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8-11-21

甘肃,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很少被新闻媒体关注,正是这个形如一柄“如意”的省份,其将近一半的土地却是从古至今从中原通往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大陆的地理大通道——河西走廊,其南侧是祁连山脉及青藏高原,北侧是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及内蒙古高原,是被南北天然地理屏障所夹峙的狭长地带,东西长约1000公里,海拔1500米,形似走廊,且地处黄河以西,故称河西走廊。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曾是丝路西去的咽喉,佛教东传的要道,也是抗击外族入侵的西北军事要塞。河西走廊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乃至中华文明的发展与演变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河西走廊地理位置图

1. 河西起源

河西的这段历史让我们从头说起。

战国(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221年)以前的河西,是羌、戎等少数民族活动的地区。到战国、秦汉时期,月氏、乌孙和匈奴是河西的主人。后来月氏强大,赶走乌孙,成为河西的统治者。月氏占领河西后,一度非常强盛,秦汉时期,匈奴头曼单于曾把太子冒顿送至月氏作为人质。后来冒顿逃归,杀父自立,打败月氏,迫使月氏逃入今阿富汗境内。仍有一小部分月氏残留在河西,称为小月氏。

秦末汉初,匈奴东灭东胡,西灭月氏,南破楼兰、白羊,北服浑庚、丁零,建立起东起东北、西达新疆的强大的奴隶制游牧国家,时常侵扰汉朝边境。特别是在占有河西以后,实力大为增强,直接威胁着汉王朝的腹心地区,即关陇地区(陕西关中至甘肃陇山)。

西汉初年(公元前202年开始的几十年),由于国力不强,统治者无力反击,只能采取和亲的办法,给匈奴贵族送去大量的丝织品及酒食,借以求得边境的安宁。但事实上这并不能满足匈奴贵族的贪欲,他们仍是连年南下,骚扰汉境。直到武帝时,他凭借着汉初几十年休养生息而大大增强了的国力,开始了对匈奴大规模的反击战。

1) 汉武帝刘彻

中国封建王朝历时2000多年,共出了494位皇帝,其中有四位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包括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这四位帝王中有三位都对河西走廊的历史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后面的文字将提到他们和其他几位重要历史人物。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汉武帝刘彻

公元前150年,年仅16岁汉武帝刘彻登基,成为西汉王朝第七位皇帝,当时西汉帝国在经历了“文景之治”后,社会生产得到长足发展,国力显著增强,正值“汉武盛世”,而帝国疆域仅扼守中原地区(下图中红色区域,即甘肃以东、蒙古以南的区域),北面和西面都是匈奴,而这个横亘在东西方之间的游牧民族,仗着马背上的速度优势,常年袭扰边境地区,烧杀抢虐,一直是东西方诸国的噩梦。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公元前140-126年西汉地图

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主要有三大战役:河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发生在河西的这次战争,是在公元前121年,在汉武帝的运筹帷幄下,历经三次战役,汉军最终击败匈奴大军,从此匈奴再无法从河西走廊所在的西路对中原发起袭击,退守漠北一带(内蒙北部)。同年,汉武帝设置武威、酒泉两郡,后又分置张掖郡和敦煌郡,史称“河西四郡”。河西自此归汉统治。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河西四郡地图

为了彻底铲除漠北的匈奴势力,实现开疆拓土的雄心大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命卫青和霍去病率军,发起“漠北大战”,直击匈奴本部,全歼匈奴主力,从此匈奴再无能力袭击中原汉朝。

河西归汉是河西史上最重大的事件。汉朝为经营这一地区,先后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徙民活动,把中原地区的贫民和“罪犯”徙来河西。大量劳动力的进入,加以他们带来中原人民丰富的生产经验和技术,大大地促进了河西地区的开发(《汉书 · 地理志》)。祁连山冲击平原本就适宜农耕,汉武帝末年,赵过发明的代田法,就是首先在边郡和居延城推广的。河西屯田所得粮食,除自给以外还有剩余。河西也逐渐变为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即便在西汉末年,中原大乱,河西却仍然是一个相对安定的地区。

