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给净资产的定义为政府会计主体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净额,净资产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中,净资产类账户共有7个,明细如下:
上表中我们看到,专用基金、权益法调整是事业单位专用科目。本期盈余、本年盈余分配、无偿调拨净资产、以前年度盈余调整科目年末没有余额,余额哪里去了呢?其中: 1.本期盈余科目核算单位本期各项收入、费用相抵后的余额。本科目期末如为贷方余额,反映单位自年初至当期期末累计实现的盈余;如为借方余额,反映单位自年初至当期期末累计发生的亏损。到年末,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盈余分配”科目,本科目余额即为零。 2.本年盈余分配、无偿调拨净资产、以前年度盈余调整科目年末余额均应转入“累计盈余”科目,所以这三个科目年末时没有余额。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净资产账户中的本期盈余、无偿调拨净资产科目应按月填写,但是在年末时这两个科目是没有余额的。 本期盈余是指单位本期各项收入、费用相抵后的余额。即本期盈余=本期收入-本期费用。我们知道,收入结转后计入本期盈余的贷方,费用结转后记入本期盈余的借方,期末本期盈余科目如果为贷方余额,则表示单位本期收入大于费用实现盈余,本期盈余科目如果为借方余额,则表示单位本期费用大于收入,出现亏损。 在年末结账是,不要忘了将本期盈余科目余额转入本年盈余分配,本期盈余科目无余额。 【例】某单位2019年发生如下业务: (1)某单位11月份各收入、费用科目余额如下表所示:
(2)12月31日,结转本期盈余科目余额为20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1)期末结转收入: 借:财政拨款收入 20000 事业收入 10000 上级补助收入 6000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15000 经营收入 5000 投资收益 7000 其他收入 3000 贷:本期盈余 66000 期末结转费用: 借:本期盈余 21500 贷:业务活动费用 10000 单位管理费用 3000 经营费用 5000 资产处置费用 2000 所得税费用 500 其他费用 1000 (2)结转本期盈余科目: 借:本期盈余 20000 贷:本年盈余分配 20000 本年盈余分配反映的是单位本年度盈余分配的情况和结果。 (一)年末,将“本期盈余”科目余额转入“本年盈余分配”科目,借记或贷记“本期盈余”科目,贷记或借记“本年盈余分配”科目。 (二)年末,根据有关规定从本年度非财政拨款结余或经营结余中提取专用基金的,按照预算会计下计算的提取金额,借记“本年盈余分配”科目,贷记“专用基金”科目。 (三)年末,按照规定完成上述(一)、(二)处理后,将本科目余额转入累计盈余,借记或贷记“本年盈余分配”科目,贷记或借记“累计盈余”科目。 【例】某单位2019年12月31日本期盈余科目贷方余额为30000元,按预算会计下计算提取专用基金6000元,年末本年盈余分配科目余额为50000元。 (1)转入本期盈余科目余额 借:本期盈余 30000 贷:本年盈余分配 30000 (2)提取专用基金 借:本年盈余分配 6000 贷:专用基金 6000 借: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 6000 贷:专用结余 6000 (3)结转本年盈余分配科目 借:本年盈余分配 50000 贷:累计盈余 50000 无偿调拨净资产核算的是单位无偿调入或调出非现金资产所引起的的净资产变动金额。年末,“无偿调拨净资产”科目余额应转到“累计盈余”中。 (一)按照规定取得无偿调入的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等,按照确定的成本,借记“库存物品”“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等科目,按照调入过程中发生的归属于调入方的相关费用,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其差额,贷记“无偿调拨净资产”科目。 (二)按照规定经批准无偿调出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等,按照调出资产的账面余额或账面价值,借记“无偿调拨净资产”科目,按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或摊销、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的金额,借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摊销)”“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科目,按照调出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库存物品”“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等科目;同时,按照调出过程中发生的归属于调出方的相关费用,借记“资产处置费用”科目,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 【例】某单位2019年12月无偿调入一批存货30000元,固定资产10000元,长期股权投资20000元,政府储备物资40000元,发生相关费用2000元;12月经批准调出无形资产原价32000元,已经计提摊销2000元,无偿调出长期股权投资5000元,无偿调出固定资产20000元,已计提折旧3000元,发生相关费用2000元。 (1)无偿调入资产时 财务会计分录: 借:库存物品 30000 固定资产 10000 长期股权投资 20000 政府储备物资 40000 贷:无偿调拨净资产 98000 银行存款 2000 预算会计分录: 借:其他支出 2000 贷:资金结存 2000 (2)无偿调出资产时 财务会计分录: 借:无偿调拨净资产 52000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2000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3000 贷:无形资产 32000 长期股权投资 5000 固定资产 20000 借:资产处置费用 2000 贷:银行存款 2000 预算会计分录: 借:其他支出 2000 贷:资金结存 2000 (3)结转无偿调拨净资产 借:无偿调拨净资产 46000 贷:累计盈余 46000 以前年度盈余调整是指单位本年度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盈余的事项,包括本年度发生的重要前期差错更正涉及调整以前年度盈余的事项。主要业务有以下几类: (一)以前年度收入调整 调整增加以前年度收入时,按照调整增加的金额,借记有关科目,贷记“以前年度盈余调整”科目。调整减少的,做相反会计分录。 (二)以前年度费用调整 调整增加以前年度费用时,按照调整增加的金额,借记“以前年度盈余调整”科目,贷记有关科目。调整减少的,做相反会计分录。 (三)盘盈非流动资产 盘盈的各种非流动资产,报经批准后处理时,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以前年度盈余调整”科目。 经上述调整后,需要将“以前年度盈余调整”科目的余额转入“累计盈余”科目,结转后无余额。 【例】2020年5月单位在检查账务时发现该单位2019年10月将购入的一批已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办公设备记入“管理费用”科目,金额为120000元;同时发现2019年11月一笔预收款项已达到确认收入的条件而没有确认,金额为100000元。 (1)调整2019年10月业务 借:固定资产 120000 贷:以前年度盈余调整 120000 (2)补提3个月的折旧(净残值为0,按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 月折旧额=120000/10/12=1000元 借:以前年度盈余调整 3000 贷:固定累计折旧 3000 (3)调整2019年11月收入 借:预收账款 100000 贷:以前年度盈余调整 100000 (4)结转盈余调整 借:以前年度盈余调整 217000 贷:累计盈余 217000
专用基金指事业单位按照规定提取或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净资产,主要包括职工福利基金、科技成果转换基金等。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第二十三条说明专用基金包括: (一)修购基金,即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在修缮费和设备购置费中列支(各列50%),以及按照其他规定转入,用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维修和购置的资金。 (二)职工福利基金,即按照结余的一定比例提取以及按照其他规定提取转入,用于单位职工的集体福利设施、集体福利待遇等的资金。 (三)医疗基金,即未纳入公费医疗经费开支范围的事业单位,按照当地财政部门规定的公费医疗经费开支标准从收入中提取,并参照公费医疗制度有关规定用于职工公费医疗开支的资金。 (四)其他基金,即按照其他有关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专用资金。 第二十四条规定各项基金的提取比例和管理办法,国家有统一规定的,按照统一规定执行;没有统一规定的,由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确定。 “专用基金”科目的主要业务处理如下: (一)年末,根据有关规定从本年度非财政拨款结余或经营结余中提取专用基金的,按照预算会计下计算的提取金额,借记“本年盈余分配”科目,贷记“专用基金”科目。 (二)根据有关规定从收入中提取专用基金并计入费用的,一般按照预算会计下基于预算收入计算提取的金额,借记“业务活动费用”等科目,贷记“专用基金”科目。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根据有关规定设置的其他专用基金,按照实际收到的基金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专用基金”科目。 (四)按照规定使用提取的专用基金时,借记“专用基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使用提取的专用基金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按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成本金额,借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按照专用基金使用金额,借记“专用基金”科目,贷记“累计盈余”科目。 到本期为止,政府会计制度中的财务会计常用科目已经介绍完毕,之后我们将介绍预算会计的常用科目以及会计报表等。最近,财政会计司出台了《政府会计准则第8号-负债》,相关内容也将在近期介绍,敬请期待!如果您觉着本专栏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点赞转发! 本文转自:凯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