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检科医生让我做胃蛋白酶原检查?可我消化功能挺好的啊!

 VeronicaChiang 2018-11-22


李靖涛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胃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关键'


柴宁莉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血清PG(胃蛋白酶原)水平可反映不同部位胃黏膜的形态和功能,联合测定PGⅠ和PGⅠ/Ⅱ比值(PGR)可起到胃黏膜“血清学活检”的作用'


吴晰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PG和G17主要用于胃癌高风险性筛查,PGI、PGII、G17出现异常,患者需要进一步做胃镜筛查,排除早期胃癌的存在'


常虹 北医三院消化科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大家上网查PG1和PG2,显示是胃蛋白酶原,就会误以为是个消化酶,其实并不是这样'


戎龙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镜中心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胃蛋白酶原检测主要是看胃粘膜萎缩的情况,因为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高危因素,所以如果这个指标不正常,一定要补充做胃镜进行筛查'


于剑锋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胃蛋白酶原检测最大的好处是无创,且比较便宜,老百姓接受起来更容易'


姚方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常务副主任 主任医师       
'胃蛋白酶原检测、幽门螺杆菌检测、便潜血检测,其实都是采用一种无创的手段,用以评估消化道肿瘤的危险性'


宁守斌 北京空军总医院消化科主任 主任医师
'很多单位在给职工体检时,只查血常规、肝肾功、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其实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对于中国高发的消化道肿瘤,这种体检基本无效'


翟惠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消化科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胃蛋白酶原检测经过了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手段,评估胃粘膜萎缩程度和胃癌的发生风险'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