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宗真:胡小石先生与南京博物院

 沁园春春2016 2018-11-21
作者:罗宗真

▲南京博物院的老大殿 ,原国立中央博物院


我于 1950 年 8 月从金陵大学历史系毕业,分配来南京博物院。当我在校读书的时候,胡小石先生在中央大学中文系任教。虽然不在一校,但我们许多学子都知道胡先生是一位博学多才而且爱国的民主人士。

 

南京解放后,由于他和南京博物院院长曾昭燏有着师生情谊(胡是曾在中大读书时期的老师),1949 年南京博物院被接管后,最早开展的业务就是调查南京附近六朝遗迹的工作,胡小石先生首先应邀参加。从1949年12 月18 日开始到1950 年3 月19日共调查达 8 次之多,参加调查的专家还有朱俣、刘敦桢、贺昌群、王振铎、金宗华等先生,其中胡先生几乎每次都参加了,并为调查报告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意见。1950 年 3 月 9 日,南京博物院正式易名挂牌,改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为国立南京博物院,简称南京博物院。当时举行庆祝仪式,应邀参加的各方面人士中,也有胡小石先生。在这次庆祝大会上正式宣布,曾昭燏被任命为副院长(院长为徐平羽),由曾负责全院日常工作。不久,专聘胡小石先生为顾问,商定每周来院一次,垂询各项业务,如有重要工作可随时来院。同时还聘向达、徐森玉等先生为顾问,与胡先生共同为院里鉴定各种文物,其中主要是收购字画。


胡小石先生(前排左七)、徐平羽(前排左六)、曾昭燏(前排左四)

 

1950 年 4 月 3 日,因陈列展览需要,曾院长请胡先生为大陆硕果仅存的毛公鼎拓片题字。众所周知,毛公鼎是我国有名的周代重器,铸刻有当时最长的铭文,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铭文文辞典雅,堪与《尚书》媲美,为许多历史学者所重视,考释者甚多,胡小石先生亦做过释文,曾昭燏据以译成语体文发表。此器清末被发现后,1852 年为陈介祺高价收藏,民国时期多次有人拟售至美国未逞,抗战中为大商人陈克勤所得,1946 年始归中央博物院,1948 年运至台湾,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为我国国宝之一。

 

1950 年 5 月 1 日,南京附近江宁县东善镇祖堂山下,发现规模很大的古墓,曾昭燏院长邀请胡小石先生共去现场调查,决定进行考古发掘。发掘过程中出土的玉哀册文字内容,胡先生协助考证,确定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先主李异与皇后宋氏的钦陵和中主李璟与皇后钟氏的顺陵。南唐二陵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发掘的帝王陵墓,发掘后墓葬建筑就地保存并修复,向社会开放展览,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1 年 3 月 23 日胡小石先生应我院考古部主任尹焕章先生之请,同去江宁县湖熟镇,调查史前时期的文化遗址。共发现老鼠墩、前岗、神墩、梁台、船墩等一系列傍秦淮河畔的台形遗址,这就是有名的“湖熟文化”遗址定名的由来。

 

1952 年 12 月 7 日,南京市汉中门内堂子街 106、108 号 ( 原 72、74 号 )房屋因维修,发现近代壁画。曾院长邀请胡小石、罗尔纲、潘菽等专家共去调查鉴定,确认为太平天国时期壁画,并考定该建筑是太平天国时期东王杨秀清的衙署——东王府。后来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据此整修了彩色壁画共 18 幅,1988 年亦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 1952 年以后,胡小石先生曾多次来院做学术讲座,帮助提高全院业务人员的知识水平。这项工作是我院业务学习活动的一部分。胡先生的讲课,我记忆犹新的有以下两次:1953 年 1 月 16 日胡先生首次讲《中国文字与书法》的第一讲“殷代到战国文字的变迁”,听课的除我院工作人员外,还有华东文物工作队和南京故宫分院的同志。胡先生把这个时期的文字变化分为三个阶段:殷到西周为方笔期,西周晚期到东周前期为圆笔期,春秋战国为纤笔期。他认为中国文字的变化与书写工具有密切的关系,早期文字主要在甲骨和铜器上表现出来;中期大量使用铜器,其上铭文多而宽大柔和;晚期出现各种异体字,因此形成多种篆书。他在讲课的同时,以一些文物图录展示并举例说明,例如他以《三代吉金文存》和《十二吉金图录》以及甲骨文实物,使我们从殷墟甲骨文和散氏盘、克鼎、毛公鼎等著名青铜器铭文以及楚器上鸟篆等文字更为形象地得到深刻印象。