此后,汉帝国国力日益强盛,不仅收复了秦帝国时代的领土,还版图扩展到了南至广东、广西、海南,西至云南、贵州、宁夏、新疆、内蒙的区域,可谓疆域万里,邻邦仰望其威德。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公元前36年西汉末年地图

汉武帝时期可能不是汉朝最繁荣的时期,但绝对是汉朝最有血性的时期,他彻底打败了匈奴,塑造了中华民族的自信。而汉武帝之所以被称为武帝,就是因为他有着卓越的武功。

2) 卫青

在我国西汉密集的人才版图上,可谓将星闪耀,韩信、窦婴、卫青、霍光、霍去病、李广、李陵……他们在某个时期、某个阶段,承包了一位将领所能拥有的一切荣光。这其中就包括以平定匈奴而享誉后世的名将——卫青。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卫青

卫青曾有一段悲催、但戏剧性的成长经历。他是其母卫媪(平阳公主的女仆)与当地县吏郑季私通后所生的“孽种”。虽然卫媪前夫已去世,但当时的风气再怎么开放,弄出孩子来也实属不光彩,于是郑季不得不将孩子带回县城的家中。但郑季却让卫青放羊,当成奴仆畜生一样虐待。卫青稍大一点后,不愿再受郑家的奴役,便回到母亲身边,做了平阳公主的骑奴。真是够惨的。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平阳公主的一次家宴上,汉武帝刘彻灞上扫墓后做客平阳府时,看上了卫青的三姐卫子夫,便带入宫中,争气的是她第二年便给汉武帝生了个儿子。但这引起了陈皇后的嫉妒,便派人捉了正在建章当差的卫青,意图杀害。同僚公孙敖听到消息后率人赶去救下卫青。汉武帝得知此事,大为愤怒,立刻任命卫青为建章监、侍中。卫青因祸得福,从此跟随武帝左右,逐渐获得其信任,从此踏上了辉煌的人生道路。

公元前129年,匈奴兴兵南下直指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汉武帝派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迎击匈奴,其中作为车骑将军的卫青首征,果敢冷静,深入险境,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首虏700人,取得胜利。另外三路,两路失败,一路无功而还。汉武帝看到只有卫青胜利凯旋,封卫青为关内侯。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卫青率军攻打匈奴

公元前128年,卫青再次率三万骑兵,出雁门,长驱而进斩首虏数千人。

公元前127年,匈奴大举入侵,先攻破辽西,杀死辽西太守,又打败渔阳守将韩安国,劫掠百姓两千多人。卫青率大军,活捉敌兵数千人,夺取牲畜数百万之多,控制了河套地区,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也建立起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卫青(电视剧形象)

卫青武功爆表,连续三年,三场大战大获全胜,被封为长平侯。

此后20年,卫青北上伐奴,奇袭高阙、二出定襄、远征漠北,为汉王朝开疆拓土。后又取了平阳公主(二婚),成了汉武帝刘彻的“姐夫”,并经两次益封,按《史记》记载其所得封邑总共有一万六千七百户,其声望也随之达到顶峰,其权远出丞相之右(《文献通考》)。

卫青于公元前106年去世,葬于茂陵东北1000米处,谥号为“烈”。

此后,其家族的命运也急转直下,失去家族的保护伞后,企图陷害太子(卫子夫之子)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在卫青去世15年后的巫蛊之祸中,卫皇后自杀,太子自缢而死。卫青的长子长平侯卫伉由于受巫蛊牵连,坐诛,但卫伉的子嗣以及卫青另外两个儿子并没有受牵连的记录。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卫媪(电视剧形象)

说完卫青,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卫青的母亲——卫媪。有学者曾说过“卫媪生了大半个西汉”,足以说明这个女人不简单。首先她应该有几分姿色,否则作为寡妇别人也是瞧不上她的。其次她女儿能漂亮到被刘策看中,后来又荣升皇后,说明遗传基因也起了作用的。

西汉时民风比较开放,比如文帝的母亲薄皇后、景帝的妻子王皇后都是二婚,馆陶公主冒着死罪,在丈夫眼皮底下养了个小白脸,馆陶公主之女陈娇更胜一筹,宫中找不到男人,竟然和女巫楚服一起搞同性恋。大家不要用现代人的价值观把这些事想的过于荤淫,就古代人比较单纯的性格而言,我相信她们的行为多是比较纯真和浪漫的。在这样的环境下,身在侯府中的卫媪的出轨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

