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匈战争第十六章之铁血大秦(东征)上

 金色年华554 2018-11-21

他,叫嬴稷,是秦国的王,也是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王。

他,叫白起,是秦国的将,也是秦国历史上战绩最辉煌的将。


他成就了他,让他可以尽其所能的去战斗,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他也终究还是亲手结束了他的一生,因为,他不想让他和他一起所建造的功业就此覆灭。


他和他,就这样没有任何预兆的走入了那个时代,从而掀起了中华先秦历史上最为疯狂的征服战争,当然,用他们二人的话,这场战争就是简单的两个字,东征。


二十年,王之汉中,又之上郡、北河。《史记·秦本纪》


从史书中看,秦昭襄王执政的第二十年,应该说是很平静的一年,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记录这段历史的时候,只是记录了秦昭襄王在这一年所到过的地方,的确,感觉是没有任何奇异之处,毕竟,无论是哪个朝代,君王出巡,都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可是,在事实上,在那一年,秦国也是不平静的,虽然没有什么大型的军事行动,但是规模稍小的战争还是爆发了很多,可是为什么司马迁对于这些都是置若罔闻,而偏偏要记录那年昭襄王出巡的记录呢?作为一本惜字如金的史书,司马迁当然不会无聊的放这么一段毫无用处的记录,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们现人,对于秦国当时究竟定下了咋样的东征战略,已经无法得知了,我们能知道的就是秦昭襄王这次的出巡记录,所以,请大家记住这三个地方,汉中、上郡和北河。


汉中郡,不言而喻,这是连接秦国根基与巴蜀之地的关键所在,同时,这里也是秦国与楚国的交界地所在,而秦昭襄王出巡的第一站之所以选择了这里,作为事后诸葛的我们,根据后来的历史发展,自然可以比较轻易的推断出昭襄王来此地的目的,无非就是两个,一则是查看此地道路的通畅程度,以确保未来发动大规模战争时的粮草供应能够顺利进行;二则便是查看此地的军情,尽管秦国在曾经的几年间对楚国进行了疯狂的战争,但是,作为一个曾经带甲百万,地方五千里的楚国,无论如何,昭襄王对其都是有很深的忌惮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以昭襄王必须确保汉中的安全,同时,或许昭襄王的另一个目的,便是剑指楚国了,最好的防御便是攻击,这句话老秦人早就从长达五百年的历练中明白了,故而,秦国东征的主要目标,很可能就是楚国。


 上郡,原本是魏国之地,由魏惠王所设立,郡治为肤施县,同时下辖十五县,秦惠文王十年,战败之下的魏国,遂将上郡割给秦国。从表面上看,昭襄王选择这里为出巡的第二站,目标貌似就是魏国了,然而,如果很多人真是这样想的,那就错了,事实上,昭襄王之所以选择这里,主要还是因为北方的那个强敌,或许是笔者写了这么长的秦国历史,让很多人都忘记了,在北方草原,一匹凶狠残暴的孤狼正在茁壮成长,是的,那只孤狼便是匈奴族,而早在惠文王时期的那次五国伐秦中,匈奴部族就曾经协同五国对秦国发动了袭击,关于那次秦匈之间第一次交锋的经历,我们现人已经无从得知具体细节了,但是,毫无疑问的是,那次之后的秦国,也随即开始了对于北部边疆防御工程的修筑,而或许很多人更不知道的是,秦长城的修建,其实正是源于昭襄王时期,所以,此次昭襄王的上郡之行,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查看北部防御工事的牢固程度,面对匈奴族,即使如今的匈奴族还远未成为秦国人的心头大患,但是,昭襄王却不得不早作防备,无论如何,在前方遭遇大战之时,秦国的北部边疆绝不能有任何问题,否则秦国所面对的便是面顶之灾了。


 至于最后一站的北河,笔者很无奈,根据现有的资料,已经很难查到这个北河到底是指向哪里,但是,笔者根据后来发生的事,大体能推断到昭襄王来此地的目的,无非就是两个,要么是防备匈奴,要么便是出战老对手三晋了,所以,在此,笔者对于此地的内容就不多做阐述了。


总之,通过上述三地的描述,相信我们对于昭襄王所确立的东征战略,有一个初步的认知了,故而笔者就将秦国东征战略大概的总结出这么三条:其一,重创楚国,以确保秦国巴蜀汉中地的绝对安全,同时,确保楚国再无复兴希望;其二,打压韩魏,彻底分解,并试图寻找战机将其一举吞并;其三,不惜代价削弱齐赵二国,保证其无抗秦之力。


