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港珠澳大桥背后的男人:你让中国又多了一张走向世界的新名片

 阿牛哥8mi3kbb7 2018-11-21

来源丨德先生



2018年10月24日,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全线贯通。通车后,人们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仅需30分钟。至此,港珠东西,长虹卧波,天堑南北,通途无阻。这将大大促进港珠澳地区经济与文化创新领域的协同发展。


这个超级工程,堪称世界桥梁史上的巅峰之作。但在此之前,没有人想到,人类建设史上迄今为止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设计使用寿命最长的跨海公路桥梁,会问世于中国。其中光建一个长5664米的外海沉管隧道,其费用之高、难度之大、风险之大,就吓退了无数前来应标的公司!


这个历史性难题,最终落到了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林鸣身上。这位曾经建造了中国第一大跨径悬索桥“润扬大桥”的负责人,也感到了亚历山大。


最终,历时9年,55公里跨海大桥+6.7公里海底隧道,总工程师林鸣带领着4000人的铁军,交出了一份震惊世界的亮眼答卷。


打破教科书的定义,实现从0到1的突破


10年前的林鸣和现在的林鸣


今年61岁的林鸣,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40年职业生涯当中,他先后主持或参建了中国第一座跨江公路大桥湖北黄石大桥,中国第一大跨径悬索桥的润扬大桥,珠海第一座特大桥梁珠海大桥等多个“第一”的大桥。 一次又一次地技术攻坚,让他不断开创着中国桥梁史上的史无前例。他主持创造的项目多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虽是建桥梁专家,但在隧道工程方面,他从未涉足过,可以说完全是从0开始,而港珠澳大桥中他负责的恰恰是难度最大的“岛隧项目”。项目一开始,林鸣就把家从北京搬到了珠海,因为工程的建设难度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时间回溯到2005年,那时建设港珠澳大桥计划刚刚提出,但中国的外海环境下建沉管隧道技术,几乎为零,远低于国际水平。就连特别关注港珠澳大桥的国外媒体都认为难以成功。工程体量之巨大,建设条件之复杂,是以往世界同类工程都没有遇到的。


港珠澳大桥沉管水下对接安装图


林鸣找遍了国内外所有关于沉管隧道技术说明的书籍,只找到一本薄薄的《沉管隧道设计与施工》,而且书中只谈了浅埋隧道,根本没提深埋隧道的问题。他又和团队跑到美国、日本、韩国、欧洲考察十余次,欲购买国外先进的沉管隧道技术。欧洲一家技术咨询公司竟开出了15亿元人民币的天价。面对无理要求,林鸣毅然拒绝了,他痛下决心要靠自己和自己的团队来完成技术攻坚。


在距离港珠澳大桥十几公里的桂山岛,曾经拥有全球最大的沉管预制工厂。


林鸣和团队的建设方案是:将总长5600多米的沉管隧道分为33个单元,每个单元长180米,宽38米、重量近8万吨、高11.4米。先将这33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沉管在岸上预制好之后,用钢封门将两端封闭,沉管浮在海面上,由多艘大马力拖轮拖到约7海里外的施工海域,然后再下沉到伶仃洋水下50米处进行对接安装。


由于沉管体积庞大且重量很大,加上水文情况、水道宽度的限制,以及沉放时对精度有极高的要求,沉管的浮运和沉放属于施工过程中的项重要技术。沉管浮运需要考虑拖拽力、水流速度与方向,以及潮汐、海水密度和大风的影响。由于水的阻力系数等因素,会造成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有一定差异的情况,万一拖拽力计算不精确,就有可能导致钢缆断裂,沉管倾覆。另外,潮汐也会引起水位变化,海水密度也会引起浮力变化,水流的大小和方向是决定管节尺寸和浮运沉放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都是林鸣和他的团队要仔细考量的因素。


尽管在港珠澳大桥之前,全世界已建成的一百多条沉管隧道,但都是贴着海床的浅埋沉管。伶仃洋上天天都有万吨海船驶过,不能浅埋,林鸣唯一的选择就是深埋。深埋就意味着沉管在海底要承受大于浅埋沉管5倍的荷载量——无论按照传统的刚性还是柔性沉管结构设计,沉管的218个接头有1个承受不了这么大力就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在教科书上,沉管隧道只有刚性和柔性两种结构体系。林鸣团队多次实验论证后发现无论刚性还是柔性,都不能满足深埋情况下,设计使用寿命120年的品质要求。正当工程建设遇到瓶颈时,林鸣大胆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尝试一下半刚性。”半刚性的方案一经提出,就在国内外桥梁工程领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些国外专家认为,中国工程师们在沉管隧道领域处于“小学生”水平,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在沉管结构上提出新的观点。但毫无沉管隧道建设经验的中国工程师们,在国内外各种质疑声中并没有停下大胆创新的脚步。


