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关于 Adobe CC 2019 的软件更新功能体验中,由于 Adobe CC 2019 对电脑系统版本的要求,同时也为了能有更好的体验效果,我就升级了个人电脑,上手了 Adobe CC 2019 的部分软件。 所以,以后我写的 Ps 基础入门篇就会是基于 Win 10 的 Adobe Photoshop CC 2019 软件,希望可以给予小伙伴们更好的浏览体验。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会给大家介绍图像修复的相关工具。 图像修复主要针对图像的细节进行,模糊锐化、去除和复制、颜色加深和减淡等效果处理,实际运用在后期修图、去水印等方面。 相关工具包括模糊工具组、加深减淡工具组、仿制图章工具组以及修复画笔工具组。 需要提醒的是 Adobe Photoshop CC 2019 的界面UI上大多数的选项栏按钮,取消了旧版本的中才会有的按钮名称。 所以小伙伴们可以将鼠标悬停在按钮上,一秒钟之后就会弹出出现按钮名称的注释框,灵活运用这个技巧,可以快捷地知道功能键位置,便于学习使用哦。 主要工具 模糊工具 功能:对涂抹过的区域进行模糊处理,让画面像素模糊。模糊工具常用于增加图像的空间感和距离感,从而可以达到聚焦,突出部分图像主体的效果。
锐化工具 功能:对涂抹过的图像区域进行锐化处理,让画面像素更清晰,边缘更锐利。
涂抹工具 功能:通过涂抹可以改变图像形状。
选项栏属性 模式:指的是模糊或锐化效果的颜色模式,进行模糊或者锐化处理的同时对图像的颜色会有所影响。 强度:用于调节工具的效果强度。 对所有图层取样 指的是对所有可见图层进行模糊或者锐化的处理。当选择了「对所有图层取样」,模糊或者锐化处理都会作用到正在处理的目标图层上。 因此,当需要保护原图像素时,良好的使用工具的操作习惯应该是:隐藏原图,在原图上新建一层图层,在新图层上涂抹,这时候的对应处理效果都会显示在新图层上,画面发生了改变,但是却保护了原图的像素,方便后期的修整。
保护细节 选择「保护细节」可以轻微保护图像像素,在进行锐化处理的时候防止画面失真。 手指绘画 涂抹工具可以使用前景色进行涂抹。 需要注意的是:锐化工具和模糊工具的效果是不可以相转换的。 换成人话来说,就是图像用模糊工具处理之后,不能再用锐化工具还原了。 因为使用模糊工具之后,就会改变、损失很多的图像像素,锐化工具是基于当前图像的像素进行锐化处理,并不能找回丢失掉的像素。 主要工具 加深工具 是让涂抹的区域内像素颜色加深。非连续涂抹时,加深效果增加。
减淡工具 让涂抹的区域内像素颜色变淡。非连续涂抹时,减淡效果增加。
海绵工具 可以增加或降低图像局部区域的饱和度。 选项栏功能 范围:加深和减淡工具的作用范围是用高光、阴影、中间调作为划分标准,分别意味着加深或减淡工具影响于图像的高光区域、不亮也不暗的区域以及阴影区域。 涂抹过的区域就会根据光影分布区域来进行颜色的加深或减淡处理。 更多地时候,我们使用加深减淡工具来给对象添加上一些光影效果,让画面更逼真、自然。 模式:海绵画笔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去色,即降低饱和度;另一种是加色,即增加饱和度。
主要工具 仿制图章工具 可以将作为源的图像复制到目标区域。需要按下 alt 键 + 单击来选择选择作为源的图像区域,对图像采样。
图案图章工具 可以将预设或自定义的图案绘制到图像上。
选项栏属性 对齐 选择「对齐」后,可以保证每次用仿制图章工具与源点同步移动。如果没有选择对齐,每次使用仿制图章工具,源点都会从起始采样点开始。 样本:样本下拉菜单有三个选项:当前图层、当前和下方图层和所有图层。 这是代表着样本取样的范围,样本源可以取自当前图层、当前和下方的图层和所有可见图层。 仿制源 仿制源按钮点击之后可以打开仿制源面板,在仿制源面板可以对仿制源进行进一步的调节。 ![]() 仿制源面板的功能包括: 保存最多五个仿制源,可以随时切换和单独编辑。 可以记录仿制源的位置,还可以对仿制源进行缩放和旋转。 对以上的属性进行调整,都会影响到最终的绘制效果。 另外,在仿制源面板上还可以调节绘制时候的叠加显示的效果,说人话,就是可以改变仿制源在画笔上显示的样子。 对这组属性进行调节,不会影响到最终绘制的效果。 印象派 让图案图章画笔绘制的效果有印象派的风格,画风大概是下图酱紫的。