 

1953 年 2 月 16 日,胡先生讲“隶书与八分书”。他认为隶书是小篆的省易,八分是隶书的装饰,有人说“八分书是六分篆、二分隶”是错误的。他举三国魏时群臣上尊号奏和受禅表为例说明这些都是八分书,东汉人写碑也多八分书,例如《张迁碑》《华山碑》等。他又举《流沙坠简》中汉武帝天汉三年简就是八分书,说明西汉时期几种书体并存。魏晋以后南北书派产生,即由八分书演化而成,北派书法含八分较多,南派较少。

 

胡先生最后一次讲课是 1955 年 2 月 16 日,以“工具书的使用法”而结束。在我院讲课期间,胡先生并应邀为南京博物院院名题字,至今仍存于我院大门竖额上。

 

胡先生不仅以讲课形式对全院业务人员给予帮助,而且还在具体业务上,对个别人员也进行辅导。我自己亲身就有一次体会:1960 年 4 月我在南京西善桥发掘一座南朝初年墓,出土两幅完整的“竹林七贤”砖印壁画,这是十分重要的发现。壁画发现后,曾院长当即命我携带拓片和她一同去胡先生家,请其鉴定并作考证。胡先生看后极其兴奋,他说这是非常杰出的绘画作品,其人物形象处理得极好,恰如其分地把每个人的独特性格,用他们最典型的表现,刻画得淋漓尽致、神情生动、线条流畅。他据这两幅画的非常成熟的绘画技法考证,肯定是采用当时著名画家(如顾恺之、戴逵一流人物)的粉本刻印而成。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画  南京博物院藏


最使我难忘的是:他对“竹林七贤”的史料非常熟悉,画中每个人的独特表现,对照文献资料,在论证时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例如画中嵇康双手弹琴,赤足坐于豹皮褥上,胡先生即引《晋书·嵇康传》“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弹琴咏诗自足于怀”;阮籍侧身而坐,突出用口作长啸状,胡先生即引《世说新语》阮步兵“谬然长啸,韵响寥亮”;山涛手执耳杯,做饮酒状,胡先生即引《晋书·山涛传》“涛饮酒至八斗方醉”;王戎一手靠凭几,一手弄一如意,胡先生即引《庾信乐府》“对酒歌”“山简竹篱倒,王戎如意舞”,说明这幅画面具体地表现了“王戎如意舞”的诗境。其他诸人的表现胡先生也均有说明。更为使我难忘的,即胡先生考证阮咸所弹的琵琶,他指着画面说:这是一种直项琵琶,即称“阮咸”,因传为阮咸所创用,故名。这种乐器以往仅见于唐画,但现在也有唐代实物存在,今藏日本奈良正仓院。“竹林七贤”壁画墓早于唐代数百年,画面上乐器阮咸的形状和弹奏之法,都明白可见,是极其珍贵的实物证明。

 

胡先生知识丰富,不仅见于器物考证,而且还表现在他对古代文化的研究,也有独到之处。曾昭燏和尹焕章两位先生在总结多年考古工作的基础上,撰写了《古代江苏历史上的两个问题》,发表于 1960 年第 12 期《江海学刊》上,后经修改作为《江苏省出土文物选集》的序言。在修改过程中,得到过胡小石先生的指导,例如江苏北部邳县刘林遗址出土墓葬的埋葬习俗有许多值得注意之处,如以骨制约发加于人头上,胡先生考为后世“冠券”的起源,而用来掩蔽下身的龟甲,他又认为是后世的“盒”的起源。他认为刘林文化遗存是中原衣冠文化的最初祖先,中原人的发式是结发为髻,插笄加冠,与南方人的断发和北方人的辫发完全不同,这三种男子处理头发的方式为三个不同氏族、三个不同文化的分界线。所以他认为这种类型文化遗址所在地,是古代东夷族居住之地,因此这一类型文化遗存的居民,可能属于东夷族。

 

以上的一些回忆,仅仅是我所知道的有关胡小石先生在南京博物院早期工作的一部分活动内容,也许只能反映他的学术活动的一个方面。但这些有限的内容,仍旧闪烁着胡先生博学多才的光芒。


本文作者:罗宗真,南京博物院研究员。





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

开馆时间:9:00-17:00

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电话:025-58882034
网站:http://www.

联系地址: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雨山路48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