其实,当时林鸣和林鸣的团队,除了半刚性已别无选择。半刚性综合了刚性和柔性结构的优点,强化小管节之间的连接,进一步控制180米长、由8个小关节连接而成的大管节的变形。历经无数次反复验证沉管是刚性还是柔性后,林鸣最终果断决定采用半刚性结构。这也打破了当时教科书上对于沉管隧道的定义。也正是由于“半刚性”——这一全球首创的结构设计,港珠澳大桥拥有了世界首条“滴水不漏”的海底隧道。


之后的四年里,林鸣带领那支团队,完成了三十三节沉管安装任务。但因为没有先例可循,他们又没有经验,所以每一节沉管安装,都存在着不可预估的危险。他们向前走的每一步,都是在探索中前行。


没有困难,每天的工作就是克服困难


林鸣召集人员开会


走进林鸣的办公室,房间一旁的白板上鳞次栉比地贴着每天更新的各种资料和技术数据:工程进展、隧道沉降量、泥沙回淤量等等。在工程最难环节——沉管安装的4年里,林鸣每天早上6点准时召集项目人员开会分析技术数据,安排接下来的工作。


33节沉管的安装,他全都在现场。每节沉管有180米长,四层楼高,平均重达8万吨,相当于一个中型航母,在水下安装的难度不言而喻。安装一节沉管最长需要96小时,最短也近30小时。


2017年5月2日早晨日出时分,最后一节沉管的安装终于完成了,船上一片欢呼,人们庆幸于见证世界最大的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的顺利合龙。中国乃至世界的各大媒体纷纷聚焦了过来。而此时的林鸣,却在焦急地等待最后的偏差测量结果。


结果为:偏差16公分,这个数字对于水密工程而言算是成功。而且中国的设计师、工程师、包括瑞士、荷兰的顾问等大多数人也认为这个误差值可以保证滴水不漏,没有问题。但林鸣不行,他强烈要求重来,将误差降到最小。


由于海里水文条件复杂,大家认为,将一个已经固定在深海基槽内、重达8万吨的沉管重新吊起、重新对接,万一出现不测,后果不堪设想。“算了吧。”“还是算了吧!”几乎所有人都想让林鸣不再苛求。


但林鸣内心不断告诉自己,“如果不做调整,会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内心中,永远留下一个不小的偏差。”经过42小时的重新精调,终于将偏差从16公分降到了不到2.5毫米,缩小了几十倍!


那一夜,他安心睡了10年来的第一个安稳觉。


攻克“人工岛”,为桥隧建“转换器”


港珠澳跨海大桥的人工岛近照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这么长的跨海大桥,它的隧道和桥梁在海中转换和衔接时,必然需要“转换器”。根据东京湾横断公路的一幅图,林鸣想到了建离岸岛的主意。要建人工岛,如果按照传统抛石填海的方法,建设两个10万平方米的人工岛,工期长,而且在通航繁忙的伶仃岛航道附近水域安排大量船舶施工必然“堵船”,风险极高。此外,还需开挖800万立方米的海底淤泥,这个数量相当于堆砌了三座胡夫金字塔,工作量非常之大。 而且这个水域恰好是中华白海豚的家园,一旦开挖,就会对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环境带来污染。种种弊端要求林鸣必须另辟蹊径。


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全景


林鸣又“突发奇想”地提出“快速成岛法”:“将一组巨型钢圆筒直接插入并固定在海床上,然后再填砂形成人工岛。”筑岛用的钢圆筒直径为22米,截面面积相当于一个篮球场;高度为50米,差不多是18层楼高;单体重约550吨,体量类似于一架A380空中客车。把这样一组庞然大物,制作、运输并固定到设计位置,其中每一项对中国工程师来说都是第一次。2011年5月15日,林鸣和他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将第一个钢圆筒稳稳插入海底30多米深处。就这样被国外专家预计要两三年工期才能完成的人工岛, 被林鸣用短短七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这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缩短了工期还节约了成本,这让林鸣不断相信自己和团队一定可以战胜一切。


林鸣始终相信:一群“走钢丝”的人,能创造中国奇迹


在林鸣所带的队伍,都知道他是出了名的工作严苛,对每一道程序都要求“零质量隐患”。大家都戏谑地称他是一个“吹毛求疵”的人。由于外海沉管隧道安装的难度巨大被业界说成“走钢丝工程”,林鸣总说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的建设团队是一群“走钢丝的人”。他经常跟团队讲:要把这条世界最长、行走难度最大的“钢丝”走好,项目施工几百道工序中的每一道工序都要做到零质量隐患;每一名施工人员都不能懈怠。


港珠澳大桥成为中国的一张新名片


港珠澳大桥是我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被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在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当中,工程师和科学家们一共创造了7项全球之最,400多项新专利。林鸣带领着他4000多人的团队,用事实证明了自身的能力,并创造了新的“中国奇迹”。正因中国还有千万个和林鸣及其团队一样的有着技术攻关、越天堑的勇气的人,使得中国正在大跨步向前迈进。世界级的超级工程,如今要看“中国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