路有较多 梯步, 不宜 与沟渠组 合布设。 可 与石坎组 合布设。

可适当布 设坡面防 护工程和 护路护沟 林。

重视 山粪 池和 支挡 护坎 的布 设。

璧山、 大足、 荣昌、 成,海拔多在 400m~ 双桥、 永川、 江津、 1000m 之间,相对高差 北碚、渝北、沙坪 坝、江北、南岸、 九龙坡、大渡口、 垫江、丰都北部、 梁平、忠县、开县 西南部、万州北 部、云阳西部范围 内所包含的岩溶 槽谷地区。 以秀山平坝为代 表的河谷平坝,分 布于綦江、万盛、 ≤200m。发育溶谷洼 地、漏斗、落水洞等岩 溶地貌。 坡地坡度多在 地形高差 50m~100m, 相邻地块高差 2m~5m; 槽谷纵坡坡度多在 2 °~10°, 主要部分地 形高差≤20m,相邻地 块高差 1m~4m。 主要沿河流分布保存 较好的的Ⅰ、Ⅱ级阶 地。 Ⅰ级阶地阶面高出

生产 引水灌溉。 大路,

巴南、 长寿、 涪陵、 5°~15°,主要部分

该区处于河谷平 坝温热区。 年平均 气温 17℃~19.0 ℃, ≥10℃总积温 5000℃~6100℃, 无霜期 300 天~ 350 天。年降水量 大多 900mm~

紧靠江河、 溪沟, 地表 水丰富, 地 下水主要 为松散岩 类孔隙水, 由于分布 面积小, 含

以水稻土为主,其次 紫色土和黄壤。母质 为残积和坡积母质, 其土壤组成复杂,土 质一般为轻壤至中 壤,土层深厚,大多 40cm~120cm,土壤 成熟度高,养分丰

水田整理比重 大, 以归并田土 坎为主, 可做部 分条田, 平整工 程量较小。 水田 以土坎为主, 旱 单个田块规模

可尽可能 发展泵站 提灌, 重点 保障水田 用水, 适当 布局蓄水 大的灌排

较少部分 田间道可 以硬化, 可 布设少量 的生产大 路。 可与沟 渠组合布 设。

注重坡面 防护措施, 适当布设 拦山堰。

重视 下田 坡道 的布 设。

南川、 武隆、 涪陵、 江河水面 3m~10m,平 丰都、 忠县、 石柱、 坦开阔,地面坡度<5 彭水、 黔江、 酉阳、 °,相对高差在 2m~ 秀山、万州东南 部、开县北部、云 5m, 但Ⅱ级阶地因受后 期侵蚀冲刷较为破碎,

建设较 地宜采用石坎。 池。

56

型 区

类 型 区

阳东部、城口、巫 溪、奉节、巫山境 内的江河沿岸以 及山谷冲积扇区 域。

阶面坡度 2°~5°, 与 Ⅰ级阶地之间相对高 差在 3m~15m 不等。

1200mm。 该区气温 高,热量丰富,高 温伏旱严重, 暴雨 洪涝较为频繁。

水层薄, 富 水性差, 多 不具供水 意义。

富。

相对较大。

系统, 重视 排涝排渍。

渝 东 中 低 山 坡 地 工 程 类 型 区

綦江、 万盛、 南川、 武隆、丰都南部、 酉阳、秀山、万州 东南部、开县北 部、云阳东部、城 口、巫溪、奉节、 巫山的中低山区。

海拔一般在 400m~ 1500m 之间,相对高差 割较为强烈的丘陵山 地狭长的支沟谷高差 200m 以内的地带, 纵向 比降较大,多在 5°~ 25°, 主要部分地形高 差 50m~150m。

处于中低山温和、 温凉区, 年平均气 温≤16℃, 最冷月 平均气温≤5℃; 通过 10℃~20℃ 无霜期≤270 天; 年降水量东北部 一般为 1000mm 左 右,东南一般为 1160mm~1400mm。 该区东北部是重 庆市年日照时数 最大地区, 普遍在 1400 小时以上; 东 南部一般在 1000 小时左右。 区内气 候温凉, 高温伏旱 轻,低温危害严 重,也有暴雨、冰 雹和大风发生。

地表径流 发育, 流量 大, 但多处 于深切沟 谷中, 利用 水和碎屑 岩孔隙裂 隙地下水 水量中等 至丰富。

以黄壤、黑色石灰岩 土为主,成土母质以 灰岩风化物为主,其 次是紫色砂泥岩。黄 壤区土壤淋溶淀积 明显,发育较深,粘 重板结,耕作较为困 难。黑色石灰土区坡 度较大,土层薄,砾 石多。