卫媪共生了三女三子,同母异父,其中就包括私通出来的卫青。大家可能觉得子女都随母姓,其生父是不是都“来路不明”啊?非也。‘媪’是老妇的意思,‘卫媪’就是卫家老太太的意思。她是嫁了个不知名的卫姓男子,所以称为卫媪,就象今天称呼张夫人李家老太一样。所以除了卫青外,卫媪的其余几个子女都是“正经孩子”。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卫子夫(卫媪三女儿,汉武帝皇后,电视剧形象)

在三女儿卫子夫做皇后38年时间里,卫媪所生子女,个个活得风生水起,儿子卫青为西汉大将;长女卫君孺,后嫁九卿之一的太仆公孙贺;身为皇后的卫子夫还包养了情夫,即霍仲孺之子霍光,崔光在西汉为相多年。可见卫子夫也是一个彪悍的女人,2014年内陆还有一部电视剧“大汉皇后卫子夫”专门演绎她的传奇经历。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卫少儿(卫媪次女,霍去病之母,电视剧形象)

卫媪的次女卫少儿,继承了卫媪不安分的血统,先和平阳侯府的“给事”霍仲孺私通,生下了西汉另一位名将霍去病。

所以说,卫媪生了大半个西汉,一点也不为过!

3) 霍去病

在抗击匈奴的战役中做出历史贡献的,还有一位名将,“饮马瀚海,封狼居胥”——霍去病。论声望和影响,霍去病不如卫青,但卫青的军事战场主要集中在北部疆域,而平定河西的却是霍去病。因而在河西的很多城市或景点,更多的雕塑表现的是霍去病和汉武帝。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霍去病雕塑

前面介绍过,霍去病出生在一个传奇性的家庭。他是卫青的二姐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儿子,卫少儿当时仍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这位小吏不敢承认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于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但之后,随着卫氏家族的地位快速提升,霍去病也因为裙带关系而得到汉武帝重用。他精于骑射,为人少言寡语,胆气内藏,敢做敢为,据说还英气逼人,完全是个让女粉丝的尖叫的“高富帅”(其母系的颜值很高,前面讨论过)。武帝想教他兵法,他答:“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为他建造府邸,他答:“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公元前123年,十七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故霍去病又称霍骠姚),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获敌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国、当户的官员,同时也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辈籍若侯,并且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勇冠全军,以一千六百户受封冠军侯。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汉匈战争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地区的匈奴,歼敌4万余人。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础。

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时年22岁)各率骑兵5万,深入漠北,与卫青等将领共同展开“漠北大战”并大获全胜。经此一战,匈奴被汉军在漠南荡涤,匈奴单于逃到漠北,“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汉书·匈奴传》)。从而长久地保障了西汉北方长城一带,也就是在漠南地区的边境安全。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霍去病雕塑(兰州五泉山)

霍去病的军事思想体现在骑兵军团的建设与运用上,可以概括为“风一样的男子”。霍去病的作战战略能够说是对汉军战术观念的改造,他大规模运用马队集团,快速机动,远程奔袭,是汉军前期打败匈奴的主要原因之一。霍去病六战匈奴全胜,每次都是纵横数千里深入敌营,横扫大西北,可以说霍去病就是为抗匈奴而生的,其功绩可彪炳汗青,不愧为中国战神。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霍去病(电视剧形象)

非常可惜的是,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卒死,年仅24岁。陪葬茂陵,谥封“景桓侯”。 《史记》中称其是病死的,也历代史书中对霍去病死因的唯一记载。也有说是在漠北之战中匈奴人将病死的牛羊等牲口埋在水源中祭祀诅咒汉军,因此水源区产生了细菌。而霍去病在此处饮食了带有病菌的水,长期劳累身体免疫系统最终没有抵抗过去。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霍去病墓

2017年最新修订的历史课本中,删除了《汉匈战争》一节,抗击匈奴最大的功臣卫青和霍去病彻底退出了历史课本。《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这一章节被保留。时过境迁,当年所抵抗的“外族”,现在都已经融入了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中。而当年抵抗外族入侵的战争,不过是一个国家的内部战争。

