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唐诗中被力挺的诗人,知道的人不多,却写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思明居士 2018-11-21

唐代诗人皇甫冉,历史上虽然也算有点名气,然而经过千年时光洗礼,现在的读者很少有人知道他,更别说去认真读他的作品。作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关于他的评价历来都是挺高的。《全唐诗》就说他的创作“天机独得,远出情外”。

这位在《全唐诗》中被力挺的诗人,有两首代表作相当出彩,很巧的是,它们都是送别诗,在意境的塑造上各有千秋。

全唐诗中被力挺的诗人,知道的人不多,却写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归舟

01送魏十六还苏州

秋夜深深此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好友魏十六从苏州(姑苏)到常州(毗陵)看他,诗人送友人返还,写下这首诗表达二人深厚情谊。本诗前两句实写,纯写景,却通过秋夜深沉、阴虫(蟋蟀)寒声等意象表现出一种低沉伤感的氛围,暗示人物内心浓烈的离愁别恨。无一字写情,却让人体会到一种凄切深沉的情感。

后两句虚写,诗人想象好友明天归途所遇所见,终章的“白云”意象暗示了视野的变化:姑苏景物越来越模糊直至完全不可见,到最后,中间隔了水云缭绕,以此点明回首时所行距离已经极远。而即使是快到终点友人却仍然回首,可见友人对诗人情谊之深。

全唐诗中被力挺的诗人,知道的人不多,却写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送别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之所以会想象友人回首,实际上也是因为诗人心中情愫牵动,这种侧面描写,更能显得两人惺惺相惜。

全诗写景叙事,没有一个字直接注入作者自己的主观情感,特别是最后以“白云”结尾留白,留下无限想象空间,是非常出色的“无我之境”。而“无我之境”暗示出的情感世界,同样真挚深刻。

全唐诗中被力挺的诗人,知道的人不多,却写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送别

02送王司直

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

人心胜潮水,相送过浔阳。

这一次远行的起点是江西浔阳江畔,终点是湖北西塞山,好友王司直要乘船至西向东逆流而上。

全唐诗中被力挺的诗人,知道的人不多,却写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山水阔别

前两句同样纯写景,通过山长水远暗示对友人此行的关切,同时以东风表达自己的祝福。后两句将人心与潮水对比,行船逆水而行,与潮水流向相反,而人心一直追随行船而去,无情衬托有情,情感愈加深刻,人情愈加温暖。这后两句直接将主观投射到对潮水与行舟的描写中,是典型的有我之境。有我之境中,意境人情味十足,富有趣味。

两种境界并不能单纯一论高下,在高手那里,不管是哪种诗境,都能取得让人侧目的效果。笔者觉得,皇甫冉两首诗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