适当爆破改土, 重视土壤肥力 的提高。 以坡式 梯田或者隔坡 梯田为主, 适当 布设梯田。 田坎 砼)坎。单个田 块规模普遍不 大。

蓄水灌溉 坝或直接 引水灌溉。 注意排水 设施和沉 沙凼的布 设水窖。

田间道不 硬化。 以生 不宜与沟 渠组合布 设。 可与石 坎组合布 设。

农田林网 工程、 沟道 坡面防护 工程结合 布设。 其中 拦山堰、 截 水沟等一 般不可缺 少, 适当地 区可以布 设谷坊、 沟 头防护等 设施。

适当 布设 山粪 池和 支挡 护 坎。

可筑 基本不需客土, 为主,

石柱、 彭水、 黔江、 在 200m 以内,地形切

产路为主, 治理工程、

岩溶 的积温≤3700℃; 困难。

酌情布 主要为石(砖、 设。

渝 东 中 低 山 岩 溶

綦江、 万盛、 南川、 武隆、丰都南部、 酉阳、秀山、万州 东南部、开县北 部、云阳东部、城 口、巫溪、奉节、

海拔一般在 400m~ 1500m 之间,相对高差 割强烈, 喀斯特地貌发 育,地表有石林、溶谷 洼地、漏斗、落水洞等 岩溶地貌,台面带状;

多数为隔 槽式构造, 岩溶发育 强烈, 地表 水缺乏, 地 下水赋存 在裂隙、 溶

以石灰 (岩) 土为主、 其次黄壤、黄棕壤、 棕壤等,主要成土母 质有碳酸盐岩和古 砂页岩风化物,有少 量第四系冲积物,其 中石灰土和黄壤面

一般需要爆破 改土, 进行土壤 分配或者客土。 以坡式梯田或 者隔坡梯田为 主, 适当布设梯 田。 田坎以石坎

蓄水灌溉 为主, 可筑 坝或直接 重视排洪 设施。 酌情 布设水窖。

田间道不 硬化。 几乎 没有生产 路有较多 梯步, 不宜 与沟渠组

农田林网 工程、 沟道 治理工程、 坡面防护 工程结合 布设。 其中 拦山堰、 截

重视 山粪 池和 支挡 护坎 的布 设。

石柱、 彭水、 黔江、 在 200m 以内,地形切

生产 引水灌溉。 大路,

57

坡 地 工 程 类 型 区

巫山境内的中低 山岩溶地区。

坡面坡度多在 5°~25 °, 主要部分地形高差 50m~100m。

洞和暗河 之中, 岩溶 地下水丰 富, 一般埋 藏浅, 易开 采, 有出露 泉眼。

积最大。土壤多呈中 性或微酸性,缺氮少 磷,土质一般为粘性 土,土层厚度一般 30cm~60cm。

为主,坎较高。 单个田块规模 普遍较小, 布局 较为不规整和 零碎。

合布设。 可 与石坎组 合布设。

水沟等一 般不可缺 少, 适当地 区可以布 设谷坊、 沟 头防护等 设施。

58

附表 B
项 目 名 称 耕作 土 地 平 整 工 程 田块 修筑 工程 耕作 层地 力保 持工 程 灌 溉 与 排 水 工 程 小型拦河 坝 水源 工程 机井 堰塘 项目 名称 项目名称 (子分部 工程)

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体系分布表
渝西丘陵低山工程类型 区 渝东中低山工程类型 区 低山 丘陵 岩溶 槽谷 × √ × √ 河谷 平坝 ○ √ 中低 山坡 地 × √ 中低 山岩 溶 × √

子项目名称 (分项工程)

缓丘 平坝

条田 梯田 表土剥离 与回填 客土回填 细部平整 及培肥

挖填平衡、田间土方调 配,田埂制作,塌陷坑 底、废弃宅基地、化学 污染地处理工程 表土剥离、表土回填 土方挖运与回填 人工平整,机械翻耕, 培肥 坑槽开挖、清基清淤、 坝体工程、护坡(干、 浆砌石、混凝土)、溢 洪道(浆砌、混凝土)、 防渗工程、草皮护坡 地基与基础开挖、施工 围堰、浆砌石(混凝土) 坝(闸室)、坝体防渗 工程、防冲消能工程 人工开挖、机械开挖、 人工砂砾石填料、井壁 管安装、滤水管安装、 沉淀管安装、井台

