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和地狱,只有咫尺之遥。 任何一个人,在没有“金盆洗手”和“退隐江湖”之前,都应该心存敬畏,战战兢兢地夹着尾巴做人。 汽车产业界的“Titan”式巨人、地球上为数不多的“明星CEO”——卡洛斯·戈恩,在2018年的11月19日的一瞬间,就经历了这样的“从天堂到地狱”的时刻。 在法国和日本,戈恩的影响力之大和知名度之高,可媲美于马云爸爸在中国所取得的成就。但相对于最近上台发言还要念稿的马云老师,戈恩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先生在一起的时候,都毫不掩饰自己强大的气场,顾盼之间睥睨天下。 然而,干掉这个小个子的汽车产业的“Titan”巨人的,仅仅是东京地方检察院的两个执法人员,在走出飞机舱门的一刹那被逮捕了。 卡洛斯·戈恩的被捕,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雷诺-日产-三菱联盟这个庞大的汽车帝国,在奔向不可测的未来的过程中的悲剧,也许还是改革者与保守者在激烈对抗中产生的悲剧…… 一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联盟之一,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掌舵人,卡洛斯·戈恩先生一定不会料到,在11月19日那天,当他在日本东京的羽田机场,跨出舱门的一刹那,迎接他的不是日产高管们的笑脸,而是东京地方检察院的执法人员以及相应的“搜查证件”。 从东京羽田机场,到日产位于神奈川县横滨市的总部,不过区区20多公里,走日本的“首都高速湾岸线”,只需21分钟即可到达目的地。然而,戈恩先生已经没有机会走到那个他曾经为之工作了19年,并将其从破产边缘挽救回来的那个地方了。 日产汽车的“国王”,失陷于日本东京地区检察院的“班房”。 戈恩被日本检方带走的理由是在向证券交易所提交的文件中,涉嫌瞒报收入。陪着戈恩被“一网打尽”的,还包括日产汽车董事会中的三号人物、代表董事格雷格·凯利(Greg Kelly)。 与此同时,还是在那个地方,一场新闻发布会夤夜举行,主角是卡洛斯·戈恩亲自选中“接班人”、日产汽车CEO兼总裁——西川广人,他从卡洛斯·戈恩身上接过日产汽车的CEO一职还不到18个月,工作乏善可陈。但这次针对戈恩的突然袭击,足以使他被世人记住。 西川广人说,日产公司针对卡洛斯·戈恩以及他的“同伙”格雷格·凯利已进行了数月的内部调查,调查的起因缘于一份“内部举报报告”。 这位CEO继续向媒体爆料,除了涉嫌瞒报收入之外,戈恩还有大量的不当行为,包括将公司的一些资产挪为私用,以及独断专行将日产公司变成了“戈恩王国”。而格雷格·凯利(Greg Kelly)作为“同伙”,深度牵涉其中。 在发布会上,西川广人矢口否认这是一场“政变”;另外,几乎绝口不提戈恩对日产汽车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称戈恩的存在,正在给日产汽车带来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 据一份日产汽车对外发表的声明显示,西川广人已经建议日产汽车董事会,解除卡洛斯·戈恩的代表董事及董事会主席职务,同时解除格雷格·凯利的代表董事职务,因为鉴于他们的所作所为,已经不适合担任公司的高管。 董事会的表决,将会在本周四举行。毫无疑问,戈恩和格雷格·凯利将无缘这项与他们休戚相关的董事会投票。 日产的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有三名代表董事,根据日本的商法和日产公司的章程,三名代表董事,将负责其他董事、CEO以及关键核心高管的选拔,三名代表董事中,其中有一名是董事长,董事长负责人员的提名,经董事会表决方能生效。 而日产董事会的三名关键的代表董事,正是这次事件的主角:董事长卡洛斯·戈恩,CEO西川广人和戈恩的同伙格雷格·凯利。 西川广人,通过一次突然袭击,同时“做掉”了两名代表董事,意味着他自己成为了日产汽车董事会中唯一有资格安排日程和议题的人。 鉴于日产汽车董事会中,剩下的6名董事中,只有2位是与雷诺相关的人员,西川广人有很大的可能主导董事会,通过罢免卡洛斯·戈恩和格雷格·凯利的提案。 与此同时,在整个雷诺-日产-三菱的联盟中,由日产控制的“小弟”——三菱汽车,第一时间揭竿而起,“声援”西川广人。