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书》: 六大忌讳, 一旦触犯, 灾祸不请自来, 越早知道越好

 勿枉勿忘 2018-11-22

芸芸众生,大多数都期望“趋吉避凶”,那么如何实现呢?《素书》云:“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钟。”依道而行则吉利,背道而行就会遭遇凶险,这是自然规律。在《素书》中,提及了6大人生禁忌,世人一旦触犯,即会误入偏道,灾祸将不请自来,故而要时时自省,以免惹祸上身。

弃玉取石者盲,羊质虎皮者柔

释义:放弃宝玉而取石头的人是眼盲、心盲,羊的资质即使披上虎皮也是弱者。

西汉大儒董仲舒曾说:“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计其功。”在义和利、道和功面前,人按照道义行事,功利自生。若眼里只有功利,而忽略对公平正义的坚守以及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往往是虽得必失。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篇寓言——《黔之驴》,黔驴的形体庞大,嘶鸣声响亮,从外表看,庞然大物令人生畏,老虎不敢轻举妄动,但驴始终是驴子,踢了老虎一下便露出了其看家本领,老虎见其就这么点伎俩,便再无顾忌。《素书》云:“名不胜实者耗”。一个人有大名声、高地位,但若无真才实学,是在损耗自己,所以人要不断增强本领。例如在企业里,有些人把自己吹嘘得像一朵花,其实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大事、难事临头,便原形毕露了,最终必然是身必危、名必辱。

衣不举领者倒,走不视地者颠

释义:提衣服不提着领口就提不顺,走路不看地就会跌倒。

有一个成语叫“提纲挈领”,是指善于使用渔网的总其纲,善于提衣服的提其领,它告诉世人做事情要懂得把握关键和要害。遇到问题,要加以分析,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继而加以应对。如果一个人遇事手忙脚乱、胡子眉毛一把抓,这样往往难以解决问题。

《道德经》讲:“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积小以高大,人只有脚踏实地的走好当下每一步,才能行得更远。孔子云:“欲速则不达”。有些人好犯好高骛远的毛病,只知抬头看天,却不知道看看脚下,如此怎么会不摔倒呢?

与覆车同轨者倾,与亡国同事者灭

释义:与倾覆的车走同一条轨道也会倾覆,与亡国者做同样的事情也会灭亡。

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子赞美他说:“不迁怒,不贰过。”深陷困境,颜回往往反求诸己,不迁怒于天地和他人,更重要的是,同样一个错误颜回绝不犯第二次。孔子弟子曾参要求自己“三省吾身”,如今不少人已经没有了反思习惯,即使偶尔反思出了一些问题,悔改的可能性也不大,这都是在害自己。

 

孔子云:“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别人犯了错误,自己要反省一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周易》中的震卦讲:“惊远而惧迩”。错误虽然发生在他人身上,但人要有畏惧之心,以防悲剧在自己身上上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