2. 历史的流水账

西汉之后有经历了东汉,自公元220年起,进入魏晋南北朝长达数百年的混战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前后经历了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朝(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历史跨度长达三百六十余年。

公元581年开始的隋唐时期,是中国大发展的时期,直至宋、元、明、清。河西走廊的统治权先后易主,其文明发展之路也跌宕起伏。

以下为自西汉之后,各朝代的全国版图,以及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归属。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公元190年东汉地图(东汉末年,河西归属东汉)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公元200年三国地图(河西归属马腾、韩遂)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公元257年三国地图(河西归属魏)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公元359年晋朝地图(河西归属前凉)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公元498年南北朝地图(河西归属魏)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公元613年隋朝地图(河西归属隋朝)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公元684年唐朝地图(河西归属唐朝)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公元1075年北宋地图(河西归属西夏)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公元1189年南宋地图(河西归属西夏)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公元1352年南宋地图(河西归属蒙古)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公元1352年下半年元朝地图(河西归属元朝)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公元1610年明朝地图(河西归属明朝)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公元1851年初清朝地图(河西归属清朝)

看完上面这些各个历史时期的地图,你是否明白现今的中国为什么有这么多个民族了。

3. 河西四郡

河西四郡是汉武帝所设立,其设立之初的重要原因,即作为边关军事要塞。

河西走廊从西至东的地形地貌非常的丰富多彩,地球上除了海洋以外的所有地形地貌都在这条走廊上呈现。我在由西往东游览这四座城市及其周边景区时,明显感受到了其地貌的多样化,用“丰富而奇特”来形容毫不为过。

1) 敦煌

“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说“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在河西设立了酒泉郡和武威郡。公元前111年,又将酒泉、武威二郡分别拆置敦煌、张掖两郡。

季羡林先生这样评价:“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河西走廊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了。”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1世纪开始,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使丝路咽喉之地的敦煌成为东西方文明交融汇集之处和贸易中心。这些由丝路沿途国家带来的不同文明,都被记录在了敦煌众多的石窟、壁画、书卷之上,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宝库。也造就敦煌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去敦煌之前,她在我脑海里就是一幅荒芜人烟的景象,历来许多诗歌辞赋也赋予了敦煌一种苍凉感。然而,敦煌是令人神往的地方,隔世千年的莫高窟、奇妙的月牙泉、神秘的鸣沙山,还有那残缺的玉门关,都诉说着敦煌的沧桑历史与动人传奇。

注:敦煌八景(古今说法不一),包括月牙泉、沙泉、鸣沙山、莫高窟、雷音寺、魔鬼城、玉门关、阳关。

莫高窟(后文详述)

莫高窟位于敦煌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沙漠洲,俗称千佛洞,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莫高窟至今保存有洞窟735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莫高窟七层塔

月牙泉

月牙泉古称沙井,因其水型弯曲如新月而得名,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彻”。袤漠的流沙之中突现一弯清泉,潠洒涟漪,碧如翡翠,蔚为奇观。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月牙泉

鸣沙山

鸣沙山背靠月牙泉,由于在晴天或有人从山上滑下是会发出声响,因此称为鸣沙山。在这里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因地势的关系刮风时沙子不往下走,却是从山下往山上流动,所以月牙泉永远不会被沙子埋没,因此被称为沙漠奇观。鸣沙山和月牙泉也就成了大漠戈壁中的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鸣沙山

榆林窟

榆林窟又名万佛峡,位于敦煌以东160公里处的瓜州县内。洞窟开凿在榆林河峡谷两岸直立的东西峭壁上,因河岸榆树成林而得名。从洞窟形式、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看,与莫高窟十分相似,是莫高窟艺术系统的一个分支,又称为莫高窟的姊妹窟。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榆林窟

2) 酒泉

酒泉也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丝绸之路的重镇。酒泉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也是现代航天的摇篮,是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之一。

嘉峪关

嘉峪关在现今的行政划分上,归属酒泉市(酒泉市到嘉峪关市仅半小时车程),是秦朝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素有“天下第一雄关”、“边陲锁钥”之称。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嘉峪关城楼及其西面的祁连山

