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筑-伦达格尔·阿克泰克特的“上行之家”

 陈正兴 2018-11-21

建筑-伦达格尔·阿克泰克特的“上行之家”

平面图

Upcycle House是由

Lendager Arkitekter

于2013年完成的一个项目。它由两个40英尺的

集装箱组成

,位于

丹麦的

Nyborg,广泛使用木质表面,增加温暖和舒适感。

建筑-伦达格尔·阿克泰克特的“上行之家”

建筑-伦达格尔·阿克泰克特的“上行之家”

建筑-伦达格尔·阿克泰克特的“上行之家”

建筑-伦达格尔·阿克泰克特的“上行之家”

建筑-伦达格尔·阿克泰克特的“上行之家”

建筑-伦达格尔·阿克泰克特的“上行之家”

建筑-伦达格尔·阿克泰克特的“上行之家”

建筑-伦达格尔·阿克泰克特的“上行之家”

建筑-伦达格尔·阿克泰克特的“上行之家”

建筑-伦达格尔·阿克泰克特的“上行之家”

建筑-伦达格尔·阿克泰克特的“上行之家”

建筑-伦达格尔·阿克泰克特的“上行之家”

建筑-伦达格尔·阿克泰克特的“上行之家”

建筑-伦达格尔·阿克泰克特的“上行之家”

建筑-伦达格尔·阿克泰克特的“上行之家”

建筑-伦达格尔·阿克泰克特的“上行之家”

建筑-伦达格尔·阿克泰克特的“上行之家”

“Upcycle House是一个实验项目,旨在通过使用再生和回收的建筑材料来减少潜在的碳减排。就Upcycle House而言,与基准房屋相比,减少了86%。随着建筑性能在运营能耗方面的不断提高,现在重点已转向与建筑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升级回收是将废料或废品转化为新材料或高质量产品的过程,从而减少生产,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因此,在建造房屋时,考虑到材料回收是有利于环境的,因为材料已经排放了二氧化碳。开发能够对垃圾或无用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的工艺甚至可以更好地用于比原来具有更高实用价值的新建筑材料。Realdania Byg(一个促进建筑行业创新和良好实践的丹麦基金会)开发并建造了一个单户住宅,Lendager Architects称为Upcycle House,以切实清晰的方式传达升级回收的原则。该房屋采用经过加工的再生材料建造,Upcycle House通过尽可能使用回收材料来调查实际可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程度。承重结构由两个预制的集装箱组成,而屋顶和立面覆层由回收的铝制汽水罐制成。门面板由消费后再生颗粒纸组成,压制在一起并进行热处理。厨房地板采用瓷砖香槟软木塞制成,浴缸瓷砖采用回收玻璃制成。墙壁和地板覆盖着OSB板,这些板由木片组成,这些木片是各种生产场所的双重产品,没有胶水压在一起。再生材料不是很明显,房子没有回收的外观 - 房子的外观和功能就像一个由传统材料建造的现代住宅。Upcycle House的最初工作在车间切割窗孔进行,容器配有卫生间和厨房的管道和线路。容器只作为房子的建设性框架。抵达Nyborg的地点后,集装箱被分开,形成一个中央生活空间,用餐空间和主卧室。两个集装箱外部隔热,使再生结构框架不可见。结果是129平方米(1390平方英尺)的房子,旨在为家庭的日常生活创造最佳环境。房子有一个大客厅连接到宽敞的厨房,主卧室,三个较小的房间,浴室,杂物间和被动冷却室。除此之外,房屋还设有毗邻厨房的大型温室和朝南的大露台。Anders Lendager(Lendager Architects的所有者)评论了使用再生材料的结果:“我们最初认为减少65%的二氧化碳是不现实的,但是当我们在整个项目中对所有材料进行LCA(生命周期评估)时,我们发现我们已将与建筑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86%,与基准房屋相比。考虑到这一点,我们感到惊讶的是没有其他人在研究这个问题。为什么它不包含在我们作为建筑师所做的一切事情中?为什么建筑规范中没有包含一定比例的建筑材料必须回收?“被动的可持续性除了物质方法,Upcycle House旨在通过一系列可持续特征来减少排放。由于该项目的经济有限(1,7 Mil Dkr。),特别强调房屋的被动特性。因此,Upcycle House的设计考虑了方向,温度区域,日光优化,阴影和自然通风。这使得单个家庭住宅的排放量显着减少,这也是普通家庭的经济范围。为了说明这所房子的潜力,该团队做了一个粗略的计算:Upcycle House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0,7 KG CO2 / M2 / YR,而基准房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5,0 KG CO2 / M2 / YR。在丹麦,每年建造10,000个单户住宅。随着减少4,3 KG CO2 / M2 / YR和平均建筑面积超过130平方米,这使得每年可能减少5590吨二氧化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