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经济(Womenomics)”,作为专门研究女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贡献的学科,同时作为一种特别的经济现象,被美国高盛、英国《经济学人》等专业机构广泛研究;在我国,“女性经济”也正日益展现出了令世人瞩目的风采,并且有了经济社会“半边天”美誉。 全国工商联女企业家商会(下称“女商会”)日前发布的《2015年度工作报告》,对女企业家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有这样的描述:“女商会所属会员企业大多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增强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女性所经营的企业多为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第二、三产业领域。从经营投资规模看,多为中小微企业。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这类企业资产规模呈逐步扩大态势,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在不断增强。 而在消费领域,中商产业研究院2015年12月发布的报告显示:随着中国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就业机会改善和收入提高,女性的经济独立性和在家庭经济决策中的话语权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全国75%的家庭总消费由女性决策,50%的男性定位产品由女性购买。阿里数据显示,阿里在线电商销售额的70%由女性贡献。根据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亚洲女性网购调研报告显示,女性对家庭开支使用拥有强大话语权,购买服饰、化妆品的话语权均为88%,购买家居用品话语权85%,休闲旅游84%,母婴产品69%,女性经济潮流正悄悄来袭。 另外,日前召开的“首届世界闺蜜经济论坛”也透露出一个清晰的信号:女性在投资和消费领域表现强劲,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显著,“闺蜜经济”将成为下一个百万亿产业。 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对于女性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作了这样的表述:“21世纪有三大引擎,即三个'W',其一是网络(web),其二是全球气侯变化(weather),其三就是女性(woman)。” 在我国,女性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也是相当惹人关注的。事实上,女性企业家们打造的“女性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最大亮点之一,被称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女商会发展报告显示:“女企业家(尤其是民营女企业家)阶层是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稀缺资源,她们为促进各项产业发展和提供社会就业机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佛山市民营女企业家商会执行会长、联邦集团副总裁李虹瑶表示:“民营企业是典型的市场经济行为。相对于男性,女性企业家往往更加容易被信赖;女性通常比较细腻,做事情非常投入,用心程度非常高。” 胡润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5胡润女富豪榜》则显示,在全球前十位白手起家的女富豪中,有8位来自中国;在全球所有白手起家的女富豪中,中国占到2/3,有49位。而在《2014胡润女富豪榜》中,还首次出现90后——来自龙光地产的纪凯婷,时年仅24岁。女性企业家在民营经济当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这是与他们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大胆的创业创新精神相一致的。 2015年5月14日在巴西圣保罗召开的第25届全球妇女峰会上,来自63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000名女性政治家和企业家,以“创意女性、创意经济”为主题,探讨了女性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和贡献。中国女企业家代表团团长、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龙江文表示:女性在经济方面有独特敏感,也就有了更多的创新可能。根据统计,在2008年经济危机期间,全球女性掌管的企业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要远远小于男性企业,因为女性的风险意识和在消费领域的观察敏感度都比较强。另外,当今网络社会,也已经摆脱了过去强体力、大型制造业垄断的格局,给了女性更多发挥空间。 颠覆传统的“女性经济” “女性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披上了一层浓厚的传奇色彩。正当人们努力从散落在身边的女性元素当中苦苦搜寻,从而试图“拼凑”出“女性经济”概念时,一些老牌企业已打破传统思维。 记者日前来到那曾经古老威严的北京王府井(600859,股吧)大街,无意中发现,如今那里俨然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女性经济王国。 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门前,劳模张秉贵的半身塑像屹立在商场门前,但记忆中的糖果烟酒专柜早已不见踪影,在一楼记者看到,取而代之的是富丽堂皇的女性珠宝首饰化妆品;二楼是女性时装;三楼是女性内衣和女式箱包;四楼才是男士服装。充分而鲜明的女性主题,吸引了大量时尚女性前往驻足购物。而在正对面的新东安市场内,各种时尚炫酷的女性元素也比比皆是。 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冰是一位女企业家,她认为,零售业“高增长、高利润”的时代已经过去,作为百货龙头的王府井百货也踏上了转型之路。 对于这种特定现象,著名女经济学家史清琪指出,越来越多商家开始从女性视角来确定自己的消费群体,研制并开发新产品。“女性经济”独立与自主旺盛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意味着一个新经济增长极正在形成。