嘉峪关设立市级行政区划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嘉峪关一带已探明矿产资源非常丰富,1958年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酒泉钢铁公司”开始建设,这座新兴的工业城市随之成立。从现今中国的行政区划上看,嘉峪关市本应是属酒泉市管辖的地级市,当地出租车司机曾自豪地告诉我,由于嘉峪关市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中国人口数量最少(不足25万人),却由省一级直接管辖的地级市(省辖市)。

从我坐出租车横穿市区时看到的,嘉峪关市虽然地处偏远且城区面积不大,但城市建设还是相当不错的,在二线城市能看到的商业业态在这里也能看到。大概是有实体工业支撑,城市发展不至于空心化或后劲不足。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嘉峪关市区一景

3) 张掖

张掖,历史上又称甘州。公元前121年由汉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战败匈奴后始设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

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南依青藏高原北缘的祁连山脉,北望巴丹吉林沙漠。现今,张掖以其著名的七彩丹霞地质奇观吸引了无数游客,成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幸运的是,我到达张掖市第二天,碰上“中国文化遗产日”(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张掖所有景区免收门票,也为我免去了各景区的门票。当然我也记住了这个节日——“中国文化遗产日”。

马蹄寺

张掖另一个值得去的地方是马蹄寺,距市区约1小时车程,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饮水落有马蹄印而得名。而传说中的马蹄印迹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马蹄寺

张掖大佛寺

位于张掖市中心还有一座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的张掖大佛寺,原名迦叶如来寺,因寺内有巨大的卧佛像故名大佛寺,又名睡佛寺。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张掖大佛寺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张掖大佛寺睡佛

4) 武威

公元前121年,因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其“武功军威”而设郡——武威。

武威也是马蹄飞燕故里。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马蹄飞燕

天梯山石窟位于武威市城南50公里处,始建于1600年前的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被喻为“石窟鼻祖”。

1958年,由于在石窟附近修建黄羊河水库,洞窟内部分文物搬迁保护至甘肃省博物馆。但大佛窟(下图)则进行了原址保护,在其四周修筑了堤坝。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天梯山石窟大佛窟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远处的大佛窟及堤坝

4. 祁连山

祁连山据说是匈奴人命名的。“祁连”即“天”的意思,因其高耸入云,故名祁连山。(《汉书· 霍去病传》)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从地图上看,祁连山从东西方向贯穿了整个河西走廊。现在,乘坐高铁从嘉峪关至西宁一路都可以看到祁连山山脉,随着山势变换,从沙漠戈壁到郁郁葱葱的绿洲,从广袤的油菜田到数不尽的牛羊马匹,这一路高铁本身就是一道壮阔的风景线,而你一定会为她的巍峨所折服。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祁连山是暖温带与中温带的界线,也是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界线,青海省与甘肃省界线。河西走廊整体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绿洲仅占总面积的17.4%,其余为沙漠、戈壁,但在祁连山周围由山区河流搬运下来的物质堆积于山前,经过上千年积淀形成相互毗连的山前倾斜平原。在较大的河流下游还分布着冲击平原。这些地带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多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水源丰富,从古至今都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和畜牧场。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著名的军马场——山丹马营滩,其开创者就是西汉名将霍去病,现今仍为中国最大的军马场,也是世界第二大军马场。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山丹马营滩军马场

5. 长城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开始修建城墙作为自身的防御工程,公元前214年的,秦始皇将统一前各诸国(主要是秦、赵、魏、燕)修筑的旧城墙连接起来,从甘肃临洮延伸到辽东,绵延万里。100多年后的公元前111年,汉武帝下令在河西走廊修建东起永登,西至酒泉的长城,由此,长城越过黄河向西延伸。随后数年,长城并一直往西修建至玉门,贯穿整个河西走廊,作为出入境关卡的玉门关、阳关等便是长城的组成部分。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玉门关遗址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阳关遗址

公元前102年,汉武帝下令在内蒙额济纳旗修建居延塞,打通居延泽至酒泉和张掖的“人”字型长城(如下图)。有效保障了河西走廊的通行无阻。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河西走廊郡县及“人”字型长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