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雪 | 冬日里做“温暖”的事,为身体排寒排湿

 罗纯华 2018-11-22

小雪,是寒气凝聚的节气。《群芳谱》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虽寒气凝聚,却因为带着个“小”字,多了几分柔软,像冬日的序幕,更像是寒风前的预告。


 

对我来说,这就是一个诗情画意的节气啊。若是能在这样可爱的日子里,给自己煨一碗热汤,就算窗外清冷,也抵挡不住我内心里属于冬季的小温暖~


 

 

小雪这几天,天气冷的有点急。北方已经细雪飘飞,南方也会有小雨。不过,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呀,小雪天越寒,就越有利于肾气藏精。



《医学心悟》说“寒主收引,热主舒伸”。夏天的热向外舒展,我们的毛孔打开,阳气浮在体表,五脏六腑相对空虚,脾胃弱的姑娘就很容易拉肚子。


但到了冬天,尤其是小雪之后,寒气将外散的阳气收回脏腑,植物养根基,人养肾,对身体的调养会很有利。不仅脾胃虚弱,容易拉肚子的小毛病会自然解决,我们的消化功能也会变强,能更好吸收食物。

 

 

 

今年小雪,和往年有些不同,除了天气特别冷之外,湿气也很重。从五运六气上来讲,一直到大寒为止,主气太阳寒水,客气太阴湿土,寒、湿交织在一起,的的确确是个又湿又冷的冬天啊。


 

这种天气,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小考验。因为寒从脚起,是从下往上生的,湿气则像条小河,又是从上往下走,寒、湿撞在一起,就很容易盘踞在肾脏的位置。


肾脏主管我们下半身。所以不少姑娘最近早上起床,会发现小腿肿肿的;没有喝很多水,但小便却很频繁;在办公室坐着时,摸摸腰背,是凉凉的,而且还有些酸痛。

 

遇到这种情况,我会帮自己暖暖肾它是冬天里祛除寒湿最好的办法。


 

一方面,肾脏是我们全身阳气的来源。肾脏足够温暖,我们体内阳气也会很足,就好像给身体装入一个暖气箱,能够呼噜噜不停的帮助身体祛湿,缓解寒意。

 

另一方面肾脏还是排泄寒湿的开关。我们身体排寒湿的通道有两个,分别是排汗和小便,但冬天阳气闭藏,我不会特别建议大家出大汗,反而伤到阳气,所以冬天主要排寒湿的方式就是小便,而肾主水,刚好管理着我们身体小便的正常排泄。

 

因此,入冬之后,寒湿比较重的姑娘,记得一定要暖好我们的肾脏~

 

 

 

每年冬天时,我家厨房都会准备一锅热腾腾的红豆糯米饭,它不仅有驱寒暖肾的作用,还能帮忙去湿气,今年由于小寒的天气情况,所以早早的就做了。


每次做红豆糯米饭时,心里都很幸福,因为它的香气是甜暖的。光是闻着,就能感觉冬日里的寒气被驱散了不少。做好之后一定要趁热吃,真的会感觉身体温热起来了~

 

 

对古人来说,糯米,就是冬天一定要吃的食物。《随息居饮食谱》说它“作荐御寒,暖于棉絮”,它性温,能够暖肾,而且功效强大,就好像给身体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絮。很多古方里有名的药酒,比如说“杜仲糯米酒”,“天麻糯米酒”,都是借助糯米的功力,给身体活血驱寒。

 

而且糯米特别擅长于补虚,不管是脾胃虚寒拉肚子,还是气虚导致的没精神,吃点糯米都能很好的调理身体。



不过糯米也有毛病,不太好消化。这时有一个很好的方法:炒,《本草纲目》说“令人冷泄者,炒食即止”,炒后的糯米会带上健脾的功效,就算消化功能不好的姑娘,都可以适当吃一些。

 


红豆是帮我们祛湿的,带着一点点“泄”的作用。冬日进补的时候,一定要给身体消化食物后的垃圾、浊气留出一个排泄的通道。


我们之前就讲过,虚不受补的姑娘,在补之前要记得给身体通一通,这里的红豆就是一样的道理,它能缓解糯米的黏腻,平衡一下,让红豆糯米饭变得更温和。


 

食材:红豆 100g / 糯米 100g / 油 适量 / 盐 适量


做法:

1、提前将红豆浸泡4个小时以上。在锅里倒清水煮开,我尝试了一下,最好是煮10分钟以上,让红豆变得更软糯。


2、取锅,倒一点油,放入少许盐翻炒一下。之后倒入糯米翻炒,炒到带着点黄,能闻到糯米的香气即可。如果喜欢吃的更软,那我比较建议你将糯米泡水后再炒,同时要不停翻炒,避免糯米结成一团。



3、把刚刚煮好的红豆汤,带着汤汁一起倒入锅中,用小火焖煮。用普通的铁锅煮糯米饭的姑娘,一定要注意随时翻一翻,不要让它结成块。




喜欢甜口的姑娘,可以给红豆糯米饭撒一点点糖。不过我会更喜欢混着点盐吃,它能够把冬天飘在头面上的虚火拉下来暖肾脏,让这碗红豆糯米饭暖肾的作用更好~

 

 

 

入冬之后,很多感觉小肚子凉,腰腿酸软的姑娘,搓搓腰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古人说腰是肾之府,搓一下,能够促进气血流通,激发阳气,让我们全身快速暖起来。

 

搓腰的方式很简单,平时需要长期坐着工作的姑娘都很适合做。

 

第一步:搓之前,先把腰挺直,双腿分开到与肩部同宽。慢慢的放松身体,双手对搓,先让手掌暖起来。我比较习惯抹一点艾叶护手霜再搓,会更容易生热。


第二步:手掌热起来之后,就可以从上往下搓揉。主要是从腰眼穴开始,一直挫揉到长强穴的位置,连续搓36次左右。




第三步:需要注意的是,搓揉的时候最好是深呼吸,能够更好的激发阳气。搓揉的范围没必要特别限制,尽可能大一点,不仅能够护腰暖肾,还能在尾骨位置起到按摩的作用。


这套搓腰的方法,是我冬天最喜欢用的。平时只要是工作累了,或者冷了,我就会舒展一下身体,搓搓腰,很快身体就会暖起来,非常舒服。

 

 


面对寒冷的冬天,古人也会有属于自己的保暖措施。不管是吃一点暖身的食物,还是炷一支暖香,都是属于冬天的仪式感。

 

1、《纂要》曰:“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

 

黍,又叫黄米,它跟小米很像,但是颜色会比小米更淡一些,颗粒也会比较大。《备急千金要方》说它“益气和中,止泄利”,功效偏于补益,药性反而会弱一些,在冬日里能够很好的帮助身体驱逐寒冷。


 

2、《千金月令》曰:“冬三月宜服药酒一二杯,立春则止。终身常尔,百病不生。”

 

酒有“百药之长”的称呼,不管是什么功效的中药,都可以借助酒精的力量发挥更好的作用。冬天的时候,天气寒冷,古人会在每天上午喝一小盅酒,帮助身体阳气生发,抵御寒气。


 

3、《遵生八笺》曰:云溪僧舍,冬月客至,焚暖香一炷,满室如春。故詹克爱诗云:“暖香炷罢春生室,始信壶中别有天。”

 

香气是属阳的,而且阳气特别足。冬日的时候,如果有客人来做客,古人会先在屋内点燃一支暖香,一会儿便把整个房间就变得暖烘烘的,那些肉眼看不见的积湿积邪就被祛得差不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