他们称,鉴于卡洛斯·戈恩的不当行为,他已经不适合继续担任三菱汽车的董事长,三菱汽车已经建议罢免戈恩的董事长职位,并将在三菱内部展开调查,看戈恩是否还有其他的不但行为。 日产控制了三菱34%的股权。 对戈恩而言,现在的情况看起来很不妙。 二 当然,这个非常事件离盖棺定论,还有比较漫长的一段路要走。 对于卡洛斯·戈恩而言,他现在既不是“犯人”也不是“罪人”,现在还只是“涉嫌”。在这期间,还有机会获得保释,如果这个案子进入司法程序的话,戈恩还可以在法庭上捍卫自己的清白。 对于日本政府而言,地方检查人员在自己的国土里,悍然逮捕他国公民,而且是一个他国极端重要企业的CEO,并已造成了该公司的股价下跌了6.8%,将会承受巨大的压力。如果无足够多的证据,显然不能长时间地羁押戈恩。 另外,最重要的是,这个事件中最关键的玩家——雷诺汽车公司,尚未出手。 首先,雷诺汽车控制了日产43.4%的股权和相应的投票权,而日产汽车第二大股东的股比仅为3.42%。鉴于此,在股东大会的最终较量中,雷诺汽车将会有非常强大的决定格局实力。西川广人这次悍然出手,能够笑到最后的概率非常低。
而对于自己的董事长兼CEO戈恩的被捕,雷诺汽车显然充满了“懵比”的状态,这从该公司截止目前、唯一对外发布的、只有寥寥数语的公告中,可见一斑。 公告显示,雷诺汽车独立董事的Lead Phillippe Lagayette携同董事会委员会主席Marie-Annick Darmailac和Patrick Thomas称,关于日产新闻发布会的内容已经收悉。 但还在等待来自该公司董事会主席和CEO卡洛斯·戈恩先生的准确信息,这些董事们希望能够表达他们捍卫雷诺公司在这个联盟中利益的决心,雷诺汽车公司将很快召集一个关于此事的董事会。 当然了,雷诺汽车事实上是一家法国的国企,法国政府是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拥有15.01%的股权和30.02%投票权,日产虽然拥有雷诺15%的股权,但没有投票权。 谁叫你当初是濒临破产才被人家收购并拯救于水火的呢? 鉴于自己的“国企”的头子,在日本国进行一次普通的、商务旅行的过程中,被日本当地政府以出其不意的方式逮捕,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现得还算淡定,他认为现在评价此事还为时尚早,但他表示法国政府对此极端关切,一方面将会给雷诺的员工全面的支持,同时也会保持雷诺-日产联盟的稳定。 当然了,法国政府显然会过问此事,各种交涉一定是进行时。 这个事情会有几个显而易见的重要节点和看点: 1、周四日产董事会的表决,这个看起来悬念不大,西川广人应该会得手; 2、卡洛斯·戈恩涉嫌虚报收入事宜是否会坐实,这还需要侦查和司法程序,悬念是戈恩能否获得保释,以及何时发出自己的声音?雷诺将会如何跟进?法国政府将会如何跟进? 3、在股东大会层面上,大股东雷诺将会如何“拨乱反正”。 三 卡洛斯·戈恩的突然被捕,恐怕是一场事先有预谋的突然袭击。 首先,戈恩和他的“同伙”格雷格·凯利同时被逮走,可见他们的行程已经事先被透露给了日本的检方。 其次,日产汽车公司里面,两位最重要的代表董事,出现在同一个航班,可以推测,他们到访日本的目的是要召开董事会。对于西川广人而言,这是同时拿下另外两位代表董事的最佳时机。 也只有其他两位代表董事同时被拿下,他才可能控制住董事会的日程和议程的安排。 可谓机关算尽。 唯一的问题是,动用“公权力”将上司送进“班房”这样的非正常手段,已经突破了商业竞争的底线。 这样的手段的发动,可以证明一个事情:日产汽车本土势力与控股大股东的代表卡洛斯·戈恩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 西川广人在主导这样的突袭之后,哪怕卡洛斯·戈恩真的被迫去职,他本人恐怕是难以善终的。 因为于私,他是戈恩一手提拔到CEO的位置,如此不念旧情,使用“不光彩”的手段发动“政变”,在人品上将饱受质疑。于公,通过“阴谋”,近似于“诱捕”大股东的代表,显然会令雷诺方面深感不快。 鉴于此次日本当地的检方也被牵扯期间,戈恩与西川广人之间的分歧恐怕不仅仅是“私仇”,还包括“公愤”。 专注于日本报道的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评论说,戈恩在吞并三菱之后,强势推进雷诺、日产和三菱的深度整合,此举引发了日本汽车产业人士的愤怒和不安。 这导致在雷诺-日产-联盟里面,涌起了一股“保卫日本汽车工业”的情绪,在与这股势力的碰撞之中,汽车产业的“Titan”巨人卡洛斯·戈恩遭遇了人生中最惨烈的失利。 