国营商家已然先行,民营企业家们更应当紧紧跟上,牢牢把握当前机遇,推动女性经济发展,同时也为拉动国民经济走出低迷贡献力量。 在众多零售商家中,王府井百货大楼虽仅为“女性经济”之一域,却也具有一定代表性。来自中商情报网的统计称,2015年中国“女性经济”市场规模超2万亿元,未来围绕健康管理、美容、母婴、网络购物、婚恋、女性理财、网络文学、社交等8大细分领域。如果说,2014年“她经济”已经崭露头角,2015年“她经济”更将来势汹汹,那么,在2016年将凸显出再度翻腾的迹象。 放大“闺蜜经济”的效应 中金公司最新报告称:80后、90后女性主导的“女性经济”正在崛起,并且由此而派生出一个更加新颖时尚的汉语新词“她经济”,标志着随着女性经济和社会地位提高,围绕着女性理财、消费形成了特有的经济圈和经济现象。 “女性经济”之所以呈现出如今欣欣向荣的崭新景象,是与众多女性企业家(尤其是许多女性民营企业家)分不开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女性为民营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女企业家。在这个过程中,女性不仅为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还撑起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半边天”,这其中,“女性经济”正以一种越来越个性化的姿态展现其风采。 时至今日,女性对中国经济贡献率越来越大。有调查显示,女性企业家在民营经济中所占比重,远远大于在国营经济中所占比重。可能女性在收入上不如男性,但是女性对中国经济的拉动却不亚于男性。 2016年的“女性经济”,还被掺入了一个充满神秘时尚感的新概念“闺蜜经济”。在1月17日于昆明召开的“首届世界闺蜜经济论坛”上,来自各行各业的女性企业家们,就分享了如何为天下“闺蜜”们打造一个温馨而炫酷时尚的经济环境。 在经济学家、中国50人经济学家论坛主席宋清辉看来,“闺蜜经济”将成为下一个百万亿产业。他认为,女性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半边天”。 宋清辉表示,“闺蜜经济”中的“闺蜜”概念中包含了闺蜜间的交往、互动,也包含了情感的纽带、积极的互动,比“女性经济”更鲜活也更贴心。闺蜜经济是基于“闺蜜”概念衍生的一种新兴的共赢互助经济模式。闺蜜经济连接文化、教育、金融、电商、医疗、影视、旅游、餐饮娱乐、奢侈品等各领域产业,现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概念、新引擎。 宋清辉认为,移动互联网的“轻灵”让女性经济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围绕着女性消费形成了特有的经济圈和经济现象。其中,“闺蜜经济”已成为“女性经济”中的一个精准经济圈。“闺蜜”二字有情感、有关系、有互动,更加关注闺蜜的身心需求,并通过移动互联网无缝连接女性、母婴和商家、服务商;在移动端,将“闺蜜经济”放大,就可以再造一个万亿级的消费航母。 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有人用调侃口吻指出,所谓“闺蜜经济”其实是个模糊概念,充其量不过是为了博人眼球而做的噱头。但宋清辉不这么认为,他强调,“闺蜜经济”其实有着十分准确的市场定位。“闺蜜经济”是指基于“女性经济”而出现的一种市场经济行为,强调闺蜜之间相互交流的经济网络。如果说,“女性经济”从本质上讲是从性别上探讨女性消费,“她经济”更多强调独立的个体的消费能力,那么“闺蜜经济”则更强调在“互联网+”时代带有社交性质的消费经济。 “闺蜜经济”的能量到底有多大?宋清辉用“非常惊人”来形容。 优谈网CEO李瑜作为一名女性民营企业家,同时也是一位贤妻良母,经常受邀做家庭婚姻和孩子教育方面的演讲。她所搭建的“女性经济”平台深受女性网友们的喜爱。 李瑜对记者表示,一个女性能够在男性都苦苦竞争的商业领域中脱颖而出、婷婷玉立,未必是牺牲了家庭和孩子为代价,她搭建的优谈网女性平台的目标就是基于“快乐女人、幸福家庭、成就宝宝”这三个诉求点精心策划搭建的,用她丈夫的话来说,就是为了让女性们“醒得开心、睡得踏实”。 为了能实现这样的愿景,李瑜从2010年开始着手耕耘女性行业这块新田地。李瑜很自豪地说,常常到半夜时分,平台上还有很多用户在不知疲倦地交流,而且每个新进的用户都会得到友好的回应,因为这就是最初搭建平台时的良性基因带来的效果。 佛山市民营女企业家商会执行会长、联邦集团副总裁李虹瑶赞叹女企业家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她表示,“成功的女性是有能力做任何事情的。民营女企业家商会深知女性做经营不容易,面临着多重付出和压力和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也不断面临提升空间。人一生的修炼是无止境的。” 日益繁荣兴旺的民营经济,为女性企业家们提供了展现风采的广阔空间,也为培育女性经济铺就了温润而深厚的土壤,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女性在创新创业道路上播撒希望的种子,收获成功的喜悦,正如李瑜所说:“一个女性勇敢地创业,她会越来越需要决断力、勇气和魄力,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把身上的阳刚之气逐渐带出来。” (图1)看到重庆相当多创业者受制于经验不足、资金不够、渠道不畅等举步维艰,陶然居董事长严琦经常给青年学子们分享心路历程、传授创业经验,并在“泛海扬帆杯”重庆创业大赛担任评委后,结对帮扶创业大赛“状元”卢硕,期间帮助其分析市场、提供项目和启动资金支持,并开设了大学生创业平台“青果小巷里”。如今,卢硕的事业逐步走上轨道,3年内公司的营业额从10万元增长到500万元,业务范围也拓展到网店整装产品形象设计、陈设雕塑和样板间装饰等领域。付弈英/摄(图2)今年28岁的曹莉萌2009年从武汉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2013年出于对瑜伽的热爱回到家乡西宁创业,现如今已是两个瑜伽馆的创办人,她希望'通过瑜伽帮助更多的人,希望学员们内在外在都有所蜕变'。图为曹莉萌在练习瑜伽动作。吴刚/摄(图3)纪宇是创业服务平台创富工厂的创始人。纪宇大学毕业后进入传媒领域,先后在两家媒体做创富行业记者,这使她萌生了为创业者搭建桥梁的想法。2013年,度过了10年记者生涯的她在一片质疑声中办理了辞职手续,加入到创业大军中,注册成立了一站式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创富工厂。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纪宇的创富工厂业务不断开拓。李安/摄 (责任编辑: 罗浩) |
|
来自: 鹰剑山鹰6spwwv > 《女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