√ √

○ △ √

√ ○ √

√ √ √

○ △ √

√ ○ √

√ √ √





























×





×

蓄水池工 程

人工开挖、垫层、底板、 边墙、抹面、人工回填、 盖板 人工开挖、垫层、底板、 △ ○ √ △ √ √

水窖

边墙、抹面、人工回填、 盖板 土方开挖、土方回填、 人工夯实、砂石垫层、 护坡(混凝土预制块、

×





×





输水 工程

明渠

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 土砖、砖砌体)、水泥 砂浆抹面、 预制 U 形槽、 伸缩缝













暗渠

土方开挖、土方回填、 边墙(浆砌石、现浇混 凝土)、钢筋混凝土盖 59













板、底板 管道 喷微 灌工 程 微灌 喷灌 土方开挖、土方回填、 垫层、管道制安 过滤设备、水泵和动力 机、水源工程,管道、 喷头过灌水器安装 土方开挖、土方回填、 护坡(干砌石、浆砌石、 明沟 混凝土)、预制混凝土 块、底板(浆砌石、混 凝土)、砂石反滤层、 排水 工程 暗沟 伸缩缝 土方开挖、土方回填、 边墙(浆砌石、现浇混 凝土)、钢筋混凝土盖 板、底板 管道 土方开挖、土方回填、 垫层、管道制安 地基与基础开挖、施工 渠系 建筑 物 水闸 围堰、闸室、进出口段、 防渗工程、防冲消能工 程、启闭设备安装、闸 门制安、拦污栅 基础开挖、浆砌石或钢 筋混凝土基础、支承结 构(钢筋混凝土排架、 渡槽 重力式浆砌石墩、浆砌 砖等)、进出口段(浆 砌石、现浇混凝土)、 槽身钢筋混凝土、伸缩 缝 基础开挖、土方回填、 浆砌石、现浇混凝土、 管道制安(pvc 管、钢 倒虹吸 管、混凝土管、钢筋混 凝土管、预应力管、铸 铁管等)、混凝土垫层、 排污栅、钢(砼)闸门 农桥 地基与基础、桥墩及桥 梁(板)、桥面及护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0

土方开挖、土方回填、 混凝土垫层、管道制安 (钢管、混凝土管、钢 涵洞 筋混凝土管、 预应力管、 铸铁管)、浆砌石墙体、 浆砌石拱圈、水泥砂浆 抹面、浆砌石挡土墙、 钢筋混凝土板 跌水 基础开挖、土方回填、 现浇混凝土、浆砌石边 墙、底板,水泥砂浆抹 陡坡 面、钢筋混凝土板、伸 缩缝 量水设施 砼浇筑、砌体、安装设 备 人工开挖、垫层、底板、 边墙、抹面、人工回填 地基与基础、进水段、 出水段、主体工程、装 泵站 及输 配电 工程 输变电工 程 低压配电 装置 泵站 饰工程、门窗工程、屋 面工程、 机电设备安装、 闸门制安、拦污栅 高压、低压输电线路、 变电设备安装 低压配电设备安装 路基、垫层、路面、路 田间道路 工程 田间道 缘石、护坡、护肩、挡 土墙 生产大路 生产路 农 田 防 护 及 生 态 环 境 保 持 工 程 岸坡 防护 工程 护岸 护堤 农田 林网 工程 农田防风 林 梯田埂坎 防护林 护路护沟 林 护岸林 路基、路面、路缘石 路基、路面、路缘石 植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沉砂池

















×





×

植树、植草













植树、植草 植树、植草 土方开挖、土方回填、 垫层、浆砌石、勾缝、 预制混凝土块制作、预 制混凝土块安装、现浇 混凝土、伸缩缝,种植 树草 61

△ △

◇ △

◇ △

△ △

◇ △

◇ △

























地基与基础开挖、施工 谷坊 沟道 治理 工程 沟头防护 围堰、浆砌石(混凝土) 坝(闸室)、坝体防渗 工程、防冲消能工程 围堰、筑沟、植树、植 草 地基与基础开挖、浆砌 拦沙坝 石(混凝土)坝、坝体 工程、防冲消能工程 坡面 防护 工程 截水沟 排洪沟 拦山堰 沟槽开挖、垫层、砌体、 砼体边墙(钢筋砼体边 墙)、砼底板、伸缩缝 人工开挖、垫层、底板、 山粪池 边墙、抹面、人工回填、 盖板 其他工程 支挡护坎 下田坡道 挖基础、砌石坎 砌基础、砼浇筑 路基、垫层、路面、路 错车道 缘石、护坡、护肩、挡 土墙 注: “√”表示“应”“○”表示“宜”“◇”表示“可”“△”表示“不宜”“×”表示“不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2

标准用词说明 为了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语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 “不得”;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 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 “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6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