对于西川广人而言,他应该很清楚雷诺汽车依然掌控着日产这个严酷的现实,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他还要发动如此决绝的“突袭”,又作何解释呢? 合理的解释只能是,西川广人的目标是卡洛斯·戈恩个人,而不是雷诺汽车。把戈恩搞臭和搞到,恐怕是这次袭击的最核心目标。 在当今世界,除了戈恩恐怕不会再有第二个人,能够胜任将雷诺-日产-三菱如此庞大的联盟向深度整合的方向推进的重任了。 戈恩这个人除了业务能力超强之外,又统治了这个联盟将近20年时间,积累了超高的人气;最后还超级强势、说一不二,具备了一切重组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必要条件。 只要搞到戈恩,也许大股东雷诺汽车会派来新的董事长,但无论谁担任这个联盟的新“舵手”,恐怕都将无力继续戈恩的工作了。 如果一切都将如意料般地发生,将不得不感叹于日本人的“巧思”。 但这样的“妙棋”,也许会“作死”一个庞大的“汽车集团”,西川广人也许会成为真正的“罪人”。 四 此时此刻的汽车产业,正处于剧变的“前夜”。 在这样的风云变幻之时刻,任何冲天而起的“黑天鹅”事件,都可与现阶段的时代背景和产业背景结合起来。 2018年11月8日,日产汽车发布了该公司截止9月30日的半年报(日产的财年从4月1日开始),数据令人失望,没有悬念。 日产的上半个财年,录得营业收入为491.7亿美金,同比下滑2.1%;更惨的是主营业务的运营利润,只有18.69亿美金,同比下挫高达25.4%,运营利润率已低到3.8%,去年同期还有5%。当然了,如果这个运营利润率刨去汽车金融,只算卖车的运营利润率的话,只有1.6%。 从资产的角度看,日产汽车的总资产达1700亿美金,但负债达到了1214亿美金,资产负债率为71.4%,处于一个令人感到恐怖的杠杆水平。这家日系车企的现金储备仅为107亿美金,也让人感到不安。 这显然也会让卡洛斯·戈恩感到不安。 其实,对于传统车企而言,这不仅仅是日产汽车的悲歌。 由于全球最大的两个市场:中国市场和北美市场需求出现下滑,全球汽车巨头们的财务报表普遍令人失望。通用和福特已经成为“难兄难弟”,裁员已成为不得不动用的杀招。 强大如大众,也开启了巨大的变革。一方面严控成本,一方面加大对未来的投资。最近一个季度,大众在中国市场也出现了销量下滑。 特朗普在这样的节骨眼上,还大肆挥舞着关税的大棒,使得深度依赖于国际贸易的汽车产业,成本大幅度提升,境况每况愈下。 更大的挑战是,电动化、自动驾驶、车联网和共享出行带来的冲击,才是根本性的。 所有的车企都需要直面这样的挑战,大众为此的投资预算是502亿美金,新任CEO赫伯特·迪斯为了推进转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从上述所有的层面上看,卡洛斯·戈恩推进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深度融合,方向都是正确的。 对于雷诺-日产-三菱联盟而言,必须要在研发、在采购、在制造,甚至是在营销上,进行深度整合。一方面,降低传统车型的研发投入和制造成本;另一方面,集中资源对未来技术进行投入,提升投入的效率;同时,在采购时提升规模效应。 戈恩最大的问题是,由于时间太过于紧迫,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也许正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这位强势的CEO推进变革的过程中,出现了“技术动作”的变形,从而引发了“哗变”。 卡洛斯·戈恩,作为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唯一有可能胜任变革的“司令官”,在衔枚疾进的冲锋陷阵过程中,倒在了从背后射来的子弹之下。 对于雷诺-日产-三菱联盟而言,这是一个令人感到悲伤的时刻。 这场严格意义上的“政变”,令他们可能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官”,而是这个庞大的汽车帝国,失去了竞争未来的机会,因为它们丧失一位最强有力的、也许能够带领它们杀出重围的领导人。 卡洛斯·戈恩的被捕,将会给所有推进传统产业变革的领导者们敲响一记警钟,在这个与传统势力博弈的艰难的过程中,危机重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