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传席:三般见解(不愧为''现代美术史研究之父'',真心佩服!)

 标准生活 2018-11-21

《三般见解》

吾昔作文论“感、觉、悟”,今复读佛典,另有所悟,再论“三般见解”。

《五灯会元》卷十七载吉州青原惟信禅师语云:“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见《五灯会元》,中华书局1984年版下册,1135页)

青原惟信乃临济宗南岳下十三世。其开始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只见到山和水之形,其本人并不带任何感情色彩,更无将自己之意识带入山水中去,更不知道山水中还包含着很多文化积淀。此时,青原惟信所见之山水即是山水——皮相之无情无意之物。此在禅家谓之“有执”。以“有执”看山水,形态于笔下者,仅有其形,而无神,更无意。此时,仅有所“感”,无觉,更无悟,是师物阶段耳。

清人况周颐云:“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见《蕙风词话》,中华书局1982年版)“有执”阶段,听风雨、览江山,而无词心也。

尔后,“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是因其“亲见知识,有个入处”。入处,即带以禅学底蕴之眼光去观看物象。如是,则物象皆“法身”也。禅家主“法身无象,应物现形”观念,天地间一切物象皆“法身”之变现,当然,山水也是“法身”之变现,是以山不是山,水不是水,此之谓“法执”。以“法执”观物,意在而形亡,见意不见形,故山水之形皆亡,此亦“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也。

艺术、文学之至此,乃师心也,手下所写,乃心中所思,非真实物也。然心有所思,心累也;所思之物见于笔下,又非自然之物,刻意变象、抽象者,皆此境也,然非艺术之至境也。师心之精熟者,“觉”也。“觉”者,艺术之高境也,然亦非至境也。

“法执”固为禅家之境,亦非禅家之至境。当其大彻大悟之后,方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一如”也。故山水即吾意,吾意即山水;山水仍是山水,然其中皆有吾意在。是以此时之山水,与始时(感)山水不同,更与他人眼中之山水不同,吾之修养意识、心境皆化与其中,寄托于其中。吾意寓于山水,吾意有所托;山水以寓吾意,山水亦有所托。禅家谓:“心不孤起,托境方生。境不自在,由心故现。心空即境谢,境灭即心空。未有无境之心,曾无无心之境。”庄子之谓“物化”,禅家又谓之“无执”。非仅见山水之皮相,亦非仅见已之意,即无执于形,无执于意,形意合一也。前言“吾听风雨,吾览江山......”风雨,江山,实在之物也,谓之第一自然。“风雨江山之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在”虽在而无形,第二自然也,词人感而生之也,即意也。风雨、江山中有词心,词心寓于风雨、江山中,形意合一,此“三”也。

听风雨出于耳,览江山出于目,词心出于意,意根于性,能师性者,方能无执,无执于形,无执于心,随性而出,形见则意见,随笔而出,而非皮相之形,亦非心意苦思之形,此为至境也。至于此,诗人能即景为诗,诗皆言志言情,景与志与情合一;画家遂能即象为图,图即显意显情,象与意与情合一。不执于有象,不执于无象,不执于具象,不执于抽象。禅家云:“至人不舍幻,而过于色空有无之际。”所谓“不舍幻”者,乃不舍弃感觉世界也。“过于色空有无之际”者,乃不执著于“有“,不执著于”无“也。故凡过于求具象或过于求抽象云云,皆非至人至境也。随性而出,形也,意也,山水也,吾意也,山水即吾意,吾意即山水。凡艺术诗文之至此者,方可为大家也。图画,近人惟白石、宾虹二老能之,西人惟毕加索能之。诗歌,吾见乎民间真朴老妪能之;古之曹子建能之,李太白能之,而今之诗文从业者流,吾无所闻焉。

齐白石作品

黄宾虹作品

毕加索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