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已经有了其他的手机应用,可以看到日出日落时间,还需要Planit吗?” 其实我在写Planit之前也用过其他应用的。决定写Planit的原因就是因为其他没有一款应用可以满足我自己对风光摄影的需求。如果您的需求就是查日出日落时间,我想说,随便哪款应用都可以满足这个需求。用Planit可能有点大材小用了。但是如果您和我一样,想计划风光摄影的方方面面,那还是Planit吧! 我这里给大家分析四点Planit和其他应用的区别。 之所以我起了Planit这个名字,就是因为Planit是提前做计划使用的。为什么要提前做计划?因为这样容易和高效。但是目前大部分风光摄影师都执着于现场踩点,有的人甚至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漫无目的的到处乱走而陷入险境。我不是反对现场踩点,而是提倡在Planit计划的指导下现场踩点,同时把一部分踩点的任务挪到坐在家里的提前计划的步骤里面。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他很多软件可能只能现场使用,而Planit提供了大量的功能可以让您提前计划。 下面截屏是我和一位我非常喜欢的摄影大师的对话,我把名字模糊了,不过您要是我和他的共同朋友去他朋友圈看到对话。我很喜欢他的作品风格。有一天看到他朋友圈说他花了七个小时才找到一个机位,我当然觉得这时间花得不值,所以想都没想就夸下海口,说几分钟就可以找到。因为我当时还在外拍就没有立即找,等第二天回家有空了,果然几分钟就找到了他拍的那个机位。另外一个机位在完全不知道地点的情况下(只知道在某个国家),也在半个小时之内找到了,而他花了七个小时。为什么我可以这么快确定准确的机位?因为我有Planit啊。 Planit用户的目标是拍到一个震撼的延时,而非Planit用户的目标是跑到正确位置后抓到一张照片就欢天喜地了。Planit用户会去拍升起的月亮,这样才有挑战性,因为每天月亮和前一天都在不同的位置,升起的月亮来不及看到月亮再找机位。非Planit用户喜欢拍太阳,因为太阳每天位置变化很小,可以每天都去等,总有一天可以等到;或者拍月亮落下,看着天上的月亮猜落下的位置还是可能的。 每次看到别人介绍风光摄影的手机应用的文章,我都习惯点进去看看。如果里面介绍了十来个应用以及各种网站,不管有没有包括Planit,作者肯定对Planit不熟悉。因为Planit一个应用一般都可以替代里面的大部分应用。如果让我介绍风光摄影的软件或者网站,我只会介绍三个:Planit、谷歌地球(这个最好是用桌面版本)、Windy(是红色图标的那个,负责天气)。这三个可以满足我所有的常规的风光摄影的需求,注意了,我说的是所有。 有不少朋友问我为什么不多做几个小的应用。其实我也在想这个问题。后面会推出一些简单的应用,平时需要查询的时候可以使用。不过这里说一下我为什么把功能都放到一起。比如拍摄银河,我会用到下面的各个页面。 再比如拍日食,我会用到下面这四个页面的功能。 或者我想扫海,我会用到下面三个页面。 如果这些页面在不同的应用里面,我会觉得很不方便,因为这些功能是融会贯通的。其实很多人和我有着同样的看法,比如这位Haydn Huston,他的评价您可以去谷歌商店找到。 这是中文翻译,后面是原文。
有不少用户告诉我,自从使用了Planit,彻底地改变了对风光摄影的看法。其他不熟悉Planit的人可能就有点不理解了。不就是一个手机应用嘛,至于改变对摄影的看法嘛?我风光摄影很多年了,没有Planit不也一样拍嘛? 风光摄影今非昔比。以前胶片时代拍到了就是好的,现在每天都有几百万张照片出炉,如果照片没有一个或者几个吸睛的亮点,很难出类拔萃。这意味着风光摄影难度的增加。 比如这张照片摄于著名的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隧道点。这地方真得很美,但是风光摄影师拍到这样的照片不会拿出来,因为每天会有几千张这样的照片产生,太普通了。 同样的地点,秋桦老师拍摄的这张就不一样了,因为里面有月虹,而且谷底的雾气也是恰到好处。Planit就可以帮助您预测月虹的时间。在月亮没有被云挡住的前提下,每年差不多有20天左右的晚上可能在这里看到月虹,每次持续10到20分钟。这样的几率自然比前面那张照片要珍贵很多。 秋桦拍摄 或者这样的一张照片,是日落+满月月升。您一定想知道每年有几天可能拍摄到这样的画面。平均每年只有两天,一般都是冬季月份满月的某两天,而且是如果天气配合的前提下,东边有云遮住了月亮或者西边有云遮住了太阳,这样的场景都不会发生。这张是我在2017年12月拍的,1月份也有一次。下一次要等到今年年底了。 因此我在苹果商店和谷歌商店介绍Planit的时候,用了这样一段话。
预可视化的英文原文是Pre-visualization,是亚当斯为了提高出片率而提出的概念。不过亚当斯提出的预可视化最初指的是曝光的预可视化。那时候是胶片时代,对于大部分胶片摄影师来说,不到胶片洗出来的那个瞬间,根本不知道拍到啥。而亚当斯对各个场景的曝光了如指掌,所以可以提前想象出来曝光的情况,大大提高出片率。不过随着数码时代的来临,可以忽略成本地随便拍多少照片,而且立即可以看到拍的如何。除了在电影拍摄的时候,因为制作一个大场面的成本依然很大,所以还用预可视化来降低成本。而在风光摄影这个领域,预可视化的概念逐渐被大家所忽略。Planit从某种程度上是把预可视化再次引入风光摄影,让摄影师在拍摄之前就可以大致地想象到拍出来的效果。这个预可视化可能包括下面的各个方面:
虽然说数码时代拍摄一张照片的成本几乎为零,但是摄影师为了到这个机位而产生的旅行的开销、时间和精力的投资还是不可忽略的。因此提前计划的预可视化还是有它存在的价值。 上面这个是拍摄智利角峰的很多可能构思中间的两个,尽管我还从来没有去过那里。如果真要去的话,正是因为预可视化的采用,我可以合理地安排行程,大大提高了拍摄的效率和成功率。 这些都是我自己使用Planit以后的想法。我相信很多Planit用户在亲身使用Planit以后也有自己的想法,欢迎大家留言、去群里讨论或者写文章来说说您使用Planit以后的经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