 当然,以上之秦国东征战略,仅仅都只是笔者根据后来秦国所进行的一系列作战行动而推断出来的,事实上,在笔者看来,秦昭襄王所真正制定的作战计划,要比笔者所要推断的复杂的多的多,远不是笔者三言两语就能陈述的。而且,不光是军事上的,在谍报上,秦国也是非常下功夫的,也许很多人不清楚的是,后期始皇帝之所以能那么快的征服六国,可以说,与存在与六国之内的诸多秦人间谍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当然,这是后话了,在以后的章节中,笔者会重点阐述的,而再根据后来的时间发展,所以笔者推断,正是从昭襄王时期开始,秦国对六国发动了庞大的间谍攻势,只是,或许是因为时间尚短的原因,在昭襄王执政时期,始终未能真正产生对于秦国十分有效的帮助,当然,凭借着本身的实力,昭襄王还是尽最大的可能完成了他的那个东征战略。


 二十一年,错攻魏河内。魏献安邑,秦出其人,募徙河东赐爵,赦罪人迁之。《史记·秦本纪》


 是的,秦国的东征开始了,第一战,首攻魏国,而战斗的结果,也很显然,一战定鼎,魏人拜服,曾经作为战国时代第一霸主的魏国,如今已经彻底沦落,曾经傲视天下的古都安邑,也从此之后改姓秦了,历经三朝的名将司马错用他杰出的军事才华,终究还是为秦国彻底完成了对于魏国的复仇,由此,魏国算是败了。


 二十二年,蒙武伐齐。河东为九县。与楚王会宛。与赵王会中阳。二十三年,尉斯离与三晋、燕伐齐,破之济西。《史记·秦本纪》


 昭襄王的二十二年与二十三年,其实就是做了一件事,利用秦国庞大的情报系统,将诸侯国面对乱世的恐慌,成功的转移到了那个东方的超级大国齐国身上,由此,战国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诸侯联军作战就此展开,以燕国上将军乐毅为首,合燕秦魏韩赵五国之力,对于齐国展开了疯狂的进攻,而齐国虽然国力强盛,然其承平多年,久疏战阵,短短不到几个月,便被诸侯军连下七十余城,偌大的一个齐国,转瞬之际就只剩下了包括即墨在内的两座城池。


话说,本来按史书上说的,在乐毅攻下齐国的大片领土后,已经开始逐步将其转化成了燕国的郡县,然而一个很令人奇怪的一件事便发生了,虽然说有小人的挑拨,但燕王说怀疑就怀疑了,然后就撤掉了乐毅的上将军职务并招回国内,于是,在白痴将领的统帅之下,齐国名将田单遂以火牛阵大坡诸侯联军,之后乘胜追击迅速收复了齐国全境,由此齐国复国成功。总之,这场五国伐齐之战,不仅是其出现的就很奇怪,其赢的奇怪,其输的也很奇怪,但正如笔者在前面章节中说的,看待一场事件,想要看清其最深层的脉络,只需要看清楚这次事件的最大收益者是谁,很显然,五国伐齐之战,齐国不是受益者,尽管其最后复国成功,但无疑元气大伤,短时间内再难恢复其曾经之辉煌,而燕国,虽然曾经吞并大量齐国国土,然而最后还是丢了,而且其复兴的实力,也在此战中几乎消耗殆尽,所以,很显然燕国也不是,那么是三晋吗?当然不是,三晋不仅出兵少,获利也极少,那就剩秦国了,是的,此战秦国不仅磨砺出来了一员优秀的青年将领蒙武,同时,还让秦国当时鞭长莫及的齐燕二国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虽然还不至于亡国,然而想要再有力气对抗秦国,已然是有心无力了,那么,这场五国伐齐的真正核心就出来了,这完全就是秦国利用燕齐二国的世仇所挑起的战争,本来就凭燕国还是不能把齐国怎么样的,但再加上其他四国,齐国自然就是招架无力了,不论当时秦国是怎么做到的,我们也无法得知了,而或许这就是一个偶然吧,总之,这样的事实已经发生了,由此,作为曾经可以与秦国并称二帝的齐国也算是败了. 


