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有名的一僧一道,巧合的是他们拥有一个相同的身份:天文学家

 金色年华554 2018-11-22

大唐是一个开放的国度,兼容并蓄,百花齐放。

社会各行各业也涌现出了诸多优秀之人,比如我们熟知的玄奘和鉴真,则是大唐佛教领域的佼佼者,一个向西,一个向东。

再比如孙思邈,被后世称之为“药王”,他本身则是一名道士。

这里面主要讲的也是唐朝的一僧一道,他们两虽然属于不同的宗教,但是巧合的是他们两却拥有着一个相同的身份:天文学家。

当然,这个身份不是我说的,明朝杨维桢在《说郛序》写道:古今知天文历数者,应首推李淳风和僧一行

李淳风---一个涉猎很广的道士

李淳风(602年-670年),道士,道号黄冠子,岐州雍县人(今陕西宝鸡岐山县)。唐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易学家,精通天文、历算、阴阳、道家之说。李淳风与师父袁天罡合作写出了《推背图》,此书被誉为中华道家第一预言书。

唐朝有名的一僧一道,巧合的是他们拥有一个相同的身份:天文学家

李淳风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时年17岁的李淳风回到家乡,经刘文静推荐,成为秦王李世民记室参军。

唐朝有名的一僧一道,巧合的是他们拥有一个相同的身份:天文学家

《推背图》节选

由于从小受父亲的耳濡目染,李淳风对于天文、地理、历法之类很感兴趣。在公元627年,时年25岁的李淳风上书唐太宗李世民,对于现行的《戊寅元历》提出意见,唐太宗最终命其在太史局任职,从此开始了其服务天文的40年生涯。

公元633年,李淳风主导改制浑天仪。

公元648年,李淳风出任太史令。这个职位,司马迁曾经当过,张衡也当过,后世明朝的刘伯温也当过,汤若望也当过(只不过那时候已经改名为钦天监监正)。

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李淳风根据近40年的观测、推算,认为之前的《戊寅元历》漏洞百出,要求废除且另造新历,得到唐高宗的支持。他根据隋代天文学家刘焯的《皇极历》,借鉴其先进的计算方法完成新历,称作《麟德历》。

除了天文学上的成就外,李淳风还在气象学和算学上有所建树。

1)气象学:李淳风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其在名著《乙巳占》中将风划为了八级;

2)算学:公元656年,李淳风受命重新编订审核10部中国古代算学名著:《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缀术》、《五曹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术》。

僧一行---大唐开国将门之后  

一行(683年-727年),佛法名号。中国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释学家,本名张遂,曾祖为大唐开国名将、襄州都督、郯国公张公瑾。但其家族在武则天时代开始衰落,张遂在青年时期以知识渊博闻名于长安,导致梁王武三思极力招揽,为避免卷入政治祸端,张遂剃发出家。

唐朝有名的一僧一道,巧合的是他们拥有一个相同的身份:天文学家

僧一行

公元721年,根据之前李淳风制定的《麟德历》几次预报日食不准,唐玄宗李隆基命一行主持修编新历,最终一行主持编纂了新的历法,定名为《大衍历》。

除了编制新历,僧一行还主持制造了新的水运浑天仪,以及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子午线测量。

这次测量选取了13个测量点,最北到今北纬51度左右的铁勒回纥部(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最南到约今北纬18度的林邑(今越南中部)等十三处。

唐朝有名的一僧一道,巧合的是他们拥有一个相同的身份:天文学家

测量部分选点

根据测算得到纬度高度相差1度,南北距离就相差351里80步,这就是子午线1度的长度,折合为现今的度量单位为131.3千米。

当然,僧一行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职,作为佛教中人,他翻译了大量佛经并加以诠释,后成为佛教密宗派的领袖。

结语:科学是不分宗教的,也不得不感慨古代人在探索自然时的求知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