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六味地黄丸辨证加减治愈鼻炎癌转移患者

 桂林吴氏老中医 2018-11-21
  鼻咽癌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我国南方及沿海地区的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其中广东、广西为高发区。

​目前鼻咽癌的治疗仍然以放射疗法为主。放射疗法对鼻咽癌的疗效是肯定的。放射疗法虽然可以杀死一部分癌细胞,但是因为放疗区域内有重要器官及神经血管密集分布,即使使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也难以避免周围导致邻近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使用放疗往往容易引起耳、鼻、咽、喉、口腔的并发症。

​鼻炎癌属于中医学“石疽”、“控脑砂”、“失荣”等范畴,鼻咽部为呼吸通道,肺开窍于鼻,肺气通于鼻。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邪毒乘隙而入,痰浊上扰,瘀塞经络,久则渐成肿块。鼻炎癌临床多症见鼻衄,鼻塞,头痛,耳鸣,颈部肿块等,鼻炎癌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在肿瘤综合治疗领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下面吴氏中医介绍一例中医药治疗鼻炎癌转移案例:
      
​患者蔡建全,男,48岁,香港商人,患者于2001年6月出现鼻塞,鼻涕带有血丝,伴有头痛,耳鸣,随至香港圣保禄医院就诊,院方予行CT检查,CT报告提示为鼻咽癌,后经鼻咽镜去活体组织送检提示为低分化鳞癌,在圣保禄医院行放射治疗30余次后,临床疗效评价为完全缓解而出院。2002年2月患者发现左侧锁骨上淋巴结逐渐肿大,立马回圣保禄医院复诊,医院诊断:鼻咽癌放疗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院方建议患者行全身化疗,患者拒绝,辗转内陆多处就医求治,治疗效果不明显且肿瘤有逐渐增大趋势。

​2003年1月10日初诊,诊见:鼻塞,鼻涕带有血丝,头痛,耳鸣,口燥咽干,纳可,舌红,苔薄黄,脉细。查体:左侧锁骨上可扪及肿大淋巴结,大小约3cm×2cm,质硬,无压痛,边缘不清,活动度差。

​中医辨病辨证诊断为:石疽-肝肾亏虚,痰浊瘀结,治以滋补肝肾,软坚散结为法,拟六味地黄丸加减,处方:太子参50g 山茱萸30g 生地20g 淮山药30g 丹皮20g 茯苓20g  泽泻15g 郁金20g 川芎10g 玄参15g 辛夷花15g 白芷20g 夏枯草20g 浙贝20g 猫爪草15g 山海螺30g。水煎服,每日2剂,分4次服,每次200ml药液。

​至2002年7月初复诊,患者左侧锁骨上淋巴结已消近半,耳鸣消失、头痛、鼻塞较前明显好转,鼻涕仍带有血丝,口干,纳可,二便调,舌稍红,苔薄白,脉细。药以对证、效不更方,继以上方加减,处方:太子参30g 山茱萸20g 熟地20g 淮山药20g 女贞子30g 丹皮10g 茯苓20g 郁金20g 川芎10g 玄参30g 白芷20g 夏枯草10g 浙贝20g 海浮石20g 猫爪草15g 山海螺30g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患者服药半年后,左侧锁骨上淋巴结已全部消散,仍有轻微口鼻干燥感,偶有阵发一过性头痛,鼻塞流涕已除。香港圣保禄医院复查全身PET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后以上方辨证加减制炼蜜丸间断性服药治疗至今,患者精神佳,生活如常,数次复查全身PET均未见复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