二十四年,秦取魏安城,至大梁,燕、赵救之,秦军去。二十五年,拔赵二城。与韩王会新城,与魏王会新明邑。二十七年,错攻楚。白起攻赵,取代光狼城。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二十八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鄢、邓,赦罪人迁之。二十九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为南郡,楚王走。《史记·秦本纪》


自从齐国衰败之后,诸侯各国其实已经有了很强的警备之心了,从前那种列国兵举心不齐的局面也变的好多了,而正如接下来在昭襄王二十四年发生的战役,意图一举夺下魏国新都大梁而彻底灭魏的秦军,这次却遭到了三晋的协力对抗,无奈之下的秦军,只得退军,而自知三晋已然结盟的秦昭襄王遂决定立刻改变其作战计划,既然三晋暂时肯不动,那就转变作战计划。其实,笔者有理由相信三晋与楚国绝对在当时制定了类似于攻防互助条约性质的,所以才能完美的解释昭襄王接下来的诡异行动,昭襄王二十五年,秦军先夺赵国两城,同时与魏韩二国进行交涉,很显然,昭襄王是准备动赵国了,而昭襄王二十六年,昭襄王又派遣大将白起亲自参与秦赵光狼城之战,这一系列行动都貌似说明了秦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那个已经崛起的中原军事强国赵国,而或许当时天下之人也都这么以为了,然而,也就是在同年,昭襄王名义上将司马错派往陇西,司马错却突然出现在蜀中地区,并率军从蜀地对楚国展开了进攻,很快便夺取了楚地重镇黔中,由此,诸侯列国便彻底被昭襄王给弄晕了,难道说秦国是准备两线作战同时对阵楚赵二国吗?很显然这是不现实的,秦国是强,但也绝对没有强到这个份上,同时进攻秦赵二国只能是自取灭亡,可是,根据当时的情况,作为秦国的两把最锋利攻击长矛,白起在攻赵,司马错在攻楚,总的来说,白起的地位更高,实力也更强,所以,理论上秦国的目标也应该是赵国,于是三晋由此便将军队主力都转移到了秦赵附近,并随时准备援助赵国,是的,诸侯军的确是猜到了秦军在第二年开展了大型的军事行动,但是,诸侯军没想到的是,秦军的目标从始至终都不是三晋,而是南方的荆楚。


 昭襄王二十八年,秦国大良造白起,统帅大军攻楚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列国。 是的,令诸侯各国高层万万没想到的是,昭襄王做了这么多的准备,居然是为攻楚做准备,而同时启用的将领还是秦国第一名将白起,而此时的三晋要想将其主力从北方的秦赵边境开到遥远的南方楚国,已然是没有可能了。


于是,可怜的楚国,很快便遭到了其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一支几乎疯狂的军队和一名几乎战神一般的将领就这样踏上了楚国的土地,无疑,这从开始就是一场几乎是一边倒的战争,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悬念,从上庸出发的白起,一路连续攻克鄢、邓等五座城池,而后白起在休整了数月之后,下令主力部队兵分三路,以三路孤军齐头并进之势,猛扑楚国核心地带郢都,此战一直延续到第二年,也就是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白起以其卓越的军事才华于郢都附近大破楚军主力,随后楚军溃散,白起遂攻占楚之郢都,之后,白起又乘胜追击楚军一直到竟陵方才停止,而后的秦军,又在同年彻底征服了巫、黔二郡,历史仿佛就是在开玩笑般,曾经,也就是在多少年前,当吴国人率军攻破楚都差点灭亡楚国之时,正是秦国出兵保护了楚国,并帮助楚国得以复国,然而,在今日,曾经的救命恩人却以更加猛烈的攻势将楚国再次打落谷底,而此战之后的楚国,不仅领土损失大半,且其最为富庶繁荣之地也尽被秦人所占,由此,楚国也算是败了。


 而再说此次的攻楚之战,也算是真正成全了先秦时代最为杰出的军事将领白起,也就是在同一年,早已升迁至大良造的白起再一次受封武安君,由此,这个名扬古今中外数千年的绝世名将才算是真正走到了其人生的巅峰,遥想当年,白起一介布衣,只是空有一个白氏子弟的身份,然而今天的白起,已然是秦国之内除秦王外地位最高的人了,当然,无论白起如何的成功,我们都不能忘记那个真正塑造白起的人,是的,那个人就是秦昭襄王,当然,白起和昭襄王的合作还远未结束,不远的将来,还会有一场规模更大的战争在等待着他们,在等待着他们创造辉煌,创造传奇的人生。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