污点修复画笔工具 涂抹过的图像区域会被智能地填充上周围的像素,填充的像素也会与背景相融,最终可以达到去除部分图像的效果。
污点修复画笔的选项栏上有三种修复模式的按钮,分别是内容识别、近似匹配和纹理修复,默认是处于内容识别的模式,这种类型会进行较好的智能计算,让抹除效果更好。 修复画笔 功能:根据源的采样方式不同,可以实现仿制图章工具和图案图章工具的效果,只是处理上会更加地智能。 选项栏属性 源采样方式为取样时, 本质上修复画笔工具与仿制图章画笔工具结果一样,都可以通过采样来复制作为源的图像,只是在效果上有所不同。 首先,仿制图章画笔可以跨文档进行,在一个文档里采样的仿制源可以用在另一个文档去绘制,而修复画笔不可以。 其次,修复画笔具有一定的智能性,绘制的对象会智能地绘制区域周围图像进行融合。而仿制图章的绘制效果则十分生硬。
源采样方式为图案时, 就是实现图案图章工具效果,相比于图案图章来说,修复画笔的图案与周围的融合效果更好。
修补工具 对画面部分区域绘制选区,将选区内的图像移走之后,原来区域的图像会被智能填充。 选项栏属性 修补的两种模式:正常模式和内容识别模式。 正常模式下可以设置修补的对象是源、目标、透明和使用图案。 源作为对象, 那么修补的结果是移除掉选区内的图像;
目标作为对象, 那么修补的结果是将选区内的图像复制到其他区域;
透明作为对象, 那么修补的结果是将选区内的图像复制到其他区域,同时选区会与背景有融合的叠加效果;
图案作为对象,那么修补的结果是让选区内的图像填充进图案,而且的图案会智能地与选区周围的图像相融合。
内容识别模式下的效果与正常模式下以源为对象时的效果相似,但是内容识别模式下的移除功能更加智能,可以实现更好的去除效果。
内容感知移动工具 功能:可以通过绘制选区,将选区内图像移动后,智能而快捷地实现移动和复制对象的效果。 选项栏属性 扩展模式:移动选区内的图像后,图像会被复制到目标区域。其结果是复制。
移动模式:移动选区内陆图像后,图像会被复制到目标区域,原区域的图像会被智能地填充上背景图像。其结果是移动。
当然,还有结构和颜色、移动允许缩放和旋转选区按钮等属性可供调节,可以调整出更多的内容感知移动的效果,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尝试这调节哦。 红眼工具 功能:可以快速消除相片中的红眼现象。只需要用红眼工具在红眼的区域进行框选,就可以快速去除眼睛上的红眼。 红眼现象:眼睛的瞳孔在闪光灯的作用下会扩张,毛细血管会迅速呈现红色,闪光灯的强光反射回来红光。红眼现象尤其会出现在傻瓜相机及数码相机的成片上。
本篇文章介绍了许多图像修复相关的工具。我们快速认识这些工具的思路是我之前介绍过的将工具的使用分为工具组+选项栏属性两个方面去了解。 细心的小伙伴会发现,这些工具与选区工具和画笔工具有相似的属性。 比如修补工具的四种选区模式,加深减淡工具、仿制图章和图案图章工具、模糊和锐化工具、修复画笔、污点修复画笔、红眼工具的画笔属性等等。 这意味着选区属性和画笔属性的相关调节对这些图像修复工具同样有效。 仿制工具看似只能复制图像,事实上,换个主题以外的图像作为源,在主体图像上涂抹,同样可以实现修复工具组的去除主体图像效果。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工具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他们直接也有关联。 所以,我们学习新工具的同时也要注意工具之间的关联性,这样才有利于我们更有效地理解和利用工具。 这里是一周进步,我是嘉华,我们下期 Ps 基础篇再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