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因多态性Meta分析(3)

 太行郎中 2018-11-22

4. 基因多态性的缺点?

应用Meta分析对遗传关联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固然有很多优势,但同时,目前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

基因多态性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除考虑发表偏倚外,更应注意实验室基因型检测、疾病结局测量以及研究对象人群分层等方面影响。

第一,进行Meta分析需针对同一疾病的同一基因位点的同类研究,才能进行合并分析。但实际工作中,不同医院对疾病的诊断标准有时并不一致,同时,不同医疗的医疗水平也会对疾病的诊断产生影响;遗传关联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家系研究等,不同的研究方法如何合并尚存争议,目前被广泛接受的一种方法是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可以合并分析,但家系研究是否能够加入分析仍处于探讨阶段;另外更重要的是,由于基因位点的复杂多样性,研究小组常常挑选进行研究的基因位点并不相同,甚至即使研究的是同一位点,但由于检测方法的不同,也无法进行合并分析。

第二,尚无系统明确的文献质量评价标准,文献的质量评价缺少客观性。目前在遗传关联研究的Meta分析中纳入的原始文献只能靠研究者主观地选择评价角度,并无统一的评价标准,无法做到像RCT文章中能够应用Jadad量表进行评分,通过分值对文献质量进行客观描述。目前存在的大部分遗传关联研究类的Meta分析都存在这类问题。曾有研究者试着按照遗传关联研究的主要侧重点设计了一份评分表,但他也仅是对纳入的文献进行了评分,但并未按照该分值进行说明。该评分表虽相对简单,其科学性也需进一步探讨,但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可惜,该评分表并未得到更多学者的注意,仅被该作者在他的研究中使用。因此目前遗传关联研究的Meta分析中系统评价这部分问题一直处于“能避则避”的状态,绝大部分的研究者都采取的是回避的态度。

第三,关于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HWE)拟合度检验的文献处理问题。HWE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基因频率并不随世代推移而变化的一种现象。虽然有人认为遗传流行病学研究因涉及问题较多,所以综合分析前必须检验HWE拟合度。但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往往是偏性人群,因此也有人提出只检测对照组人群,并剔除不满足条件的研究。而Attia等则建议在分析中并不剔除不符合HWE的研究,而是分别对包括和剔除该研究后进行敏感性分析,进一步分学的各个研究类型领域。与RCT研究中Mete分析应用早已相当成熟不同,这些年遗传关联性研究(观察性研究)中Meta分析的使用虽然逐年增加,但仍处于摸索阶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