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在明英宗看来忠臣于谦必须处死3

 钟家台 2018-11-21

明英宗回到北京后发现局势对自己非常不利

但明英宗没有死在蒙古。瓦剌人也不是白痴,明白将明英宗放回去的好处,比留在自己手里烂掉要好很多。这就给后来的事变埋下了伏笔。

明英宗返回北京后,发现局势已经非常不利于自己。过去还比较老实的文官队伍,现在已经过于膨胀,几乎形成了威胁皇权独大的政治势力。更让皇帝觉得可恶的是,这些人在土木堡战前一味的拆台,而不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在自己被俘以后,不想办法和谈营救自己。最后还把自己的弟弟搬出来狐假虎威。于谦更是这些大恶人中的罪魁祸首!

明英宗根本无法接受自己的弟弟也来分享皇权

于是,明英宗很自然的同太监与武将集团联合起来。有了这三方的合作,文官士大夫们是没有什么抵抗力可言的。主持夺门之变的两个主谋,一个就是代表太监的曹吉祥,另一个就是老派武将石亨。他们都需要为自己和自己的利益集团去争取一片空间。明英宗的参与,就是最好的大旗与武器。于谦本人则是必须进行斩首的文官集团中枢。

因此,后来发生的夺门之变也就水到渠成。文官集团在毫无抵抗力的情况下,被皇权+军权的组合干掉。于谦尽管在后世留下了美名,但基本上得益于嘉靖朝时期的政治转向和宣传套路。放在当时,夺门之变就宣告了文官集团在明朝历史上的首次“抢班夺权”被镇压下去了。

夺门之变本身也说明当时的文官集团也实力有限

也是由于于谦的死和文官集团的被压制,明朝在之后的60多年里还保持了最基本的战斗力与外交水准。明英宗之后的几位皇帝,水平参差不齐,性格也大相径庭。但基本上都维持了自己同几方势力的平衡。一直到下个世纪初的明武宗暴死与明世宗上位,文官集团才再次企图绑架皇权来提升自己的地位。但这个漫长的过程,要到明穆宗时期才初见成效。最后在万历时代发展到顶峰,并一直影响到最后的崇祯皇帝。

从这个时间线分析,任何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文官集团距离他们理想中的成功越近,明朝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