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年学者讲座(第17期):关于中国男同艾滋病预防的生物医学干预模型

 西域研究 2018-11-22

青年学者讲座(第17期):关于中国男同艾滋病预防的生物医学干预模型
【字体: 大 中 小】

讲座人:李菁华副教授

讲座时间:14:00-16:00

讲座日期:2018-11-23

地点:长安校区教育博物馆副楼101室

主办单位: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

讲座内容:

背景:中国最新的艾滋病治疗指南建议对所有HIV病毒携带者使用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但该建议的完全落实还存在很长的路要走。暴露前预防用药(PrEP)可以有效降低HIV病毒在男男同性性行为(MSM)中的传播。本研究评估了PrEP、加强型生物医学干预及两者结合干预在MSM中的流行病学影响和成本效益。

方法:本研究建立了并使用了一个确定的数学模型用于评估过去20年的PrEP、生物医学干预和两者结合的三种干预方式。测量了三类干预方式下的感染率和发病率,并且通过获得每单位质量生命年的增量成本法(用美元计量)估计了干预方式的成本效益。

结果:估计结果显示,如果不对MSM实施相关干预措施,未来20年我国将因此新增78万艾滋病毒感染者。实施PrEP干预方案覆盖25%-75%的未感染艾滋病毒的MSM参与者可以避免9-20万(12.1%-25.7%)新增感染病例,实施成本为17277-18452美元/每质量生命年。一个成本效益的提高途径是从“检查-治疗”策略转变为“检查-治疗-PrEP”的组合策略。部分策略甚至可以斩断HIV病毒在未来20年的传播。

结论:不论是PrEP、“检查-治疗”还是他们的组合策略在对MSM中的艾滋病传播预防的效益和成本效益,都比现行的政策更高。PrEP是对我国现有男同艾滋病预防政策的一个重要且有成本效益的补充。

讲座人简介:

李菁华博士是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管理系的副教授。李菁华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得全球卫生政策博士学位,在东京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在清华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她的研究领域包括健康行为、流行病学模型、经济评估,主要关注于艾滋病的相关研究。李菁华博士已经在国际同行评阅期刊发表了16篇学术文章。她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人,也是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