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最佳的操作周期﹞
行情的分析与操作的成败,周期的选择是其中一个关键,中长线分析一般是以周K线及月K线为主,但是这和实际的买卖操作往往会脱节,除非是大资金的长线投资,否则是不具备操作的意义。 有人短线选择60分钟,30分钟K线,甚至于股指期货的操作,多数教学都是使用3分钟,5分钟的K线图,以当日交易,当天进出为主! 一般来说,一种分析工具的周期选择,就决定了价差格局大小,周期太长,误差就大,操作就不切实际,周期太短,价差有限,频繁操作情况下,就容易形成﹝赚小赔大﹞的后果。 因此,我个人认为,技术分析的波段操作,一般还是以日K线为主,结合﹝平行与对称﹞的看盘习惯,是最容易掌握一个波段的多空操作了。 即使是股指期货的操作,以对称惯性为主,使用日K线及5日均线,在一个对称走势之间的价差,而且要中,大对称的格局,才值得我们介入操作,这就是分析工具的周期选择,已经决定波段价差格局的大小,因此要特别慎重。 ﹝波段行情的分析与操作﹞ 在﹝平行与对称﹞的概念之下,我们要掌握的主要行情依序为: 1.时间长而气势强的平行惯性 一般出现在初升(跌)段,或主升(跌)段的时机。 例如 所谓的初升段,就如同大盘在2015-9-29日的低点3021点的位置,所谓的主升段就如同大盘在2014-11-20日的低点2437点的位置。 2.气势强空间大的平行惯性(时间短) 一般出现在初升(跌)段,末升(跌)段,或A波的空间调整浪中,少数在C波浪中。 例如 2015-6-12日高点5178点,就是A波的起跌点。 2015-8-18日高点4006点,就是C波的起跌点。 这两波一对照之下,C波更像是空间调整浪,与一般常见的C波属性:时间调整浪,确实是明显不一样的,因此分析行情都是要顺应实际走势,不能僵化拘泥,故步自封,这才是面对行情的正确态度。 3.时间长的平行惯性 一般出现在自成5小波的延长格局(或持续平行上涨的惯性,不细分波段),或C波的调整浪中。 例如 从2015-3-9日的低点3198点 ~ 4/28日高点4572点,这一段时间有持续37天指数的收盘都在5日在线,是最典型的长时间平行上涨惯性,中间基本上是不细分波段的! 4.调整浪初期或末期的小平行惯性 一般在级数不大的调整浪中,于A波开始,或C波的末端,都有机会形成一个6~8天的小平行惯性。 例如 在2015-7-16日~7-24日,就是一波6天的小平行上涨。 在2015-7-24日~8-3日,就是一波6天的小平行下跌。 在2015-8-6日~8-17日,又是一波7天的小平行上涨。 5.大对称走势 通常在短中线急涨,急跌的末端,最容易出现大对称走势,一般的复式对称,也是有一小,一大的格局。 例如 多头大对称(复式对称):从2015-7-9日~7-24日,波段↑24%,空头大对称(对称点等距对称):从2015-11-17日~11-30日,波段↓9.3%。 6.对称走势 在大对称之后,有机会形成中对称,或短线的急涨,急跌,也是形成中对称的时机。 例如 2015-9-9日 ~ 9-15日,是属于对称点等距对称的一个中对称格局。 2015-10-21日低点~10-26日高点,就是一个简式直接对称的中对称格局。 ﹝3K之内就有平行与对称﹞ 要培养最敏锐的盘感,就是从K线图上的3根K线组合开始,结合5K的移动平均线,就是最佳的短线工具了!若3根K线3天之内持续有创高点,这是平行上涨的积极意义,而收盘都在5日均线之上,则是消极的意义。 反之,若3根K线3天之内持续有创新低点,这是平行下跌的积极意义,而收盘都在5日均线之下,则是消极的意义。 至于对称惯性,基本上就是在5日在线,线下不断对称的走势,通常一个中小对称,都会在3~5天内完成(3天内最常见),大对称要5~7天,少数复式对称则要8~11天左右! 以目前的大盘走势来看,上周四的高点3591点是卖点,其对应下来的对称性低点是3450点左右,周三周四的低点大概都很近似这个水平(只有在这个低档位置,做多才可能出手),但是今天周五早盘的低点已经来到3410点,5日线下持续第四天,就稍微脱离对称性的低点,形成﹝小平行下跌﹞,这种情况非常类似于10/28日~11/3日这5个交易日的走势,请大家一定要实际比照一下,其结果就是前低不破,就开始翻多了(缓跌急涨)。 至于在创业板的走势方面,将持续昨天所强调的左上→右下﹝菱形整理﹞这两天其走势与大盘是不同的,例如创业板周三低点2650点,到周五的早盘低点2666点都还没有跌破,后市将持续走狭幅的﹝对称惯性﹞即﹝菱形整理﹞右半边的收敛格局。 但是随着近期成交量不断降低(下周应该就会见到大盘低于11/3日,2444亿的水平,创业板低于1068亿的水平)以及融资余额连续3周的缩减,预估沉默中的跨年行情,其展开的机率就更大了! |
|
来自: 利乐粉丝 > 《利乐老师的实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